?

我國林業生產及可持續發展策略

2022-04-01 22:01寧良智
南方農業·中旬 2022年1期
關鍵詞:林業生產林業可持續發展

寧良智

摘 要 林業生產是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國近幾年在林業生產方面提高了重視程度,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不僅優化了生態環境,也促進了我國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但面對環境的不斷惡化,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針對林業生產及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進行概述,分析了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并對林業生產及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 林業;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S718.5;F326.2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2.033

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是人們共同關注和面對的問題,為減輕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程度,并優化人們的生活環境,必須要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才能逐漸改善生態環境。而林業建設是優化環境的重要措施,因此林業生產和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和人們生存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其在提升林業生產效益和促進林業生產良好健康發展的同時,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及社會經濟效益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林業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要高度重視,并加強對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發展間關系的認識,從多個角度出發,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有效促進我國林業生產及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

1 林業生產及可持續發展概述

1)林業生產是指林木栽培、林產品采集和竹木采伐等生產活動的總稱。它包含苗圃生產、用材林生產及經濟林的產品生產等,一般不包括各種林木從樹苗定植到交付使用。林業生產依賴于基本建設投資、育林基金或公積金等撥款。2)可持續發展主要是指經濟、生態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方面主要是指資源、資金、人均收入及效益增長等方面的持續發展狀況。生態方面主要是指生態環境的還原力、承載力及生態的自我調節能力等方面的持續發展。社會方面主要是指在人口數量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社會發展的穩定性及社會體制建設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1]。

2 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現狀

林業生產是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內容。只有林業生產與時俱進、合理生產、科學經營,才能在有效提升林業經濟效益,促進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保障林業生態環境不被破壞,從而有效促進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反之,林業生產過程中若只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林業生態的健康、平衡發展,可能會在短期內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但會對林業生態造成嚴重的危害,甚至會使林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導致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更加的惡劣。這不僅會制約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會影響林業經濟的長遠發展,還會對社會及人們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生態及社會之間都具有相互支撐、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及相互影響的關系。

目前,林業屬于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支柱型產業,森林是林業生產及運營的重要資源,林業資源也是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只有林業資源得到保障,才能有效促進林業生產的有效發展,提升林業經濟效益。然而在當前實際林業生產發展中,林業產業結構存在問題,林業生產監管力度不夠,在林業生產中缺乏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導致林業生產經營中存在較多問題,影響了林業生產經濟效益的提升,阻礙了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2]。

3 林業生產及可持續發展策略

基于林業生產及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要想有效促進林業生產經營效益的提升,促進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需采取有效的實施策略,有效解決林業生產及林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 優化林業產業結構

針對林業產品及林業經濟結構進行不斷地優化和調整,從而提高林業生產效益,有效促進林業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林業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對林業產業方面的投資具有決定性作用,若資金投入不到位則會阻礙林業產業的發展。但就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及對林業產業的重視程度看,林業產業有望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林業相關單位及工作人員要抓住機會,不斷完善和優化林業產業結構,有效促進我國林業生產經濟效益的提升。1)從林業種植出發,在種植前做好市場調查和生產規劃工作,優化林業種植結構,同時創新林木種植技術,將科學先進的林木種植技術應用到實際種植中去,并做好樹種和幼苗的選育工作,從而提升林木種植質量和成活率。選苗過程中引進新樹苗時,要對樹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做好充分的分析工作,只有在滿足林業生產需求和條件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新苗的引進。2)做好林業產品的開發和創新工作。林業生產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提升經濟效益和推動生態的發展,因此在林業生產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對林木產品的研發和升級,并加強管理,提升林業生產質量。3)強化對林業資源的保護意識,優化生產,加強林業生產監管,減少或禁止生產一些易造成林業資源浪費且對保護生態環境不利的產品,如一次性筷子等。在保障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的同時,有效提升林業經濟效益[3]。

3.2 優化林業生產經營

林業生產經營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是林業生產的最終目的。1)為有效提升林業生產經濟效益,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應結合當前林業生產發展趨勢及林業市場實際需求,科學合理地開發、創新林業產品,優化林業生產經營模式,提升林業產品質量和品質,以產品品質獲取價格優勢,有效提升林業產品的經濟效益。例如,一次性筷子的生產不僅浪費了林業資源,還造成了環境污染,對生態環境形成了破壞,而若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和調整,生產出具有特色的、精致的環??曜?,不僅可實現對林業資源的節約,還能發揮筷子的價格優勢,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2)不斷優化林木種植。林木種植是林業生產的根基,是林業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要做好林木種植及種植技術的優化和提升。林木的種植隨著不同地區的土壤、氣候、經濟及生態環境等的不同,存在著不同的差異,為更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在林木種植過程中要做好林木品種及林業生產需求的市場調研工作,然后結合實際需求和當地條件,選擇合適的林木進行種植,同時還要不斷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使林木種植更加地科學,提升苗木的成活率,有效促進苗木的健康生長,從而為林業生產及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4]。3)轉變經營理念。結合當下備受歡迎的旅游業,發展林業旅游,有效帶動林業經濟及當地經濟的發展。在保障林木不被破壞的前提下,結合當地文化及地方特色合理開發合適的旅游項目,如森林公園、茶園等。當地林業部門可與旅游部門達成合作,制訂符合當地發展的長遠林業旅游發展規劃,并結合先進的技術培育出更多品種的林木及花卉,結合廣告宣傳,使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林業旅游項目,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旅游消費,不僅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還有效促進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為人們提供了更多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有助于人們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及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等[5]。

3.3 加大投資力度,加強科學技術在林業生產中的應用

1)資金的支持是促進林業生產發展的基礎,當地政府及林業相關部門要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科學合理地投入資金,盡最大的努力加大投資力度,促進林業生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2)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各行各業都在不斷加強科學技術的應用,新的技術為各行業的生產及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林業生產過程中,林業相關部門及人員也要對新科學技術提升重視程度,不斷積極地將科學技術應用到林業生產發展中來,從而提高林業生產經濟效益,促進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新技術的應用可體現在種植及林業產品的生產中,還可應用到生產管理中,可不斷有效提升林業資源的利用率,還能優化管理,使林業產業經濟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同時,林業生產人員還要不斷加強自身對科學技術的學習,使自身專業水平及綜合素質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掌握更多的科學技術,并能將科學技術熟練有效地應用到林業生產中來,促進林業更好地發展。3)林業生產單位還要做好高素質人才的儲備工作,積極招聘一些具備先進技術及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高端人才,使他們參與到林業生產及經營管理工作中來,為實現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6]。

3.4 加大林業生產管理力度

全面優質的管理可為林業生產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因此,在林業生產發展管理中,要不斷強化管理工作,進一步促進林業生產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在當前林業生產管理中,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要結合林業生產中的各項工作進行優化管理,提升林業生產管理各項工作質量和效率,才能有效提升林業生產效益。林業生產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主要結合林業生產管理工作內容強化管理。1)做好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及退耕還林等工作,指導全民義務種樹。2)做好林場、苗圃及各林業站的建設及管理工作。3)針對重點林業工程建設項目做好立項、審核、報批、預算及決算方案等的編制工作。4)做好當地退耕還林工程的規劃設計、檢查驗收及資金兌付等工作。5)做好當地林木種苗執法及監督工作。6)做好當地植樹造林工作的檢查、驗收及考核等工作。7)針對林業基地及重點工程項目等的建設工作加強指導,做好各種商品林及風景林的培育工作。只有針對每項管理工作進行優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才能為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7]。

3.5 健全法律法規

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林業生產的發展,對林業生態的發展也造成了影響。一些林木資源管理不到位,亂砍濫伐及隨意放牧等行為的屢禁不止,都對林木資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從而直接影響了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健全林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林業相關部門及人員的林業資源保護意識,結合學習培訓及教育宣傳工作,使林業生產工作人員及人們的林業保護意識得以增強,能夠清晰地了解到林業資源與林業經濟、生態及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充分認識到林業資源和自身、社會及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從而提升林業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增強人們對林業資源及環境的保護意識。在健全林業相關法律法規的過程中,要擁有大局觀,結合當前相關法律法規的不足之處及發展現狀,進行針對性的彌補及完善,從而對林業生產及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約束作用,使其生產管理更加科學有效,從而實現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8]。

3.6 明確工作人員職責

在林業生產過程中,明確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可有效提升林業生產管理效率。因此,林業相關部門要在管理中對工作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使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清晰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及工作任務,使其不僅能夠各司其責,還能實現相互之間的高度配合,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工作的高效性。

4 結語

林業生產經濟效益的提升和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實現,不僅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還能起到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因此,林業相關部門要增強工作意識,加強工作生產管理,優化和轉變林業生產經營理念,不斷優化林業資源配置,加強宣傳教育,呼吁更多的人參與到林業資源的保護中來,為林業的生產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創新,加強科學技術在林業生產中的應用,完善林業相關法律法規,使林業生產及管理工作更加規范有序地開展,從而有效提升林業生產效益,促進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劍鋒.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分析[J].廣西農業機械化,2020(2):84.

[2] 易新初,許承輝.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探究[J].現代園藝,2019(8):149-150.

[3] 覃華.提高營林技術以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8,38(7):86-87.

[4] 顧啟嵐.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探索[J].農村科學實驗,2019(9):108-109.

[5] 張斌,劉東,劉芝泉,等.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問題及措施[J].農村科學實驗,2018(18):82.

[6] 李愛華,謝黎,李華鋒.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初探[J].農家參謀,2018(23):84.

[7] 鮑文鋒,楊慧平,吳勇,等.林業生態背景下林業生產經營可持續發展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8(20):98.

[8] 梅海林.基于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2):14-15.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林業生產林業可持續發展
淺談林業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影響
提高林業技術創新促進林業快速發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林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淺談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和撫育技術
洋縣林業大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