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提升對策

2022-04-01 22:01張海玲
南方農業·中旬 2022年1期
關鍵詞:結構性改革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機械化

張海玲

摘 要 作為當前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基本生產要素,農業機械化在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完善農業機械化管理方面可確保農業機械有效供給。探討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對內蒙古自治區現階段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持續強化政策支持、推動農機結構性轉變、全面構建農機技術性轉化機制、加強農機科研隊伍建設、注重農機法律政策與標準化體系建設及創新農機化運行機制等適合當地農業機械化結構性改革發展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 農業機械化;結構性改革;內蒙古自治區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2.070

現階段,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如資金短缺、人才缺乏、結構不合理等。為推動農業機械化結構性轉變、培養高素質基層農機管理人才隊伍,應強化政策支持,為推進農業機械化結構性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

1 發展現狀

為進一步降低農業生產活動勞動強度,全面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質量,目前國內各地區都在大力推進農業種植結構改革,追求農業機械化結構性改革。在農業機械化結構性改革進程中,農業機械水平、科技水平、作業水平及管理服務水平得到全面快速提升,目前我國農業綜合機械化使用率已超過65%,我國糧食產能水平也進一步提升。在農業機械化推動農業發展方面,需實現對農業種植結構的全面優化,有效拓展農業發展空間,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當地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大量使用自動化機械和配套農具,但其中大中型農具與中高端農機使用率偏低,所以內蒙古農業機械化結構性改革重點明確,即加速改造傳統農機,滿足內蒙古自治區中高端農機發展建設需求[1]。

內蒙古自治區農機市場面臨著低端農機產能過剩的問題,其中中高端農機供給不足,嚴重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發展。具體來講,內蒙古自治區擁有147 kW以上的農機數量不多,如拖拉機、稻麥聯合收割機,大型采棉機的中高端機型也嚴重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機械化結構性改革發展。內蒙古自治區土地資源相當豐富,主要種植作物有大豆、玉米、馬鈴薯及小麥等,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因此對農機結構性改革需求較為迫切。目前,內蒙古自治區需加快推進農機管理機制及配套服務體系的有效完善,以推進當地農業機械化結構性改革進程[2]。

2 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農業機械化發展資金

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發展呈現出規模大、集約化發展的特點,在加速農機化發展的進程中面臨著農民群體經濟基礎薄弱、中高端農機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同時內蒙古自治區大部分農業也面臨著必須負擔高額資金投入的現實問題,加大了農民群體的風險承擔壓力。因此,內蒙古自治區就出現了農民對發展農機化相對保守的問題,急需地方政府給予一定的鼓勵性補貼政策[3]。

2.2 農業機械化結構發展不合理

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機械化結構發展不合理,具體體現在3個方面:1)農機裝備不合理,如運輸類農機裝備偏多,比例超過50%,但農耕種植、田間管理及農作物收獲配套裝備相對較少;2)農機裝備無法滿足農業發展多元化需求,僅局限于農作物種植方面,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機械化的順利發展;3)個體農戶與農業合作組織在農機結構配置方面不合理,大部分個體農戶所配置的農機裝備都以小型農機為主,用于自用,因此諸多大型農機設備處于閑置狀態無法發揮作用,農機利用率不高,嚴重阻礙了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機械化結構發展。

2.3 缺乏高素質農機管理干部

農業機械化發展嚴重缺乏高素質農機管理干部,直接影響了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內蒙古自治區基層農機管理水平較低,導致基層農機推廣力度嚴重受限。目前,內蒙古自治區的農機自動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發展尚處于初期階段,其機械裝備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還相對較低,操作難度普遍較大,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也相當高,而目前農業人員技術水平則相對較低,無法有效發揮現代化農業裝備的價值作用[4]。

3 對策建議

3.1 持續強化政策支持

內蒙古自治區在農業機械化發展措施與未來結構性改革趨勢方面需要建立相對完善的財政扶持政策,結合金融扶持和保險政策打造農業機械化發展機制,形成發展保障。積極探索金融惠農方式,有效促進金融資源向農業生產方向的有效集聚。建立有針對性的新型農業合作組織,重點解決經營者融資困難、融資貴的問題,扶持農業產業政策有機發展。

3.2 推動農機結構性轉變

內蒙古自治區要持續推動農機結構性有機轉變,結合運輸性農業機械內容提升技術應用力度,促進內蒙古自治區全面發展線上補貼+線下申請、審核的綜合技術方式,構建完整有效的補貼發放流程,并結合不同環節詳細明確相關規范內容,保證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全面有效落實。對補貼項目進行全面專項優化,保證國內農機購置補貼滿足農機推廣技術支持要求,推動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水平有效提升[5]。

3.3 全面構建農機技術性轉化機制

1)全面構建農機技術性轉化機制,大量增加田間管理農機裝備設施,持續推動農機技術性轉化,如完善無人機、灌溉系統等,結合裝備設施優化其發展空間。2)基于政策調控鼓勵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經營者大量購置高端大中型農機設備,實現農機智能化、綠色化及可持續發展,突破傳統農機油耗偏高、作業效率偏低等問題的限制。3)結合《大氣污染防治法》相關內容,明確內蒙古自治區農機技術性轉變,提高農機化生產水平。4)構建農業培訓教育化體系,保證高素質基層農機管理人才培養到位,全面構建農機技術性轉化機制。

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在建立良好的農機化優化技術體系時,需從整體層面追求因地制宜,采用多種模式構建農作物育插秧機械化技術機制,形成集中播種、分散育秧的技術體系。全面推廣農機庭院小棚育秧、工廠化育秧技術,建立良好的農機化技術工藝機制,做到減免結合,確保切實解決內蒙古農機農業生產困難現實問題。在大力研發、推廣谷物烘干機械化生產技術過程中,也需要保證谷物生產朝專業化、規?;?、標準化方向發展。保證由政府出面扶持技術發展,有效增加內蒙古自治區的糧食烘干設備研發,并推出農機補貼政策。在農戶間開設烘干機械化技術專門培訓工作中,更需要促進內蒙古自治區糧食烘干機械化農機技術的全面有效立體化發展。

3.4 加強農機科研隊伍建設

加強內蒙古自治區農機科研隊伍建設,培養農機高技術人才。農機科研機構應與各高校形成聯動,建立委托培訓機制,并廣泛推廣應用高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應做到與時俱進,多利用大數據、“互聯網+”手段,基于新理念實施遠程教育,不斷提高地方農戶及專業農機化技術研究人員的業務素質,為內蒙古自治區農機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目前,圍繞內蒙古自治區農作物和農業主導產業的專項課題組已建立,希望聯合各地農業部門力量共同攻關農機化技術創新,突破原有技術瓶頸,結合國外先進農機化技術,實現集成化創新。構建農機農藝的融合協調機制,同時構建基于內蒙古自治區三級農機推廣網絡建設機構與人才培訓體制,確保編制、人員與經費全面到位。在構建協調機制的過程中,要保證農機與農藝的良性互動,展開技術推廣,在政府政策的設計推動下創建農藝配套協作機制,聯合成立技術專家小組,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土地現狀制定農機化技術發展路線與相關方案。不斷加強內蒙古自治區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建立綜合管理人才隊伍,結合信息化管理體系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深度探索構建內蒙古自治區農機技術人員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持續完善地方農機安全生產監理機構,并對農機綜合信息網絡數據庫進行有效對接,實現農機監理信息數據內容共享,解決跨區域作業存在的安全監理盲區盲點問題。結合多信息系統構建數據查詢機制,優化駕駛證管理、農機應急救援指揮機制,并建立工藝服務分支功能模塊平臺,對強化分支功能模塊、統計農機安全監管技術工作和培養崗位優秀技術人才都有益處。

此外,應基于信息技術構建科學風險分級體系,量化管理體系內容,培養專業化人才,做好農村企業安全生產機制,形成整體評估人才分類。在制定分級管理安全管控人才機制過程中,應充分結合風險辨識狀況,優化安全生產過程,形成整體評估價值體系,確定不同執法檢查頻次與重點內容,推進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生產計劃發展進程。

3.5 注重農機法律政策與標準化體系建設

目前,參考我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還應制定出臺針對內蒙古自治區的機械化促進政策,進一步強化內蒙古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三大體系,即農機安全監理、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及農機服務監察體系,建立相應的產品目錄,并制定農機系列標準,有效規范當前農機市場,并依法嚴格管理市場。在這一過程中,也要健全農業標準體系,主要圍繞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發展要求,進一步完善農業標準體系。以無公害農產品、名優農產品為重點,配套完善急需的農產品種子、種苗、種畜禽、農用生產資料、生產技術規程、產品質量等級及檢驗檢測等標準,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提高標準水平。要根據WTO的新形勢,研究制定具有內蒙古特色的原產地保護產品標準,無公害農產品和優質農產品評價標準,農產品收購、儲存、保鮮及運輸等標準,消滅農產品的無標生產、無標上市、無標流通。同時,要健全建設相對完善的農業質量監測體系。充分利用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現有的質量檢驗、環境監測機構資源,按照統籌規劃、配套完善的原則,建立健全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態環境等農業質量檢測體系。依法加強對農業質量檢驗監測機構的考核認證,強化監督管理,確保檢驗監測工作的公正性、科學性和權威性。

3.6 創新農機化運行機制

要進一步創新農機化運行機制,全面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發展,培育所有制成分,建立多種內蒙古農業生產機械化經營形式,做到公平競爭、共同發展,建立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的農機服務機制,全面服務于當前大市場,建立集體農機服務組織并實施針對性改制,積極引導內蒙古地區農機大戶、農機經營協會、農業合作社及農機專業服務公司。實現對于地方農業生產經濟效益與農機利用效率的有效提升,充分發揮農機資源配置對于市場所發揮的基礎價值作用,形成農機服務的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全面推進內蒙古農機服務產業化發展。轉變觀念,建立農機化發展新觀念與新思路,確保農業結構調整到位,體現體制創新優勢與科技創新優勢,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意識與競爭意識。內蒙古農業生產機械化應在發展進程中抓住機會,找準農機化發展切入點,牢固樹立“三農”服務思想,強化學習并提高素養,保證做到科學管理,做好各項農機化管理與科研工作。爭取做到從整體上創新農機化運行機制,把握各種契機發展地方農業經濟。

4 結語

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正在不斷提高,整體發展空間也較大,應不斷優化農機技術和農機設備,培育農機管理人才,構建完善的政策和技術發展體系,加快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 王強,劉貴林,楊莉,等.紫花苜蓿種子機械化收獲現狀及發展方向: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J].農業工程,2019,9(6):1-5.

[2] 梁梅英.淺談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科技投資,2019(32):252.

[3] 劉莉蘋.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發展趨勢[J].種子科技,2020,29(15):149-150.

[4] 岳海洋,王新.農業機械化現狀及發展趨勢[J].農村科學實驗,2019(7):36.

[5] 張立.關于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河北農機,2019(10):18-19.

(責任編輯:劉寧寧)

猜你喜歡
結構性改革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機械化
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貿促系統舉辦展會計劃
七十為作家集體祝賀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
遼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法律研究
學習習近平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 扎實推進淮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梨樹縣發展農業機械化凸顯成效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