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教育中有效提高歌唱教學效果的方法研究

2022-04-12 08:11許芳
成長 2022年4期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有效方法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對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十分關鍵。通過歌唱不僅能夠放松小學生的身心,而且也能夠加強對學生的早期啟蒙教育,從小開展歌唱教學十分關鍵。但是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涉及大量的歌唱理論知識和歌唱技能,對小學生而言十分地枯燥乏味,有些學生很難對音樂知識進行有效深入了解。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想提高小學生的歌唱教學效果,最重要的是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采取科學策略提高小學音樂教育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 歌唱教學效果 有效方法

1 引言

音樂是小學義務教育的重要教學內容,通過音樂能夠帶給學生更強的藝術鑒賞能力,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但是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和不足,導致小學藝術課程教學開展效果達不到預期要求,針對這一問題要積極加強對學生歌唱技能的培訓,通過歌唱感受音樂的節奏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音樂教學需要耐心細致長期教導,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和綜合能力發展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通過音樂教學中的創造表現感受和鑒賞,共同構成了音樂領域發展文化,促進音樂水平的全面提高。

2 歌唱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音樂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不僅可以抒發人們的情感體驗,而且也能夠帶給人們更多的歡樂與樂趣。在小學階段開展音樂教學通過樂器教學、欣賞教學和歌唱教學,能夠讓學生對音樂有著更全面立體的感受。歌唱教學是學生親自參與音樂學習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正確欣賞教學、歌唱教學、樂器教學,才能夠讓學生對音樂知識和技能有著更深入的認知。音樂課程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必修課程,能夠與美術、體育等課程培養學生的生活素質和發展能力。隨著新課程的教學改革對音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通過欣賞表現創造與音樂相關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真正增強學生對音樂知識音樂技能的理解和認知。在音樂教育中為了能夠發揮培育學生音樂素養的功能,最重要的就是在歌唱中融入欣賞教育和演奏教育,幫助學生對演唱的內容有著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茖W合理的歌唱方法非常關鍵,能夠讓學生更主動把握正確的發聲技巧,有效控制演唱時的呼吸,做好嗓音保護訓練。學生的歌唱表演主要通過聲音進行表達,因為小學生的聲音純凈、自然、空靈,能夠帶給人們更多無限的遐想,所以童聲在各種大型音樂活動中都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歌唱表演中需要學生掌握正確咬字吐字、音調處理、肢體動作等不同內容的訓練,是傳達音樂情感的重要手段和媒介,能夠增強整個音樂演唱的感染力。在目前小學音樂教材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趣味性和多樣性的歌曲類型,通過對這些紅色歌曲進行講解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歷史文化,為學生的發展提供重要保障。通過音樂教育能夠帶給學生不同的風格歌曲,也能夠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有效強化,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在多種音樂風格的指引下加強對音樂的理解,讓學生在歌唱的同時享受音樂。

3 小學音樂課堂中提高歌唱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

3.1 創設良好的音樂情境,合理掌控音樂節奏

在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對歌唱技巧的把握情況,就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真實的音樂場景,尤其是通過多媒體技術利用微課視頻、圖片、聲音等多種感官體驗,讓學生能夠融入到音樂場景中增強音樂感知能力。營造快樂輕松的教學氛圍能夠增強學生音樂作品的演繹效果,把握歌唱的節奏,增強學生的演唱體驗。以飽滿愉快的心態去學習音樂歌唱技巧,方便學生掌握強弱音和高低音的區別,使學生更合理運用音樂歌唱的技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2 做好歌唱練習的聲音訓練

在歌唱練習中要加強學生歌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了解呼吸。教師可以安排科學高效的呼吸訓練方法,使學生的身體能夠放松自由控制呼氣節奏,使學生感受到氣息平衡。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聞花香”的方式為歌唱儲備足夠的氣息,在發聲練習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設計具有豐富趣味性的發聲游戲活動,從而掌握連音、跳音等不同的演唱方法。同時注意歌曲演唱速度和音調的強弱,為學生的歌唱學習提供重要的基礎。教師還要加強對音準的訓練,由于部分小學生在演唱時無法有效把握音高的差別,對于演唱不同高低音時都唱成同樣的音高,出現跑調等問題。教師要加強對音準的訓練,使學生在唱歌之前形成良好的聽辨習慣,例如在音階和模唱練習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音高概念,融入到伴奏之中,加強學生對音樂的記憶和理解,使學生快速掌握音高變化的感覺,增強學生對歌曲旋律歌曲速度歌曲音調感知能力。通過科學高效的呼吸訓練方法也能夠使學生的音高更加穩定,在練習的過程中要充分幫助學生理解呼吸技巧,讓學生加強對音樂的掌控能力。在發聲練習中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開展呼吸訓練也十分關鍵,因為發聲需要依靠氣息的支撐,只有足夠的氣息才能夠使學生的聲音更加飽滿真實、充滿情感。通過呼吸訓練也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歌唱教學之中,增強課堂參與度,充分發揮訓練效果。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好兩張紙片放在手邊,引導學生吹動紙片發出不同的聲音。在發聲過程中要求學生對氣息進行把控,做到吐氣均勻平穩。根據紙張振幅來判斷小學生呼吸的方法是否正確,并盡可能地糾正。教師也可以讓小學生相互念繞口令,盡量一口氣說完,在繞口令練習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篩選,既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也幫助學生進行妥善的呼吸訓練。在音樂練習中還需要讓學生掌握節奏的控制方法,學習任何一首歌曲都需要對節奏有耐心細致認知與了解,尤其是在歌唱時如果教師希望提高教學效果,就必須加強對學生節奏感的指導,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音樂的旋律,提高學生的歌唱技巧。

3.3 控制演唱練習時間

在小學階段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音樂旋律有著非常強的表現力和記憶能力,在小學階段加強對學生的歌唱教學十分高效。小學生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期,聲音比較響亮,歌唱更加優美真摯。通過歌唱練習能夠促進學生的發聲器官不斷的發育成熟,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調整正確的練習時間,避免過度使用發聲器官而造成聲帶受損。教師要選擇節奏旋律適合小學生的歌曲,盡量保證學生良好的控制速度,讓學生感受到力度變化,以聲音的強弱來體現出音樂情緒的變化,增強學生音樂表現能力。

3.4 加強節奏訓練

在音樂歌唱的同時只有掌握正確的節奏,才能夠幫助音樂表現充滿美感。在歌唱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幫助學生掌握音符、節拍、調式的關系。在小學生開展音樂歌唱時也要考慮發聲,從而正確地抒發藝術美感。因為小學生的聲音更加清澈悠揚,教師在訓練中要保證情感表達更加的真實準確。語言作為情感表現的重要形式,通過歌詞的長短變化和鮮明的節奏聲音強度來展現語調的抑揚頓挫,也可以使歌唱變得更富有音樂感,從而體現出音樂獨特的魅力。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身體變化情況,感受并傾聽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通過肢體動作感受更多元化的音樂元素,促進學生的身體與節奏相互協調,從而產生強烈的音樂共鳴。

3.5 加強信息技術教育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與融入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更多的獲取相關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改善傳統教學的發展現狀,也能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在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對現代化教學技術的應用,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及媒體對相關音樂資源進行搜集,讓學生充分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觀念,通過預習來促進學生的相互學習,強化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以及歌唱水平。小學音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分析,正確指引學生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增強學習體驗,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6 融入生活元素,調動生活經驗與情感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時通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能夠使學生產生熟悉感,減少對音樂歌唱的恐懼情緒。通過歌唱教學與生活元素相互結合的教學模式,也能夠增強學生個人情感生活經驗的有機融合,從而快速把握并理解歌唱的整體技巧。例如,教師在教學《紅蜻蜓》時通過將生活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去觀察蜻蜓的飛行畫面,進而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唱教學中,快速掌握歌唱技巧的同時能使學生的歌唱更加的活潑開朗。通過在歌唱中讓學生創編“追逐蜻蜓”的動作,使音樂教學得到有效提升,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趣味性。

3.7 多聲部思維培養

多聲部是合唱教學的重要內容。合唱教學包括單聲部合唱和塔農式輪唱,所謂的單聲部合唱也就是齊唱,所有學生都用同樣的聲部開展演唱,通過齊唱可以有效掩蓋個別不足,也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多聲部合唱包括二聲部合唱,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分組,一部分唱原唱,二部分進行合聲,然后彼此轉換。通過二聲部合唱訓練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反復的練習過程中增強學生對多聲部的聽覺和思維培養,讓學生更好的把握歌曲,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在歌唱教學中還是要注重音樂本身,所有的實踐活動設計都要根據音樂本身的特點,通過力度、節奏、音色、音準等要素上準確把握,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美,體驗音樂的真實情感,豐富演唱教學的意義。

3.8 豐富教學評價主體,調整教學評價形式

在歌唱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把握音樂歌唱水平,了解自己的歌唱不足和問題,通過一系列的評價幫助學生有提升自我的依據。在評價活動開展時要充分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為后續的教育工作提供更有效的幫助。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法,加強課堂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彼此幫助下共同完成音樂教學的知識。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能夠增強教學評價的客觀性,也可以加強學生對自身音樂教學的直觀認識。教師應該對合作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充分應用,促進同學之間進行密切配合,使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直觀的認知。最后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彼此評價,加強教師的引導功能,通過對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學習結果進行全方面的培訓,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狀態,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進行評價,增強學生的學習水平。在教學開展中教師要注意嚴格要求演唱的音色音量和旋律特點,最終實現演唱音色變化。在評價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式教育要注意肯定學生,不能夠隨意否定或批判學生,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放松緊張的壓力,保持愉悅輕松的演唱方式。小學生年齡比較小,缺乏足夠的舞臺經驗,所以在剛開始演唱時很可能因為氣息訓練不穩定而造成結構混亂,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有效克服心理障礙。

3.9 教師要合理選擇音樂教材

為了確保課堂歌唱活動有效順利開展,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發展特點進行全面了解,增強對歌曲的有效選材,保證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的學習。在歌曲選材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好學生的性格特點、年齡特點、性別特點,確保所選擇的內容滿足學生的要求。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照鏡子”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將生活內容作為素材,根據音樂或歌曲對自己所具備的照鏡的經驗進行再創作,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為了鼓勵學生對音樂課程內容進行充分地掌握,教師要充分提高學生對音樂認知水平。在歌曲中要盡可能從基本結構出發,通過遞進式的教學活動方案編排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做好充足的準備,方便學生掌握音樂。

3.10 情感與音樂結合的教學

對于部分小學生而言學會歌唱并不困難,而且童聲十分的悅耳動聽。但是在學習歌唱時并不是單純的讓學生掌握歌唱技巧,更應該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成長。隨著我國音樂文化事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人喜愛音樂,尤其是在新媒體的支持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歌唱獲得了廣泛的喜愛歡迎,為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充足的基礎。在小學歌唱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唱技巧,同時也應該注重情感的表達,這樣才能夠與他人引起強烈的共鳴,提高學生的歌唱體驗。在歌唱教學中需要將情感與歌唱相互結合,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將歌唱者的情感與音樂融合,唱出更美妙的歌聲。在歌唱教學中教師需要集體去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情感來表達歌聲。當學生的情感跟隨音樂流走時,學生的情感也會不斷累積疊加,學生的歌唱也會更加順暢。在歌唱的過程中由于歌詞是情感的重要基調,對學生會產生比較大的難度,所以教師需要將歌詞中蘊含的情感快速提取,并使學生充分理解不同的音樂感受。教師要加強對音樂內容的賞析,加強對音樂的情感理解,通過不同的音樂類型產生不同的情感,讓學生的歌唱水平有提高。例如,在演唱《小螺號》這首歡快的兒歌時,整體的旋律輕松明亮,而且從歌詞中也能表現出不同的場景。通過學生對小螺號的歌唱來傳遞出對父親的思念,這首歌具有較強的情感感染力,教師需要將情感進行快速提取,才能真正幫助學生產生歌曲中的情感,學會理解歌曲情感,幫助學生更主動的流露出不同的情感。通過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運用聲音和情感來展現音樂的魅力,打動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

4 結語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歌唱教學非常重要,對學生的音樂素養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而且歌唱教學需要長時間地堅持和耐心細致地教導,幫助學生合理安排音樂練習的時間,加強節奏訓練,提高音樂練習的整體質量,促進學生的歌唱技巧全面提高。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參與到歌唱教學中,同時要充分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在小組合作中發現自身不足,為提升歌唱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胡俊昭.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的運用——以中北大學附屬小學為例[D].中北大學,2019.1~32.

[2] 肖碩.柯達伊教學法在我國合唱教學中的本土化“困境”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8.1~70.

[3] 陳沖.我國小學音樂教育中奧爾夫教學法和柯達伊教學的綜合實踐研究——以恩施市實驗小學音樂課堂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6.47.

[4] 張一鳴.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20.

[5] 楊璐.高中音樂鑒賞課中運用柯達伊教學法的實踐探究——以貴州省銅仁第一中學為例[D].貴州師范大學,2018.52.

[6] 宋虹瑾.柯達伊教學法對中學生音樂創造力的影響研究——以淄博市桓臺縣實驗學校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7.1~45.

[7] 黃倩霞.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8,(7).144-145.

作者簡介:

許芳:(1983.06—),女,安徽淮南人,漢族,本科,職稱:一級。

猜你喜歡
小學音樂教育有效方法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與策略的分析
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教材中的運用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讓小學音樂教育融入自然回歸生活
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小學音樂教育中流行歌曲的作用研究
無人駕駛智能車障礙檢測方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