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歐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2022-04-14 08:33吳澤林
現代國際關系 2022年3期
關鍵詞:七國集團美歐倡議

吳澤林 王 健

[內容提要] 近年來,美國、英國和歐盟相繼提出“重建更美好世界”、“清潔綠色倡議”和“全球門戶”計劃。這些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具有全球性,注重軟性基礎設施,以發展融資機構帶動私人資本,由西方價值觀驅動等共同特點,并且已進入了項目甄選階段。由于美歐履行承諾能力不足,內部對華政策不一致,政府調動私人資本難度較大及西方價值觀悖論等原因,其發展成效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并且難以對“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根本影響。不過,中國仍需關注這些計劃捆綁整合后的整體影響,并須注重股權投資的影響和周邊形勢復雜化的趨勢。為此,中國應強化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職能和作用,提升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新經濟領域合作,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方式,加強理念宣傳,緩解輿論壓力。

近年來,發達國家紛紛推出新一輪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掀起全球基礎設施領域競爭的新一輪浪潮。在2021 年6 月七國集團峰會期間,美國總統拜登和六國領導人共同宣布推出“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B3W),旨在滿足全球超過40 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在11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 次締約方大會上,英國首相約翰遜發起“清潔綠色倡議”(Clean Green Initiative),計劃在未來5 年提供30 億英鎊的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利用綠色技術,以更環保的方式推動基礎設施建設。12 月1 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啟動一項名為“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的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計劃從2021 年到2026 年動員3000 億歐元的投資,在高標準和可持續的基礎上增進全球互聯互通。實際上,在中國于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互聯互通”始終是一個國際熱詞,發達國家已提出過多個類似的計劃或倡議,包括2015年日本的高質量基礎設施合作伙伴關系、2017 年印日的“亞非增長走廊”構想、2018 年歐盟的“歐亞互聯互通”戰略、2019 年美日澳的“藍點網絡”計劃等。最近的這三個計劃可以說是之前版本的繼承、發展和升級,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一、美歐計劃的特點

當前,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是全球大多數國家的發展訴求和國際合作的重點領域,不僅發展中國家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發達國家也需要對陳舊的基礎設施進行維護和更新,而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惡化了這一狀況。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較大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根據全球基礎設施中心發布的《全球基礎設施展望》報告,2016~2040 年期間,全球基礎設施投資需求達到94 萬億美元,缺口為15 萬億美元,要滿足這一需求,全球需要將對基礎設施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提高到3.5%,但目前這一比例為3%。為此,美國、英國和歐盟相繼提出的“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清潔綠色倡議”、“全球門戶”計劃正是著眼于這一全球背景和各國迫切的發展需要。三個計劃雖存在一些差異,但有許多共同的特點。

第一,美歐追求全球覆蓋并以“印太”地區為重點。這些計劃出臺之前,大多數發達國家提出的倡議、計劃或戰略主要以特定的區域為范圍,可以稱之為區域互聯互通倡議,此次的“新一輪”計劃都期望超越既往的區域性,試圖具有全球維度,至少是覆蓋所有的發展中國家。美國B3W 倡議將覆蓋全球,旨在彌補發展中國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益惡化的愈40 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歐盟“全球門戶”計劃涉及全球,適應不同地區的需要和戰略利益。英國發起“清潔綠色倡議”的目標是讓英國的綠色工業革命走向全球。不過,三個計劃在面向全球的同時也提出了重點關注的地區。B3W重點關注拉美和加勒比、非洲和“印太”地區,“全球門戶”計劃將以拉美、非洲、“印太”、東歐、北極為重點地區,“清潔綠色倡議”在很大程度上將以更名后的英國國際投資機構為依托,明確將“印太”和加勒比地區納入,特別關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老撾等較大的經濟體??梢钥吹?,“印太”地區是三個計劃共同關注的重點地區,這些計劃實際上服務于美國“印太戰略”和支持歐洲對“印太”地區的進一步介入。

第二,美歐更加注重軟性基礎設施。雖然交通、能源、通信等硬性基礎設施也是美歐的關注對象,但重點合作領域都放在了數字、綠色、氣候、衛生等軟性基礎設施上,這符合美歐的利益關切。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歐盟提出到2050 年實現碳中和,致力于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拜登政府上臺后,把重返國際議程和應對氣候危機置于外交政策的中心位置,2021 年4 月主辦氣候領導人峰會,大幅提升減排目標并增加對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投入。英國則于同年11月主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 次締約方大會,歐盟和美國重申了共同努力的承諾。在數字領域,歐盟致力于以歐洲價值觀和標準推動與伙伴之間的數字化轉型,解決全球數字鴻溝。美國于2021年7月宣布推出“印太數字貿易協定”,旨在“印太”地區建立數字經濟規則。世界主要大國都在利用自己的實力和優勢組建數字經濟聯盟,“分割化”和“聯盟化”并存的趨勢更加明顯。這些計劃以軟性基礎設施為突破,一方面旨在推動發展中國家的能源、社會和數字化轉型,強化在未來新興領域的國際規則制定,另一方面尋求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差異性,增強計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第三,美歐期望以發展融資機構帶動私人資本。從融資方式看,動員私人資本仍是關鍵,三個計劃將充分采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方式,以國內和國際的發展融資機構來催化私人資本。2021年12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就七國集團合作和B3W發表聲明,談及政府正在努力評估如何更好地運用發展基礎設施的工具箱,包括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美國國際開發署、千年挑戰公司、美國貿易發展署的直接融資工具以及美國國務院、商務部、財政部、進出口銀行等其他工具,并與國際金融機構和七國集團的金融機構合作?!叭蜷T戶”計劃一方面將以“歐洲團隊”的方式協同發揮歐盟、成員國及其融資和發展機構的作用,包括歐洲投資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同時吸引私人部門參與,另一方面將運用歐盟2021~2027年多年期財政框架中的新金融工具來提供資金。作為“清潔綠色倡議”的重要支撐機構,正在更名的英聯邦發展集團本身就是英國重要的發展融資機構和英國幫助發展中國家滿足基礎設施和企業重大融資需求的重要機構。2017~2021 年,英聯邦發展集團投資了70億英鎊,動員了25億英鎊,投資項目超過600個。

第四,美歐基建投資計劃動力源自西方社會的價值觀。無論是B3W、“全球門戶”計劃還是“清潔綠色倡議”,均具有鮮明且基本相同的政治和價值屬性,延續了西方國家在全球基礎設施投資和對外援助與合作中的價值取向和規范原則。從三個計劃的原則看,無外乎著重強調“良治”“透明”“高標準”“可持續”等,而這些原則又緊密地與“民主”相聯系,認為“民主國家”提出的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才能滿足這些原則。2021 年3 月,拜登就首次提出由“民主國家”牽頭實行一個全球基建方案。歐盟委員會在“全球門戶”計劃中的第一句就強調“民主國家以及支撐它們的價值觀,必須證明它們有能力應對當今的全球挑戰”。一位歐盟高官稱,歐盟將在投資過程中對合作伙伴施加“西方軟實力”,進而對其民主化進程產生影響。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則多次強調,來自專制政權和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資金是不可持續的,而英國提供的“替代選擇”,其資金來源可靠、誠信、高標準、透明、無附加條件??梢钥吹?,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喜好將資金劃為“民主”和“非民主”之分,并且將“民主國家”提出的計劃及提供的資金等同于“誠信、可靠、高標準、透明、可持續”,而將其他國家的描述為“不透明、債務陷阱、不可靠、有附加條件”等。

表1 美歐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比較

第五,美歐基建投資計劃具有整合性和協同性。美歐的計劃包含在同一個框架下,即七國集團“重建更美好世界”,這是美歐第一次從集體行動的層面對全球基礎設施提出宏大設想,也是第一次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展開整體性的競爭?!耙粠б宦贰背h實施8年多來,有力地促進了全球互聯互通和經濟社會發展,擁有巨大的吸引力。發達國家也提出了不少與互聯互通有關的倡議、戰略或計劃,但大多數計劃未取得明顯進展,影響有限并被擱置。此次美歐提出的新一輪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表明“一帶一路”倡議使美歐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和危機,在同“一帶一路”倡議展開競爭這一議題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識。拜登在七國集團峰會上宣稱,相對于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我們有更加公平的方式來滿足全球需要;這是一種民主的替代選擇。一些政府官員和大多數學者也基本上都是從替代或競爭的角度來分析這些計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關系。實際上,2021 年3 月,拜登在同英國首相約翰遜通電話時就提出建立一個多邊方案以替代“一帶一路”倡議的想法。此外,與之前不同的是,美歐已開始注重計劃之間的整合性與協同性,在七國集團“重建更美好世界”框架下共同推進,以各方力量組成的規模效應來抵消“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七國集團發布的事實清單指出,通過宣布B3W伙伴關系,美國與七國集團伙伴表達了對全球基礎設施發展的統一愿景。拜登在多個場合也提出,B3W、“全球門戶”計劃、“清潔綠色倡議”等是七國集團推進高質量、可持續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歐盟委員會認為,“全球門戶”計劃將與七國集團框架下進行的工作相銜接,與B3W相互增強。英國則將“清潔綠色倡議”視為其對“重建更美好世界”的重要貢獻。

此外,基于這一整合性,美歐也開始打造多邊伙伴關系,如2021 年11 月,歐盟、德、法、英、美與南非建立“國際公正能源轉型伙伴關系”,支持南非的脫碳努力。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該伙伴關系為全球首創,可成為支持全球公正轉型的模板?;诖?,至少在理念和概念上,三個計劃將在七國集團“重建更美好世界”框架下相互呼應,互為補充。就像七國集團會議公報所提出的,“要確保集體努力大于各部分之和”。這是美歐第一次以協同行動來應對全球基礎設施建設赤字以及與“一帶一路”倡議展開競爭,替代中國海外基礎設施建設和對外投資影響力的意圖明顯。

二、進展與前景

從進展看,B3W 雖然是七國集團共同宣布的計劃,但實質性推動仍然以美國為主。一方面,美國在各個國際和多邊場合推銷B3W,進行輿論造勢。在2021 年7 月的APEC 峰會期間,拜登宣稱將通過B3W 為需要支持的亞太經濟體提供高標準、氣候友好、資金透明的基礎設施。在9 月的聯合國大會上,拜登重申了B3W的理念和目標。同月召開的美日印澳首次線下峰會表態支持七國集團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努力,期待與歐盟在內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在11 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期間,美國、歐盟、英國主持召開以B3W 為主題的會議,探討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如何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相一致。另一方面,從政府高級官員出訪的地區看,拉美和非洲成為B3W 的優先地區,具體項目推進已提上日程。2021年10月,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芬納率團訪問尼日利亞、赤道幾內亞和毛里塔尼亞,B3W 成為討論的重要議題。同月,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辛格率領代表團訪問了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巴拿馬,聽取拉美國家的意見,11 月則訪問了加納和塞內加爾,已確定10項有望開發的項目。

英國在2021 年11 月宣布“清潔綠色倡議”時就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為印度的電動汽車制造以及布基納法索、巴基斯坦等國的太陽能項目提供融資,向多邊發展銀行提供一攬子擔保,向世界銀行提供“印度綠色擔?!钡?。之后,英國首相和高級官員緊鑼密鼓地赴各地推介該倡議。同月,首相約翰遜在與加納總統阿多通電話時表示“期待在‘清潔綠色倡議’下與加納開展更多合作?!蓖?,外交大臣特拉斯訪問東南亞期間,如何在“清潔綠色倡議”下與伙伴共同投資基礎設施也是重要議題。在2022 年1 月的非洲投資大會上,約翰遜提出:“希望與非洲伙伴合作,按照透明度和環保的最高標準建設新的高質量基礎設施,這是發起‘清潔綠色倡議’的原因?!贝送?,為助力這一愿景,特拉斯在11 月宣布英聯邦發展集團將于2022年4月更名為英國國際投資機構,重點扶持以清潔能源轉型為主的綠色基礎設施和數字基礎設施投資,12 月該機構正式啟動新的五年戰略,2022年至2026年期間將每年投資15~20億英鎊,并且將新投資的30%用于氣候融資。

對于“全球門戶”計劃,2022年2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同塞內加爾總統薩勒會面時宣布啟動“全球門戶”計劃下的第一個區域計劃,為非洲提供1500 億歐元的一攬子投資。在同月舉行的歐盟—非盟首腦會議上,馮德萊恩明確提出這1500億歐元將投資于非洲的基礎設施、職業技術與教育培訓、健康領域。非洲已經很大程度上成為了歐盟外交政策和對外投資的重中之重。

美歐在同一個框架下提出各自的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并已進入具體實施階段,但其成效仍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履行投資承諾的能力、協調各國和各方的能力及撬動私人資本的能力等,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

首先,美國和歐盟實際履行投資承諾的能力存疑,英國投入資金有限。實際上,在與發達國家的合作中,發展中國家已越來越意識到“行動比口號更重要”。一方面,“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和“全球門戶”計劃雖然提出了數千億美元的設想或計劃,但實際到位多少值得懷疑。2021年11月,美國眾議院通過1.2 萬億美元基建法案,但與最初的預算相比,數額削減過半。根據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報告,美國未來10 年面臨2.6 萬億美元基建缺口。歐洲內部,特別是與中東歐國家的互聯互通仍然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美國國內和歐洲區域內基建需求尚舉步維艱、近年債務水平持續上升及經濟復蘇的壓力下,美國和歐盟恐難以投入大量資金支持海外基建。英國提出的“清潔綠色倡議”承諾在未來5 年提供30 億英鎊,作為其重要支撐的英國國際投資機構至2025 年每年也只是保持20 億英鎊左右的資金支持,還要涉及非洲、“印太”、加勒比等廣大地區,投入資金有限。另一方面,這些計劃的承諾資金或其中的部分資金很大可能并不是新增加的,而是為既有資金貼上新的標簽。到目前為止,三個計劃出臺的具體細節還很少,包括資金來源、運行和管理方式等。如果這些計劃無法與既有的各類計劃與合作區分開來,很可能淪為一些松散的、拼盤式的、新瓶裝舊酒性質的口號式計劃。因此,也有學者認為,這些計劃“只是基于模糊的感覺良好的價值觀,顯然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

其次,七國集團在對華政策上不一致,協同推進困難較大。美國希望以“重建更美好世界”這一框架來整合美歐甚至是七國集團的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歐盟則希望以“全球門戶”計劃來整合歐盟各成員國的計劃,這些做法都是為了集合更多國家的資源和能力,采取統一協調的行動,從整體層面同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展開競爭甚至是取而代之。應當來說,良性競爭有利于世界的互聯互通,但如果是旨在形成反華統一戰線,則美歐在對華政策上并不一致,協調行動恐難達成,對于B3W來說尤其如此。美國、加拿大、英國堅持以行動為導向,要求對華持強硬立場,采取強硬行動。實際上,美國較少關心人類發展,更關心與中國對抗。歐盟領導人則試圖強調與中國的合作領域。德國繼續將中國視為其高科技產品和汽車的關鍵市場,不希望對支持B3W表現得太過熱情,在談到七國集團與中國關系時更多強調合作而非對抗。意大利反對反華立場,總理德拉吉建議必須避免針對中國的此類行動。日本在貿易上嚴重依賴中國,也有本國的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雖然對華立場強硬,但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B3W仍有待觀察。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托馬斯·丹尼爾就認為,B3W 要取得成功,需要時間、政策和資源的協同性以及七國集團的政治意愿,而要將這三者結合起來,是一個危險且復雜的過程。“全球門戶”計劃在當前同樣缺乏明確的總體目標,驅動力似乎也是同“一帶一路”倡議展開競爭。而如果“全球門戶”計劃沒有一個明確的設想,那么看起來就像是一張不相關的建筑工地的列表。

同時,歐盟與成員國間的協調一致也并不容易,畢竟在3000億歐元資金總額中,來自歐盟的預算并不多。有學者指出,真正的問題是,歐盟成員國與歐盟機構和金融機構之間的戰略協調將如何發揮作用,改善這種協調的努力雖然積極,但是否會成功仍有待觀察。應當說,七國集團之間的任何分歧都可能使計劃的實施舉步維艱,降低一個組織或計劃的效率。而較強的國際行政能力正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的關鍵能力。

再次,美歐國家期望以官方發展融資機構來撬動私人資本并非易事。B3W、“全球門戶”計劃和“清潔綠色倡議”都著力強調帶動私人資本的關鍵性。但近十年全球私人部門對基建投資處于停滯狀態,2020年私人部門投資于基建項目約為1560億美元,約占全球GDP 的0.2%,遠低于公共部門的投資(約占全球GDP 的3%~4%)。目前對發展中國家基建項目投資仍然主要依靠官方貸款。據稱,在“全球門戶”計劃下將要針對非洲啟動的1500 億歐元一攬子投資計劃中,歐盟可能每年支付200 億歐元,其中只有60 億歐元來自歐盟基金,其余來自歐盟成員國和私人投資者。從歷史看,誘使私人資本進入基礎設施的嘗試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雖然全球經濟中有大量的私人資本在尋找項目,但大多對新興市場基礎設施交易所帶來的風險猶豫不決,這些風險包括項目延誤、政治干預、腐敗和管理不善,再加上投資周期較長、回報率較低等,投資者更喜歡穩定的、已經存在的資產,這也解釋了為何美歐日等之前提出的“藍點網絡”計劃、“亞非增長走廊”構想、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等都未能產生重要影響。另外,2022 年美歐貨幣政策收緊,相繼加息的可能性較大,這會造成國際資本避險情緒升溫,資本回流,私人部門對發展中國家基建項目的投資意愿趨于減弱。

最后,美歐國家在資金供給中容易引發價值觀悖論。從這三個計劃可以看出,美歐仍然習慣于將世界各國簡單地劃分為“民主國家”和“專制國家”,其提供的資金也被賦予了濃厚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含義。然而,這種對計劃和資金的二分法對于這些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是否向所謂的“非民主國家”提供資金和投資會陷入自我矛盾。根據美國“民主峰會”的“民主國家”名單,除了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其他東南亞國家均不在列。如果重新認定“民主國家”則會與之前的“美國標準”發生混亂,美歐恐怕也不會推翻之前的認定,這就使這些計劃在執行中自我設限。為此,非洲領導人已經表示,中國通過在非洲大陸的有形投資建立了信任,但歐盟帶來的主要是“繁文縟節和說教”。為此,許多發展中國家并不急于等待由價值觀驅動的西方議程。

三、對中國的影響

當前,“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全球門戶”計劃和“清潔綠色倡議”這三個計劃都已進入項目選擇與推進階段,將對中國產生一定的影響。

第一,發達國家正在將各自計劃進行捆綁與整合,“一帶一路”建設可能面臨更大的整體性挑戰。從發達國家近年來提出的各類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來看,由單個國家提出和實施的計劃很難對“一帶一路”倡議產生較大影響,不少計劃最終不了了之。但此次美歐的計劃既屬于各自計劃,在戰略規劃、資金籌措、合作方式、項目管理等方面由本國自主決定,又是對七國集團開展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貢獻,作為“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的一部分,而這無疑對中國的影響更大。為此,相比于注重單個計劃對中國的影響,更要注重發達國家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的整體性及相互之間的關聯性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影響。畢竟,在美歐提出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之后,西方國家很大可能還會提出一些類似的計劃,這些計劃都可能被作為B3W 的組成部分,進一步提高這一“營銷品牌”的影響力。如果B3W致力于擁有一定的成員國,在規劃、資金、管理等方面建立或部分建立一個協調一致的框架,甚至是建立一個統一的架構、跨國網絡或國際組織。那么,無論是資金規模、合作理念,還是話語權方面的影響都將更大,“一帶一路”建設將面臨較大的挑戰。

第二,美歐對西方價值觀的反復強調容易引起一些發展中國家對中國資金的憂慮。隨著B3W 這一品牌的影響日益擴大,今后其他美國盟友和伙伴提出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或資金計劃,也必然會被賦予“民主資金”“民主貸款”“民主基建”的頭銜,在計劃提出和實施過程中的宣傳也必然高調。由于國際輿論和國際媒介的主導權始終掌握在美歐國家 手中 ,“ 高標 準 ”“透明 度”“可 持續 ”“ 誠信”“ 可 靠”等意識形態話語如果被反復提出,久而久之可能引起發展中國家對中國資金的懷疑和憂慮,引發謊言重復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的“戈培爾效應”及對中國地緣政治目的的想象,這對共建“一帶一路”極為不利。

第三,美歐可能利用股權投資在發展中國家的重要行業領域進行布局?!爸亟ǜ篮檬澜纭背h、“全球門戶”計劃和“清潔綠色倡議”都將合作的重點領域放在綠色、氣候、數字基礎設施,以期同中國實行差異化競爭。在這些領域的合作較易涉及到對企業的股權進行投資,與資本市場合作是其重要合作方式。美國2018 年成立的國際開發金融公司就新增了股權投資業務,而英國國際投資機構超過70%的投資方式是股權投資,并且具有巨大的風險偏好,為實現目標愿承擔重大風險。因此,要關注和防止美歐發展融資機構介入和擴大對發展中國家重要行業領域和關鍵企業的決策影響力,特別是由于數字基礎設施涉及技術發展的關鍵領域,尤其要注意這些計劃在一些重要行業和關鍵企業進行布局、影響和控制。

第四,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阻力增大,周邊形勢可能更趨復雜化。近年來,全球和中國周邊形勢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中美關系出現了結構性競爭,美國正在以強大的人員力量、資源投入和協調配合來加強對抗中國的工作力度,并積極聯合盟友和伙伴在中國的周邊地區加快構筑反華“包圍圈”,企圖對中國形成合圍之勢,在安全、經濟、供應鏈、科技等領域建立排除中國的“小圈子”。與此同時,以法德為首的歐盟和英國也以新的姿態和更大的投入更加深度地介入中國周邊地區。中國周邊地區已經成為大國博弈競爭的前沿。B3W、“全球門戶”計劃和“清潔綠色倡議”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美歐加強在基建領域同共建“一帶一路”展開競爭的最新措施,其重點地區也是“印太”地區。這就使大國博弈和周邊問題更為交織在一起。之后,美歐對于“一帶一路”項目的阻撓、詆毀、抹黑會更加積極。而少數項目伙伴國基于資金的多元供給,也可能多面下注,增加投機行為并提高要價,這都將對“一帶一路”的項目推進和實施帶來一定的阻力。

當今,大國競爭已滲透進方方面面,全球基建領域的競爭掀起新一輪浪潮,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環境日趨復雜,需要合作的領域和解決的問題日益增多。為此,中國在保持戰略定力的同時,需審時度勢,適度調整。

第一,中國應強化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職能和作用,提升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與發達國家發展融資機構的競爭力。當前,全球大國的官方發展融資機構不僅具有一般的金融意義,更是進行戰略競爭的博弈工具,具有全球層面的戰略意義。近年來,全球主要國家紛紛采取一系列強化官方發展融資機構職能和作用的措施,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對外戰略,這為美歐增強新一輪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的融資和實施能力及其政策有效性提供了重要支撐。2018 年美國成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將資金總額上限提高到600 億美元并增加了股權投資和技術支持等業務;2019 年美國修訂了《美國進出口銀行法》,給予美國進出口銀行單次最長的經營授權,特別是鼓勵其為美國制造企業和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融資。英國國際投資機構已獲得了更大的融資規模和授權,并計劃到2025年每年動員至少90 億英鎊,并期望成為非洲、亞洲和其他地區私營部門的首選合作伙伴。歐盟正在探討建立新型出口信貸機制,在成員國層面補充現有出口信貸安排。美歐還進一步加強了與國際金融機構和七國集團官方金融機構的合作。相較于西方主要國家對官方金融機制的支持力度,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機構的配套支持政策仍顯不足。為此,建議適度放寬對相關金融機構資金來源、業務范圍等方面的限制,同時在一些融資條件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進而有效降低資金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

第二,共建“一帶一路”可提高新經濟領域合作,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方式。美歐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聚焦于數字、氣候、性別平等、衛生等軟性基礎設施領域,并沒有注意到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要和利益訴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交通、能源、通信等硬性基礎設施,但節能環保、新基建、數字經濟等新經濟領域的發展需求無疑也在快速上升,對此需要予以更大的重視。在進一步加強硬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也要加強軟性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增加其在共建“一帶一路”總體合作中的比重。與此同時,基礎設施融資容易產生一些問題,為此需要在項目選擇上充分考慮其外部性,在項目評估中注重獨立性,在資金供給中注重多元化和國際化,提高項目的運營管理效率。

第三,中國應進一步加強理念宣傳,緩解輿論壓力。近年來,美歐時常將中國的資金妖魔化,將債務問題政治化。為此,中國有必要充分說明官方援助、開發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和商業機構的區別,加強中國貸款理念及政策的宣傳,發布由中國資金促進對象國成功發展的典型案例,充分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盡量化解外界的無端猜測和憂慮。中國也要密切跟蹤和研判美歐及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國提出的各類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及其進展,不能低估這些計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影響。單個發達國家的資金規??赡懿患爸袊?,但如涉及組團挑戰,則影響較大。同時,美歐更加注重資金的高效率利用,因此,不能僅從資金的規模來判斷某一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的影響力。中國應及早制定防范各種風險挑戰的措施,積極應對這些計劃可能給“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帶來的競爭和沖突,中國官員和學者也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主要媒體多發聲,在輿論上掌握更大的主動性。此外,由于在地域和領域上的重疊以及基于互補的優勢,中國也可以在符合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嘗試與其中的計劃進行對接,探尋合作的可能性。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就多次強調,“一帶一路”要堅持在開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贏,不畫地為牢,不設高門檻,不搞排他性安排,反對保護主義。這實際上也表明,“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可以接納任何國家,也并不排斥和其他國家提出的互聯互通計劃并存。實際上,即使包括近一年美歐提出的“重建更美好世界”、“全球門戶”計劃和“清潔綠色倡議”,現有的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仍然不能滿足世界各國的發展需要,全球互聯互通的提升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就像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在七國集團提出B3W 后所言,“世界上沒有一個伙伴能夠獨自讓非洲發展”。從國際媒體的反應來看,一些西方學者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學者也更希望“重建更美好世界”、“全球門戶”計劃、“清潔綠色倡議”能夠與“一帶一路”倡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實際上,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能否獲得資金比資金的來源和性質更為重要。在能夠獲得資金的前提下,資金來源的多元化對發展中國家也更有利。為此,美歐提出的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應更多回歸經濟議程,而非在政治議程上徘徊不前。

猜你喜歡
七國集團美歐倡議
全球發展倡議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本期導讀
英國呼吁七國集團確保全球經濟綠色復蘇
德外長:美歐關系取決于如何對華
倡議書的寫法
Happy Afternoon Tea
歐盟發布貿易統計,中歐貿易增長迅速,逼近美歐貿易
歐盟提出保護生物多樣性新倡議
美歐談自貿,中國早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