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備課組活動學術化 促校研修形式校本化

2022-04-15 19:01姚華許天樞
求知導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校本化校本研修備課組

姚華 許天樞

摘 要: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需要深化教學改革,需要教師以學術理論為引領,加強校本備課組研修。本文從項目緣起、項目實施、項目成效三個方面對“城市初中開展學術化校本研修的實踐研究”課題項目進行說明,探討了南京市第五十中學如何通過更新教研方式促進備課組活動學術化、校研修形式校本化,希望能為其他學校提供借鑒。

關鍵詞:備課組;學術化;校本研修;校本化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重點資助課題“城市初中開展學術化校本研修的實踐研究”(批準號B-a/2020/02/20)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姚華(1971—),女,江蘇省南京市第五十中學。

許天樞(1977—),男,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江蘇省特級教師,本科學歷。

一、項目緣起

(一)國家層面

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把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在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要求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深入學習基礎教育理論、政策和進行實踐研究;要求學校創新教研工作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吸引力和創造力,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強有力的專業支撐。深化教學改革需要以學術理論為引領,因此,引導教師潛心教學教研,加強學術化校本研修,是使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學校層面

1.學校備課組的內涵與專業職能

備課組是學科質量的第一責任單位,是學科常態教研運行的基本單元,是一個與教師教學工作和教育生活一路相伴相隨的合作性專業組織。備課組的活動有利于增進教師之間的相互了解,創建交流、合作、研究的學術氛圍,開發學?,F有的教育資源,挖掘屬于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性智慧,尋找教師身邊可以利用的專業力量,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2.學校備課組現實發展的困境

(1)目前難以回避的現實尷尬

①專業功能萎縮——備課組受制于年級組管理體系,專業性功能受到空間限制,專業功能明顯萎縮。備課組異化為年級質量目標的專業工具,教師的專業成長失去組織支持。

②日常運轉艱難——備課組難以開展專業性活動,教師專業研討、經驗分享成為奢望,專業功能弱化。

③活動質量不高——以備課組為主體的團隊活動缺少學科骨干教師引領,導致專業活動任務質量不高,教師之間專業上的相互促進與幫扶難以落實。

④專業權威下降——備課組長成為上傳下達的信息工具,備課組日常管理陷于消極應付。

⑤成員方向迷失——備課組教師專業發展失去學科土壤浸潤,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缺少群體性專業指導,導致教師專業發展變為個人的單打獨斗。備課組教師之間缺乏學科經驗分享、資源共建、責任共擔、質量共贏的專業氛圍。

(2)備課組組織運行中的薄弱問題

備課組缺乏明晰的發展目標,其計劃執行力度不夠,教研主題不夠突出,活動研討氛圍不夠濃厚,不注重成果積累和提煉,導致專業學習內容的隨意化、學科活動形式的簡單化和組內活動主體的單一化。

(3)備課組活動問題歸因

學校思想重視不足,缺乏對備課組的系統規劃和針對性的指導,缺少細化的考核要求和結果認定;教師專業發展指導的虛化,學科教研攻關能力的弱化,教研活動內容的泛化。

(三)教師層面

教師認識上存在誤區,專業上缺少對話,發展上匱乏規劃,個體單打獨斗,工作上疲于應付。另外,備課組長缺乏系統性思維也是備課組發展受限的內部原因。

二、項目實施

如何走出備課組專業發展的現實困境,走校本研修之路,是提升學校品質急需解決的問題。學校辦學質量的全面提升,需要全體教師的主動發展,而創新教學活動是當代學校的使命。南京市第五十中學校長室和教務處經過多次研究探討,決定創建“研究型團隊”——推動備課組活動學術化,促進校研修形式校本化。

(一)核心概念

1.準確定位備課組長和備課組的角色問題

備課組長應切實承擔起帶頭人的責任,帶領備課組教師系統深入學習有關教育信念、專業態度和動機、專業知識、專業能力、自我專業發展需要和專業意識等方面的教育教學理論。因此,備課組是一個研究型團隊,而不是適應型團隊或應付型團隊。備課組所有教師應主動考慮學生、學科和學校的發展,將已經內化的新理念與教育行為結合起來,逐步形成系統化的研究課題和相關成果。

2.學術化備課

“學術化備課”是一種“以學術的方式育人”的校本研修方式,是“培養學術能力”的研修方式,是“學術氛圍濃厚,學術氣息彌漫”的研修方式,是“通往學術境界”的研修方式,它的標桿是教育與學術的融合之境。南京市第五十中學用系統專業的知識,多角度、多方面地整合資源,實行“遵循學術理念、追求學術精神、落實學術流程”的學術化備課模式,創造了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態環境,讓教師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個體反思實踐中實現專業發展,促進學校辦學質量的提升。

(二)實施方法

學術型教師是學術化備課的基本要素,因此,提高教師的學術能力、鑄就教師的學術思想是進行學術型校本研修的核心要務。美國學者博耶(ErnestL.Boyer)曾指出,學術可以分為發現的學術、整合的學術、應用的學術、教學的學術四種類型。南京市第五十中學所倡導的教師學術能力培養的重點是教學的學術,即聚焦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掌握專門的知識、技能等,其要點在于學校能夠通過學術研究氛圍的營造、學術支持系統的搭建,實現教師隊伍的現代化建設,使學術型教師真正成為推動學校發展、學生成長的核心力量。對每一位一線教師而言,“學術化”不僅僅是學習專家們的文獻資料,更重要的是在每一節課的每個環節中追求極致的效益。

學校建立以“專業引領、同伴互助、交流研討、共同發展”為宗旨,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網絡為交流載體,融科學性、實踐性、研究性于一體的教師研修團隊,依托南京市第五十中學特級教師工作室、紫藤名優教師工作室、紫藤班主任工作室、紫藤骨干教師工作室和紫藤青年教師工作室,進行學術化備課研究。

(三)具體流程

課堂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陣地,備課要求“四備”——備學術資源、備學生學情、備教材教法、備反饋評價。在每周的備課活動中,教師要進行課例研究、專題教研、推薦共享等主題活動,以此推動學術化備課。

1.備學術資源

教師通過文獻研讀、教材對比、案例分析,對教學活動進行更加專業而有效的設計,讓備課真正成為有效課堂的基石。

2.備學生學情

教師備好一節課,不僅需要考慮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環節,還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狀態中獲取信息,按照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教學過程;要從學生的個別差異中獲取信息,進而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分層教學、分類施教,做到基于學情、以學定教、面向全體、尊重差異。

3.備教材教法

本環節為備課活動的核心環節。教師要把下周要上的每節課的內容提前分解,認真備課。備課時杜絕聊課,教師應采取模擬上課或說課的形式準備好相應的備課資料。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堅持以學定教,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以提高教學質量。

4.備反饋評價

研磨出適合學生學情,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教學設計方案——學歷案。在學校統一安排下,各備課組開展了學歷案編寫的探索與研究。教師在閱讀相關文章及對比教材后,對每節課的教學活動做了精心的設計,以學生最近發展區為基礎,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將抽象的知識點融入學生的活動,體現了學歷案“讓學生經歷整個學習過程”的指導思想。同時,這也為教師后期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奠定基礎。

(四)案例研究

1.學校要求各學科以學術化備課為指導思想,立足于各學科特點進行個性化的創造,建構各學科的備課模式,設計符合本學科的備課流程。

以數學組為例,南京市第五十中學數學備課組以讀課、研課、析課的形式進行自我研讀;以磨課、聽課的方式進行全組研修;以上課、思課的方式進行自我升華。

在自我研讀階段,各備課組建立學術化備課文件夾,在每個文件夾中,再建立課件、學術化資源、照片等子文件夾。在學術化資源子文件夾中,含有與本周備課相關的資料。教師篩選資料,初步通讀,然后推送平臺,進行個人細讀。在全組研修的過程中,各備課組通過備課活動引領解讀,由一至兩位教師模擬上課,全組研讀。最后,各家實踐,自我精讀,總結反思,升華融讀。

2.在學校學術化備課的要求下,各備課組還進行課例研究,教師積極思考,建構學科學術型教學模式。

以英語組的課例研究為例,主要包含以下環節。

(1)教師備課。教師查找相關學術化資料,研究學情,初步設計教學方案。

(2)教師互助。教師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

(3)教學實踐。教師試教——反思——修改;再試教——再反思——再修改。

(4)課后反思。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討論,形成基本共識,書面總結反思。

(5)改進教學行為。教師之間互相幫助,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共同提高。

3.在備課時,各備課組還進行以推薦介紹文章、書籍或經驗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教研活動。在活動中,教師推薦并共享:(1)優秀的教育理論文章;(2)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閱讀材料;(3)優秀的案例,新穎的教學方法;(4)教師自身的成長經歷。

備課組內教師發揮優勢,主動參與學術化備課并立足組內,促進教師間的融洽相處和專業提升,挖掘屬于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性智慧,尋找教師身邊可以借用的專業力量。同時,各教師也會因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參與”別人的成長歷程,在研究中體驗教師這一職業的尊嚴、幸福與歡樂。

三、項目成效

(一)尊重個性課堂,教學主張百花齊放

通過學術化備課,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全面反思、總結、提煉和歸納,形成“我的教學主張”。教學主張是教師的品牌內核,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步驟和核心要素。具備明確的教學主張是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教師專業層級從經驗型走向專家型的必經階段。

(二)引領課題研究,賦能教師專業成長

學術化備課、學歷案的編撰、教學主張的凝練三者共同為教師的專業成長賦能?!笆濉逼陂g,南京市第五十中學共開展40項鼓樓區微課題的研究,近20項南京市個人課題的研究。其中,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學術化校本研修促教師教學主張形成的研究”成功結題。2020年,“城市初中開展學術化校本研修的實踐研究”成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省規劃重點資助課題。同時,學校也借助課題的理性研究和引領,將理論聯系教學實踐,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展示學術化備課,加強學校品牌影響

南京市第五十中學的學術化備課系列活動受到了市區教研室的關注。學校數學組通過直播的形式,向全市數學教師展示“學術化備課”的過程,展現了市先進教研組的風采與實力。初二英語備課組向全市初中學校展示了以“尊重”教育為理念、基于核心素養的學術化備課活動。語文組、音樂組等相繼在區內匯報,市區領導和教研員對學校的學術化備課給予高度評價,有效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實現輻射效應,攜手交流互學共進

南京市第五十中學和新疆伊寧六中、南京市第十七中學多次聯手舉辦兩地三校的交流互學活動,如“同課異構促發展,學術論壇深交流”“同課異構共精彩,學術備課入佳境”等,實現了“專業引領、同伴互助、交流研討、共同發展”的目的。南京市第五十中學還接待了廣東、河北、湖南等省的骨干校長高級研修班,大家相互學習謀發展,切磋交流譜新篇,進一步推動了學校的建設,提升了學校的管理水平和辦學品位,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四、總結

學術引領,尊重為本,備課組將繼續培養學生的學術素養,培育教師的學術能力,堅守課程的學術取向,提升學校的學術品質。課堂必將充滿思考,充滿學生收獲的喜悅。

[參考文獻]

王一軍.普通高中“學術型教師”的專業屬性及教育使命[J].江蘇教育,2017(46):7-10.

高祥,趙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學反思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2):5,18.

余文森.教學主張:打開專業成長的“天眼”[J].人民教育,2015(03):17-21.

李雪林,唐琴.“學術型教師”培養的實踐探索:以“唐秦”歷史名師工作室為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7(04):32-35.

錢明霞.張力課堂:學術型教師的舞臺[J].新教育,2016(14):89-90.

史亮,邵志豪.學術型中學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吉林教育,2017(20):7-10.

猜你喜歡
校本化校本研修備課組
備課組長的定位
延安市高中學科備課組建設與提升實踐研究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長
技術支持的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開展校本研修促進教師自在成長研究
國外高水平教材的引進與“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高校體育教師職業能力探究
最美“鄉下人家”
校本化視角下初中“陽光體育”的探索與實踐
以教育規律指導備課組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