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與勞動教育項目式融合教學設計

2022-04-15 22:21陳茜
課外語文·下 2022年3期
關鍵詞:大觀念學科滲透項目式教學

【摘要】大觀念的視域將學科碎片化零為整,“大項目”式學習的方式將語文學科與勞動教育進行有效整合。學生自發結成小組團隊,自主設計、實施、完成“大項目式”融合課題,在真實場景中體會勞動精神,促進新時代創意勞動的形成。體現“血肉豐滿”的勞動內涵,促進勞動教育在小學語文學科的滲透。

【關鍵詞】勞動教育;學科滲透;大觀念; 項目式教學;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9-044-03

【本文著錄格式】陳茜.小學語文與勞動教育項目式融合教學設計——基于大觀念視角[J].課外語文,2022,21(09):44-46.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蹦壳把芯款I域多強調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價值意義問題,基礎教育階段該如何實施、怎樣實施勞動教育,如何在學科教育中有效滲透勞動教育仍有待思考。

以大觀念為指導通過“大項目式”的方式引導學生從語文書本走向勞動實踐,把勞動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內化為自身精神屬性,促進勞動能力的提高和語文素養的養成,為其他學科滲透“勞育”給予參考和借鑒。

一、大觀念和大項目式教學的基本含義

(一)語文與勞動教育融合下的大觀念含義

從課程本質看,大觀念反映出課程本質的核心知識、思想和價值。大觀念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課程本質,建構學科的連貫整體。同時集中體現學科本質性的思維方式,是“學生深入挖掘學科內核的概念錨點”。

從課程內容看,大觀念把教學內容的核心概念架構相聯結,學生可在實際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大觀念構成了學科結構的“骨架”,使分散式的課程內容進一步有序化、結構化,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為知識遷移應用奠定基礎。

從過程與方法看,大觀念是“統攝教與學過程的原則和方法”。在大觀念的指導下,教師可以站在更高的立足點,重組教學內容,調整教學和評價活動。對學生而言,大觀念可以幫助他們在零散的知識之間建立關系、形成結構,把原先分散式的學習轉變為整合性的學習,并指向深度學習。

在語言文字的學習過程中去感悟勞動的價值,體現出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在勞動教育下形成的正確勞動觀,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欣賞勞動過程和勞動成果的美妙,體會勞動情感,體現出語文課程人文性的特點。

(二)語文與勞動教育融合下的大項目式教學含義

“大項目”式教學與常規教學中的項目式教學不乏共同點,二者都是基于一定的課程標準,以小組合作方式對真實問題進行探究。但在本質上,“大項目”式教學又是區別于傳統項目式教學的,項目式教學把單一學科知識作為一個項目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往往被動參與?!按箜椖俊笔浇虒W把不同學科和不同學科知識結合到一個大項目中進行整體式教學,師生都是大項目式教學的重要參與者,學生在大項目學習中也能化被動為主動。

師生雙方在“大項目”式教學中基于真實情境,共同學習,加深關于語文學科中“勞動”這一抽象概念的認知,在實踐過程可以發現勞動的無二美感,感受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體會到“勞動創造美,勞動本身就是美”。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語文學科教育與勞動教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體關系,兩者都服務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這一根本目的。

二、如何基于大觀念進行“大項目式”融合教學

(一)以大觀念為原點展開“大項目”式教學設計

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而“大項目”式教學強調在真實的項目任務中實現語文知識與勞動教育的聯結與運用。在“大項目”式教學的要求下,教學設計者要改變原來從單篇文本中提取勞動要素的做法,轉而走向整合多種勞動教育資源開展大“項目式”教學。因此,教師的“大項目”式教學不能在教材單元設置的桎梏里,教師要善于合理利用和開發教材,以勞動教育這一主題為統領把握教學活動的主線,在同一年級或不同年級之間整合課文,重構單元開展“大項目”式教學活動。

以小學語文教材為例,五年級下冊教科書中的《刷子李》《他像一棵挺脫的樹》《金字塔》這三篇課文就適合教師打破單元限制進行“大項目”式教學。這三篇課文分屬不同單元,體裁分別為微小說、名著片段、非連續性文本,在內容和表達上各具特色。它們的相同點在于通過刻畫獨像和群像來體現勞動人民樸實、勤勞的性格特點,彰顯勞動人民的精神和勞動的意義。通過整合這三篇課文開展的“大項目”式教學活動,可以透過語文教材,借助文字的力量讓學生飽含感情地直面勞動人民,體悟勞動精神。這遠比讓學生在第七單元學習《他像一棵挺脫的樹》時去回憶第五單元學過的《刷子李》更有教育意義,也更為震撼人心。

(二)以大觀念為主旨構建“大項目”式教學框架

進行“大項目”式的教學設計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重組的用意,教師需要基于大觀念和勞動教育主旨,對所選各篇課文主題和內容進行提取與分析,生成小觀念并構建“大項目”式教學框架。

仍以前文所述的三篇課文為例,課文《刷子李》對刷子李師傅刷墻進行了正側兩方面的描寫,表現出勞動人民高超的勞動技藝,篇末借曹小三之口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謳歌?!端褚豢猛γ摰臉洹分欣仙嵯壬盟┪妒愕脑溨C語言,把車夫祥子帶到了學生面前,在祥子生動的外貌描寫下,展現出的是以祥子為代表的廣大勞動人民真實的精神風貌?!督鹱炙芬晃闹凶髡哒嬲胭澝赖?,是金字塔下那群看似渺小、實則偉大的古埃及勞動人民,勞動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能才是建設金字塔的一磚一瓦。

通過融合這三篇課文,學生感受到課文背后的大主題——勞動人民。學生從“人”的角度暢游文本,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完成了對勞動人民個體乃至群體的認識,學生發現了勞動人民的共同特征 ;在體驗勞動人民活動的時候,學生也可以對勞動人民的勞動內容和創意勞動有一定的了解;教學框架建立起來后,勞動人民的大主題不再是空洞和陌生的,學生已經體會到了勞動人民的精神,明白了勞動的意義,并可以親身踐行勞動精神。

(三)以大觀念為目標,制訂“大項目”式教學任務

在設計“大項目”式教學任務時,既要考慮培養語文核心要素,也要充分融合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在結合《語文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將文本閱讀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

遵循這樣的思路,上文所選三篇課文可以被提煉為“我身邊可愛的人”這一主題,以此作為“大項目”任務的核心要素。任務在形式上不作具體要求,但任務在內容上要向學生明確:“大項目”式教學需要與語文學科中的人物描寫方法聯系,表現勞動者的獨特之美。

布置任務后,教師組織“大項目”策劃會,邀請學生團隊分享項目構思、確立項目結果呈現形式。策劃會上,教師作為傾聽者在必要時提供方法論的指導,做好協調、統籌、教學與評價一體化的工作,學生應成為策劃會的重要參與者和活動制訂者。擬將各團隊項目匯總如下:

三、基于大觀念的“大項目”式教學優勢

(一)真實情境中的具身體驗——團隊協作體會勞動精神

真實情境中的“大項目”學習實現了勞動教育在認識、情感到實踐的三方面的融合?!秾W會生存》中指出: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其正式職能以外,教師將成為一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以3—5人為一組自主創建項目團隊,探討項目的內容、步驟,群策群力將其落地實施,最終產出項目成果。學生團隊獨立自主完成從策劃到實施再到成果展示這一流程,其本身就是勞動的過程。學生也在勞動中體會到了勞動的智慧,做到了真實情境中具身體驗。

在“我身邊可愛的人”的項目中,第一小組學生從《刷子李》中得到靈感,以勞動者的雙手為切入口,用鏡頭記錄下身邊人的雙手,有食堂阿姨的、清潔工的、交警的……這一雙雙手或厚實有力、或布滿老繭,但經歷過之前的學習,學生無疑都會認為這些手是美麗的,也是高尚的。學生會發現從事不同職業的勞動者的雙手各具特點,并以此聯想到勞動者的職業雖然不同,但正是這一雙雙平凡而又普通的勞動者的雙手,匯聚成勞動人民的巨大力量,為社會創造出美好的明天。學生在課題中真切地看到并且觸碰到了一雙雙這樣親切的手,從而更能切身感受勞動的艱辛,體會勞動精神的偉大。

帶著對勞動精神最樸素的理解與感受再次回到課文文本中,學生對文中刻畫的勞動人民人物形象理解得將更加透徹。以后有機會在創作中對勞動人民進行描寫時,那些文字也會因為曾經切身感受過而迸發出更為鮮活的生命力。

(二)致力于文本與時代接軌——深入新時代的創新勞動

統編本教材所選課文大部分為文學名家所作,篇篇經典且耐人尋味。但由于作者所處時代與當今社會較遠,隨之也就出現了一些問題:課文中所描述的勞動者大多從事傳統勞動行業,這些傳統勞動方式在今天已難尋蹤跡。同時,傳統勞動有小本經營和勞動者“單打獨斗”的特點,這與我國目前勞動者的勞動形式也大為不同。當今社會,科技發展和時代變遷帶給了勞動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不少勞動者投身于新興行業中,各職業之間也大多存在協作關系,勞動與社會發展密不可分,合作和創新正在成為推動職業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

因此,強化學生的勞動意識,就需要強化新時代條件下的勞動協作意識和責任意識。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更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勞動能力,提高勞動效率,保證勞動成果質量。在培養勞動價值觀的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例如人力車夫這項職業已經絕跡,僅從文字中學生很難真正體會到“駱駝祥子”們勞動的艱辛,在勞動教育中更多地融入新時代的時代特征便成了迫切需要。當下,快遞送貨員和外賣騎手是學生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勞動者?!拔姨媸迨迳弦惶彀唷钡捻椖績热菥褪亲寣W生以外賣騎手的身份參與到外賣配送中,完整體驗了從接單、等候制作、送貨到最終完成訂單的流程。學生體會到勞動的艱辛與不易之后,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會多一份包容與尊重。除此之外,學生在勞動過程遇到的問題也會讓他不斷思考:送外賣是否有更為高效便捷的方式?是否可以改進騎手所駕駛非機動車的平衡性使運輸過程中外賣湯汁不易潑灑出來?

這樣的追問與思考是創新勞動的萌芽。在創新的驅動下,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深度理解相關知識內涵,主動建構個性化的思維系統,甚至能夠把突發奇想轉變為實際發明創造,運用到真實情境中的問題解決上。學生自主的認知與理解、體驗與感悟、生成與建構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自我創造新意義的過程。

四、結語

基于大觀念的“大項目”式教學打破了傳統的以知識為中心的碎片化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利于在真實場景中體會勞動精神,促進新時代創意勞動生成。但“大項目”式教學本身也存在著它的局限性: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活動相比,它將會花費學校、教師更多的時間、精力,也向學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學生也具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興趣、習慣與方法。在班額較大的情況下,大項目式學習實踐存在教師難以深入照顧到每位學生學習情況的挑戰。

參考文獻

[1]王薔,周密,蔣京麗,等.基于大觀念的英語學科教學設計探析[J]. 課程·教材·教法,2020(11).

[2]頓繼安,何彩霞. 大概念統攝下的單元教學設計[J]. 基礎教育課程,2019(18).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 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4]郭元祥.知識的教育學立場[J]. 教育研究與實驗,2009(5).

作者簡介:陳茜,女,1998年生,江蘇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

猜你喜歡
大觀念學科滲透項目式教學
大觀念視角下小學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策略
大觀念統領下單元學習任務的開發
初中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探索與實踐
民辦本科高校新聞專業項目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花若芬芳,蝴蝶自來
論項目教學在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生物項目式學習活動的探索
基于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學科滲透的策略研究
高職《液壓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利用數學素材滲透生命教育的嘗試與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