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某項目設計實踐的BIM應用分析

2022-04-20 06:02劉書言
中國房地產業·上旬 2022年3期
關鍵詞:設計階段應用

劉書言

【摘要】當前全球的建筑業普遍存在各工作界面、各利益方之間缺乏協同工作、各類重復工作不斷,導致建筑行業生產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而項目初期建筑設計階段的反復修改工作,加劇了設計和建設成本的上升。本文基于上海某酒店建筑項目為實例,對BIM技術在設計階段的應用和收益進行分析。

【關鍵詞】項目實踐;設計階段;BIM;應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7.057

引言: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型產業,國家每年大量資金投資在固 定資產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護、更新、拆除等工作上,在這個過程中, 很大比例的工程建設項目遭遇到設計不完善、工期拖延、造價突破預算、建筑質 量不合格等問題。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場之一,BIM作為實現建 筑轉型升級的新技術,實現建筑設計綠色化的重要手段,顛覆了機電專業傳統的 設計施工理念,更確切的說是從方案到設計到施工到采購到項目管理完善了機電 專業的整個過程,成為了解決設計、施工、運營等全生命周期各個階段難題的有 效工具。

1、BIM在機電設計過程中的應用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簡稱,利用其輔助機電設計和安裝,能減少諸多不必 要的麻煩和重復性工作。BIM的應用應該貫穿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全過程中,在 這過程中建筑的信息全部儲存在BIM的模型中,為真正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數字 化管理和數據共享提供了必要條件并且方便使各個利益相關方互相溝通。

在項目的初期設計階段建筑、結構、機電等各專業設計師、造價預算工程師 等可以在共同的平臺上協同工作,轉變各個專業比較松散的設計過程為同步的緊 密聯系的協同設計。首先BIM在設計初始階段可以通過自己相關軟件的計算功 能或者與別的軟件接口來進行機電方案的各種性能模擬比較,通過一個模型即可 完成建筑能耗、日照采光、通風效果等數種模擬,無需進行重復建模就可以優化 建筑和機電的設計方案。

其次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根據自己專業的需求建立參數化的三維模 型,各專業設計人員更能實時直觀的看到其它管道、橋架布置以及和管井、梁等 構件的相對位置,做到所見即所得,隨時對設計過程中的各類問題比如設備空間、 預留洞和管井大小等普遍問題進行有效溝通解決,提高了溝通效率。同時BIM技 術的應用對于設計階段的材料統計以及每個復雜區域各個方向的剖面圖繪制等繁瑣重復性工作可以一鍵生成,極大的提高了設計人員的效率,加速項目推進的 同時減少人力成本。

通過建立三維模型,各專業設計師都能看到其它專業的模型和數據,方便在 設計階段就進行管線碰撞和凈高分析,在前期就能解決以前在施工過程中才能暴 露的種種問題,節省成本的同時還能加快工程的進度,最終確保機電安裝質量得 到有效的提升。

在建筑機電安裝工程建設過程中應用BIM技術之后各個專業可以利用三維 建筑信息模型提供的集成平臺,施工方還可以隨時查看建筑模型,模擬施工的各 個工序過程,更好的指導施工并制定施工準確的施工計劃和材料造價預算。設備 供應方尤其是預制構件的生產商可以更好的利用數字平臺進行生產和虛擬安裝, 提高構件的生產和安裝水平。政府的審批部門和領導可以更好更快的理解設計意 圖完成審批流程,同時可以實時查看更新的模型了解施工進度;施工完成后設備 運營商可以利用現成信息平臺更好的了解建筑信息提供更加現代化可視化的運營和運維服務。

2、BIM在項目實踐中的應用分析

本實踐項目為位于上海的酒店項目,地上地下建筑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其 中地上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共340個客房。該項目在前期設計階段運用BIM技術 進行反向設計,即先利用CAD進行二維設計,在利用BIM軟件建立三維模型,同時再根據模型輔助項目圖紙的調整和完善,并形成完整的材料和設備清單,進行 管線碰撞檢查以及凈高分析,通過模型對每一處管線復雜區域進行管線綜合,核 對每一處建筑和結構預留洞確保以滿足后期施工要求。

2.1 建筑和機電模型建立

在本項目中由于施工圖設計人員和BIM專業人員為不同的兩個部門,故BIM 在這個項目的主要任務是對項目施工圖進行建模,并進行碰撞檢查和管線綜合, 以及材料清單和預留洞核對等工作,然后在施工階段根據BIM的模型指導施工方 進行施工配合。由于每個不同的設計單位、不同的設計人員出圖質量有所差別, 所以BIM建模時就需要注意施工圖的版本、施工圖上設計人員的設計意圖的表達 和各種標注等問題,需要建立統一的BIM專業的建模規則,見表1:

運用BIM技術的過程中首先是利用Revit軟件的Architecture 、Structure、MEP功能模塊分別建立獨立的建筑、結構、機電模型,然后通過Navisworks軟件將模型整合起來,進行后期模型瀏覽、測量、檢查、渲染、模擬等一列工作。項目所建全專業模型如圖1所示。

2.2 管線碰撞

由于在目前的設計流程下各個專業的設計人在進行自己專業機電設計時很 少與其它專業進行管道布置或者橋架走向的交流溝通,導致模型在建立后會產生 較多的管道交叉和重疊現象。通過BIM模型設計人員可以較方便發現管道之間或 者管道和建筑結構之間的碰撞,并定位碰撞發生的位置,通過協調溝通提前解決 問題,實時做出調整來減少施工階段發生的返工和浪費。

根據建立的建筑、結構和機電模型并導入到Navisworks軟件后,發現了較多建筑管井或者墻壁與機電管線的碰撞、機電管線和結構梁之間的碰撞以及機電管 線之間的碰撞與重疊等問題,見圖2和圖3。

在圖2中列舉了2處碰撞,都是機電管道和梁碰撞,是碰撞檢查中最普遍的問 題。這就需要各專業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深刻理解項目中的梁板圖,針對上述問題 進行溝通,調整相應的管道來解決碰撞問題,否則在機電安裝的時候就可能要進 行返工或者項目就會因此而停滯,嚴重影響項目進度并且可能造成巨大浪費。發 生這類問題首先定位碰撞的位置,然后通過溝通是機電管線調整標高或者上下翻 來避開梁的位置還是結構設計人員改變梁的高度來避免碰撞發生,按照一般經驗 以機電管線調整為主,因為改變梁的尺寸可能會導致結構專業承重等重新計算和 設計,實現起來也沒有改變管道標高或者局部尺寸變化來的方便和容易實現,實 在沒辦法實現凈高要求的情況下才考慮改變梁的尺寸。圖1中的碰撞都是通過改 變機電管道標高和局部尺寸或者兩者綜合使用來解決。

圖2所示機電管線之間的碰撞也是碰撞檢查中經常發生的現象。因為給各專

業設計人員在進行本專業設計時并不會注意其管線上下是否會有其它專業的管 線通過,這些碰撞在二維設計中是在所難免的,不可能要求也無法要求設計人員 做到不發生碰撞,但是通過運用BIM技術可以極大程度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

在碰撞檢查中還存在著較多機電管線和建筑構件以及相關設備等的碰撞,導 致這些碰撞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各個專業信息沒有得到很好的共享,每個專業在設 計時沒有考慮到其它專業的管線和設備布置,而BIM的成熟運用正好可以解決這 個矛盾,因為BIM在設計的各個階段就可以看到未來建筑內部機電管線安裝完成 后的狀態,然后各設計人員可以對當前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并且管線越復雜的項 目越能體現BIM的價值所在。

2.3 管線綜合和凈高分析

機電管線綜合設計主要是指包括給排水、空調和電氣三個專業的室內管線綜 合排布。在本項目中管道最多且最復雜的位置為地上空間的走廊和特定區域、地 下設備用房以及其周邊。

本項目的利用BIM技術管線綜合時對管道的布置有以下幾點原則:1.橋架都貼梁布置,預留電氣橋架的放線和檢修空間;橋架與橋架之間盡量平行布置, 以節省橋架的支吊架。2.機電專業的水管主干管盡量平行且靠一邊布置以節省 支吊架并且預留水管維修空間。3.風管走在最下層,同時風管和風管之間盡量 平行布置,以減少支吊架的數量。4.風機盤管等設備盡量利用梁與梁之間的梁 窩進行布置,以節省吊頂空間。5.管道上的閥門盡量以錯開安裝的方式來節省 安裝空間。

本項目通過BIM模型進行管線綜合前,發現有較多區域的凈高不符合要求且 機電管線布置雜亂。各專業結合BIM模型充分溝通協調的基礎上根據預定原則進 行管道調整優化,最終達到機電管線布置既美觀合理,各區域凈高又都達到設計 預定要求。

由上可以看出BIM在方案和施工圖設計階段優勢明顯,可以把建筑、結構、 機電完整的整合到一起,較大的減少了設計人員的重復性繪圖勞動、溝通工作等, 并且通過模型分析方案中的各種優缺點,配合檢查設計中存在的各種缺陷,方便 后期施工模擬和材料采購,為施工帶來極大的方便。

2.4 配合施工階段

設計階段完成進入施工階段后,設計工作并沒完全結束,而是在施工過程中 得到了延續。后期施工中可能由于甲方意見更改、設計標準變化、現場條件變化 等因素導致原設計變更,利用BIM的參數化模型可以迅速協同各利益方進行聯動 合作,及時或獲得相應的信息,做出最佳決策或者修改,節約成本的同時也提高 了工作效率。

2.5 BIM技術運用效益

BIM技術應用效益無疑是所有從業人員關心的主要問題之一,因為這是任何 一種新技術或新方法得以被行業普遍采用的必要條件。對設計院來說采用BIM技 術的協同設計后首先設計師和項目各個參與方的溝通和交流的效率提高了,在模 型建立、碰撞檢查和凈高分析過程中顯著提升了出圖質量;其次根據以往同類型 相同面積的項目經驗,與原本預計5個月的設計周期相比設計階段時間減少了12%,同時降低了人力成本開銷,比如設計人員現場出差費等,采用BIM技術 后部分收益如表2所示:

后期施工階段根據現場反饋,返工和變更的次數至少減少了10%,施工方很 多構件和設備都能提前采購和預制,短時間生成大量的剖面圖以及實時的模型展 示有效的指導現場施工人員,機電安裝的工期也縮短了近20%。對于甲方來說也 是可以相應的降低機電設計和安裝合同總額,達成一個共贏的局面。

結語:

(1)通過BIM 技術可以提升項目在設計階段的設計質量,并且相應的降低各項設 計成本,使后期施工階段更加順利,滿足施工進度要求。

(2)通過 BIM 技術使項目各合作方都能受益,達到共贏。

參考文獻:

[1]薛曉娟,趙昕等.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結構一體化協同設計中的應用[J].結構工程師,2011(1):14-17

[2]黃亞斌,BIM技術在設計中的應用實現[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0(4):71-78

[3]高原,鄧雪原.基于BIM的建筑MEP設計技術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0(2):91-96

猜你喜歡
設計階段應用
建筑工程造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分析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