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組織取材與制片對診斷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效果分析

2022-04-20 03:31賈東艷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癌前病變陰道鏡

賈東艷

【摘要】目的:實驗將針對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患者實施病理組織取材與制片,分析診斷結果。方法:研究篩選出一共20例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患者為對象,都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進入本院就診,且均采取兩種方式。對照組方式為常規取材和制片,觀察組則結合行陰道鏡結合病理組織宮頸黏膜層下定向包埋制片措施,對比檢測準確率。結果:從數據可見,在20例患者中,經過術后病理診斷可見7例CIN2期患者,以及11例CIN3期患者,以及1例微小浸潤癌,檢出率為95%。觀察組中的診斷符合率為94.7%(18/1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2%(12/19),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陰道鏡結合病理組織宮頸黏膜層下定向包埋制片措施可以對早期宮頸癌、癌前病變進行準確的檢出,為患者的疾病治療提供建議。

【關鍵詞】病理組織取材與制片;早期宮頸癌;癌前病變;陰道鏡

【中圖分類號】R711.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1--01

宮頸癌前病變是宮頸癌發生前的病變,也被稱為宮頸不典型增生,該疾病患者無典型癥狀,但是有白帶增多,性生活后陰道少量流血等癥狀【1】。在婦科檢查中,可存在宮頸糜爛,但無明顯炎癥和慢性宮頸炎無明顯的差別。同時我國宮頸癌屬于高發國家,也是女性惡性腫瘤中排名靠前的一項疾病,而導致宮頸癌患者經過治療后效果良好,但是我們也必須關注該疾病的早期癥狀和特征,減少漏診跟誤診。鑒于此,研究篩選出一共20例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患者為對象,都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進入本院就診,且均采取兩種方式。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篩選出一共20例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患者為對象,都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進入本院就診,且均采取兩種方式?;颊吣挲g區間29歲~56歲,中間值(42.17±5.01)歲??陀^比較上述資料,達到研究標準,P>0.05,無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1)均有性生活史;(2)在檢查前三天未進行陰道沖洗;(3)受檢者對調研表示知情同意。

排除依據:(1)妊娠期、哺乳期女性;(2)生理周期內的女性;(3)患有其他婦科腫瘤的女性;(4)表達障礙或精神疾病患者。

1.2 實驗方法

對照組方式為常規取材和制片,需要對移動帶的3點、6點、9點、12點、分別取材并使用甲醛溶液10%來固定宮頸,組織使用包埋法,將其制備成蠟塊,隨后送檢。

觀察組則結合行陰道鏡結合病理組織宮頸黏膜層下定向包埋制片措施,需要在陰道鏡下進行活檢取材,并進行宮頸組織黏膜下層并向朝下包埋組織病理組織,隨后制片。需要將宮頸組織充分暴露,并清除宮頸表面分泌物,使用冰醋酸棉球處理宮頸組織。通過陰道鏡觀察并記錄宮頸鱗狀、柱狀上皮。隨后,要使用5%碘伏溶液來涂抹宮頸組織,對可疑點進行取材。最后將選取的宮頸組織經黏膜下層并向包埋制備成蠟塊送檢。

1.3 評價標準

本次實驗需要進行常規的切片和染色干預,并由病理師來進行切片診斷,最后以手術病結果作為最終判斷依據。

1.4統計方法

用EXCEL 20O7 for windows建立數據庫,所有數據導入SPSS13.0 for windows做統計描述以及統計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進行描述,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進行描述,采用χ2檢驗,P<0.05提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就數據中看,在20例患者中,經過術后病理診斷可見7例CIN2期患者,以及11例CIN3期患者,以及1例微小浸潤癌,檢出率為95%。觀察組中的診斷符合率為94.7%(18/1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2%(12/19),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宮頸癌前病變指的是在宮頸癌發展過程中的初期,且為疾病持續的8~10年,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會出現癌變,對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脅。宮頸上皮內瘤變可分為三個級別,隨著病情的加重癌變風險也不斷提升,需要及時地診斷和治療,而宮頸癌的篩查方式有很多,應當聯合多種方案進行準確判斷【2】。此外,宮頸癌屬于常見婦科病,多發于30~50歲的女性群體中,對其生活質量身心健康均造成嚴重影響。而當下對于宮頸癌病變診斷的三階梯,分別是組織病理學檢查,陰道鏡檢查以及細胞學檢查【3】。通過這一系列的檢查,能夠保證診斷的準確性,并且明確疾病性質。

在傳統的4點取材以及制片上其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故而會存在漏診率。在改進組織取材方式上,借助陰道鏡作為輔助,能夠更好地對宮頸結構進行觀察。在取材上能夠明確病變區域并保障取材的針對性,這對于宮頸活檢陽性率的把控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在宮頸活檢取材上宮頸組織大部分無規則形態,在包埋處理病理組織的時候,如果朝下包埋間質層進行蠟塊制備,則只能取得組織外邊緣上的組織,這就會造成病灶遺漏。如果實施宮頸組織黏膜層下定包埋,則能夠制備出多數上皮組織。

綜上所述,采用陰道鏡結合病理組織宮頸黏膜層下定向包埋制片措施可以對早期宮頸癌、癌前病變進行準確的檢出,為患者的疾病治療提供建議。

參考文獻:

[1]魯存林. 病理組織取材與制片對診斷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臨床意義[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7):124+129.

[2]張靜. 病理組織取材和制片對診斷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效果分析[J].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2021,31(02):57-58.

[3]劉艷麗,張志坤. 超微血管成像技術在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中的應用[J].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20,41(05):307-311.

猜你喜歡
癌前病變陰道鏡
陰道鏡下宮頸組織活檢術的護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規范性陰道鏡下宮頸活檢對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宮頸癌的臨床診斷價值
陰道鏡檢查規范化勢在必行
陰道鏡檢查在異常細胞組織學中的必要性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對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治療價值分析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和外科手術治療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變的臨床比較
多環黏膜切除術治療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變的臨床分析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在治療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中的應用
祛萎健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癌前病變120例臨床分析
液基細胞學檢查與陰道鏡對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