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性化心理護理對農村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2022-04-20 17:23相蕊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依從性醫護人員個性化

相蕊

【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患者應用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其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選取112例農村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分析,通過抽簽法將患者分組,行常規護理的56例是對照組,聯合個性化心理護理的56例是觀察組。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治療依從性以及血糖水平均要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糖尿病患者采用個性化心理護理,可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可有效輔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關鍵詞】2型糖尿病;常規護理;個性化心理護理;自我管理作用;血糖水平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1--01

糖尿病是常見內分泌疾病,也是一種無法徹底治愈的慢性病[1] 。高血糖是該病主要特征,但持續處于高血糖狀態,會對人體血管及器官臟器造成損傷,最終誘發糖尿病足以及視神經病變等并發癥,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確診2型糖尿病后,需第一時間給予有效治療,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促進患者疾病轉歸。臨床調查[2] 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的認知水平決定著其治療依從性與護理依從性,影響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個性化心理護理可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實際認知進行有效干預,可不斷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準確認識,促使患者配合臨床治療,提升治療依從性。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選取112例農村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分析,通過抽簽法將患者分組,每組56例。納入標準:(1)患者完善血糖檢查與糖耐量測試,確診2型糖尿病,滿足《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的診斷標準;(2)患者神志清醒,活動自由,可配合本次研究;(3)患者可與醫護人員完成正常溝通交流;(4)患者可提供完整資料,完成各項評估檢查;(5)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發生糖尿病腎病以及糖尿病足等嚴重并發癥患者;(2)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意識障礙,不能進行正常溝通交流;(3)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護理依從性較差;(5)中途退出本研究患者。對照組男女比是32:24,年齡47-80歲(63.68±10.47)歲,病程3-10年(6.78±4.29)年。觀察組男女比是30:26,年齡48-80歲(63.85±10.45)歲,病程3-11年(6.94±4.30)年。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向患者簡單闡述遵醫囑用藥的必要性,指導患者日常飲食,要求患者遵醫囑定時復查,指導自備家庭血糖檢測儀患者掌握血糖自我監測方法等。

觀察組聯用個性化心理護理,(1)人文關懷:患上糖尿病之后,多數人的心理都有些不健康的趨勢,而且農村患者大多文化程度比較低、年齡比較大、空閑時間比較多,平時有大把時間觀察周圍的人與事,尤其會十分注意醫護的一舉一動。在這種情況下,醫護人員需始終秉承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與服務意識,積極主動為患者提供服務。服務期間,始終面帶微笑、熱情赤忱、溫柔耐心,主動關心關懷患者,充分表達對患者的尊重,主動、耐心、細心的幫助患者解決相應問題,恰當說明病情,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構建和諧友好醫患關系,獲取患者的信任與理解。(2)心理評估:患者的文化水平、生活經歷、家庭狀態、自身思想認識等均是導致不良心理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例如有的患者自控能力較差,不能很好的控制飲食,感到饑餓就隨意增加主副食;有的患者從思想上就認為“糖尿病治不好,也死不了,沒有其他癥狀就沒事”,這些都會影響血糖的控制效果,而血糖控制不好,就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消極、疑懼、悲觀等負面情緒,所以醫護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的情緒,充分掌握患者的基礎信息、既往經歷、癥狀表現,積極進行心理評估。結合評估結果,進一步剖析患者心理,分析心理問題的誘發原因,制定針對性解決方案。(3)心理疏導:結合評估結果與性格特點,有策略性的和患者溝通交流,多同患者分享一些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的成功經驗,使患者從心理上認可醫護人員,從而聽從醫護人員指導建議,逐步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糖尿病,鼓勵患者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依從性與血糖水平,采用血糖測量儀進行檢測,分別在干預前、干預6月后評定一次,主要檢測空腹血糖與餐后2h血糖兩項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軟件是SPSS 22.0,計量資料(治療依從性、血糖水平)x±s表示,t檢驗,P<0.05 具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后治療依從性差異

觀察組術后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血糖水平評估

見表2。

3.討論

有研究[3] 指出,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個性化心理護理效果密切相關。接受相應的個性化心理護理后,患者的情緒也逐步恢復平和,可穩定患者的心態,可更依從醫護人員教導,約束日常不良行為,提升自我管理水平與治療依從性。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長期住院治療,且疾病病程漫長,難以有效根治,所以患者多居家修養。但患者對醫療服務有較強的依賴性,具有強烈的獲取疾病各類知識欲望,也重視家庭成員對自身的看法,家庭與社會對自己治病的支持,所以心態始終緊繃、敏感狀態,且不能自我調節情緒,所以生存質量較低[12] 。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相應的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案,并在患者醫療服務中落實,無疑可達到持續教育患者、持續轉變患者認知等目的,最終約束患者的不良行為,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

綜上可知,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個性化心理護理,可提升治療依從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英.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HbAlc、血脂、血壓的影響[J]. 中國衛生工程學,2018,17(5):731-733.

[2] 王忠泉. 多學科糖尿病照護團隊支持聯合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J]. 醫藥高職教育與現代護理,2021,4(3):235-238.

[3] 彭羽,林赟,周卉,等. 基于互聯網思維主導的健康教育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養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21,38(3):237-240.

猜你喜歡
依從性醫護人員個性化
醫護人員壓力源與應對策略現狀分析
應用PDCA循環法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對醫院感染的影響
藥學服務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
為小學英語個性化合作學習單做加法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門診治療過敏性鼻炎治療依從性的分析
隨訪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依從性影響
意大利 帕帕喬瓦尼第二十二醫院 向勇敢的醫護人員們致敬
法國用免費拳擊課感謝醫護人員
等疫情過去,你要記得這四件事
同桌寶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