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安全情報的教育生態研究

2022-04-22 01:45蘇鵬王延飛
圖書與情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國家安全

蘇鵬 王延飛

摘 ? 要:國際情報教育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lligence Education,IAFIE)在西方國家的安全情報教育領域中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文章基于IAFIE及其成員單位的運作模式展開分析,探究融入國家安全的情報教育生態。首先,基本思想要端正,國家安全情報教育機構的組織、協調和運作應當由本國政府或有政府背景的公立機構主導,警惕“國際化”變成“美國化”;其次,體系要完整,打造科普宣傳、業務培訓以及學歷教育的賦能體系,兼顧人才培養的標準化與多樣化;再次,人員要流動,構建實踐業務機構和人才培養單位之間的交流轉換機制,推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最后,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在情報關切下兼顧安全與發展相協調。

關鍵詞:國家安全;安全情報;情報教育;IAFIE

中圖分類號:G351.1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2003

Research on Education Ecology of National Security Intelligence based on IAFIE Analysis

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security intelligence educ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lligence Education, which is known simply as "IAFIE", has considerable influe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mode of IAFIE and its membe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lligence education ecology of national security. First of all, the roots should be straight. The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and operation of security intelligence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be dominated by their own governments or government-backed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should be guard against

"internationalization" turning into "Americanization". Secondly, the system should be complete, including the education empowering system for publicity, professional training, education in various degrees, and taking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irdly, people should be mobile. There should be an "intelligence revolving door" between industry and academia so as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Lastly, in line with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ordinated with intelligence concerns.

Key words national security; security intelligence; intelligent education; IAFIE

1 ? 引言

近些年來,國家安全領域的多起重要事件牽動著情報學界的關切。習總書記針對“總體國家安全觀”進行了新的闡釋[1],用于指導涵蓋11個重要領域的國家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2]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3]的正式頒布施行,標志著國家情報工作和國家安全工作的體系逐漸完善。在新時代背景下,為國家安全情報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建設國家安全情報教育生態成為學界的一個熱點問題。目前,中國關于國家安全情報教育的認識尚不明朗,各教育部門對于情報教育過程中種種問題缺少共識[4]。梳理其他國家安全情報教育部門的運作模式,有助于完善中國國家安全情報教育生態,推動國家安全情報學科的長期良性發展。

國際情報教育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lligence Education,IAFIE)在西方國家的安全情報教育領域中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是國家安全情報教育領域中的典型實例[5]。IAFIE協會將情報工作分為國際安全、公共安全和經濟安全三大類,這三大類存在著相對差異性的培養目標:其一,面向國際安全的情報教育,往往更關注國家利益和國際形勢,旨在培養能夠面向國家安全展開工作或學術研究的畢業生,就業意向一般會放在軍隊、政府部門以及情報界相關的其他機構;其二,面向公共安全的情報教育,往往更關注執法能力和反恐能力的培養,重點強調偵查取證、審訊問話、心理分析等手段;其三,面向經濟安全的情報教育,往往會向學生補充一些社會學和經濟學等領域的知識,常常會從管理咨詢公司、互聯網開發、金融公司等方面出發,討論經濟運行領域的國家安全情報問題。

總的來說,IAFIE協會的分類中,前兩類與國家安全直接相關,是IAFIE協會的關注重點,后一類圍繞企業和國民經濟運營展開,與國家安全間接相關,都是國家安全情報領域的典型代表。本文將基于IAFIE協會及其成員單位的國家安全情報教育出發,討論國家安全情報教育生態的構建思路。

2 ? 思想端正:從本國利益出發

2.1 ? ?由政府官方主導的國家安全情報教育

Gill 和Phythian[6]強調,情報學科要為國家主權服務。不同于其他學科,“國家安全”是國家的基本利益,是國家生存、發展和對外交往的基本條件[7]。國家安全情報教育的目的是為國家情報事業輸送人才,學科任務往往和國家發展與安全密切相關,應由國家機關或政府背景的企事業單位所主導。如以IAFIE協會成員單位為例,從資金來源可以看出其背后的主導者,其成員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分為兩類:自主創收和撥款。在這二者之中,自主創收方面占據相對次要位置,以學費和下屬醫院或企業盈利為主。相對來說,撥款在資金來源中占據相對主要的位置(撥款情況見表1)。由表可見,海軍研究院等軍方背景的單位以國家撥款為主,其他單位略有差別,如卡羅萊納海岸大學和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以州議會撥款為主,東肯塔基大學和新墨西哥大學是國家撥款和州議會撥款的組合。此外,恩布里-里德爾航空大學名義上是私立大學,但其所屬的辛辛那提市的倫肯機場實際為市屬企業。梅西赫斯特大學由美國慈善修女會設立,其背后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官方背景??偟膩碚f,IAFIE協會成員單位大多都由政府部門或者具有政府背景的機構撥款資助,背后反映出一個學科的規律:涉及安全領域的情報教育,應該以維護本國、本民族利益為基本準則,需要由能夠代表本國利益的政府官方所主導。

2.2 ? ?警惕“國際化”變成“美國化”

在很多學科中,“學科的國際化發展”是一個常常被提起的說法。但在涉及安全問題的情報學科,這個說法需要慎重。在學科發展過程中,尤其要警惕“國際化”變成“美國化”。如以IAFIE協會為例,IAFIE協會雖冠名“國際”,名義上的成員單位近500家[8],但其核心成員單位除1家英國高校外,其余都是美國高?;蛘邫C構,更外圍的成員單位只能加入“歐洲分會”或者“非洲分會”。在這個過程中,實質上完成了一個“美國化=國際化”的概念偷換。在IAFIE成員單位的授課中,常常會將遠離美國的亞洲、非洲等地區,也劃作“國土安全”的管轄范圍。其打造的國際情報教育協會,實質上主要是為美國情報工作服務的。在IAFIE協會的框架下,國際情報教育以美國本土機構為核心,制定貌似“國際化”,實則“美國化”的學科標準,吸引高質量的外籍人才訪美進修,然后再通過培訓進修者,將包著“國際化”外衣的美式情報思想傳播回其母國。如卡羅萊納海岸大學等高校的情報類專業,作為一個涉及政治與安全的專業,可以接受,甚至歡迎國際生報考。隨著這一體系的建成和發展,美國一方面將學科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另一方面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他國家的情報學科發展。情報教育與發展或安全緊密結合,其培養的學生去向崗位,往往與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緊密相關。

因此,國家安全情報是一個不可放手給私立部門或外國機構的學科,中國有必要將國家安全情報的教育事業、話語體系和評價標準把握在自己手上,警惕“國際化”變成“美國化”。這并非完全禁止情報學科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融入國家安全的情報教育中,學術交流的內容相對比較克制,往往不涉及具體的業務問題,聚焦于一般性的情報理論、情報教育、情報事業長期發展,偶爾談及國際反恐形式??傮w來說,國家安全情報教育工作應當圍繞著本國的國家利益展開,吸收他國情報優勢,傳播本國情報文化。

3 ? ?體系完整:宣傳科普、業務培訓與學歷教育

IAFIE協會成員單位針對于不同層級的教育培養,具有鮮明的梯度界限??梢苑譃樾麄骺破?、業務培訓與學歷教育3個層級,這3個層級在人群覆蓋面逐漸變窄的同時,專業程度也逐漸提升。

3.1 ? ?面向普通民眾的宣傳科普

宣傳科普是國家安全情報教育中容易被忽視,但卻十分關鍵的一類教育?!扒閳蟆备拍钤缙诔S糜谲娛骂I域[9],因此會使普通民眾將之與“間諜”“潛伏”等秘密行動概念聯系起來。情報概念著重強調國家安全時,會讓普通民眾產生莫名的距離感和畏懼感,然而國家安全領域的很多情報工作實質上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配合。因此,促使普通民眾認識和了解一般性的情報知識,樹立良好的情報意識,也是情報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在IAFIE協會成員單位中,這類宣傳科普的途徑有很多,如設立輔修專業或者通識課程,幫助其他學科的學生對情報工作、情報歷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以求吸引這些學生在日后的工作具備一定的情報意識;此外,美國的部分學校,在高中階段設立國家安全情報相關課程[10],一方面起到宣傳科普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為國家安全情報工作吸引新鮮血液。Landon-Murray[11]強調,情報部門應該學習如何使用社交媒體,而不是單純將之作為搜集信息的工具,情報教育部門還可以通過開源的媒體手段,讓更多本國人對本國情報歷史、發展和趨勢有更深的認識,了解情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提升普通公民情報意識的同時,也在培養民族自豪感的情緒。正如Harris[12]所主張,情報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把不透明的鏡子變成透明的玻璃”,從而消除隔閡。

3.2 ? ?面向在職人員的業務培訓

業務培訓使國家安全情報的教育部門與一線業務部門緊密合作,其中以各類非學歷的技能培訓為主。面向在職情報人員,著重于情報技能的培養,強調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獲得一項或多項新技能,業務培訓方面的課程更具可操作性,以求幫助在職人員在其具體的情報工作獲得優勢。面向不同領域的情報教育,培養目標上雖然有著一定程度的區分,但并未設置嚴格的分界線,如反恐等領域的學習,既涉及國家安全也涉及治安執法;講授的結構化的分析方法,在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也大多同樣適用。Collier[13]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認為“教育就是為學生未來從業提供合適的工具包”。同時,依據學校背景不同,畢業生的培養方向可能也會存在些許差別,如國家軍事大學的軍方背景濃厚,其情報教育往往與軍事科技、軍事行動及軍事秘密相關;東肯塔基大學在消防安全領域的實力獨樹一幟,其情報教育也往往與消防安全相關??傮w來看,IAFIE協會成員單位將情報教育分為國家安全、社會治安和商業分析3個大的領域,并在成員單位各自的基礎上各有特色。

3.3 ? ?標準化的本科學歷教育

許多西方情報學者推崇情報教育的標準化培養,如Jensen[14]。在IAFIE成員單位的本科教育中,往往強調讓學生畢業就可以嵌入到國家安全情報業務的某一流程,成為龐大情報體系運作的一個環節。Coulthart和Crosston[15]將這一類培養歸類為程序性知識,主要教導學生如何完成情報任務,如使用分析方法和編寫報告,包括數據管理、分析、溝通和操作技能。在本科教育方面,IAFIE往往會格外強調標準化的培養目標[16]。如IAFIE的第五屆會議上,就強調過情報教育的標準化問題;甚至為其成員單位設計了標準化的情報本科培養目標,并將其教育培養分成了6類目標[17],包括:情報史、情報組織、情報規劃、情報收集、情報分析以及反情報與安全(具體見表2)。在標準化的本科教育體系中,其意圖在于能夠快速為國家安全情報任務輸送人才,用以支撐國家安全情報部門基礎任務的運作。

3.4 ? ?多樣化的研究生學歷教育

本科階段的國家安全情報教育,更多的是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在碩士的學歷教育階段,不再強調“標準化”問題,而是開始培養研究能力[18]。這類能力更加全面,是包括保障、采集、加工、傳遞與應用的全過程能力[19]。Studeman認為,情報教育需要培養“跳出固有思維模式”的分析師,在這一階段的培養中,要更多地強調教育過程,而非結果[20],圍繞著“人”這一要素本身來展開,而不應該過度強調知識或者技能[21],以求讓學生可以發展出自己的認知和理解[22],最終掌握在快速動蕩環境中適應和調整自己的能力[23]。Johnson L[24]強調,情報教育的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討論歷史關鍵節點中的情報作用和當前世界動態中的情報工作。因此情報學的學生需要對國際趨勢、地區變化和行業發展有著相當程度的了解,各機構往往會依托于學校自身的特色,設置相關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和認識國際、地區和特定行業,如強調國家或地區之間的動態變化(如政治博弈、國際背景、外交博弈、反恐行動等),追溯國家或地區內部的動態變化(如發展歷史、文化背景、經濟狀況、社會結構、政府運作等),跟蹤特定行業的動態發展趨勢(如信息產業、金融產業、高科技產業等)等。

3.5 ? ?體系完整的啟示

相對來說,中國情報學與IAFIE協會存在很大不同。相對來說,IAFIE目前沒有面向博士生的國家安全情報教育,而中國設置了多家情報博士教育的培養單位,但中國現階段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情報學本科教育,通常會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視為情報學對口的本科專業。從教育部公布的學科目錄來講,“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屬于“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情報學與其的對口關系,或多或少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同時,“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在專業培養方面,也較為側重于信息技術或者管理學,而非真正意義的情報學本科。本科專業中,僅有“公安學類”下設置了“公安情報學”,但“公安情報學”并不算是綜合性的情報學專業??傮w來說,中國目前缺少真正意義上的情報本科教育,這對于情報人才梯隊的培養頗為不利,隨著國際形勢風起云涌,時代變遷節奏日趨加快,構建情報學本、碩、博以及職業教育完整體系的必要性日益凸顯。

4 ? 人員流動:“情報旋轉門”

美國智庫常常用“旋轉門”來形容智庫領域的人才流動[25],在國家安全情報領域,IAFIE協會同樣搭建起了一個“情報旋轉門”的人才流動體系(見圖1),主要從師資來源和學生去向兩個角度闡述:

4.1 ? ?師資流動

在該協會的框架中,國家安全情報教育的師資主要有兩個來源:

一方面來自于國家安全情報的業務部門,負責核心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Rudner[26]指出,一線業務情報工作者是師資的一個重要來源,包括退休的情報從業人員和其他在情報領域有經驗的兼職人員,以及部分情報工作在職人員。主要的師資來源包括中央情報局、美國海陸空三軍、其他政府機關等(見表3)。這類師資來源反映出情報學是一個與實踐密切結合的學科,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教師受到此類院系的青睞。這使得教育部門與一線業務部門的聯系格外密切。如梅西赫斯特大學設立湯姆里奇情報研究與應用科學學院,恩布里-里德爾航空大學設立商業、安全與情報學院,國家情報大學設立戰略情報學院等,都是依托于豐富的一線業務資源而設立。

另一方面來自于其他相關學科,主要負責完善和協調學生的知識體系。Landon-Murray[11]指出,由于國家安全情報學科的綜合性,學生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其他學科的知識或技能。IAFIE協會成員單位中,國家安全情報教育也常常被置于一個綜合性院系中。如詹姆斯麥迪遜大學將之置于“綜合科學與工程學院”,新墨西哥大學將之置于“交叉科學學院”。這種設置可以方便國家安全情報學科共享其他學科的師資。以從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轉到情報學的師資為例,心理學與執法情報相結合,可以形成審訊、溝通、交流等研究領域;社會學被引入到情報學中,常常與公共安全、社會治理等研究相關;而具有系統科學、計算機、數據科學、網絡安全等信息學科背景的師資,往往負責教授程序編寫、數據加工、量化建模、技術保障等方面的課程。這類師資來源反映出情報學的學科包容性,需要不斷吸納其他學科的理論、方法與知識,完善和建構自身體系。

4.2 ? ?學生實踐

目前,IAFIE協會中,國家安全情報學學科創立時間尚短,鮮有教職工逆向流入業務部門,但是,該協會通過教育向業務部門輸入人才,卻通過“課堂案例學習→業務情景模擬→專業機構實習”的實踐模式,最后成為專業情報業務人員,形成了一個循序漸進的梯度。

4.2.1 ? 課堂案例學習

案例是實踐工作的梳理和總結,對于很多學科來說,案例都是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關鍵素材。然而,長久以來,由于情報學科的特殊性,情報部門的案例的公開程度相對受限,常常會出現案例資料碎片化、難以訪談情報當事人、關鍵檔案解密時間相對較長等問題。因此,情報教育一直存在著案例難獲取的問題。Pherson[27]認為,缺少案例是情報分析教育中的最大障礙,為此專門開發了非涉密的情報案例分享網站,幫助教育工作者和情報分析人員分享自己的工作并了解別人的工作,以求填補情報社區的空白。此外,IAFIE協會本身也十分重視對案例的分析,強調對情報歷史事件的梳理,當CIA等情報機構解密重要事件后,也會組織征稿活動。在過去,中國情報教育對案例的重視程度不夠。如以中國專業學位案例中心的案例庫統計,該庫中的圖書情報專業案例僅有10個,相比于同一案例庫中的會計(1504個)、公共管理(1300個)、教育(532個)等學科來說,實在杯水車薪,需要引發重視[28]。不過,2021中國情報學年會正式將情報案例征集納入議程,標志著中國情報教育也在逐步重視案例庫的建設。

4.2.2 ? 業務情景模擬

在模擬的“真實世界”場景中,學習者通過練習以前學習過的概念、框架和工具來學習,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29]。長期以來,由于情報學科的特殊性,如何組織學生進行情報實踐,一直都是一個教育難題。從培養目標上來看,通過必要的實踐鍛煉,可以幫助學生培養情報意識,掌握可用于解決國內外情報問題的各種分析工具和技術,能夠以兼顧時間、受眾和安全考慮的方式有效地傳達書面情報。學生在課后情報實踐,需要在學校的監督下,結合課程安排中的理論和知識,以學生為運作主體有序開展。一個比較理想化的情報實踐模式,應該是以一個專門面向情報工作的學生團體為軸,模擬情報業務部門運作的模式和業務,讓學生全面參與到情報實踐中去。如美國卡羅萊納海岸大學政治學系所資助的雄雞情報簡報(Chanticleer Intelligence Brief,CIB)[30],是一個學生團體性質的“情報機構”。CIB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模仿現實中情報部門的運作模式,設立執行董事、首席運營官、人力資源崗位、財務官、對外聯絡官、編輯部主任等職位,支撐起了一個微型情報部門的運作。同時,還設立了組織章程和行動準則,參加國際國內的各種學術會議,定期發布情報簡報,推薦學生進入情報業務部門實習,在以YouTube為代表的新媒體和以期刊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上廣泛宣傳自己。時至今日,CIB不僅具備自己的創收項目,不再完全依靠學校資助,同時在美洲、歐洲和亞洲都設有分部,將一個學生團體的情報實踐工作做得聲勢浩大;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巴拿馬分校以情報研討會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情報實踐工作[31];恩布里-里德爾航空大學設置了面向學生征稿的《鷹眼》雜志,并開設國際情報危機應對模擬的課程??傮w來說,由學校組織的學生情報實踐形式多種,將會成為情報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4.2.3 ? 專業機構實習

無論是結合案例的課堂實踐,還是組織學生團體的課后時間,或多或少都帶有一點“模擬”的色彩。在情報實踐工作中,不能僅僅停留在模擬的層次,讓學生進入到真正的情報業務部門的工作環境,有助于幫助學生了解情報機構通常的運作模式,熟悉情報分析過程中的流程、方法、技術和手段[32]。因此,從培養情報人才的角度出發,聯合情報業務部門讓學生深入實習是有一定必要性的。如北喬治亞大學將學生實踐工作做成案例,發布在官方網站上;卡羅萊納海岸大學通過主動推薦的方式,帶領學生進入到情報業務部門參觀和學習;美國海軍研究院等培養單位本身就是情報業務部門。在不同培養單位,情報學科學生的實習模式各有不同,大體上可以分為將情報實踐列為必修課、學校組織團體實習、教職工幫助推薦、學生自主聯系、本單位實習等多種形式,情報教育培養單位可根據自身特色進行安排和組合。

4.3 ? ?人員流動的啟示

在學界和業界搭建起的人員交流轉換機制,一方面可以從學界向業界輸送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吸納前從業人員加入人才培養的隊伍,是國家安全情報領域理論與實踐的交流方式和溝通機制。目前來說,IAFIE協會的“情報旋轉門”并不是完整的自由轉換,而是一條單向箭頭的路線,即“學界的學生→業界的從業者→學界的師資”,而學界師資很難再反過來轉化成業界從業者。相比較來說,中國國家安全情報學的學界和業界尚不存在這種實現角色轉換的流動現象,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轉化角色的難度都相對較大。與國家安全情報相關的學科,如科技情報,也存在著相似的問題——具有業界從業經驗的師資不多,多數教師是“從高校到高?!钡某刹慕洑v,從長期來看,這并不利于情報學科的長期發展。在國家安全情報學科中,打通業界與學界之間的職稱轉化體系,兼顧理論成果與應用成果異同的考核評價,完善國家安全情報涉密工作的保密制度,最終才能形成一個推動國家安全情報學科長期良性發展的“情報旋轉門”。

5 ? 兼顧發展關切的國家安全情報教育

“安全”是情報學科的一只腿,“發展”則是情報學科的另一條腿,雙足并立方可站穩。在從事國家安全情報教育時,不可忽視發展關切的重要性。以IAFIE協會為例,就存在著忽視發展關切的三類弊端:首先,不討論發展問題的國家安全情報容易固步自封,其建議和策略都趨于保守,凡事以安全為先,將目光鎖定于“如何維持現狀”而非“如何發展得更好”,容易錯失風險中潛藏著的機遇;其次,只強調安全問題,容易形成一種“被害者”思想,過分解讀其他國家的行為,在涉及國際政治的討論時,往往默認認為其他國家都滿懷禍心,在其所在國家的情報管理制度建設中,情報霸權成為最根本的推動力[32];最后,容易將情報學等同于國家安全情報學,進而忽視情報學科的其他關切,尤其是發展問題。即使是在IAFIE協會內部,也保留著競爭情報等面向發展問題的教育方向,Nolte[23]強調情報在安全部門之外的應用。因此,在國家安全情報教育中,發展也是一大重要問題,既討論安全又討論發展,才能推動國家安全情報教育在整個大情報教育體系中,找到更好的定位。

6 ? 結語

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安全情報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首先,討論國家安全情報教育生態,需要立根端正,從本國利益出發,圍繞著本國長期發展與安全樹立培養目標;其次,構建國家安全情報教育生態,需要秉承“普通群眾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情報從業者支撐國家安全運行,情報研究者完善國家安全制度”的基本思路,打造宣傳科普、業務培訓與學歷教育的完整體系;再次,長期運作國家安全情報教育生態,需要有師資力量在業界和學界人員正常流動,學生能夠逐步深入地參與到業界工作,保障知識與經驗能夠在國家安全情報教育中得到良好傳承;最后,國家安全情報教育生態中不可忽視發展關切,推動國家安全情報學科更好地展現學科魅力,滋養學科的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牢固樹立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開創新形勢下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EB/OL].[2021-10-10].http://news.gmw.cn/2017-02/18/content_23757655.htm.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EB/OL].[2021-10-10].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1993-02/22/content_1481246.htm.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N].人民日報,2017-07-14(12).

[4] ?王延飛,趙柯然,陳美華.情報研究中的治學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17,61(16):55-59.

[5] ?王云峰,沈固朝.美國Intelligence教育研究初探——以IAFIE為例[J].圖書與情報,2012(1):43-47,70.

[6] ?Gill P,Phythian M.Developing intelligence theory[J].Intellige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2018,33(4):467-471.

[7] ?石斌.思想·制度·工具——美國國家安全體系的一種分析框架[J].國際安全研究,2021,39(2):3-27,157.

[8] ?Welcome to IAIFE[EB/OL].[2021-10-16].https://cdn.ymaws.com/www.iafie.org/resource/resmgr/2021_site_content/iafie_

welcome_ppt.pdf.

[9] ?繆其浩.組織決策中的“情報”與循證決策中的“證據”[J].科技情報研究,2020,2(3):1-12.

[10] ?Trainor K.Intelligence Education in Public High Schools:A Case Study at Stuyvesant High School[J].IAFIE Newsletter, 2014(3):10-11.

[11] ?Landon-Murray M.Social Media and U.S.Intelligence Agencies:Just Trending or a Real Tool to Engage and Educate?[J].Journal of Strategic Security,2015,8(3):67-79.

[12] ?Harris S J.Intelligence: Art and Science[J].IAFIE Newsletter,2013(1):4-5.

[13] ?Collier M W.A Pragmatic Approach to Developing Intelligence Analysts[J].Defense Intelligence Journal,2005,14(2):23.

[14] ?Jensen C J.The Intelligence Officer Training Corps:An ROTC-Style Program for the IC[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and CounterIntelligence,2011,24(4):733-746.

[15] ?Coulthart S,Crosston M.Terra Incognita: Mapping American Intelligence Education Curriculum[J].Journal of Strategic Security,2015,8(3): 46-68.

[16] ?Tafoya W L.Intelligence Graduate Program Standards[R/OL].[2021-05-27].https://www.iafie.org/resource/collection/1B729F

61-82EC-4195-9C2A-05C5A39C9E8C/Intelligence_Graduate_Program_Standards.ppt.

[17] ?Education Standards[EB/OL].[2021-10-16].https://www.iafie.org/page/EducationStandards.

[18] ?Huge Success.Partnership for Law Enforcement Intellige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mposium[J].IAFIE Newsletter,2014(2):6-7.

[19] ?王秉,郭世珍.安全情報服務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科技情報研究,2020,2(4):32-43.

[20] ?Tecuci G,Boicu M,Marcu D,et al.Teaching Intelligence Analysis with TIACRITIS[J].American Intelligence Journal,2010,28(2):50-65.

[21] ?Peterson M B.Studeman:Need deep penetration of adversary,stronger cultural analysis[J].IAFIE Newsletter,2008(4):2-3.

[22] ?Dexter H,Phythian M,Strachan-Morris D.The what,why,who,and how of teaching intelligence:the Leicester approach[J].Intellige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2017:1-15.

[23] ?Nolte W M.Teaching intelligence in a volatile environment[J].Intellige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2017:1-10.

[24] ?Johnson L.10 Lessons Learned About Teaching[J].IAFIE News,2015(2):5.

[25] ?閆志開,王延飛.智庫運轉機制比較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5,38(5):5-11.

[26] ?Rudner M.Intelligence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Capacity-Building to Meet Societal Deman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and CounterIntelligence,2008,22(1):110-130.

[27] ?Pherson R.Online initiative captures intelligence knowledge[J].IAFIE News,2019(2):4.

[28] ?中國專業學位案例中心[EB/OL].[2021-09-29].cdgdc.edu.cn.

[29] ?Lahneman W J,Arcos R.Experiencing the art of intelligence:using simulations/gaming for teaching intelligence and developing analysis and production skills[J].Intellige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2017:1-14.

[30] ?Chanticleer Intelligence Brief [EB/OL].[2021-10-16].https://cibrief.org/.

[31] ?Sobota S.Agency Insiders[EB/OL].[2021-10-16].https://www.coastal.edu/humanities/tapestrymagazine/tapestryspring2020/agencyinsiders/.

[32] ?楊建林,苗蕾.情報學學科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與發展方向[J].科技情報研究,2019,1(1):29-50.

[33] ?鄒純龍,馬海群,王今.21世紀美國情報管理制度變革動因研究——基于“利益與風險”協同框架[J].情報雜志,2021,40(3):10-16.

作者簡介:蘇鵬(1995-),男,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情報研究;王延飛(1965-),男,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 情報研究、決策信息保障。

猜你喜歡
國家安全
我國刑法中“恐怖活動組織”的犯罪學分析
國家安全視角下的戰略物資儲備立法完善
儒學創新為中華文明“走出去”提供戰略支撐
試析宗教虛擬化及其傳播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淺析國家安全視野下的新媒體危機
華人卷入兩起涉美“國家安全”案
中國互聯網治理的轉型性特征
論主權投資的國家安全審查及我國的制度完善
國家安全視野下大學生國防教育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