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油橄欖的栽培管理技術

2022-04-26 09:37李飛李金亮
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 2022年1期
關鍵詞:油橄欖會澤縣保存率

李飛,李金亮

(1.會澤縣林業和草原局,云南 會澤 654200;2.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大理分院,大理 671000)

油橄欖(Oleaeuropeca)屬木犀科(Oleaceae)木犀欖屬(Olea)的喬木樹種,含有豐富的天然脂肪酸,分布于海拔50~2 600 m,溫度18~24 ℃,年降水量500~1 200 mm 的區域,土壤多為輕壤質沙壤,有效耕作層0~101 cm,有機質含量1.16 %,pH 值4~8[1-5]。會澤縣部分地區處于金沙江、小江和牛欄江區域,屬干熱河谷的困難立地造林地帶。文章通過對云南省會澤縣金鐘街道溫泉村的油橄欖種植地塊進行調查,分析其栽培管理技術對成活率和掛果率的影響,旨在解決會澤縣范圍內干熱河谷困難地帶油橄欖造林的成活率不高的問題,為政府和林業部門實施退耕還林以及發展林業產業提供參考。

1 基本情況

溫泉村位于會澤縣西部,地理坐標為103°15′48′′~103°17′39′′E,26°34′67′′~26°40′11′′N,屬金沙江流域、小江支流的干熱河谷地帶,轄區面積12.6 km2。山高、坡陡、谷深、土薄、自然災害頻發。氣候條件惡劣,干旱少雨,無霜期240 d 左右,年平均氣溫17 ℃,年降水量800 mm,平均海拔1 740 m,石灰質土壤,土層較薄。油橄欖栽培地塊用機械對土壤進行深度翻耕并配套建設蓄水池灌溉,從蓄水池到地塊中間鋪設滴管。2015 年12 月種植苗木來源四川西昌,2016年3月補植苗木來源甘肅隴南,屬云南林川油橄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種植,2017年納入退耕還林范圍,2019年保存率94.7%。

2 栽培技術

2.1 地塊選擇

溫泉村油橄欖種植地塊選擇在坡度平緩,坡位為下,屬陽坡,陽光充足,降雨量少。截至2019年底,溫泉村連片種植2塊30 hm2,海拔分布1 500~1 690 m,其中沙壤栽培20 hm2,品種為科拉蒂(Coratina)和豆果(Arbequina);紅壤栽培10 hm2,品種為鄂植8 號(Olive:E'ZhiNo.8)和小蘋果(Olive Manzanillo)。栽植前(2015 年10 月)進行坡改成梯田,以防止水土流失。生土筑坎填塘,熟土還原覆蓋后,全方面進行深翻耕,深度為30~40 cm。全面整地后按斜距改平后的水平距離開挖塘,初植密度為5×6(m),用挖機挖成圓形塘,紅壤土1×1(m),沙壤土1.5×2(m),掏盡塘邊和塘底所有的大石塊,每公頃挖塘330個,植樹塘挖在離堡坎邊1 m,距堡坎下1 m的地方。

2.2 栽培方法

用挖掘機把塘挖好后,先在塘底墊20~30 cm的表層熟土,熟土上墊15~20 kg 的稻草或者苞谷草,草上墊農家肥(豬、牛、羊、馬糞)10~15 kg 加普鈣肥料0.8~1 kg攪拌均勻或者蠶糞5~8 kg加普鈣肥0.8~1 kg 攪拌均勻,塘的上半部分用表層熟土加石灰1 kg加磷肥0.5~0.8 kg充分拌勻后填滿塘,并高出地面30~40 cm砌成圓形窩盤,然后對塘澆水踏實。在袋苗移栽過程中將幼苗周圍保持原土壤,并保持攜帶更多的土壤,移栽苗木過程中躲避強烈陽光照射,栽植時間選擇陰雨天氣或者傍晚進行。在幼苗移栽后,保持移植環境的潮濕度和適度澆水,促進油橄欖根系吸收水分,保障幼苗的成活率。在栽植株行距基礎上,順流水方向進行植溝挖掘,為了防止土壤積水,在溝底要挖掘20 m×30 m的排水溝,再以石塊等填充以強化排水。

3 管理技術

3.1 水肥管理

油橄欖是以生產果實為目的的經濟林樹種,施肥對實現油橄欖穩產高產,提高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作用。

3.1.1 幼樹施肥及方法

栽植第一年和第二、三年(2015年12月,2016—2017年)冬季以有機肥為主,施足基肥。農家肥10~50 kg 和勁素復合肥(生物鈣鎂磷肥、多肽豆蛋白)0.1~0.2 kg;第二、三年6月施磷肥0.25~0.5 kg/株,尿素0.5~1 kg/株,硼肥0.1~0.2 kg/株、鉀肥0.5~1.0 kg/株,采用環狀施肥法,溝深20~40 cm,寬40 cm,把肥料和土壤混合后回填。

3.1.2 開花掛果后施肥

栽植4 a后開花掛果樹施肥量,春季開花前20 d到坐果,分兩次施尿素0.5~1 kg/株;坐果期間(7月或8月),施復合肥0.1~0.2 kg促進果實的增長;冬季施農家肥100 kg/株、磷肥2 kg/株、硼肥0.2 kg/株、鉀肥1.0 kg/株,采用對角挖四個塘施肥,塘深15~20 cm。

3.1.3 灌溉

冬季用皮管澆水澆透,到春季土壤太干旱,再用滴管澆水;排水采用明溝排水,順山勢而下,挖出溝槽。

3.2 整形修剪

通過整形修剪調節地下和地上樹體的平衡關系,是培養高產樹體的重要舉措。幼樹營養生長旺盛,發枝多而且密,干性較弱,重點是培養主干和主枝。主干的定干高度0.8~1 m,主枝3~5 枝,在樹干上呈輪狀均勻分布,兩主枝之間距離5~8 cm,主枝分布區間的總長度為20~30 cm,張開角度為45°。主枝生長到1.5 m時,進行斷梢處理,在斷梢處選留一外向芽繼續延伸向上生長。主枝下部(從主干處算起)20 cm 區域內的萌芽,全部剔除干凈,其他區間直立向上枝一并全部剪除,剪出后涂抹油漆,保留水平枝和外向枝。主枝形成后,兩主枝之間的空間相距距離為1.5~2 m 的圓形空間,空間內大量容納的由主枝上分出的二級枝條,每年3 月發出的側芽,要及時摘除。

3.3 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3.3.1 預防凍害

加強撫育管理,促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寒能力。主要措施是秋后控制水肥供應,促使枝條充分木質化,如冬季干旱則進行冬灌,以免產生干凍。入冬前將主干用石灰刷白,或用稻草包扎,在樹冠下鋪廄肥或培土,以提高土溫。

3.3.2 黃斑病

油橄欖黃斑病又名水濕害,主要原因是土壤通透性差造成,濕度大、植株會出現落葉、落果、根系腐爛等狀況。治理方法:把土刨開,露出根系,把多菌靈噴灑在根上,再用波爾多液噴灑葉面。

3.3.3 主要蟲害防治方法

每年的12 月都用石硫合劑(石灰10 kg、硫磺粉1 kg、水40 kg)噴灑樹體,發現有葉甲、金龜子、天牛和其他蛀桿害蟲、天蛾幼蟲、毛蟲、吹綿蚧、矢尖蚧、蝽蟓、蝗蟲等,按劑量直接噴灑80%敵敵畏、50%辛硫磷乳油1 000 倍液、馬拉松乳油500 倍液、40%氧化樂果等農藥進行防治。

4 調查結果

4.1 保存率調查

具體調查方法參照一類標準地調查法,設立25.8 m×25.8 m 的正方形樣地(每個標準地面積0.067 hm2)。栽植地塊1 和2 的海拔、坡度、坡位和坡向相同,不同的是兩個地塊中間有條明顯的大溝隔開成2個地塊,坡改平、預整地、配置的肥料、栽植的技術和方法一樣。地塊1 沙壤栽植面積20 hm2,設置3塊調查樣地,平均保存率93.9%。地塊2紅壤栽植面積10 hm2,設置2 塊調查樣地,平均保存率95.5 %。2 塊栽培地塊2016 年3 月補植后全部成活。結果說明,油橄欖在云南會澤的干熱河谷地帶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非常高,2019 年保存率達到94.7%,在全縣的干熱河谷推廣造林可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見表1。

表1 2019年種植地塊保存率

4.2 掛果率及產量

2019年樣地油橄欖的掛果率及產量如表2。

表2 油橄欖2019年樣地掛果率及產量統計表

表2 樣地調查的結果表明,油橄欖種植地塊的平均樹高2.8 m,5 a 后科拉蒂掛果率為71 %,顆粒小,掛果率和產量都高,出油率高,油質好;豆果掛果率平均為68%,顆粒小,掛果率和產量高,出油率高,油質差;鄂植8 號和小蘋果掛果率為52 %和47%,2個品種都是顆粒大,掛果率和產量都低。油橄欖樹不掛果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澆水早,開花早,掛果早,被大風刮落;二是遇寒流侵入,溫度急劇下降到0 ℃以下,有時霜比較大,導致因授粉受精不良而落花落果;三是在紅壤土的栽培區域,地形平坦、排水不良,土壤過濕,水分充足,導致樹勢弱,進而引起大量落葉落果。

5 橄欖果采收和榨油

5.1 采收時間及方法

油橄欖果成熟期在11~12 月中旬。同一油橄欖園內或同一品種的油橄欖樹,有75%~80%的果實達到完全成熟,即可進行采收。油橄欖果實成熟采用手工采收的方法,用遮陰網布鋪在油橄欖樹下,再把籃子掛在樹上,人工用手把枝條拉下,順著枝條刷下,有的果實落在籃子里,有的落在遮陰網上,落在遮陰網上的人工撿起,禁止用棍棒打落。

5.2 榨油時間及方法

果實采收后,去除雜物,按好果、青果和落果分類裝入通風較好的塑料箱、籮筐(果實厚度不超過20 cm),及時運輸到榨油廠,在24 h 內進行加工榨油,油脂最好。果子壓榨40 min后出油。

6 結語

油橄欖在會澤縣干熱河谷地區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科拉蒂和豆果掛果率和產量都高,鄂植8號和小蘋果掛果率和產量相對偏低,均可作為林業生態建設退耕還林和陡坡地生態治理的造林樹種。為節約苗木運輸成本,苗木可在當地扦插和種子育苗。在項目建設的同時,應當配套相應的水利工程設施。

猜你喜歡
油橄欖會澤縣保存率
阜新礦區矸石山適生樹種分析
基于改進EfficientDet的油橄欖果實成熟度檢測
云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金沙江干熱河谷區油橄欖種植技術
塞罕壩人工林跡地更新方式及適宜樹種分析
會澤縣黑頸鶴保護取得的成效與潛在威脅
重點生態區位林分修復不同樹種造林成效分析
提高西海子林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
會澤縣中學健美操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油橄欖的速生早實豐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