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山族電影《賽德克 · 巴萊》中的文明與野蠻

2022-04-27 00:52羅畫月
今古文創 2022年14期

【摘要】 現代文明作為一種工業革命后飛速發展起來的強盛文明,在擴張中會表現出漠視其他文明文化存在的行為,以高等文明自居,用“文明”開化“野蠻”的外衣去掩飾自己侵略的真實目的。這種異化的現代文明視域帶來的沖突和傷痛,引起人們對現代文明究竟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去對待落后生產方式文明的思考,是否應該用“野蠻”去丑化和貶低其他文明文化的思考,是否應該轉化視角和思維方式的思考。本文以高山族電影《賽德克·巴萊》為例,探究看似野蠻的背后,存在著怎樣的被現代文明視域所忽視的精神信仰。

【關鍵詞】 現代文明視域;野蠻;賽德克族

【中圖分類號】J90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4-0090-03

一、關于文明和野蠻

關于如何給“野蠻”和“野蠻人”下定義的問題,連德國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克勞斯·奧費都不得不承認:“不僅在相關的一些特定專業術語詞匯編與詞典里找不到概念的解釋,而且人們對其的相關解釋也常常模糊不清與模棱兩可?!弊匪菀靶U詞匯的研究中,發現在公元前4世紀前,希臘人、荷馬人傾向于把與自身有語言隔閡和宗教文化隔閡的外鄉人稱為“野蠻人”,所以在這一時期“野蠻”并不作為一種負面和不體面的詞匯出現和使用,也就是說,野蠻一開始的含義其實更接近于“陌生”的概念。直到公元前4世紀開始,“野蠻”“野蠻人”的詞匯才開始被賦予諸如愚昧、不開化、殘暴、混亂和粗俗之類的負面界定,從而在詞性上被重新定型。[1]在本文里,要探討的當然不是如何簡單去定義“野蠻”,而是去探究是否能把現代文明視域下難以理解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概稱為“野蠻”,是否可以把依照這種生產生活方式生存的人概稱為“野蠻人”?

提到野蠻,不得不提到和它處于對立面的文明,文明在定義上也紛繁眾多,以至于無法用三言兩語給出簡單的詮釋,有學者將文明泛指為一個社會或國家產業、技術、經濟、藝術、宗教、道德、科學、法律等的生活總體。[2]關于文明和野蠻的關系,被廣泛接受的一種說法是,人類社會從愚昧未開化低級狀態走向脫離野蠻狀態、高效利用自然的高級狀態,就是從野蠻步入文明的表現。文明代表著文化、秩序和改造自然為人類服務的更好能力。由此可見,文明、野蠻的出現順序和存在狀態具有天然不可調和的矛盾性,文明與野蠻狀態下的人類社會,因為其各自的語言、生活方式與自然的相處方式等不同,勢必在碰撞中(這里的碰撞是指文明化野蠻的碰撞)產生不同程度的沖突。在這樣的概念下,文明與野蠻的對立中要么是文明征服野蠻,要么是野蠻摧毀文明。

現代文明作為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的文明狀態,在產業、技術、經濟、藝術、宗教、道德、科學、法律等的生活總體上,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以至于一方面很難對其他相較于自己而言落后的社會生存現象深入理解和包容,從而對存在文明的族群一概以“野蠻”而論,一方面在產生沖突時,常常站在文明征服野蠻、文明開化野蠻的制高點來完成戰爭和侵略目的。在電影《賽德克·巴萊》中,從上部《太陽旗》由1895年日軍占領臺灣開始,演至1930年霧社事件。到下部《彩虹橋》由日軍大隊兵力進犯,莫那·魯道帶領賽德克族浴血抵抗,演到族人從容犧牲后越過彩虹橋回歸祖靈??偟膩碚f是一個強勢的現代文明在自身視域下,對“野蠻”部族侵略過程中發生的文明和野蠻的沖突故事?,F代文明視域下的文明和野蠻在這部電影中有深切體現。所以,本文以《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來談論現代文明視域下的野蠻與沖突。

二、“太陽旗”文明視域下的賽德克族的“野蠻”

提到日本近現代以“太陽旗”為象征的文明,就要追溯到從16世紀開始的世界現代文明的發展源頭上來說了。16世紀后,歐洲文明從文藝復興到宗教改革再到工業革命,以英國為首的西歐幾個國家借助技術的飛速發展,就此迅速躋身到現代文明的路上。[3]而現代文明自誕生就奉行的理念是通過掠奪自然資源來實現物質財富的增加,雖說它并不是文明的唯一形態,但是它所體現出來的侵略性和強制性卻令其他文明被迫退位到其后,甚至是“野蠻”的位置上。

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沖擊,由上而下地開始進行現代化改革和全盤西化的明治維新運動,由此脫亞入歐地邁入近現代文明社會進程之中。日本在進入工業社會后的大肆擴張和侵略戰爭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被闡釋為人類社會進程中,人類為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資源創造更適合本身生存條件的現代文明邏輯行為,但是其在戰爭中體現出來的依靠現代化軍事而膨脹的民族優越感,卻難以讓其對賽德克族人進行真正的同化和包容。影片中反復出現和強調的太陽旗,其實是脫胎于日本原始神話民族信仰的象征,日本國自古以來便崇拜太陽神,在日本的神話傳說中,日本是“日出之國”,是太陽神天照大御神所創造的國家,而天皇則是天照大御神的兒子。所以用象征正直與純潔的白旗和象征真誠與熱忱的紅日組成了自己民族和國家的旗幟。但是在明治維新后,由于軍國主義者極力鼓吹神國、神本主義思想,這種純粹的日神信仰文化已經發生了變異,與原始神話相去甚遠,成了一種主體欲求完全控制客體的文明詮釋。在這種“太陽旗”文明視域下,日本人自詡為高等文明的代表,在現代軍事力量帶來的能力下自然也就失去了平等和敬畏之心,開始對文明進行優勝劣汰的等級劃分,甚至否認一些文明的存在。

在電影中,日本軍隊正是憑借著先進的武器在侵略中一方面大肆破壞自然、奴役賽德克族,另一方面以張揚、不可一世的高階文明姿態忽視賽德克人本身的民族信仰和民族文化,粗略地將其行為歸化為“野蠻人”,并且在侵占領地后用教育和開化的道德外衣裝飾殘暴侵略和迫害的真實目的以期達到掩蓋“奴化”賽德克族的侵略行為?!办F社事件”這一嚴重沖突的發生,就是在這樣的“文明”意識下產生的暴力沖突,這也是整個電影的高潮部分。

“太陽旗”文明視域下對賽德克族的定論,其實和現代大多數文明中大多數人對只擁有落后技術的族群的定論相似。因為那些部族的人缺乏更高技術層面的生產生活方式,就認為他們的一切行為都粗鄙愚昧、缺乏思考和邏輯。在影片中,在一開始日本人進入中國臺灣侵占高山族人的生活領地時,就已經對他們使用了侮辱性的稱呼:“生蕃”,在他們看來,賽德克族群之間的互相內斗,只是以血腥嗜殺為本能的屠殺,根本沒有思想上的智慧性,即使在“霧社事件”發生后,面對賽德克族充滿策略和智慧的積極反抗時,日本高級軍官在指揮與賽德克人作戰時仍然強調:“賽德克族的作戰是一種動物性行為,絕對不存在軍事上的謀劃?!?/p>

可見,日本軍官在沖突之中完全沒有把賽德克族人看作是與自己同等的人看待,更不要說認同其內在的文明。賽德克人的茹毛飲血、出草打獵,他們的歌唱疾呼,只是因為蘊含了現代人的自負思維中難以理解的文化內核,就被粗暴地冠以“野蠻”的帽子,其實是自詡文明的人對他們的文明缺乏真正了解的無知表現。當“太陽旗”精神內核已經被特權化,日本人以目空一切的姿態完全磨滅掉信奉萬物有靈的部落文明的價值和需求,注定了他們無法令“太陽旗”文明與賽德克文明之間達到真正的互相了解和平等共處。

三、賽德克族“野蠻”背后的文明內核

電影《賽德克·巴萊》中出現的賽德克族,是高山族的一支,分布在中國臺灣中部及東部山區。整個電影是根據歷史上日寇侵占中國臺灣時期的“霧社事件”改編而成,但與很多傳統的侵略與反侵略類型電影有很大區別。[4]導演魏德圣在拍攝的視角上,大多選用了站在賽德克族的立場上展現,用了很大的篇幅來拍攝山林中的高山族人真實的生活狀態與精神信仰追求,生活方式和道德傳統??梢哉f,導演是力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令觀者進入到這個部落文明自身的視角,能夠在觀影的過程中用“代入”的方式感受“野蠻人”的思維和行事方式,以此來理解他們的文明,從而了解到沖突發生的另一面原因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反侵略或是野蠻抗爭這樣的主題上。這樣的視角,恰恰是處于現代文明中的大多數人所缺乏的。

山林中的賽德克人有著現代文明中對原始野蠻人想象的大多數特征,例如臉上刺有雜亂無章的圖騰、在山間衣不蔽體赤腳奔走,例如族群之間斗毆屠殺、生吃獵物的內臟,他們的語言自有體系,交流上與外界有障礙,以至于聽起來像是動物之間的無意義嗚咽。這些嚴重與現代生產生活方式相悖的行徑,乍一看的確可以馬上同“野蠻”詞匯中的負面特征掛鉤:愚昧、殘暴、不開化。與奉行規律和秩序的思想行為方式對比,幾乎毫無內涵可言。但在電影里,導演卻有意帶觀眾進入賽德克族人的視角(尤其是莫那魯道的視角)去深層探究這些愚昧背后的智慧、殘暴背后的文化傳統、不開化背后的信仰追求。

美國神話大師坎貝爾在提到神話的分類上說:“神話可以分為兩種,在第一類神話中,人和自己的本性、和大自然聯結。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辟惖驴俗逯械淖骒`信仰就屬于這一類別,依照這種原始性的信仰,族群之間“出草”獵殺的背后實際就存在了為血祭祖先、消滅仇恨的背景目的,“出草”之后的圖騰印記也是作為死后可以讓靈魂魂歸祖靈之家的證明。賽德克族信奉東方文化中淵源已久的循環歷史觀,無論是求生還是赴死都有自己的榮譽定義,所以,他們的“出草”獵殺與我們現代文明視域中的純粹屠殺實際上是有很大區別的,與諸如“南京大屠殺”之類的屠殺背后的含義完全不同。并且從這一點上來看,日本人的文明,其實更符合當時他們自己對“野蠻”的定義和特征。再而,賽德克人生吃動物內臟,穿著簡陋的衣物,并不是單純如動物本性一樣為了果腹和缺乏羞恥之心,相反,在他們的部族文化之中,充滿著對自然和生靈的絕對敬畏,生吃內臟在他們族群歷史傳統里,被族人深信是獲得動物力量和精神的方式。

再說到族群的生活秩序,賽德克族人在道德方面也有高度的自律性,他們奉行一妻一夫的守則絕不打破,這里并不是說只有奉行一妻一夫的伴侶守則才算是文明,而是說賽德克族擁有著遵守祖先世世代代傳統的文明品質,一旦族內有這樣的道德傳統和守則,就會堅定恪守自我。

電影中表現出來了兩個比較明顯的沖突:賽德克族的族內爭斗和整個族群與日本人的爭斗。其中部族與部族之間的內斗源于祖靈信仰的傳統,而部族聯合與日方的斗爭,就是處于文明與文明的碰撞了。賽德克族的族內爭斗糾結起來其實是源于一種代代相傳的父系社會文明,是以爭斗和屠殺來捍衛生存的信仰表現,雖然注定在世界文明進程中被逐步開化,但是,被以用日本軍刀“一刀切”的消滅“野蠻”的方式定義,是對“彩虹橋”,也就是祖靈信仰與賽德克文明智慧的踐踏。所以,雖然日方在斗爭中以絕對強盛的武力為支撐,只將對立和沖突作為文明對野蠻的開化和教育,但作為一個擁有著精神信仰、道德傳統的部族,賽德克族卻表現出絕對不能單純用“野蠻”二字來下定義的行為。動物為了生存或許可以磨牙削爪而茍活,但精神力量充沛的人會不惜打響滅族之戰來捍衛自己的文明位置,日本人曾引以為傲的榮譽之上的武士道精神在他們盲目的現代文明崇拜中失落,為何會在他們所鄙棄的賽德克人“向死而生”的信念中重生,確實是一個非常值得思索的問題。[5]導演也許正是在用這樣的反差來提醒現代文明應當是用更加了解的視角來看待沖突的發生,而不是只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貶低沖突的弱勢方。在了解之后,或許會認識到,“野蠻”的背后,蘊含著脫離我們文明內涵的另一種思維方式。

四、現代文明視域下對文明與野蠻的反思

現代文明是生產技術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爆炸上升中的文明,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于改善自身生存環境的能力相較之前幾乎有了斷層式的隔閡。技術層面的突飛猛進使得沖突和斗爭不再局限于區域,不再局限于冷兵器的肉搏。信奉萬物有靈的部落文明在如今全球化的現代文明侵襲下已然不能再保留自己的“世外之地”,物質利益和精神原始信仰的碰撞引起近現代最集中最廣大的戰爭和殺戮?,F代文明不得不承認,在侵略殺戮中,為了掩蓋自己獲取物質利益的目的,“文明”開化“野蠻”成了最好的借口。就像在電影中的日本駐地警察對賽德克族人出草后所說的那樣:“我對你們還不夠好嗎?”日本軍官在決定投放糜爛性炮彈時說的那句:“叫你們文明,你們卻逼我野蠻?!比毡救苏驹谧陨淼慕嵌葋砜?,他們帶去了新式房屋、便利交通、教育和現代的技術,雖然代價是戰爭和殺戮、森嚴的歧視,但是使賽德克人脫離了原始、茹毛飲血的生活,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最大的恩賜了。

但真正的賽德克人卻不求取這些,因為他們被別人視作野蠻的地方,恰恰代表了他們引以為傲的榮譽。他們的文明教導他們要擁有自己的“獵場”,死后要進入祖靈之家,要做一個擁有勇敢圖騰的平等強大的個體而不是他人的奴隸,這些千百年來的部族傳統,是即使在歷史車輪下他們無力抗爭也要拼死一搏不讓人踐踏的信仰。所以,賽德克婦女集體自殺,賽德克男人背水一戰,寧愿世界上不曾存在這么一個部族,也不去當日本人眼中的“生蕃”,被視作馴化后的“野蠻”動物。

這樣的向死而生足夠使當下每一個現代文明下生產生活生存的人去反思,在已經不是熱戰頻繁爆發的年代中,更要抓住停留下來回望重審的時機,去認真思索怎樣的方式才是文明之間交流和融合,并共同隨著科技進步向前的真正正確方式。歷史上的每一個成功文明的融合都是基于了解而融合,而不是基于絕對武力而征服。野蠻作為一個因素潛存于每一個文明之中而不是作為一個單薄的“落后”概念而存在?,F代文明作為歷史進程中文明的一個節點,既比技術和生產落后的文明在物質上強盛,但勢必也比之后出現的技術更強盛的文明物質上落后,如果現代文明要以開化野蠻的理由去武力沖突征服前期的文明,那勢必也會被之后的文明所“野蠻化”。[6]

在滾滾社會歷史進程中,唯有潛藏在技術之后的精神文明無法取代的。帶有隔閡與不理解的碰撞只會造成沖突,帶有理解和對等的交流才能帶來包容,生產方式或許存在強弱,但是文明發展卻一概平等。

現代文明唯有做到反思,才能和自然生態和諧長久相處,電影中象征日本原始信仰異化后的“彩虹旗”、象征賽德克精神祖靈信仰的“彩虹橋”,以及結尾處山林里盛放的紅櫻與日本粉櫻反復出現,也是一種隱藏在對照意象當中的啟示。反思不是要現代文明滯留發展的腳步,而是要向內思索,充滿人文關懷地去看待整個人類社會之中形形色色的文明。反思在持續很久的現代文明視域下的野蠻與沖突是否合理,解構長久以來被視為“野蠻”的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才能夠重拾沒有異化之前的精神文明體系。

參考文獻:

[1]內莉·莫特羅施洛娃,霍桂桓.作為文明之反面的野蠻[J].第歐根尼,2010,(2).

[2]黃娟.現代社會的文明與野蠻[J].學理論,2010,(23).

[3]葉舒憲.文明/野蠻——人類學關鍵詞與現代性反思[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2,(6).

[4]許樂.賽德克·巴萊:文明沖突之痛[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4,(2).

[5]翟嶼潼.馬克思主義文明思想及當代價值研究[J].學理論,2019,(10).

[6](匈)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M].杜章智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作者介紹:

羅畫月,女,四川自貢人,北方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2019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作家文學。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4.02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