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高校當代大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策略研究

2022-04-27 18:02徐潔
民族文匯 2022年6期
關鍵詞:民族高校當代大學生策略

關鍵詞:民族高校 ?當代大學生 ?集體意識 ?策略

一、理論基礎概述

(一)意識的內涵分析

"意識"一詞有著非常復雜內涵,涉及生理學、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甚至文學作品等多方面的概念界定。而且,目前來說,關于它的概念仍然存在很大的爭議。因此,很難從某一個方面,或者某幾個方面就能界定清楚意識的概念。我們本文中主要采用馬克思哲學中對意識概念的界定。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稱的"意識"主要有兩種用法:一是動詞性的"意識到",也即意識活動;另一種是名詞性的,與物質相對立的意識活動的結果,如思想、知識、觀念等。[1]本文中的意識主要指的是后者的涵義。

(二)集體意識的概念

"集體成員對集體的目標、信念、價值與規范等的認識。"[2]通過分析集體意識的概念,我們應該形成以下幾點基本認識:

1.集體是一個定位準確,對集體中的每一位成員具有積極引導作用的組成單位;

2.集體必須具有明確的目標、信念、價值、規范等基本要素;

3.集體意識必須是集體中所有成員的共同認識。

(三)當代大學生集體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1.集體意識的形成有利于培養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以及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學生在學校里的"集體意識"會遷移為社會生活中的"大局意識""國家意識"。我國一直非常重視集體主義教育。進入新時代,外部國際環境和內部教育環境都在不斷發生變化,我們有必要重新思考"集體意識"教育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探索學校開展集體意識教育的方案與路徑。

2.加強民族高校當代大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對于實現國家的統一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大戰略思想有著重要的意義。民族高校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民族學生,培養起他們團結一體,相互協作的集體意識,是增強我國人民的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國家的統一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

二、現代大學生集體意識比教淡薄的主要表現

現代社會,主張人的個性發展,尤其是大學生,有一定的自我認知和能力,對很多問題都有自己獨特的認知和理解。但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就是,現代大學生的這種自我意識不斷增強,而集體意識在逐漸的淡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四個"缺乏"方面:

1.缺乏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有的學生只注重競爭,而不顧及公平;

2.缺乏顧全大局的思想。有的覺得和自己無關的集體活動便沒有興趣參加,遇到事情多從自己的利益考慮,較少考慮集體的需要和自己應有的奉獻及付出;

三、民族高校當代大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策略

(一)開展集體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集體觀

集體教育是"在集體中,通過集體和為了集體的教育"。[3]所以對現代大學生的集體意識的培養,必須通過開展集體教育的形式去進行。每一個人都不能離開集體而單獨存在,同時每一個人的創造性和力量也只有在集體中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樹立集體和個人的科學認識觀:兩者之間并不是完全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甚至可以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的關系。

(二)對學生的要求、紀律和愛、寬容、平等協調發展

現代社會中,我們的教育中主張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現實中,我們很多極端的人對建立師生平等關系就理解為: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必須努力改變認識,改變做法,對學生要寬容,忍耐,包容等。因此,在現實中,越來越多的"好"老師橫空出世,對學生毫無原則,學生犯了錯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學生之間有矛盾,老師"和稀泥",原則就是不要和學生有沖突,目標就是和學生要搞好關系。難道這就是我們為人師表應該做到的標準嗎?不!我們主張的對學生的愛和寬,并不是無原則、無底線的,也不是要老師以放棄原則和學生搞好關系,應該是建立在對學生有原則,有要求的基礎上的融洽師生關系。

(三)以班級為基本集體單位,開展集體活動

建立一個有凝聚力、友好的班集體,有利于營造學習氛圍,使班級成員彼此學習,共同進步,并促進道德、智力、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一個班的學生,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標、課程方案和教育教學要求組織起來的學生群體。尤其是民族高校的班級集中,基本每個班級中都有為數不少的民族學生,他們有著特定的文化背景、認知特點和思維邏輯,要形成一個具有聚合力的班集體,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問題。我們的班主任要了解學生中群體的類型及其相互關系。教師要有意識地開展多種活動,讓學生在集體中進步,逐步形成集體主義意識,關心集體,助人為樂,在集體生活中找到歸屬感。

(四)對學生中的非正式群體進行公正、科學的正面引導,增加班級的聚合力

非正式群體是和正式群體這個概念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主要指"學生自發形成或者組織起來的群體。"[4]一部分學生們因為興趣愛好、感情融洽、民族文化、朋友等而形成的學生群體。具有易變性,但是確很有活力。班主任必須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公正、熱情的對待班級中的這些非正式群體、不能盲目、一味地去打壓,而是應該引導他們的群體發展,使它與正式群體的奮斗目標一致起來,融洽班級學生之間關系,為了班集體的共同目標和利益,積極發展各自的作用。

(五)集體教育與個體教育相結合

正確把握集體教育與個體教育的關系。對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離不開集體教育,也離不開個體教育。比如不能對學生只進行一系列高大上的共性教育等,這樣容易泛化,進而淡化教育效果。集體是由一個一個具體的具有特定的氣質,不同的性格,不同精神追求和不同文化背景、認知特點、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等的學生個體組成的。因此,如果只一味的從宏觀上去開展集體教育、引導他們的共同集體思想,效果肯定是有限的,因此,還需要我們開展直接面向個人的個體教育。教師根據個體的特點、需要、興趣和問題單獨進行針對性教育。

參考文獻

[1]意識.360百科.

[2]集體意識.https://cd.hwxnet.com/view/nokghegendmdmmpj.html.

[3](前蘇聯)馬卡連柯(著)磊然(譯).《教育詩》[M].海天出版社,1998.

[4]占城.培養當代大學生集體意識的思考[J].中國科技教育2010(11)P78.

[5]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06)P223.

作者簡介:徐潔(1982—),陜西渭南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教育史。

猜你喜歡
民族高校當代大學生策略
高腳競速運動引入民族類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
當代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正義觀培育的路徑探析
基于素質教育視角下的民族高校邏輯學教學探索與實踐
當代大學生的科學人生價值觀念探析
民族高校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