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生認知特點的高中語文時評類作文寫作序列化教學研究

2022-04-29 22:05李淑媛
客聯 2022年2期
關鍵詞:寫作高中策略

李淑媛

摘 要:寫作教學是高中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對學生公民意識及綜合素質培養的關注度也不斷增強,時評類作文在高中寫作教學中占據的比例逐漸增大。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對于聚焦時事熱點及社會現象的文章類型的教學認識還不夠明晰,造成學生對時評類作文的寫作能力偏弱,不僅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學生成長與時代、社會發展形成緊密聯系。本文針對高中學生認知特點及時評類作文寫作要求,探索序列化教學在高中時評類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策略,以期為增強學生時評類寫作興趣,提升時評類寫作教學質量提供積極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時評類作文;寫作;認知特點;策略

一、序列化教學概述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序列指的是“按照次序排列好的行列”,從寫作教學的角度來看,序列化的教學是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及水平,結合寫作教學的環節、內容、目標等開展的按次序進行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時間、形式及內容安排上,作文教學需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寫作知識邏輯序列,按照作文教學的規律、要求選擇合適的內容及形式,在教學心理上,序列化的寫作教學要根據不同年齡、認知水平的學生特點及思維發展規律,實施相對應的教學,確保教學的效果。

二、高中學生認知特點及時評類寫作需求

1、高中學生認知特點

高中生正處于思維、智力高速發展的階段,在學習中,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認知基礎,也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在認知心理及思維發展上也處于快速變化的階段。在思維方面,高中生的觀察、想象、邏輯推理等思維能力逐漸增強,尤其是邏輯思維推理上抽象邏輯思維逐步占據主導地位,思維更具理性、靈活性、思辨性以及批判性。時評類文章一般具有實效性、準確性、思想性、感染性等特點,與高中學生寫作能力發展相順應,因而在高中時評類作文教學中采取序列化方式具有充分的學生認知思維基礎,

2、時評類寫作要求

與傳統的記敘文、議論文相比,時評類作為具有新材料作文的特點,通過學生針對時事熱點、新聞等發表的意見、評論,反映學生對信息材料的發掘、深度加工,同時也體現、提升學生對社會現象本身的性質、根源等的深度思考,同時也反映、增強學生歸納、整理、表達等各種能力??傮w來看,時評類作文本身具有獨特的結構模式,即學生從材料中提煉觀點,結合材料進行個體觀點的論爭。因此,時評類不僅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注重學生對現實社會的觀察、思考能力發展,既對事物的辨析、總結、歸納的能力以及結合社會現實與時代發展進行觀點論證的能力等。

三、基于學生認知特點的高中語文時評類作為寫作序列化教學研究

1、構建合理時評類寫作教學資源體系

根據認知發展相關理論,高中學生對事物的觀察、思考都更深入,同時對于寫作的方法及要求理解也更加快速、有效。在此情形下,高中時評類序列化教學的開展,可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夯實學生對時評類作文的認知基礎,進而為學生時評類作文的分析、寫作能力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方面,教師需要充分分析、把握教材中時評類寫作的特點、要求及相關的資源,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及水平,構建教材、教學與學生良性互動的統一。近年來,時評類文章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出現的次數逐漸增多,教材中關于時評類文章的編排也具有分級、分段的設計特點,教師在序列化教學中,應充分把握教材關于時評類作文的內容及要求特點,順應學生的認知特點,幫助學生建立起對時評類作文的正確認知,明確時評類寫作的基本要求,讓學生逐步掌握時評類作文的特點,進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時評類寫作理念及思維。

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整合各類時評類教學資源。時評類寫作內容十分廣泛,尤其是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時評類的文章形式、風格豐富多樣,根據內容分類,時評類作文主要有經濟評論、民生問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法律制度、文化娛樂產業等等,這些內容與國家和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同時也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可結合學生的熱愛時尚、個性化的特點,積極整合電視、網絡、廣播等各類媒介資源,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拓寬學生的視野,在促進學生形成關注社會生活、關注時事與國家發展等的意識與習慣,增強學生的社會感,同時也為學生時評類寫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注重邏輯思維訓練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各種思想相互交錯,高中學生在自主思想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影響。在學生自主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通過時評類作文教學,增強學生自主觀察、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更有利于學生形成深刻辯證的思維素養。在高中時評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在把握時評類作文基本特點基礎上,強化其中的邏輯性,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方面,時評類作文需要堅定的論點、有理有據的論爭以及清晰明確的觀點表達。教師要遵循邏輯的嚴謹性,除了明確主題及價值導向外,還要引導學生保持邏輯、概念、觀點的同一性,避免發生概念混淆、斷章取義、偏離主題等問題。此外,根據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的邏輯,引導學生掌握論據在思維判斷中的重要性,通過觀察、歷史、思想理論及法治制度等各種論據論證自身的觀點,增強論證的可信度與效力。

另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認知的特點,幫助學生更加靈活、合理地運用抽象、形象、發散思維等,讓學生能夠從具體的新聞時事熱點中總結、概括、升華相關論點時,也能夠進行多層次的引申、延展,擴寬思維的廣度,使觀點更具吸引力,既符合時評類作文的特點,也能夠逐步促進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發展。

3、開展分層化教學

在高中時評類序列化作文教學中,教師可將單篇的作文訓練轉為分層化序列教學,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同時,也能夠減少學生對時評類作文的畏懼感,提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一方面,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寫作教學內容、方式等,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針對時評類作文特點及學生認知規律,進一步細化教學目標,包括不同年級、階段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認知特點進行相應的針對性時評類序列化訓練,如在高一年級注重培養學生對時評類作文特點、作用的把握,讓學生初步把握時評類的結構及邏輯要求。高二年級可指導學生更廣泛地搜集、整理、分析素材,重點把握學生觀點的論證及表達,高三則注重學生整體的觀點及表達的一致性、順暢性及深度等,促進學生整體觀點表達及論證的能力提升。

另一方面,教師可針對不同類型的時評類作文,對作文進一步細化教學,通過分項分類的序列化教學,層層推進教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幫助學生循序漸進的吸收、理解并掌握時評類寫作的方法。如對于具有爭議性的時評類作文,要引導學生抓住爭議的觀點進行辯證的思維,在表述某社會事件的時評類作文時,可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地挖掘,從中提煉出自己的觀點,形成富于個體思維特點的觀點論證。

綜上所述,高中時評類作文在培養學生現代公民意識,提升學生關注、參與時代與社會責任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水平,采取序列化的寫作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自然、主動地接受時評類寫作要求,也能夠促進教學層層遞進,使學生逐步掌握時評類寫作要點,并在全面、科學的寫作教學中增強思維能力,提升觀察、表達、思考等各項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孫紅. 針砭時弊顯激情,激濁揚清見理性——“時事評論”寫作教學指津[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7(7)

[2]巫朝璇.高中時評類作文的寫作思路探究——以2020高考《疫情中的距離與關系》為例[J].新作文:教研.2021(8)

猜你喜歡
寫作高中策略
淺論小學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如何讓小學生寫作返璞歸真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寫作教學策略初探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