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的創新與發展

2022-04-29 22:05許麗
客聯 2022年2期
關鍵詞:會計教學高職院校創新

許麗

摘 要:隨著會計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經濟的不斷完善,企業對現代化會計人才提出新的要求。高職院校作為會計類高端人才的主要輸出地,必須與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相匹配。文章基于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發展現狀,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考核評價等方面提出創新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會計教學;創新

一、新時期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承擔著為社會發展建設提供現代化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有了質的提升,但是部分問題仍客觀存在,如果不能及時加以解決勢必會影響高職教育改革的發展成效。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國際經濟形式動蕩的新時期,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可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急需的專業性經濟類實用型人才,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性發展夯實人才基礎。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會計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包括會計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不匹配、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不合理、會計專業教學方法過于傳統以及課程考核方式不合理等問題,只有對這些問題作出深入剖析,才能落實改革,實現高職會計教學的創新與發展。

二、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發展現狀

(一)會計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不匹配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經濟建設對于現代化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改變。部分高職院校忽略了信息化技術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作用,沒有根據社會需求對人才培養做出相應調整。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仍將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型人才作為主要目標,忽略了現代會計技術理論知識的融入,導致學生面對不同的會計問題缺乏理論指導,實踐中無從下手。當然,部分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師創新教學模式,注重現代會計技術理論知識的運用,對現代化會計人才的培養作出了較大貢獻,為新時期會計行業需求提供了人才資源。

(二)現有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不合理

部分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課程設置的并不合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基礎性的公共課程比例過大,雖然基礎性的公共課程有其必要性,但是如果在課程體系中占比過高則會壓縮專業課程學習時間,導致學生分心,專業技能無法達到預期;其次是缺乏有效的信息技術課程。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雖然開設的都有信息專業課,但是管理信息系統、企業管理與表格模擬、計算機深度學習等方面應用并不深入,學生只了解一些基礎性的操作知識,遠遠無法滿足實際的工作需求;第三是實踐課程千篇一律,缺乏創新。隨著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施,高職院校加大了實踐課程的比例,但是由于缺乏創新,導致基礎和會計軟件培訓實踐較多,會計分析管理培訓等綜合性的實踐課程較少,導致實踐效果與崗位需求出現斷層。

(三)會計專業教學方法過于傳統

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是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重要目的和方向。實踐中,很多高職院校都要求專業教師教學方式得當,教學過程階段化、開放化,實現教學內容的精簡,但是具體該怎么做卻少有涉及。從目前來看,部分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課程多是關于專業知識和管理的簡單講座,沒有信息化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也沒有實踐經驗,學生只能例行公事地記住相關知識點,對其并未進行深入的理解,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佳,積極性不足。過于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改變學生作為知識被動接受者的局面,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更累,是當前高職會計教學普遍面臨的問題。除此之外,信息技術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也較少,相關的軟硬件設施并未發揮其應有價值。

(四)課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基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特征,其課程考核體系也應基于市場引導和社會需求,注重過程化、動態化考核。但是實踐中,仍有很多高職院校的課程考核采用傳統、單一的模式,通過書面作業、期末檢測等作為學生唯一的考核評價依據。其考核內容多是專業知識、理論知識的基本內容,并未與社會發展和行業需求相結合,無法準確分析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德育內容基本未有涉及。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的課程考核仍主要以紙質測試為主,對于畢業論文的要求也較低,只要提交基本就可以通過。對于實踐課程的教學不夠重視,很多院校沒有建立起標準化的實踐學習效果評價體系。

三、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的創新途徑

(一)創新人才培養方式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國際經濟形式動蕩的新時期,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應緊密結合社會發展和行業需求,合理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轉變傳統的數據核算等單一能力的培養,向現代企業所需的復合型人才轉變。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有熟練的數據計算能,還要滿足管理、創新與合作需求。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隨之改變,高職院校作為實用型高端人才的輸出地,要為學生夯實終身發展的基礎,通過軟硬件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培養現代化綜合型高素質人才。在理論層面,學校要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經濟學、金融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也要具備戰略管理、內控管理等方面的技能知識;在實踐層面,要培養學生軟件應用和硬件維護能力,通過有效渠道為學生提供總結評估和技能需求,讓學生就業更有針對性,提升其核心競爭能力。

(二)優化課程體系

首先要適當增加信息類課程比重。高職會計課程除了要熟練掌握計算機與傳統會計核算工作的結合技能以外,還應該進一步重視計算機與會計知識結構,提升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符合實際工作需求。例如,可通過VBSE會計模擬系統、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等方面的創新性和基礎性課程,培養學生會計數據能力;其次調整基礎知識課程占比結構。減少與會計專業無關的基礎類課程,適當增加與會計核算能力、信息環境風險、戰略管理以及內控管理等基礎類課程比重;第三要創新實踐課程。教師要明確會計專業開設實踐課程的意義,對于一些重復性,類型單一的實踐課程應予以創新,可通過開發財務信息模擬實習等實踐性課程,增加廣泛的模擬實驗、計算機學習和操作以及表格模擬的相關實操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和綜合素養。

(三)改進教學方法

首先要重視信息化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蓪I、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教學手段應用于會計理論課堂中,將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具象化,讓會計數字“活”起來。對于一些枯燥的理論課程,例如成本會計的理論內容和核算程序,可通過微課等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對數據核算過程的理解,學會應用新型核算方法;其次要在實踐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搭建仿真系統,讓學生模擬在不同崗位上的業務處理技巧,通過多崗位實踐提升其整體意識;第三要積極引用新型教學方法。在傳統的會計教學基礎上根據不同的章節內容采用翻轉課堂、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將實踐案例融入其中,讓學生學習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融入,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完善課程考核方式

高職課程考核要打破單一型、結果型考核禁錮。首先在考試內容方面,考核內容必須要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會計能力和綜合能力為目標,對于分析和綜合課程,如財務報告分析、風險和戰略管理,應以主觀題為主,題目設計應結合最新行業案例進行開發,檢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等;其次要引入信息化考核方式。在信息化技術背景下,高職院校應創新考核方式,可結合信息化技術強化過程管理,節省資源,同時應注重過程考核、綜合素質考核等;第三要嚴格評價標準。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考核都較為寬松,給學生一種錯覺,認為不甚重要,基于此,高職院??芍贫▏栏竦脑u價標準,將考核成績計入檔案,與畢業掛鉤,提升學生的重視程度??己嗽u價還要強化技能考核,與崗位技能、職業規劃緊密結合,培養時代所需的專業技能型高端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宇萍.信息化時代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的改革思路研究[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1(13):179-181.

[2]賈晉黔.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會計教學改革[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16):123-124.

猜你喜歡
會計教學高職院校創新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