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探尋的三重邏輯

2022-04-29 22:05葉紅
客聯 2022年2期
關鍵詞:民族復興

葉紅

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取得的根本成就,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三個維度闡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探尋。

關鍵詞:民族復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秉h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從“走自己的路”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再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道路探尋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得到全面闡述。

一、歷史邏輯:通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貫穿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的一條主線

歷史邏輯是指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百年奮斗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全過程,道路的探尋構成了百年大黨奮斗的一條主線。

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曾長期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從近代開始,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使創造了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遭遇了文明難以賡續的深重危機,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呈現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敗凋零的景象。救亡圖存實現民族復興,歷史性地擺在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面前。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赴后繼尋求救國救民道路。從鴉片戰爭時期的抵御外侮、太平天國的“共享太平”、洋務運動的“求強”“求富”、維新變法的“托古改制”、義和團運動抵抗八國聯軍侵華到辛亥革命的“振興中華”與謀求“國家的復興”,對救亡圖存道路的種種探索,但都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分子從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和使命擔當,矢志不移地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處于幼年時期的黨并沒有認識到走自己道路的重要性。大革命的失敗,多次“左”傾錯誤特別是王明“左”傾錯誤,使黨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和沉痛代價。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通過總結經驗教訓、深化對國情的認識,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沿著這條正確道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在尋找正確道路中有成功經驗,也經歷了艱辛和曲折。在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黨創造了一系列適合中國特點的過渡形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不長的時間里,我們就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獨立研制出“兩彈一星”,中國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但由于種種原因,還沒有找到一條完全符合中國實際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探索,為我們繼續探索新路打下了重要基礎,提供了重要啟示。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果斷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面對各種風險挑戰,堅定不移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這條正確道路上,人民生活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新方位、時代新變化、實踐新要求,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判斷,科學回答了當今時代和當代中國發展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堅持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代,我們黨立足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們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時俱進拓展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包括百年來的革命道路和發展道路,這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追求目標的題中應有之義。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深刻的社會變革必然是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本身就包括了“打破舊世界”和“創造新世界”兩個方面,包括要實現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三大歷史任務。

二、理論邏輯:引領開辟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行”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有深刻的理論邏輯,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理論指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閃耀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光芒。

我們黨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邏輯,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邏輯。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從根本上就是對道路問題探尋的歷史,而近代以來中國的具體實際,也就是中國的根本問題,歸根到底,就是對中國道路的探尋。

我們黨在為實現民族復興的百年奮斗中,是堅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自己的路,也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才找到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道路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

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是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認識中國、改造中國的歷史,是一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一是有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指導,二是能夠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走自己的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很重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同樣重要。老祖宗不能丟,科學社會主義的原則不能丟,丟了就會誤入歧路甚至走上邪路,同時又要根據發展著的實踐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道路的開辟和拓展,正是我們黨在實踐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繼承和創新的結果,是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生動體現。中國道路堅持的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這是中國道路最鮮明的政治底色。我們在更深刻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價值性的基礎上,堅信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所蘊含的真理力量,緊緊抓住中國道路的成功密碼,使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立足于現實而且指向未來。

三、實踐邏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賦予了民族復興新的強大生機,不斷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

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勇于探索、不斷實踐,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立足國情特色鮮明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正是在追求實現這些目標使命的歷史進程中,黨團結帶領人民探索出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第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只要我們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就能凝聚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磅礴力量,戰勝一切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進。

第二,持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F代化的過程也是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大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當前,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三,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促進各方面建設相協調,推動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適應,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F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要協調增進全體人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權利,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第四,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堅持獨立自主、團結奮斗的結果,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實際。同時,中國式現代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既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又堅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始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在開放合作中謀求自身發展,以自身發展推動世界共同發展,不斷增強中國對世界和平發展的影響力和貢獻力。

(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蘊含的全球性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拓展,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

第一,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證明:現代化道路并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適履。發展中國家要堅定自己的現代化目標,結合本國國情積極探索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第二,回答了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重大命題。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目的不同,現代化的特征和背后的邏輯也存在很大差異。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服從于資本邏輯,緩解資本積累矛盾、滿足資本增殖訴求是根本性和決定性的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導向,以造福人民為目的。中國式現代化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科學回答了社會主義國家如何實現現代化的重大命題。

第三,推動人類進步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使中國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展望未來,我國將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將使人類現代化的總人口規模增加十多億。十多億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這無疑是對人類進步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中國式現代化是開放的現代化,是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和人類社會進步方向的現代化。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重要力量。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中國始終積極承擔責任,發揮了壓艙石、穩定器、增長引擎的重要作用,為世界經濟繁榮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全球發展倡議的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倡導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承諾和行動,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動擔當和博大胸懷。

中國式現代化正在進行之中,它始終保持開放的姿態,不斷豐富和發展經驗內涵與普遍意義。面向未來,中國式現代化必將且歌且行,譜寫人類文明發展新篇章,為世界現代化潮流貢獻更多智慧。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 王樹華 何雨.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內涵價值 [J].群眾雜志,2021(9).

[4] 周樹春.中國式現代化的人類文明史意涵[N].北京日報2022-01-13.

[5] 溥德書.深刻領會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科學內涵[J].社會主義論壇,2022(3).

[6] 王廣.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邏輯意蘊[N].光明日報,2022-01-10.

猜你喜歡
民族復興
對“風水輪流轉”和“風水高手在民間”的批判
近代以降國人文化心態的嬗變
淺析中國共產黨人的民族復興思想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特”在何處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題”
傳統射箭復興中的民族主義
人文信仰的建構是民族復興的關鍵
鄧小平對民族復興的歷史功績及其現實啟示
論“中國夢”的理論架構與意義
中國夢學習研究情況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