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戲曲起霸教學與運用

2022-04-29 22:05吳崇陽
客聯 2022年2期
關鍵詞:戲曲中職

吳崇陽

摘 要:文章通過文獻綜述法、經驗總結法等方法研究戲曲起霸教學與運用策略,并對結果進行整理與歸納。戲曲起霸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舞臺感、氣質、節奏感,而且有助于規范學生的形體并增強他們的扎靠旗意識。在中職戲曲起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加強戲曲起霸鑒賞教學,以此培養學生的傳承意識。在這個基礎上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對學生的動作指導,此外應采取多元化訓練形式,為戲曲起霸訓練效果提供可靠的保障。

關鍵詞:中職;戲曲;起霸;教學與運用

戲曲是集舞蹈、美術、音樂、武術等元素為一體的綜合表演藝術形式,在表演上經過長期創造,傳統戲曲藝術綜合形成很多優秀的表演程式,起霸為其中之一。在中職戲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重視起霸教學并建立合理、科學的訓練體系,充分發揮其應用價值,為學生學好戲曲打下堅實的基礎,文章對此進行探討。

一、戲曲起霸的教學價值

在傳統戲曲中,起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表演程式,是戲曲形體舞蹈的典范,體現了京劇藝術的魅力。對中職學生進行戲曲起霸教學,其訓練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舞臺感。在戲曲學習過程中,具備舞臺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舞臺感直接影響戲劇表現質量,也就是在舞臺表演中展現出來的成熟程度,即駕馭自我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一些不成熟的演員很難抓住節奏,只會快而不會慢,一旦節奏變緊就很難穩住,而起霸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就戒掉“浮躁漂”,使他們更好地駕馭舞臺節奏,從而呈現出優美的戲曲舞蹈[1]。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氣質。不論是服裝化妝還是舞蹈上面,起霸都可以稱之為是藝術精品,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美,特別是服裝、化妝上,扎上靠旗形成中心光源,順靠旗杠向外放射的光芒具有極強的美感,通過對這種外在美的掌握,演員可以進一步誘發出潛在的美,從而樹立美的意識,獲得美的氣質。3.有助于規范學生的形體。一系列的訓練結果表明,起霸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橫平豎直形體觀念,實現形體工架的規范化。4.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對于戲曲表演者來說,節奏就是生命,特別是打擊音樂。在形體表演過程中,戲曲表演者需要清清楚楚的打擊音樂作為配合。一般來說,優秀的鼓師十分講究,用一鑼一鐃去配合戲曲表演者,與他們的一招一式相呼應。起霸的特點就是縝密而又嚴格的鼓點子,鼓師的每一鑼一鐃都需要敲擊在動作的某一個點上,即對應起來,這個對應的可以是停頓的位置,可以是亮相的位置,也可以是動態的技巧如踢腿、翻身等。要掌握好起霸的音樂配樂,這對戲曲演員節奏應用與配合有著重要意義[2]。5.有助于增強學生扎靠旗的意識。對戲曲表演者來說,靠旗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感知認識自己身上的靠扎旗并且有效控制和靈活運用的意識。作為一種具有裝飾性特征的戲曲服裝,靠和旗是戲曲舞臺上的審美要素之一,作為表演者,必須有良好的感知,通過坐腰、彎腿、擺、晃等動作有效掌握靠旗中的穩、讓、轉、揉、抖等技術技巧與運動規律,從而樹立正確的扎靠意識。

二、中職戲曲起霸教學與運用策略

(一)加強戲曲起霸鑒賞教學,培養學生的傳承意識

就現下中職學校的戲曲教學情況來看,由于戲曲處在一個緩慢的發展期,而且呈現出逐漸邊緣化的趨勢,如今的青少年更加喜歡通俗直白、節奏明快的流行音樂,我國戲劇文化受到這種快消文化的巨大沖擊,學生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很多人對于戲曲起霸缺乏清晰的認識。要想保證教學質量,首先需要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意識與態度,若是他們不感興趣甚至抵觸這些文化,教師傳授再多的知識與動作技巧也于事無補。因此,在戲曲起霸教學實踐中,教師先應加強鑒賞教學,在鑒賞過程中給學生講解起霸的產生、審美特征、育人價值等,讓學生認識到這種戲曲的魅力,從而形成傳承意識[3]。起霸源于《千金記》,表現的是不可一世、氣吞山河的楚霸王項羽在出征垓下前檢查陣前準備,整理盔甲的情況。這段塑造了項羽的藝術形象,以生活為基礎,將楚霸王的人物形象在特定的情境中恰當地呈現出來。在這之后,經常套用這種在特定情境中表現將帥威武英姿與風度的動作,并且在運用過程中反復精煉與概括,在磨練了幾個世紀后終于形成了現如今我們看到的這種具有獨特審美價值又有豐富表現力的表演程式。在講述起霸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戲曲起霸的片段,使他們獲得良好的視覺體驗,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以此增強他們的傳承意識。

(二)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對學生的動作指導

戲曲是一種深奧、復雜的藝術表現形式,程式性是它的三個特點之一。它是古代藝人為了塑造人物需要,依據生活形態進行提煉、概括、變形,加以節奏化、舞蹈化、規范化而賦予表演的基本固定格式[4]。在戲曲起霸教學實踐中,教師除了喚醒學生學習起霸的興趣以外,還要加強動作指導,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除了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動作示范以外,教師還要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最大化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究其根源,中職學生的文化和藝術基礎都比較薄弱,理解能力有限,而且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只有運用多媒體技術才能充分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比如一些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課后可以反復觀看視頻,還可以運用慢放功能,通過慢鏡頭去理解動作并掌握它,從而最大化滿足學生的戲曲學習需求。例如,教師可以針對戲曲起霸的動作制作一個專題視頻,在視頻中詳細講述“提甲”“抬腿”“理袖”“整冠”“緊甲”等生活動作;講述“抖旗”“運靠”“托掌”“按掌”“云手”等具有裝飾性的舞蹈動作;講述“涮腰”“翻身”“控腿”“踢腿”“跨腿”等技巧性動作等[5]。學習并理解這些動作與技巧,可以為后續的訓練與運用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采取多元化訓練形式,保障戲曲起霸訓練效果

戲曲起霸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讓學生理解并熟練掌握并不簡單。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采取多元化訓練形式。第一,采取分解與綜合相結合的方法。在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掌握單個動作之后,教師則指導他們將這些動作有效結合在一起,從之前的由總到分轉變為由分到總,使學生有效掌握起霸的表演過程;第二,采取扎靠訓練與徒手訓練相結合的訓練方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進行徒手訓練,注意訓練學生形體規范性與耐力,再對其進行扎靠訓練,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掌握實際運用能力;第三,配樂訓練節奏。當課堂上學生初步掌握起霸的技巧之后,教師應適時展開配樂訓練,通過這種方式鍛煉學生在舞臺氣氛下的適應能力,促使他們有效掌握舞臺部位以及舞臺演出節奏。除此之外,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所以教師要利用課外時間開展精彩豐富的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戲曲競賽活動,并且由全班學生擔任評委。還可以利用學校以及社區開展的一些活動給學生創造舞臺,讓他們上臺進行表演,以此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學習戲曲需要多學習一些程式,這樣在表演以及排戲時就能做到靈犀相通,這也凸顯出起霸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重視戲曲起霸教學并研究教學模式,巧妙運用現代化技術構建高效課堂,使學生有效掌握起霸動作技術并且在舞臺上呈現出色的戲曲表演。

參考文獻:

[1]王建國.京劇常識漫談——京劇的扇子功、趟馬、起霸和走邊[J].學子,2004(09):57.

[2]劉婷.對戲曲藝術走進中職校園的實踐思考[J].戲劇之家,2018(27):35.

[3]林宏斌.“起霸”漫談[J].福建藝術,2008(02):48.

[4]劉丹.中職“走進戲曲”課堂教學的策略探討[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0(03):131-133.

[5]李亞萍.起霸淺析[J].大眾文藝,2014(09):164.

猜你喜歡
戲曲中職
《戲曲研究》稿約
抖音對戲曲藝術的再媒介化重塑
“《壽椿園》戲曲案”及其所蘊含的戲曲史價值
《戲曲研究》稿約
戲曲“雷殛”結局新探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戲曲從哪里來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浙江試點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人才培養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