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尋美麗的教育夢想

2022-04-30 21:47芮愛萍
江蘇教育·教師發展 2022年4期
關鍵詞:研訓課堂教學

芮愛萍

【關鍵詞】課堂教學;研訓;教育夢想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30-0041-03

從小我就渴望當一名教師,安于一方講臺,就像繪本中的花婆婆一樣,把真善美的種子播撒在高山、平原、谷地以及孩子的心中。隨著歲月的流逝,這股念頭愈加強烈。2014年,我參加“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評選,看著市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芮瓊老師那雙笑意融融的眼睛,我回想起1998年8月剛到南京市五老村小學(以下簡稱“五小”)參加工作時的情景,又一次重溫了自己的教育夢想。

勤學深耕,在課堂里筑夢

剛進五小,我就感受到校園里濃郁的教研氛圍。學校積極開展說課比賽、專業素養考核、教師演講比賽、“迎春杯”綜合能力競賽等系列活動,讓每一位教師找到適合自身專業發展的道路,助力每一位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室里,餐桌前,辦公室,隨地可見教師們辛勤備課、積極研討的身影。下班后,教學樓的燈光還久久地亮著,這已是司空見慣的情形。

在特級教師陳義鑫的不斷鼓勵下,在語文組全體教師的無私幫助下,我通讀教材,苦練教學基本功,扎扎實實上好每一節“家常課”。走上工作崗位之后的6年里,我從一年級教到六年級,體驗了一段教學大循環。這段經歷讓我對文本解讀和兒童成長有了更深的領悟,教學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升。

記得第一次參加區“希望杯”賽課,拿到《碧螺春》的課題后,我陷入沉思:怎樣基于文本特點和學情設計出最有效的教學方案?為了備好課,我從圖書館抱來一堆雜志,一有時間就埋頭苦讀,希望找到教學的切入點。一天,在我閱讀雜志時,“茶館式”三個字跳入我的眼簾。對啊,何不創設茶館的情境,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暢聊采茶、焙茶、品茶,從而激發學生對茶文化的興趣呢?想到這里,我興奮地找到陳義鑫老師,跟他講述了自己的備課思路,一向嚴謹、要求頗高的陳老師居然給了我大大的贊賞。有了思路該怎么落實呢?我仍有滿腦子的疑問。于是,陳老師和我反復推敲每一個教學環節,細致到每一句話該怎樣準確表述、每一個環節學生可能會提出什么問題以及我該如何去應對,我們都會考慮到。備課的過程讓我仿佛已經走進課堂,和學生輕松互動,成竹在胸。

賽后,我和陳老師共同執筆完成了教學案例《構建“茶館式”課堂教學模式》,隨后向《語文教學通訊》雜志投稿,沒想到文章竟然發表了。摸著墨香縈繞的雜志,我心中燃起了寫作的火苗,更加堅定了一個念頭,那就是要將教學和研究相結合,向一名有想法的成熟型教師邁進。

名師領航,在研訓中尋夢

為了更好地提升專業素養,2008年,我加入“莊永洲特級教師工作室”,這開闊了我的眼界,為我的成長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給予我不懈追求進步的動力。

在莊老師的指導下,我開始學習做課題研究。但當時我對課題研究的定義、特征、研究方法及如何實踐等相關知識都比較模糊,總覺得課題研究對一線教師來說就是天方夜譚。莊老師啟發我要立足生活,著眼于教學實踐,從課堂中發現真問題。當時,電腦開始走進千家萬戶,網絡用戶低齡化逐漸成為城市的普遍現象。但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自控能力差,易沉迷于網絡游戲,我開始意識到教師有責任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網絡。那時,我對博客比較感興趣,于是在班級開展了相關實踐。學生在博客中闡述自己的內心情感,像小作家一樣生活,這不僅提高了他們的寫作能力,也實現了他們與教師、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隨后,我申報了市級個人課題“城市小學生運用博客展示‘成長日記’的實踐研究”,從課題名稱的確定,到課題規劃書的撰寫,再到實踐成果的梳理,莊老師帶著我一起行走在教育科研的路上。就這樣,我的第一個市級個人課題被評為南京市優秀個人課題。

之后,我又先后加入芮瓊和井楓屏兩位老師的工作室。在一次次參與名師工作室的活動中,我不僅感受到學校的溫暖,還多次受到秦淮區教師發展中心聶永春、劉紅、楊春艷等多位專家的指導。他們高尚的師德、深厚的學識讓我折服。而在與他們不斷交流的過程中,我逐漸體會到做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的幸福,更深切地意識到教育應該是一種生活,一種美麗而充滿詩意的生活。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做“循規蹈矩”式的教書匠,而要爭當敢于創新的“科研型”教師。于是,我開始嘗試總結并提煉自己的教學經驗,先后參與了5項省級課題研究,有30多篇論文、案例在全國、省、市級比賽中獲獎,10多篇文章在省級刊物發表。

砥礪奮進,在互助中圓夢

2015年,五小和南京市三條巷小學正式合并,成為秦淮區辦學規模最大的一所學校。2017年,學校作為集團領銜校成立了南京市五老村小學名校聯盟,成為秦淮區引領教育均衡發展的教育實踐共同體。這個新組建的大家庭里涌現出更多優秀的骨干教師,大家互幫互助,互學共進。吳玉國校長、井楓屏副校長致力于教學科研,不斷邀請名師專家來校引領,為教師發展搭建平臺,讓每一位教師成為真正的讀書人。在他們的勉勵下,我始終保持著對課堂的熱愛之情,潛心鉆研教學,力圖為每個學生提供平等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如“茶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就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學素養有了很大提高。課后,我積極在班級開展各種讀書活動,把教材中的每篇課文看成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種子,每教一課,便讓學生了解一位作家,推薦一部作品,以課內精讀推動課外閱讀,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厚重與精深、豐富和有趣,點燃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同時,我定期走進年輕教師的課堂,和他們一同磨課、研課,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加快青年教師成長的步伐,讓他們努力綻放青春的風采。

回首在五小的成長經歷,我發現自己所獲得的每一點榮譽都離不開學校領導和市、區教研員的無私幫助。今后,我將繼續懷揣初心,謹記他們的諄諄教誨,堅守三尺講臺,追尋那美麗的教育夢想。

(作者系南京市五老村小學教導處副主任,高級教師,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

猜你喜歡
研訓課堂教學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2020年創新教育實踐線上研訓系列活動持續開展
云聚未來 重構生態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淺談校本研訓管理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有效的組織保障是抓好“聯片研訓”的關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