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教科版和蘇教版科學教材的異同

2022-05-01 01:32張苗苗
小學科學·教師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教科蘇教版領域

張苗苗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我國的小學科學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化:課程更名、新課程標準出版。小學科學開始實施“一標多本”,市面上陸陸續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小學科學教材。教材是呈現小學科學內容的載體,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現今市面教材編制水平參差不齊,各有千秋。本文選取市面上兩種主流教材,分析比較其差異和共同點。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2001年,國家啟動了教育基礎課程改革,《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取代了《小學自然教學大綱》,小學自然更名為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也在不斷重新修訂,小學科學實行“一標多本”。我國現有多種版本的教材,使用效果各異。小學科學是一門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課程,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途徑之一。教材是承載小學科學教育的文本載體,也是教師科學教學的內容和依據,小學科學教材編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現今,小學科學使用的教材種類較多,但是大范圍使用的教材很少,使用最多的版本是教科版——教學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其次是蘇教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和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因此,本文選擇了兩種主流教材進行研究比較。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此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比較小學科學教科版和蘇教版的教材,總結兩種教材各自的優點,發現這兩種教材的不足,從而大概了解我國小學科學教材編寫的共同性問題和差異性問題,以豐富小學科學教材研究理論。

(三)文獻綜述

查閱了知網上近年來關于小學科學教材的研究,這方面的研究文章數量不多,也不夠深入和全面。就目前所查閱的文獻來看,沒有人單獨將蘇教版和教科版小學科學教材拿出來進行研究比較分析。

(四)研究對象和內容

我國小學科學教材較多,在此選取市面上最流行、使用范圍最廣的兩種教材,作為研究對象。教材的研究內容包括:生命科學領域、物質科學領域、地球宇宙空間科學領域、技術與工程領域。

(五)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的是同類比較研究和異類比較研究、定性分析比較和定量分析比較這兩種方法。教科版和蘇教版都是小學科學教材,兩種教材具有相同的屬性,但在具體編排和編寫中又有各自的不同特點,比較時“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發現兩種教材的共同優點和各自獨具特色的地方。在比較中既要定性發現兩種教材的本質屬性,又要定量發現兩種教材的編寫趨勢,從而全面認識兩種教材的特點。

二、教科版和蘇教版科學教材比較

(一)課程內容

小學科學課程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物質科學領域、生命科學領域、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技術與工程領域。本文將從這四個知識領域出發,對比教科版和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的內容選擇。

(二)總體單元課時統計

教科版小學科學共有240課。教科版小學科學的單元和課時分布非常具有規律性,按照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增加課時數量。蘇教版小學科學共152課。蘇教版每冊書最后一個單元都會單獨編排一節培養小學生科學探究某方面能力的相關課程,并按照各種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的難易程度依次編排的。

(三)教材內容統計分析

教科版和蘇教版小學科學知識內容的安排,基本涵蓋了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四大內容,但是更加細化的科學概念和知識內容的編排有很大不同。我將選取幾個方面來談一談蘇教版和教科版小學科學知識內容編排的不同。

教科版小學科學生命科學領域的知識內容含量如下:

從統計結果來看,教科版小學科學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知識量,比蘇教版大6.4%。在植物和動物的知識含量上,教科版比蘇教版豐富很多。其他知識內容編排比例相差不是非常大。生命科學領域知識編排基本上是這樣的:三年級學生觀察動植物的形態特征;中年級學生能詳細觀察動植物的生長變化以及動植物的繁殖活動;高年級學生觀察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生物的多樣性,猜測生物多樣性的原因。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科學課,對生活中熟悉的植物動物特別感興趣,但是蘇教版在三年級上冊教材中將動植物編排為一個單元,課時數較少,不能讓學生充分觀察、學習植物動物相關知識。教科版動植物編排分兩個單元,課時數非常充足,學生能充分觀察。但是單元設置獨立,動物和植物都是生物,教材并沒有設置一個單元或者課時,讓學生學習動植物后,在觀察動植物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后上升到動植物都是生物這樣一個高度。蘇教版專門編排了一課《動物植物人》,將三種生物編排在一起,比較三種生物的相同點和差異點,認識到無論是動物、植物還是人,都是生物,讓學生經歷一個從部分到整體的完整的科學概念的學習。

從統計數據來看,教科版小學科學和蘇教版小學科學在物質科學領域的知識含量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定性分析教材,具體內容還是有所不同的。

從統計表可以看出,物質科學在教科版和蘇教版教材全部內容中所占比重都非常大,均超過了35%,內容涉及得也比較廣泛,對所涉及的各個部分的學習難度和深度也不一樣。下面用抽樣的方法來分析教科版和蘇教版物質領域編排內容的差異性。

教科版“聲音”單元一共安排了7課。從整體編排上看,科學知識內容由簡到難,按照學習難度階梯和知識邏輯編排。蘇教版的“聲音”單元只有四課,課程安排非常簡潔??梢钥闯霰菊n內容很簡單,讓學生親身去體驗聽聽各種聲音,并發現聲音的不同,總結聲音在音調、響度、音色三方面的不同,不用深入探究不同的原因。筆者認為這一課安排過于簡單,四年級學生已經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具體形象思維已經有所發展。辨別聲音的不同,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難事,《聽聽聲音》這一課完全可以和下一課《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編排在一起,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蘇教版“聲音”單元就沒有這樣煩瑣地入題,開篇第一課就是《聲音的產生》,在學生聽過不同聲音后,直接引導學生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但是蘇教版教材這一單元總共就四課,對于聲音相關的基本知識都做了安排,學生的知識目標基本實現。這四課沒有將科學探究納入每一課,而是在每本書的最后一單元安排兩節課,專門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科學探究能力。例如,四年級上冊在課本的最后,編排了一單元“排序和分類”,專門培養學生的排序和分類能力。

教科版安排了《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這樣的課,讓學生基于已有知識,自己用熟悉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主動探究,參與到課堂實驗活動中去,親自體驗和感受探究過程和樂趣,學習任務結束后能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教科版沒有在教材中單獨安排課時專門去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而是將科學能力的培養潛移默化地融入每一課的小活動中。例如,在教科書中出現的韋恩圖、記錄實驗結果的二維表格。

在“聲音”單元教科版和蘇教版所使用的插圖也有所不同。教科版小學科學教材使用的是真實的圖片,用操作實物圖來展示實驗操作方式。小學生的直觀形象思維占據主導地位,這樣的實物圖有利于學生清楚地看到實驗現象,對于偏遠農村地區和缺乏實驗室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幫助。蘇教版教科書插圖大多都是卡通圖片,色彩鮮明絢爛,更適合學生閱讀。鮮艷的色彩對于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學生更有興趣。

三、結論與建議

兩本教材的編寫內容具有一定的差異性。

第一,兩版教材適用地區的廣泛程度不同。教科版教材編寫不具有太大的地域性差異;蘇教版的教材編寫更具地方特色。

第二,兩版教材對于科學探究內容編排的理念有所差異。教科版單元和課的安排具有一定的規律順序,將科學探究內容巧妙地融入各課內容,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蘇教版的教材知識內容編排邏輯結構清晰,知識成模塊化體系化。將科學探究內容獨自編排出一些單元,有針對性地去訓練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第三,插圖表現形式有所不同。教科版教材中一般都是實物圖,具有直觀性。蘇教版書中的插圖多采用卡通圖片,學生易對課程產生興趣。

對教材編寫有以下建議:第一,教材單元設置要既有科學性又有結構性;第二,教材的編排更符合學生心理的發展階段和年齡特征;第三,更加重視學生對科學探究內容的學習,編排更多適合學生學習的科學探究課程內容。

猜你喜歡
教科蘇教版領域
南京國民政府教科圖書出版審查審定法律制度初探
——從行政法角度
嚴搖愷
——教科雙馨鑄豐碑
銅川市印臺區教科體系統“五個再一遍”推動掃黑除惡問題整改
領域·對峙
幾何背景在不等式學習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蘇教版高中數學教科書為例
新常態下推動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初探
俄羅斯教科部要求高校取消宵禁
課本題改編練習(常用邏輯用語、函數)
課本題改編練習(推理與證明、復數)
肯定與質疑:“慕課”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