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課堂導學案設計和思維導圖設計的科學性分析

2022-05-05 10:14王慧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15期
關鍵詞:初中歷史

王慧

摘 要:眾所周知,歷經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是身為中國人的驕傲。歷史學科作為一個國家誕生與的記錄者,其有著不可估量的警告和激勵作用。近年來,初中歷史的導學案設計和思維導圖設計等新型教學手段不斷興起并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歷史是注重時間脈絡和時代背景分析的學科,導學案的設計和思維導圖的設計能夠更大程度地梳理同一時間或者不同時間所發生的歷史事件,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的知識內容。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導學案設計;思維導圖設計;科學性分析

引言

為了更好的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新型的導學案設計和思維導圖設計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導學案作為一種學習的載體,其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并從中發現知識的來源和問題。思維導圖的良好設計能夠幫助學生將邏輯嚴謹的知識內容和圖文并茂的關鍵知識進行清晰的梳理,以便學生能夠將邏輯復雜的歷史事件節點知識梳理通順,節省學生的記憶時間。

一、抓住主體核心,構建歷史體系

初中歷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較為重要的學科,對于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培養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伴隨時代的發展,歷史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也在不斷改革完善。教師在教授歷史知識時要注重歷史學科的核心內容,為學生構建一個全面細致的歷史體系,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歷史事件的學習效率也會逐步提升。

例如,在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歷史《新文化運動》課程講解之前,教師可以為該節知識點設計一個導學案,在課堂中根據導學案的清晰條理進行授課講解,教師在設計導學案中可分為導讀,導學,導做三部分。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十分鐘的時間內對《新文化運動》有大致的了解,而后進行導學部分內容,教師提出新文化運動的導火索以及在此次運動中杰出的歷史人物等問題,學生根據導讀環節所了解的知識內容進行解答,而后教師在根據課堂中要講解的知識內容給學生制定相應的作業,讓學生參與到其中,并根據教師的導學案設計內容作為該節內容的主要核心內容,為學生之后的課程了解做堅實的鋪墊,從而抓住新文化運動的主要核心以及相應的歷史體系。

二、梳理主干知識,串聯史實

初中歷史的綜合性較強,涵蓋的知識點和時間跨度較長,涉及到的知識面較廣。面對學科的該種現象,教師要主動梳理歷史課本的主干知識,并從中找出能夠串聯史實的典型案例。學生在自行設計思維導圖時,會將課本中出現的大小事件都歸納在思維導圖中,這樣就會出現無法突出主干知識的問題,從而也就不能有相應的重點知識進行學習。

例如,在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教師為學生設計好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干知識,幫助學生梳理好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導火索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重大影響后,可以讓學生聯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中國所處的環境氛圍特征,學生得出答案后,教師利用思維導圖給學生展示在1914年6月28日發生的薩拉熱窩事件時中國的清朝滅亡變為北洋政府的歷史階段,利用思維導圖將國外事件的發生與國內事件相互串聯,進行比對思考并得出結論。此模式的教育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有效的梳理主干知識內容。教師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快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地點,過程以及結果,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實現課本知識的串聯,促進學生更好的掌握歷史課程內容。

三、整合歷史資源,進行自主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歷史教師應該積極學習專業文化知識,不斷拓展并積累知識內容。歷史教師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和相應的能力,就如無米之炊一般,所以教師應該不斷拓展自己的歷史知識層面,才能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渴望與對世界歷史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教師在整合歷史資源時可以自行設計思維導圖幫助自己以及學生觀看,在設計思維導圖時,教師要進行自主創新,只有自主創新才能渲染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歷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在歷史課程結束之際,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自行梳理初中歷史所學過的重點知識內容,并能夠更好的了解到該事件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教師可以將國內的歷史資源進行思維導圖整合,在思維導圖中,要將每個歷史節點發生的事情進行詳細規劃,并標出該節點發生該事件對當時社會背景的意義,在設計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注入自己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觀看思維導圖時不會覺得無聊。學生在觀看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來整合世界歷史的所發生的事件,這樣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也會顯著提升。

四、提煉歷史材料信息,深化學生思維

歷史材料是歷史教學的核心資源,利用歷史材料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真相,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和意識以及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歷史《文化大革命》中,教師可以將文化大革命與當代社會生活相比較為討論話題,讓學生根據導學案設計的方式進行問題的深究,而后進行問題的解答。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領下會在自己的導學案設計中發現其中奧秘和弊端,而后學生再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整體規模的歸納,最后得出自己的結論。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客觀的發現歷史的本質內容,也能夠從歷史事件中引發深思,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也就深化了學生看待歷史問題的眼界,從而增強學生的思維框架構建學習模式。

結語

在初中的歷史課程的學習中,做好課堂導學案設計和思維導圖設計并將之應用于課堂教學,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強化學生的歷史知識學習主動性,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構建自己的歷史知識體系,從而促進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的穩定提升。

參考文獻:

[1]劉芳.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1(14):87-88.

[2]黃靖.基于導學案的設計——探究問題式教學在初中歷史課堂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5(10):237.E51F507D-CFDC-4E6B-8057-72BCFCFD317B

猜你喜歡
初中歷史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應對初中歷史課堂上學生的奇思妙想
論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教學的整合
培養歷史探究能力, 促進課堂自主學習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