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留守學生德育教育探究

2022-05-05 01:59李亦明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15期
關鍵詞:留守學生具體策略德育教育

李亦明

摘 要: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很多的農村父母選擇外出工作養家糊口,導致孩子變成了農村留守兒童。若這些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和老師以及社會的關注,那么將會帶來極大的社會問題,甚至會對他們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本文從“轉變德育工作觀念、創新德育方法、傾聽心聲給予正面引導”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老師應該如何對留守學生展開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使他們的身心都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留守學生;德育教育;具體策略

一個人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在社會當中立足,但這些對于留守學生來說卻很遙遠。很多的農村父母為了謀生外出工作,把子女留在了家里,由老人或親戚照看,造成“單親教育”“隔代教育”“寄養教育”的現象,使子女成為留守兒童。留守學生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由于父母不在身邊致使親情的欠缺,隔代教育導致的教育能力和方法的不足,同輩群體中的被邊緣化及網絡交友不善等問題比較顯著,若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以及老師正確的引導,那么就容易出現極端的行為,導致留守學生心理發展不健全。因此,老師應該結合留守學生的特點,給予正確積極的教育和引導,促使他們能夠更健康地成長。為此,老師應該轉變德育工作觀念,既要關注留守學生的學習,還應該對留守學生的心理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給予更多的關注。老師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應該對教育方法進行更多的創新和探討,并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予正面引導,促使留守學生能夠感受到更多的關愛和溫暖,讓他們的身心能夠更健康地成長。

一、轉變德育工作觀念

受到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老師對學習成績更為關注,往往忽略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引導?;诙嘣逃陌l展背景下,老師更應該看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并樹立全新的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

在具體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特別是在班主任工作中,老師應該密切關注留守學生的成長,更深入挖掘出一些與留守學生相符的教育元素,并以此作為德育的切入點來對留守學生展開教育。農村有很多的留守老人,老師應該對現有的資源進行利用,進一步地組織學生對村里的孤寡老人給予更多的關愛,諸如幫老人做一些家務,從而讓留守學生對做父母的不易有更為真切地體會,促使學生充分理解父母的不易,以便消除留守學生對于父母的不滿和埋怨。老師將學生身邊現有的教育資源挖掘出來,讓學生感同身受,不僅能夠使留守學生不健康的心理逐步得到改善,還能夠使留守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得到逐步的提升,進一步幫助留守學生樹立了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創新德育方法

老師在對留守學生展開引導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采用說教形式。無論是非留守學生還是留守學生都具有愛玩的心理,老師應該對德育的方式方法進行大膽摸索創新,可以對教育活動進行重構,給他們更多的心靈關懷,促使留守學生通過積極聆聽的方式得到教育,以使留守學生的健康心理充分得到激發。

例如,老師在對留守學生開展長期觀察的過程中,教師會發現大多留守學生都比較自我,不愿意與他人進行合作,也不愿意與他人分享。在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情商之一便是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因此,老師就可以組織進行拔河、班際足球賽等集體活動,促使留守學生能夠和同學通過協作來完成這些活動。這樣,不僅能充分激發留守學生的參與集體活動的熱情,還能夠使留守學生在與他人積極主動地開展合作過程中,進一步進行情感交流,促使留守學生對與他人合作的方法能進行更為深刻的掌握,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通過集體活動,讓每一同學都來關心、關愛他們,清除他們的孤獨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只有當留守學生具備了與他人進行協作交流的能力,不再孤獨而真正融入集體時,留守學生的身心才能夠更健康地成長。

三、傾聽心聲給予正面引導

經過調查發現,相對于其他人來說,留守學生的性格比較孤僻,不愿意與他人展開交流。在聽課時,眼神容易出現躲閃,上課時也不愿意主動地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存在著抵觸心理,就算回答時說話聲音也比較低,這都是留守學生自卑心理的表現。因此,老師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正面指導,對他們的心聲細心地進行聆聽,多與留守學生進行交流,取得他們的信任,與留守學生成為最好的朋友。

例如,老師在對留守學生開展教育時,應該將更多地表現自我的機會留給留守學生,積極主動地贊揚他們。在對一些課程內容進行講解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讓留守學生自主的對問題的根源展開合作探究,從而使得他們在對問題展開探究的過程當中,促使他們和同伴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得到提升。有些留守學生的成績并不是很好,也不善于與他人交流,因此,老師在為學生進行分組時,可以對每位學生布置任務,要求通過協作和同伴互助的方式完成,這樣,就可以將其他學生與留守學生融合到一起。老師還可以讓他們在網上進行資料的查閱,并及時地展開指導,并鼓勵留守學生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留守學生便會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課堂的教學環節當中,不僅留守學生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作用,還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重視。通過這種方法,既能夠使得留守學生的膽識充分得到鍛煉,也能夠使得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并能夠更好的融入班集體,既達到了教育目的,又使他們體會到了班集體的關愛和溫暖。

總之,留守學生的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各方面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并為此做出積極努力,使留守學生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片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應該對德育教育工作更加地重視,轉變德育工作觀念,并對德育教育的方式進行積極的改進和創新,使德育教育的總體目標更加明確,促使榜樣的力量能夠得到充分地發揮,培養學生健全和健康的人格,讓學生的身心能夠得到更健康的成長,德育教育工作能夠得到更順利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劉迎華.高中留守兒童的德育問題及對策探討[J].求知導刊,2020(48):83-84.

[2]黎小燕.淺談高中留守兒童德育體系的構建與完善[J].求知導刊,2020(17):75-76.86AE504A-2E3C-4F7F-B2A8-F432FB2E81E7

猜你喜歡
留守學生具體策略德育教育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
基于大數據時代特征分析研發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具體策略
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心理輔導案例
多元化創設問題情境,激活生物課堂教學
信息化時代下的高校圖書館管理探析
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學生心理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