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效應護理與健康教育在傳染病中的應用效果

2022-05-07 14:25姜海瓊
中華養生保健 2022年9期
關鍵詞:睡眠質量傳染病生活質量

姜海瓊

摘 ?要:目的 ?分析心理效應護理與健康教育對傳染病患者的影響。方法 ?以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收治的100例傳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院時隨機抽簽,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50例。對照組行一般性護理,干預組行心理效應護理+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后,評估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調查傳染病知識掌握程度、自管能力,觀察預后情況。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患者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自管能力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100)評分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患者PSQI以及WHOQOL-100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效應護理與健康教育方案聯合應用,能深化患者對傳染病的認知,使其保持正面心態。

關鍵詞:心理效應護理;生活質量;睡眠質量;傳染病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9-0-03

目前,傳染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因自控能力差,或存在遺傳性問題,造成了傳染病的出現,常見疾病有艾滋病、乙肝等,該類傳染病發生后無法治愈,經藥物可控制,然而該病加重后會增加病死率[1]。感染傳染病后常受到他人異樣眼光,由于缺乏對傳染病的了解,且傳染病病程長,治療費用高,常造成患者焦慮抑郁心理,若不及時調整,會增加傳染病患者的抑郁率,無法配合傳染病的治療。心理效應護理使用范圍廣,初期會評估傳染病患者的心理狀態,提出針對性的心理關懷措施,能幫助傳染病患者疏解情緒,提高患者治療信心[2-4]。此外,部分傳染病患者缺乏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存在自管能力欠佳的情況,會造成傳染病的加重,且對傳染病有錯誤認知,限制了其與他人的溝通,也會出現心理問題。因此健康教育很關鍵,掌握傳染病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后,通過拓展教育途徑,為傳染病患者提供不同的宣教內容,可糾正患者對傳染病的認知,并能提高自管能力,減少傳染病危險因素,以防止傳染病惡化[5]?;诖?,本研究以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收治的100例傳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心理效應護理聯合健康教育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收治的100例傳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院時隨機抽簽,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齡19~68歲,平均年齡(43.82±3.09)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61±1.23)年;肺結核18例,乙肝20例,艾滋病10例,其他傳染病2例。干預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20~69歲,平均年齡(44.37±3.18)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5.03±1.71)年;肺結核17例,乙肝21例,艾滋病11例,其他傳染病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存在傳染病,符合各類傳染病的診斷標準;②有完整的傳染病資料;③為單一性傳染病。

排除原則:①存在兩種或以上傳染病;②非傳染病造成的精神問題;③感官功能障礙。

1.3 ?方法

干預組患者采用心理效應護理聯合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方案。(1)心理效應護理。①良好溝通:傳染病患者入院時即介紹院區環境,緩解傳染病患者的陌生感,日常增加溝通,耐心解答傳染病患者的問題,嚴禁在溝通期間表現出不耐煩,防止傳染病患者出現自卑、抑郁心理。②情緒轉移:根據傳染病患者的喜好,在病房內播放音樂,在平靜狀態下指導患者完成深呼吸訓練,若存在情緒極差的情況,可經語言提示讓傳染病患者進行冥想,可達到放松身心的效果。③家屬支持:傳染病出現后有較大壓力,家屬予以鼓勵,能增強傳染病患者的信心,也能讓其獲得內心安慰,可配合各項傳染病護理措施。④病友交流:組織各傳染病患者參加交流會,邀請傳染病控制良好的患者講述自身的治療心得,提高各傳染病患者的共鳴,并在交流會中進行相互鼓勵,能提升患者對傳染病的治療信心。(2)健康教育。①制訂教育方案。和傳染病患者溝通,增加問卷問答,了解傳染病患者的理解能力以及對傳染病的掌握程度,針對其疾病認知缺失部分制訂教育方案。②優化教育途徑。a.海報宣傳:將相關的傳染病知識制成手冊、海報等,其中手冊發放至傳染病患者床頭,海報張貼在傳染病病區走廊,還可在病區LED屏上播放各類傳染病的相關知識。b.組織講座:邀請各類傳染病患者參加講座,由傳染病科室專家講解各類傳染病知識,深入分析傳染病的傳播途徑,設置一對一交流環節,解答傳染病患者的各項問題,糾正其對傳染病的認知誤區。③深化教育內容。a.病理教育:根據傳染病類型,向各患者講解病機,闡述對應傳染病的治療措施,講解治療注意事項以及治療機制,讓患者對傳染病的治療保持正確的認知,并提升治療依從性。b.飲食教育:不同的傳染病對飲食有不同的要求,其中禁止刺激性食物為共同原則,例如減少肺結核患者脂肪的攝入,乙肝患者禁止煙酒攝入,日??稍黾拥鞍?、維生素攝入,能糾正機體營養問題。c.運動教育:傳染病出現后存在抵抗力差的問題,指導傳染病患者增加個人鍛煉,鍛煉期間佩戴口罩,能防止病菌經唾液傳播,控制活動量,防止運動過度造成的呼吸不順暢等事件。d.個人護理教育: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不一,需讓各傳染病患者掌握病菌傳播途徑,規范自身生活,準備獨立的碗筷、衣柜等,減少個人物品和他人物品接觸,并使用專門的消毒液增強清潔,防止病菌留存造成的傳播。

對照組患者采用一般性護理方案,即宣教傳染病的治療措施,指導傳染病患者遵醫囑治療等。

1.4 ?觀察指標

心理狀態要求傳染病患者參與問卷調查,問卷依據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法設計,前者能觀察患者焦慮狀態,后者能觀察者抑郁狀態,而各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和分值之間的關系為負相關。

傳染病知識掌握程度評估量表包括病理知識、防護知識、傳播知識、治療知識等,單項100分,若對傳染病知識掌握好,則分值高。該量表由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自主設計。

自管能力評估包括飲食管理、清潔管理、運動管理等,共計100分,自管能力優80~100分,自管能力良60~79分,自管能力差0~59分。該量表由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自主設計。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

預后情況通過兩個方面進行評估,其一為睡眠質量,該項內容在評估時參考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量表,經七個維度評估各傳染病患者的睡眠狀態,共計21分,若傳染病患者睡眠好,則分值低。其二為生活質量,該項內容評估時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WHOQOL-100)量表,經6個維度評估各傳染病患者的生活情況,共計100分,若傳染病患者生活好,則分值高。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心理狀態、傳染病知識掌握程度等計量資料以(x±s)形式描述,采用t檢驗,自管能力等計數資料以[n(%)]形式描述,采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患者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傳染病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干預組患者各維度評估傳染病知識掌握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自管能力比較

干預組患者自管能力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PSQI及WHOQOL-100評分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患者PSQI及WHOQOL-100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傳染病危害性大,由于患者缺乏對傳染病的認知,常造成自我管理能力欠佳的問題,會加重傳染病,造成抑郁癥等心理問題,危及生命。為阻礙傳染病進一步發展,深化患者對傳染病的理解,并改善其情緒很關鍵。心理效應護理屬于新型措施,特點在于良好的溝通,能拉近傳染病患者和護士之間的關系,經其鼓勵以及優良案例的列舉,能減輕傳染病患者的擔憂情緒[6-7]。情緒轉移、家屬支持均有較好應用價值,前者能在不良情緒出現時改善患者心態,后者能得到家屬鼓勵,均能予以傳染病患者內心支持,可有效緩解內心壓力,積極面對傳染病的治療,阻止傳染病的惡化。他人安慰始終無法做到感同身受,仍會造成傳染病患者的內心壓力,而組織病友交流會,則能引發傳染病患者的共鳴,由同種疾病的患者講解治療知識及經歷等,能更好地安撫傳染病患者,提高其傳染病治療配合度[8-10]。

有研究指出,傳染病知識掌握不足是造成傳染病加重的主要原因,針對此類情況需和傳染病患者溝通,詳細了解其理解能力以及傳染病知識掌握情況,以此制訂宣教方案,可提高宣教針對性,深化傳染病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由于傳染病患者理解能力不同,在知識傳播時需重視傳播途徑的優化,知識手冊、海報、LED屏等不同的宣傳途徑適合理解能力不同的群體,能幫助各患者深入掌握傳染病知識,以防止傳染病加重[11-12]。組織講座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更便于患者掌握各類傳染病知識,且能解答傳染病患者的問題,糾正其對傳染病的錯誤認知。教育實施期間需注意深化教育內容,在關于傳染病病機知識講解過程中需重視語言的通俗性,便于傳染病患者理解。講解飲食、運動等知識,重點在于規范傳染病患者的生活,可提高傳染病患者自管能力,防止病菌的傳播,達到較好的傳染病預防效果,減少傳染病對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此外個人護理教育很重要,獨立使用生活用品,并增加個人用品的清潔處理,可減少清潔過程中的病菌殘留及滋生,能防止病菌轉移造成的傳染病擴散,經此教育內容也能防止傳染病的加重[13-15]。

綜上所述,心理效應護理聯合健康教育有較好價值,可改善心態,深化患者對傳染病的認知。

參考文獻

[1]吳玲霞,孟榮,孟慧.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的作用研究[J].中華養生保健,2021,39(5):101-103.

[2]洪震,張莉,嚴鑫,等.高職實習護生血源性傳染病職業暴露后心理與行為反應的質性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59-62.

[3]劉金鳳.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對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20,27(4):538-540.

[4]邵爽,張慧榮,陳小壘,等.北京市城鄉結合部流動人口傳染病知識學習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2):82-85.

[5]白秀麗,馮蕊蕊,靳夏,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在校大學生心理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21,21(9):629-633.

[6]麥艷君,毛玉巧,危娟.人文關懷對支援傳染病收治點護理人員心理及睡眠狀況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20,36(8):75-77,89.

[7]金莉,曹秋蒙,張艷.心理護理干預對新型呼吸道傳染病輕癥患者緩解焦慮情緒的效果分析[J].系統醫學,2020,5(16):141-143.

[8]杜群.結核、艾滋病及乙肝傳染病預防控制中健康教育的應用對提升控制效率的價值研究[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13):163-164.

[9]區正紅,閔筱輝,孔容冰,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初中學生傳染病預防素養干預中的實踐與效果評價[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20, 25(6):642-644.

[10]何梅.健康教育在結核、艾滋病及乙肝等傳染病中預防控制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19,38(6):49-51.

[11]彭秀珍,馬允利,劉曉莉.傳染病病房護理質量提升中分層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對比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9):100-101,106.

[12]孫月,周麗娟,李健,等.突發傳染病事件護理應急人員核心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基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護理應急救援引發的思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5):373-379.

[13]柳杞,李冰.同伴支持的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結核病與肺部健康雜志,2019,8(1):69-72.

[14]張海霞,張志云,劉晨,等.傳染病醫院與綜合醫院護理人員職業暴露及管理現況調查[J].護理學雜志,2021,36(4):54-58.

[15]李素紅,劉瑞華,趙淑嫻,等.動機訪談聯合KAP理論的健康宣教對艾滋病患者遵醫行為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9, 42(1):210,后插1.

猜你喜歡
睡眠質量傳染病生活質量
兒童秋冬季傳染病的預防
中國傳染病十年新趨勢
16周太極拳鍛煉及停練8周對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響
芪棗安神湯對心脾兩虛型失眠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
情志護理干預配合針刺對急性面癱患者不良情緒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傳染病
寵物可能帶來的傳染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