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留守初中孩子心理健康的現狀及意義

2022-05-08 14:19高旗郝思鈺賈曉冬耿福張文杰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2年3期
關鍵詞:現狀

高旗 郝思鈺 賈曉冬 耿?!埼慕?/p>

摘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較大的心理和精神壓力,探究留守初中孩子的心理需求、心理健康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作為特殊的群體必須引起社會、家庭、學校的重視,采取有效方式方法讓這部分孩子擺脫心理健康狀態不良帶來的陰影,以積極的心態擁抱生活、快樂健康全面發展。

關鍵詞: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意義;現狀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HB19SH023)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X2020156)

中學時期孩子處于即將進入到青春期或者已進入到青春期,是身、心靈健康成長的關鍵階段,特別是留守初中孩子希望得到關愛、希望有親人陪伴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缺失。因此,教師、家庭成員必須注重這一階段內心理教育的開展,幫助學生改善存在的心理問題現狀。

一、留守初中孩子心理健康現狀

據中國青年網2018年 報道,我國現有農村留守學生為697萬人,其中四川省留守學生為最多達到76.5萬人。在2018年有學者通過問卷調查對民辦學校留守學生有關心理健康成長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調研。顯示有69.28%的留守學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問題,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孩子長期無法與父母聯系,在課堂上表現不積極、缺乏自信心、自我控能力差等多方面的原因。也有學者通過調查研究后發現,我國部分農村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情況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存在著教育觀念落后、心理教育課程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顯、師資力量短缺、教師培訓少等多方面的問題。菲律賓學者通過對2000名學生進行調查分析發現,父母未外出務工家庭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方面表現的更正?;?,而留守學生存在自閉、焦慮、人際溝通等多方面的問題。影響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因素多見父母外出務工、生長環境、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環境等有關。因此,我們必須要正視這方面的問題,加大政府和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的投入,為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獻計獻策。

二、中學時期孩子心理健康的意義

(一)對情感缺失者營造和諧氛圍,建立幫扶措施,補償親情的缺失

情感缺失導致留守中學孩子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的形成。他們與父母之間相處的時間減少,缺少了父母情感與生活上的關心和體貼,就容易形成退縮、自卑、偏執等心理,這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影響。在不能改變現實情況下,留守中學孩子所在的班級教師要用愛心給他們創造和諧的氛圍,不僅要從生活給予關愛,更要在心理上補償他們親情的缺失。教師更要耐心地去傾聽學生的心聲,將他們規劃到自己長期的幫扶對象,進行全方位關注、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同時,要提醒全班學生不要對留守學生產生歧視,要一對一或多對一地幫助他們,加強心靈溝通,增進彼此間的交流,讓他們能夠切實感受到溫暖。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學生培養規劃之中為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支持

學校是對于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場地。教師需要對于中學生身體和心理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加大力度研究中學生心理變化情況,并從多個角度出發,使中學生更加積極、開朗、樂觀。教育部門、學校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學生培養規劃之中,并招聘專業程度較高的心理健康教師,負責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心理健康知識進行推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光依靠心理教師是遠遠不夠的,從與學生接觸的時長來看,班主任、各學科教師、家長占更大優勢,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更直接、更長久。

(三)家、校結合親情對話

家庭關系是否融洽、父母教育方式是否合理、是否具有較好的親子關系等都會對于留守中學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首先,家長要給予孩子信任,特別出現“叛逆”的心理的孩子,以尊重、平等的立場和其進行溝通;其次打造民主型教育模式,拉近父母和孩子的關系,父母還應該及時更新自身教育觀,樹立健康教育觀,在對于孩子進行教育時,需要靈活的應用方式,并確保孩子可以感受到家長的關心與愛護。這能夠使他們感到溫暖,身心愉悅,充滿自信。民主型教育模式的應用可以為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利支持,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鼓勵留守中學孩子參與有益活動,多元評價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有的留守中學孩子如果長期以來被他人救助、扶持,那么就會感覺永遠低人一等,形成一種無形的自卑感。創造機會,讓留守中學孩子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以及對集體的貢獻,這樣才能真正走出自卑的陰影,走向健康美好的人生之路。為此,可以在班級、學校內諸如“愛心行動”等活動,讓留守中學孩子積極參與其中,并讓他們成為活動中的骨干成員。這樣他們就會有一種“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滿足,擁有為社會貢獻的自豪感,尤其是當他們做了有益于他人而贏得贊賞和表揚的時候。在這些活動中,他們即幫助了別人,又幫助了自己。他們學會了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所作所為, 抑制內心沖動,抵制外界誘惑,力求讓自己的思想或行動符合所設定的方式,堅持不懈地保證自我教育目標的實現。當感覺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時,就能正確勇敢地面對眼前的困難,敢于挑戰,不斷提高獨立堅定及自制力,建立良好人際關系。這樣他們也能減少自我封閉,不再茫然無措,擁有自己獨立的個性和正確的人生軌道。

三、總結

總之,探究留守初中孩子心理健康的現狀及意義,有助于全面落實素質教育,關注不同孩子個體心理素質的發展是現代教育的主題,在家、校及社會的支持下開展并運用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留守初中孩子心理處在健康狀態下并獲得更好的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月秀.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學生心理成長檔案為中心[J].山西檔案,2018(04):133-135.

[2]高相平.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輔導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7(01):152-153.

[3]劉一亞,丁麗娜.貧困地區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干預對策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21):64-66.

猜你喜歡
現狀
黔東農村地區青少年科技活動開展狀況與調查研究
衛生類高職?!皩=颖尽钡默F狀和管理對策
當代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現狀探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高職數學中微積分的教法討論
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