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州市通川區中小學生營養狀況分析

2022-05-08 08:46李杰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2年3期
關鍵詞:營養狀況中小學生分析

李杰

【摘要】目的 探討中小學生營養狀況,分析其影響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議。方法 選擇我市2700名中小學生為對象,調查時間在2021年4月-2021年10月,檢測中小學生的體重和身高、營養狀況等。結果 2700名中小學生的營養達標率為76.15%,644名中小學生為亞健康體質,營養不良率23.85%。營養正常組體重超標率和肥胖率、營養缺乏率、生活習慣不良率低于營養不良組,飲食規律率和飲食均衡率、喜歡運動率高于營養不良組,P<0.05。結論 學校衛生工作中中小學生營養狀況要高度關注,要從中小學生飲食規律性較差、飲食不均衡和不喜歡運動等方面改善。

【關鍵詞】中小學生;營養狀況;分析

中小學生營養狀況是全社會非常關注的話題,飲食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近年國家對中小學生營養的投入力度加大,學校衛生工作面臨較大的挑戰。中小學生是祖國持續發展的關鍵,關系著民族生命力,國家近年高度關注中小學生的營養狀況,對學校衛生工作提出諸多要求,學校衛生工作者要根據實況對中小學生營養狀況進行分析,總結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改善建議,加快中小學生營養狀況問題的解決。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21年4月-2021年10月選擇我市2700名中小學生為對象,男女占比為1683:1017,年齡10-15歲,平均(12.35±2.39)歲,臨床檢查資料和個人信息完善。

1.2方法

用電子秤測量中小學生的身高、體重等資料,評估中小學生的營養狀況。調查學校的工作條件和食堂衛生條件、學生休息與運動、飲食等情況。調查中小學生發生營養不良的原因,調查關鍵點有飲食規律性較差、飲食不均衡和不喜歡運動、生活習慣不良。

1.3判定依據

依據《兒童體格發育指標的應用和營養狀況評定及世界衛生組織(WHO)0-18歲兒童身高、體重參考值、評價標準》,將研究對象的24kg/m2≥體質指數≥18.5kg/m2確定為營養達標,將體質指數<18.5kg/m2確定為營養不良,將體質指數≥24kg/m2確定為體重超標;將一日三餐進食時間不規律確定為飲食規律性較差,將營養物質攝入不均衡確定為飲食不均衡,將每周運動次數<2次確定為不喜歡運動,將不能按時飲食、正常睡眠確定為生活習慣不良。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 23.5統計學軟件計算數據,包括計量數據和計數數據,有年齡、性別占比和體重超標率、飲食規律率等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700名中小學生的營養達標率為76.15%(2056/2700),644名中小學生為亞健康體質,營養不良率23.85%(644/2700)。營養正常組體重超標率和肥胖率、營養缺乏率、生活習慣不良率低于營養不良組,飲食規律率和飲食均衡率、喜歡運動率高于營養不良組,P<0.05。見表1:

3、討論

3.1中小學生營養問題的原因

中小學生出現營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飲食不規律,據調查顯示有學生并未在固定的時間吃飯,飲食規律性較差,未能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部分學生常不吃早餐,導致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營養狀況造成較大的影響。部分學生飲食不均衡的問題明顯,由于當代人民的物質水平較高,日常飲食基本無慮,做飯并不注重量的控制,導致部分學生有飲食過量的問題,引起不同程度的肥胖。加上大部分的家長并未系統的學習過飲食營養搭配,致使學生的日常飲食未能較好的葷素搭配,部分家長認為多吃肉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導致學生的日常飲食營養攝入并不均衡。據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生不喜歡運動,家人對其溺愛有加,生活中的各種事情都由家長做,致使學生的惰性較強,加上學習任務重,學生的閑暇時間較少,日常生活中學生可支配給運動的時間極少。部分學生有生活習慣不良的問題,比如學生不能正常的作息,睡覺時間不規律或質量低,導致其活動精力降低;有部分學生未能養成自律的習慣,對自己的時間不能有效的規劃,或規劃后不能有效的執行,尤其是當代的娛樂項目較多,致使學生對琳瑯滿目的娛樂項目不能自拔,將較多的時間規劃為娛樂。

3.2學校衛生工作中的中小學生營養狀況改善建議

3.2.1學校加大健康知識宣傳教育

學校衛生工作者要高度認識中小學生營養狀況的問題,在學校內加大健康知識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健康知識知曉度。組織學生參加生活活動課,引導其在生活活動課中學習健康知識,使其發現生活活動的樂趣,更加積極的參與各種生活活動課。注重每周班會活動課的優勢發揮,在活動課上給學生進行健康知識科學普及,使其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識,對自身營養狀況有所了解,提高其對健康飲食的正確認識,知曉健康飲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健康知識的講解,為學生傳達健康生活的意識,逐漸強化學生健康飲食和生活的意識,幫助學生及時糾正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使其以健康的習慣生活。對家長進行定期的指導,主動與家長溝通和交流,使其正確的了解健康飲食和營養均衡等方面知識,指導家長為學生制作營養均衡的飯食,并注重加強學生的飲食規律性。

3.2.2提倡日常飲食營養均衡

學校要加大力度提倡日常飲食營養均衡,學校中的飯食一定要保證干凈衛生、營養豐富,保證學生在學校的飲食營養均衡。提醒家長適當的學習飲食營養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能均衡搭配食材,為孩子制作營養均衡的飯食,確保學生的日常飲食營養均衡。學校要聘請懂得營養搭配的廚師為學生制作飯食,提高學校飲食的專業性和營養質量,給學生提供干凈營養的食物。學校衛生工作者要對學校周圍的商家進行嚴格把控,盡量使其不售賣零食或者質量不合格的垃圾食品,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零花錢買書籍、文具用品等。家長要對孩子的零花錢進行管控,盡量少給不必要的零花錢,適當的為其購買維生素、微量元素補充劑,不斷補充學生健康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

3.2.3增強學生運動鍛煉的興趣

學校在課程設置中適當的增加體育活動課,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運動,開設學生感興趣的體育課程,逐漸加強學生對運動鍛煉的興趣,為學生創造運動鍛煉的機會和時間。教師要適當的減少課后作業的布置,給學生留充足的閑暇時間,督促其做自己的喜歡的運動鍛煉,使學生的身體得到有效的活動。學校內可定期舉辦體育活動,動員學生和家長一起參加體育活動,聘請專業的體育老師,老師注意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喜好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學生找到適合于自己的體育鍛煉,增強其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動員家長在家中陪著孩子定期鍛煉身體,不斷強化學生的運動鍛煉意識和興趣,有效改善學生的體質,使其健康的成長。

3.2.4培養學生的自律性和良好作息習慣

教師要對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精神狀況密切關注,如果學生的學習狀態有異常,注意和家長交流,對家長的錯誤認知進行糾正,使其正確的認識自律性和良好作息習慣對孩子的益處。家長注意對孩子在家中的各方面情況進行監督,叮囑孩子按時睡覺,與孩子及時溝通,告訴其沉迷于電視、電腦的壞處,適當的縮短其看電視和玩電腦的時間,使其在規定的時間休息,幫助孩子逐漸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增強其自律性。

綜上所述,中小學生營養狀況需要解決的問題較多,營養健康問題的原因主要有飲食不規律、不愛運動和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學校要與家長共同關注和協作,針對營養健康問題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法,使學生的飲食質量有效提高,生活方式得以有效的改善。

參考文獻

[1]祁海.學校衛生工作中的少兒營養狀況分析及改善建議[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4):2558-2559.

[2]顧楊英,張杰.常熟市7~12歲少兒膳食營養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21,35(02):97-102.

[3]劉偉華.學校衛生工作中的少兒營養現狀分析及其改善建議[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9,30(03):338-339.

猜你喜歡
營養狀況中小學生分析
1~12月齡肺炎住院患兒的營養狀況及免疫功能評價
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干預對ICU重癥患者營養狀況及并發癥的影響觀察
加溫輸注腸內營養對ICU患者營養狀況和并發癥的影響
結構性營養護理管理對ICU腦卒中患者營養狀況、并發癥及滿意度的影響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影響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要素庫及權重分析
陪讀現象產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淺談涼山彝區中小學“學困生”的轉化
Units?。保场保唇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