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效落實生命教育

2022-05-09 09:17孫文祥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19期
關鍵詞:有效落實生命教育高中生物

孫文祥

摘要: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中的生命觀念在生物學中是極富精華和價值的內容,也是生物學學科素養的標志。生命教育代表教育的最本真狀態,也是學生終身受益的精神營養。生物學科結合最初的生命觀,對學生的身心進行生命教育的洗禮,在科學的生命觀念下完成核心素養的建立,并建構完善三觀,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與情感升華?;诖?,本文章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效落實生命教育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命教育;有效落實

引言

傳統教學模式并不重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落實生命教育,也很少有教師認識到生命教育對高中生物教學以及學生發展的積極作用。由此可見,學生即便接受了生物學科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對生物知識進行了學習,但是學生仍舊沒有在生物學習過程中實現思想和精神層面的升華,仍舊沒有通過生物學習養成生命觀念。所以,在新時代的高中生物教學中落實生命教育對于生物教學以及學生發展來說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

一、高中生物生命教育概念以及意義闡釋

就像生命教育的名稱所闡釋的那樣,它遵循核心概念———生命,即圍繞著“生命”發展而展開教育活動。生命教育可以改善學生的性格,同時能與周邊人和諧相處。依照我國教育國情,我國高中生開始從依靠父母和教師到逐漸獨立思考,成年人的意識逐漸“萌醒”,并已經喚醒自我意識,學生的心理在此期間會發生重大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高中生具有獨立學習和探索科學問題的能力。高中生物學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符合高中生生命發展的規律,充分尊重學生的教育思想、流程狀態。生命教育處于起點,將學生視為獨立、完整的存在。在生命教育的過程中,通過人的生命,跟隨生活的本質,將教育歸還給學生。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有效落實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以教材為核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

以“細胞的生命歷程”這一單元的內容為例,本單元主要包括細胞的增殖、細胞的分化、細胞的衰老和死亡三部分。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除了要對細胞的增殖以及細胞的增殖方式、細胞的分化以及細胞全能性、細胞衰老的特征和原因以及細胞死亡等相關內容進行講解,還需要發掘這些內容背后可以用來進行生命教育的部分,結合教材進行生命教育,加深學生對生命的認識。例如,教師在講解細胞凋亡的意義時可以從學生之前所學過的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相關內容開始,并延伸至本節課中所涉及的細胞程序性死亡(細胞凋亡)在胎兒手的發育中所發揮的作用,進而讓學生了解生命從開始到逐漸成形的過程,提升學生對于個體由來的認識,進而提高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引導學生從科學的角度認識生命的發展以及細胞凋亡對于人一生發展的重要意義。

(二)創造生活場景,促進生命教育回歸

相較于傾聽教師通過語言描述和講解的生命內容而言,學生對那些通過現實場景觀察甚至觸摸到的生命教育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和直接。為避免生命教育淪為簡單的口語教育,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生活化的生命教育場景,讓學生在實際場景中了解生命的奇妙之處,深化對生命的情感體驗。例如,在講解光合作用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不同季節、不同氣候條件下綠色植物的生長狀態,通過學生肉眼可以觀察到的現實場景來增進學生對光合作用這一生命體發展方式的理解。

(三)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珍惜生命的教育

以引導學生學習《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這部分內容為例。首先,筆者在課下做了調查問卷,了解了學生對基因相關內容的掌握情況,基于此將學生劃分成了具有科學互助性質的學習小組,為學生能夠在氣氛和諧的課堂環境中將知識與技能吸收奠定了基礎。然后,筆者為學生提供了掌握本節知識與技能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合作分析,自主舉例說出基因突變的特點和原因、基因重組的特點,激發了學生集思廣益的意識,使學生以活躍的思維了解了這節課的學習重點內容。之后,筆者通過圖示的方式指導學生對探究的內容展開分析,使學生逐漸形成了關愛生命、熱愛生命的態度。最后,筆者引導學生總結了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意義,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學習收獲,對學生進行了珍惜生命的教育。這樣,筆者基于學生知識與能力劃分科學小組,組織學生在民主的課堂環境中合作學習,使得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被充分落實,極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由此使得對學生的指導事半功倍,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深化了學生對生物課堂的喜愛,充分達到了優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四)進行思維訓練,深化生命教育認知

生物教學中的生命教育滲透并不是簡單地將生命相關的內容堆砌、羅列到生物教學中,而是通過“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探究來深化學生對生命發展規律的理解,進而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念。因此,在實際的生物教學實踐中,教師除了要豐富生命教育內容的呈現方式以外,還要注意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地理解生命現象背后蘊藏的生命規律,使學生能夠在經過系統的學習后,對生命的發展產生系統性、科學性的理解。例如,在開展細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細胞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角度進行深入思考和理解,使學生在思維層面形成細胞與人的生命體關系密切的認知。

結束語

總之,生命教育是學生生物核心素養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注重生物教學當中的生命教育對于“育人”教育目標的實現以及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探索生命教育的途徑,積極投身生命教育的實踐,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追求生命的價值,綻放生命的光彩。這不僅是學生成長的需要,還是生物學科教學發展的需要。面向高中生的生物教學,只有在知識教學的基礎上滲透生命教育的內涵,生物學科才有更強的生命力。同時,在生物學科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將知識教學與生命教育融合在一起,使生物教師更科學地認識學科特點,更準確地把握學科教學節奏。

參考文獻

[1]辛香梅.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策略[J].教師博覽,2020,10(33):59-60.

[2]李曉梅.淺談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J].新課程,2020(42):90.

[3]任笑笑.高中生物課堂滲透生命觀念教育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20.

猜你喜歡
有效落實生命教育高中生物
準確理解落實新課程三維目標之“過程與方法”
淺談新課程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落實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教學目標的規范敘寫與有效落實
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落實“四基”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