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探析

2022-05-09 23:02李俊玲
當代縣域經濟 2022年5期
關鍵詞:企業融資生態文明

李俊玲

[摘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綠色發展為主題的新時代,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然而,由于綠色債券的開發時間較短,在制度、政策等方面仍有許多需要優化的地方。對此,必須完善綠色債券制度體系、擴大綠色項目信息披露、降低綠色債券的發行成本、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推動中國綠色債券和國際一體化發展。

[關鍵詞] ?綠色債券;生態文明;企業融資

[作者單位] ?湖北民族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2021年10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講話時強調,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將發布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隨著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我國綠色債券市場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我國發行綠色債券的必要性

——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隨著企業經營業務的擴張,企業的運營成本也在不斷增加。鑒于此,企業需要找到適合企業發展的融資方式以滿足資本需求,而發行綠色債券這種融資方式可以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且發行流程簡單,發行方式靈活,擴大了企業的融資渠道,減少了企業籌集資金的成本,提高了融資效率。因此,通過發行綠色債券融資不僅有助于減少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同時鼓勵企業制定適應其實際情況的長期發展戰略。

——保障金融機構長期收益。綠色債券的主要發行人以及持有人是金融機構,金融機構通過發行綠色金融債券,不僅獲得了長期的利息保障,而且擴大了自身業務范圍。目前很多金融機構推出的產業融資模式主要以綠色信貸為基礎,把“綠色”和金融相結合。讓更多投資者了解自己的綠色本質,進而推動資金的流動性,促進資源在經濟社會的分配,保證經濟運行的效率。同時,履行好碳達峰、碳中和的主體責任,也會對金融機構產生積極影響。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面對資源短缺、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企業通過發行綠色債券,使企業的綠色項目得到更多的資金以獲得長期發展,促進高能耗、低效率的生產技術轉型升級,進而降低環境污染,致力于更多新能源項目發展,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

我國綠色債券的發展情況

2015年,我國正式啟動綠色債券市場,2017年成為世界綠色債券發行量第二大國家,發行量占比高達20%。2021年,我國共有247個發行主體共計發行755只綠色債券,發行金額達8027.6億元,較2020年同期153個發行主體發行218只2895億元的市場規模,在發行只數上增長246%,在融資規模上也增長177%,而且市場參與主體更加多樣。(見表1)

同時,貼標綠色債券也快速發展。2021年,我國貼標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共6463.49億元,較2020年增長123%。其中,用于氣候或者環境的在岸貼標綠債 6034.29億元。此外,還有一種未貼標卻把資金投向綠色項目的“投向綠”債券。2021年,我國發行“投向綠”債券805只,發行規模為 13288.82億元,較2020年增長6.32%。

在貼標綠債中,中期票據、資產支持證券(ABS)、金融債、公司債的發行規模較大,發行規模分別為27.77%、19.39%、19.07% 和14.04%。在“投向綠”債券中,短期融資債占比12.09%、公司債占比10.59%、政府支持機構債占比9.78%、金融債占比8.66%、企業債占比5.63%。

發行綠色債券存在的問題

雖然綠色債券發行取得了明顯成果,但是由于綠色債券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仍處于相對落后階段,在綠色債券的發行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及時破解。

——制度設計不完善。一是綠色債券發行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雖然各方面都有涉及,有一定的覆蓋面,但仍不夠系統。這就使管理的水平難以提升,也增加了發行綠色債券的風險。二是國內大多綠色債券管理部門對綠色項目的劃分沒有明確的標準,導致綠色屬性在實踐中難以準確界定。

——綠色信息披露內容不全面。信息披露不僅是企業的責任,更反映了一個企業是否誠信。企業應該披露的部分不夠全面或者不及時給予披露,會造成債券發行人和投資人信息不對稱,使投資人掌握的信息不夠準確,降低投資者的信心,從而影響企業投資人做出正確的決定,使企業造成虧損。

——綠色債券的交易成本較高。從成本角度看,企業發行綠色債券不僅需要向金融機構支付發行利息,還要支付第三方機構評估產生的費用以及其他額外費用。由于這些費用都需要發行主體支付,無疑增加了發行主體的成本,進而降低了其在資本市場中的競爭力,使其在發行價格上處于劣勢,從而影響其經濟效益。

——市場參與度較低。目前,我國綠色債券發行的主體以國有企業為主,由于國家對民營企業發行債券的門檻設置較高,其結果就是降低民營企業對綠色債券的關注,進而削減民營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數量。同時,綠色債券相對來說在我國起步較晚,對綠色債券的宣傳力度也不夠,導致大眾對綠色投資缺乏關注和了解,繼而直接降低了社會參與度。

發展綠色債券的對策建議

——完善綠色證券制度體系。一是建立政策支持體系,加強綠色債券發行制度建設。因為每個系統的引入和實施,首先要確定它是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實現性,這是衡量其是否具有價值的標準。結合各個領域的經濟發展規劃,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支持,使發行綠色債券風險最小化。二是統一各部門對綠色項目的定義和標準,讓規則以“綠色指南”代替“綠色統計”,讓市場主體準確理解“綠色”的含義,明確綠色項目認定標準,進而加快綠色債券在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

——擴大綠色項目信息披露,樹立企業綠色形象。企業在發行綠色債券期間發布綠色計劃項目書,相關后續投入資金也應體現在計劃書中。關于籌集資金的使用,企業應當及時通過權威媒體或企業官方平臺公布每個綠色項目的資金使用比例,并定期報告項目的具體進展和遇到的問題。通過及時披露這些數據,可以在市場和投資者心中樹立起公司的品牌形象,成為一個可靠、綠色和負責任的企業。

——降低綠色債券的發行成本。雖然我國對發行綠色債券的企業有一定的優惠政策,但是就目前來看,發行成本仍然較高。為了引導企業對綠色債券的高度關注,應從根源上解決企業的發行成本問題,通過一系列舉措,消除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顧慮??梢詫Υ_定的企業綠色項目進行專項補貼,例如為企業提供低息補貼,同時對企業所得稅給予一定的減免,進而減少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綜合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我國現階段綠色債券市場的主體以國有企業為主,民營企業和民眾參與相對較少。主要是由于民營企業的環保意識比較薄弱,認為綠色產業收益低等而不愿意加入到綠色債券發行的隊伍中,所以國家應該降低民營企業的參與條件,比如優化綠色債券發行的審批程序,實行綠色項目和非綠色項目的差別化利率等,提高民營企業參與綠色債券市場的積極性。同時,要不斷加強宣傳,向社會大眾普及綠色債券知識,使更多投資者了解綠色債券,選擇綠色債券。

猜你喜歡
企業融資生態文明
淺析中小企業財務壓力及策略
淺析企業融資風險的成因及防范
遼寧省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化解途徑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研究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生態文明視閾下河北省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發展研究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企業并購中的財務問題及對策
關于企業財務管理與企業融資問題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