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危險因素

2022-05-09 00:43肖可程美素麥小谷謝敏
中國醫學創新 2022年12期
關鍵詞:白內障

肖可 程美素 麥小谷 謝敏

【摘要】 目的:探討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危險因素。方法:選擇2019年3月-2021年4月于陽江市陽東區人民醫院行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的210例白內障患者,根據術后有無發生感染性眼內炎,將患者分為發生組(n=47)和未發生組(n=163)。統計患者相關基線資料,分析白內障手術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危險因素。結果:發生組和未發生組的年齡、糖尿病、手術時間、玻璃體溢出、手術切口、開放性眼球外傷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生組和未發生組的性別、高血壓、肥胖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65歲、有糖尿病、手術時間≥1 h、玻璃體溢出、透明角膜切口、有開放性眼球外傷是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危險因素(OR>1,P<0.05)。結論:年齡≥65歲、有糖尿病、手術時間≥1 h、玻璃體溢出、透明角膜切口、有開放性眼球外傷是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危險因素,臨床應及時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以減少白內障患者術后感染性眼內炎發生風險。

【關鍵詞】 白內障 感染性眼內炎 手術切口位置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ve Endophthalmitis in Cataract Patients/XIAO Ke, CHENG Meisu, MAI Xiaogu, XIE Mi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12): -16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ve endophthalmitis in cataract patients. Method: A total of 210 cataract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hacoemulsification in Yangdo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Yangjiang City from March 2019 to April 2021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ve endophthalmiti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ccurrence group (n=47) and the non-occurrence group (n=163). The baseline data of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the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ve endophthalmitis in cataract patients was analyzed. Resul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diabetes, surgical time, vitreous overflow, surgical incision and open ocular trauma between the occurrence group and the non-occurrence group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hypertension and obesity between the occurrence group and the non-occurrence group (P>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65 years, diabetes, surgical time ≥1 h, vitreous overflow, transparent corneal incision, and open ocular trauma were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infective endophthalmitis in cataract patients (OR>1, P<0.05). Conclusion: Age ≥65 years, diabetes, surgical time ≥1 h, vitreous overflow, transparent corneal incision, and open ocular trauma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infective endophthalmitis in cataract patients, clin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imely formulat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ve endophthalmitis in cataract patients.

[Key words] Cataract Infective endophthalmitis Surgical incision lo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Yangdo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Yangjiang 5295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12.039

白內障為中老年人常見疾病,臨床癥狀表現為視力下降、視線模糊、眩光感等,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若不及時接受規范治療,易對眼部造成不可逆影響[1]。目前,手術是臨床治療該病常用手段,療效顯著,但術后并發癥較多,不僅增加患者痛苦,還會降低治療效果[2]。其中以感染性眼內炎最為常見,一旦發生,不僅會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增加摘除眼球的風險[3]。因此,積極找出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危險因素,并給予相應干預措施,對促進術后康復,提高其生活質量意義重大。鑒于此,本研究對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3月-2021年4月于陽江市陽東區人民醫院行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的210例白內障患者。納入標準:(1)白內障符合文獻[4]中相關診斷標準,并經眼部影像學、眼底檢查等檢查確診;(2)無認知或精神障礙。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眼部感染;(2)正在使用細胞毒性或糖皮質激素藥物;(3)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血液系統疾病;(4)合并惡性腫瘤。感染性眼內炎診斷標準:臨床癥狀表現為玻璃體及前房積膿、角膜水腫渾濁、眼痛、前房大量滲出、混合結膜充血、積膿、瞳孔縮小,嚴重者視力顯著下降。根據術后有無發生感染性眼內炎,將患者分為發生組(n=47)和未發生組(n=163)。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且患者自愿加入研究。

1.2 方法 設計一般基線資料調查問卷,詢問并記錄患者相關基線資料,包括:性別(男、女)、年齡(≥65歲、<65歲)、糖尿?。ㄌ悄虿≡\斷標準參考文獻[5],且實驗室檢查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水平≥11.1 mmol/L)、手術時間(≥1 h、<1 h)、高血壓(高血壓符合文獻[6]相關標準,且收縮壓≥140 mmHg或舒張壓≥90 mmHg)、玻璃體溢出(是、否)、手術切口位置(鞏膜隧道、透明角膜)、肥胖(體重指數≥28 kg/m2)、開放性眼球外傷(有、無)。對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危險因素用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發生組和未發生組的年齡、糖尿病、手術時間、玻璃體溢出、手術切口位置、開放性眼球外傷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生組和未發生組的性別、高血壓、肥胖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危險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納入logistic回歸分析,并進行變量說明與賦值,將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情況作為因變量(發生=1,未發生=0),自變量賦值見表2。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65歲、有糖尿病、手術時間≥1 h、玻璃體溢出、透明角膜切口、有開放性眼球外傷是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3。

3 討論

感染性眼內炎常發生于手術后24~96 h,具有進展快、起病急等特點,可在短時間內對患者視力水平造成損傷,若不及時進行規范治療和干預,不僅不利于患者預后恢復,甚至出現失明[7-8]。因此,積極找出導致白內障手術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相關因素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65歲、有糖尿病、手術時間≥1 h、玻璃體溢出、透明角膜切口、有開放性眼球外傷是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危險因素(OR>1,P<0.05)。分析原因在于:(1)年齡≥65歲。隨年齡的不斷增長,機體臟器功能逐漸衰弱,造成患者免疫力低、體質弱、手術耐受性差,難以抵抗外來病菌的入侵,進而增加感染性眼內炎發生風險[9]。(2)糖尿病。血糖水平長期呈高糖狀態,致使血漿滲透壓不斷上升,同時也為病原菌創造了生長、繁殖的有利條件,而增加感染性眼內炎發生風險;此外,糖尿病還會對器官血供造成影響,使其抗感染能力下降,同時延緩手術切口愈合,進一步增加感染性眼內炎發生風險[10-11]。(3)手術時間≥1 h。手術本身屬一種侵入性操作,隨操作時間的延長,切口暴露時間亦延長,增加致菌群附著在切口數量,加之因眼科手術器械精密度較高,存在多處隱藏結構,極易發生消毒不徹底的情況,部分醫護人員在繁忙的治療過程中,易出現手或器械污染,進而增加感染性眼內炎發生風險[12-13]。(4)透明角膜切口。有研究指出,鞏膜隧道切口具有良好水密封性、且術后不易發生切口滲漏或開裂等不良事件,而透明角膜切口發生切口滲漏風險較高,病原體可通過手術切口進入眼內,進而增加感染性眼內炎發生風險[14-15]。(5)有開放性眼球外傷。開放性眼球外傷包括鉛筆尖扎傷、鐵屑飛濺進入、刀剪銳器傷等,傷及晶狀體,使晶狀體囊膜和眼前節密閉性的完整性受到破壞而發生外傷性白內障,病原菌易隨異物進入玻璃體或前房,進而增加感染風險[16]。(6)玻璃體溢出。完整的晶體后囊可抑制致病菌的入侵,若發生后囊破裂,將造成玻璃體溢出,致使玻璃體處于暴露狀態且與外部環境直接接觸,使細菌附著風險增加,進而增加眼部感染風險[17]。

針對上述危險因素,臨床應積極采取如下措施進行干預,以降低術后感染性眼內炎發生風險:(1)詳細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治療方案及術中配合方法,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有助于提高其手術耐受力;對于有糖尿病的患者,入院后應對其血糖水平進行嚴密監測,遵照醫囑實施藥物治療,確保血糖水平平穩后,再行手術治療;若患者術前已存在眼內炎,需按照實際情況予以抗菌藥物治療,以減少感染性眼內炎發生風險。(2)定期培訓醫護人員操作技能,提高醫護人員手術配合技巧,盡可能縮短手術時間,同時術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進行切口消毒,最大程度降低切口表面細菌附著量,降低感染風險;限制手術室人員觀摩數量,并做好手術物品及器械的消毒工作,避免出現交叉感染,進而降低感染風險。(3)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病情,對于可能出現切口滲漏、破損等情況的患者,臨床需加以重視,若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師進行對癥處理,以減少感染性眼內炎發生風險;加強院后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注意眼部衛生,忌用手或臟毛巾擦拭,防止臟物流入術眼,影響治療效果;叮囑患者眼部發生不適需及時就診,并告知其定期復查以及點眼藥水的正確方法,最大限度減少感染性眼內炎發生風險[18-19]。

綜上所述,年齡≥65歲、有糖尿病、手術時間≥1 h、玻璃體溢出、透明角膜切口、有開放性眼球外傷是白內障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危險因素,臨床應及時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以減少白內障患者術后感染性眼內炎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1]劉欣,郁文國.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發病的影響因素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6,33(2):317-319.

[2]曹文兵.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分析[J].吉林醫學,2019,40(6):1259-1261.

[3]溫凱,孫靖.白內障術后急性感染性眼內炎的臨床特征[J].眼科新進展,2019,39(1):79-81.

[4]楊培增,范先群.眼科學[M].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5]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8,10(1):4-67.

[6]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高血壓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9,18(4):301-313.

[7]張嬈,陳映,季萍,等.眼科手術后感染性眼內炎的影響因素及直接經濟損失[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20,19(5):457-461.

[8]周婧,吳堅,朱蓉嶸,等.白內障術后細菌性眼內炎的早期診斷和治療[J].眼科新進展,2016,36(5):474-477.

[9]許衍輝,郝晶晶,董瑋,等.老年性白內障圍手術期眼內炎的預防及易感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0):2321-2324.

[10]吳小玲,陳曉雅,譚麗容,等.白內障手術患者術后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相關因素和圍術期護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4):578-581.

[11]劉文龍,董敏.超聲乳化術治療白內障后感染性眼內炎病原菌分布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8,13(5):539-542.

[12]羅益文,萬尚韜,蔣冬冬,等.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感染性眼內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7):3978-3981.

[13]吳雨濛.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感染性眼內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刊,2020,55(12):1376-1378.

[14]華夏,蘇龍,湯欣,等.白內障術后急性眼內炎的危險因素與預防[J].天津醫藥,2018,46(8):886-890.

[15]趙秀云,武崇光,梁娜,等.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急性感染性眼內炎的治療及病因分析[J].河北醫藥,2019,41(14):2138-2141.

[16]魯為鳳,彭潔,曹勍,等.白內障術后患者發生感染性眼內炎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圍術期護理的預防效果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23):5437-5440.

[17]葉霞,趙蓉,劉震,等.海軍某醫院白內障術后感染性眼內炎發病情況分析[J].人民軍醫,2019,62(10):908-911.

[18]宋君,易娟,余時智,等.圍術期護理干預減少白內障術后感染性眼內炎的效果觀察和滿意度調查[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3):1848-1850.

[19]金慧莉,許懿蓉,鄒月蘭.心理干預在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8):200-201.

(收稿日期:2021-11-18)

①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人民醫院 廣東 陽江 529500

②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

通信作者:肖可

猜你喜歡
白內障
超聲乳化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的療效判定
玻璃酸鈉+rhEGF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
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
白內障常見4誤區
當心藥物導致白內障
白內障,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白色系裝修會誘發白內障?
白內障要等到完全看不見再去做手術
活得夠久,總會得白內障
過多曬太陽有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