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紅色基因”傳承中的“四史”資源運用

2022-05-10 09:32陳敬學
江蘇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關鍵詞:課程構建四史紅色基因

摘要:中小學“紅色基因”傳承教育中融入“四史”資源,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課題。圍繞這一課題,厘清二者的內涵和關系,并在相關理論基礎上構建中小學“紅色基因”傳承的價值體系,明確學校管理者、一線班主任、學生等的相關主體責任,并據此探索“紅色基因”傳承的實踐路徑,對有效落實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有重要啟發。

關鍵詞:紅色基因;“四史”學習;課程構建

中圖分類號:G4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2)04A-0003-05

在建黨、建團百年的時代背景下,學習“四史”知識、傳承“紅色基因”,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但教育界對于“四史”資源如何更好地融入“紅色基因”教育,尤其是對中小學如何進行系統化的“紅色基因”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相對不足。因而,厘清“紅色基因”傳承的價值向度,進而結合“四史”資源構建起與中小學相適應的“紅色基因”課程體系,成為亟待細化解決的教育新課題。

一、“四史”學習及“紅色基因”的內涵與必要性

“四史”又名“新四史”,是指與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密切相關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四階段歷史。這四段歷史既密切關聯,又各有側重,是接續傳承的階段性歷史整體,也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首次以“四史”這一整體性論斷來推動的黨史理論創新。而“紅色基因”是一個“將生物學的基因概念運用于政治領域而產生的政治概念,是指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過程中形成的決定其政治本質和基本政治特性的因子,主要包括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愛國強國的責任擔當、忠誠為民的人民情懷、堅貞勇毅的優良品質等四個方面的核心要義”[1]。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紅色基因”為我國政局的穩定和經濟的繁榮奠定了基礎。當前世界局勢風云變幻,大國競爭日益白熱化。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青少年應傳承紅色精神,在紅色歷史的影響下,用紅色的意志去戰勝疫情,培養自己堅毅的品格,未來才能更好地成長為國家和民族的棟梁,才能讓我們的國家戰勝重重阻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2]。在此背景下,中小學校也積極參與到黨史學習和“紅色基因”傳承的活動中來,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絕大部分師生對“紅色基因”和“四史”有一定認知,但是對它們的內涵、特點的認識并不清晰,對“紅色基因”傳承的策略缺少整體規劃和創新,對于如何更好地傳承“紅色”成果還處于比較茫然的狀態。因此,在當今教育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紅色精神”、傳承“紅色意志”,讓他們更好地在黨和國家的引領下健康成長,以后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是當代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深刻思考的問題。學校黨組織和德育部門需要在中小學課程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將“四史”資源和“紅色基因”傳承進行融合,明晰“紅色”內涵,進而創新“紅色基因”傳承的有效路徑。

二、“四史”資源融入“紅色基因”傳承的目標、內容與主體

(一)“四史”資源的開發要體現“紅色基因”傳承的目標性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3]69,愛國主義教育是立德的重要內容。傳承“紅色基因”必須注意密切貼合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即以“四史”資源為基本學習內容開展愛國主義活動,引導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增強愛國情感和民族認同感,堅持黨的領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勤奮學習。這也與傳承“紅色基因”的整體目標——在追尋先烈遺志的基礎上不忘歷史、不忘初心,做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相一致。

另外,“四史”涵蓋了中國共產黨發展過程中四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因而,在開發“四史”資源的過程中,需要厘清中國共產黨不同時期的“紅色人物”“紅色故事”“紅色基地”“紅色文物”“紅色古跡”,將它們按照“紅色基因”教育的目標進行分類,以黨史資源為重點,結合其余三個階段的歷史內容,進行優化整合,在整體統籌“四史”資源的基礎上分歷史階段進行教學,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著力落實“立德樹人”的整體目標,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紅色精神。同時,要豐富課程形式與教育方法,多維度滲透愛國主義思想,讓中小學生或沉浸感悟或實地觀察,喚醒他們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對革命先烈的愛戴。

(二)“四史”資源的開發要與中小學“紅色教育”的內容相契合

“紅色基因”傳承教育的具體內容可以體現在中小學課程和課外活動兩大維度上。對于“四史”資源的開發利用也要與這兩大教育的主體內容相契合。課程設置上,要開發好“四史”非物質文化方面的資源,以“黨史”故事和紅軍榜樣為重點融入中小學思政課程教學,用生動的故事闡述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脈絡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對照“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搜集、開發當代紅色資源,將其創造性地融入語文、歷史、體育等學科中,形成“紅色基因”“學科聯系網”,在具體的學科教學中滲透“四史”知識,傳承紅色精神,讓學生多方面、整體地理解“紅色基因”的價值。

在中小學課外活動設計方面,要有意識地以“四史”為對象進行紅色實踐創新。在課外活動設計中著重發掘“四史”資源,如搜集師生家族中傳承下來的先烈文物或改革開放時期的錢幣、文具等;還可以結合現有的中小學課外實踐活動諸如“春游”“秋游”“雛鷹假日小隊”“青春儀式”“團員日”等活動,進行“紅色基因”尋訪教育,在實踐與考察中切身體會“四史”資源中紅色人物的精神與紅色地域的文化魅力,在尋訪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毅力和意志。

(三)“四史”資源的開發要體現“紅色基因”傳承的主體性

在“四史”資源開發的過程中要關注三個主體。

第一個是學生主體。學生是受教育者,也是“四史”資源的主要接受者,更是“紅色基因”的主要傳承者,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使命。因此在“四史”資源開發尤其是黨史資源的開發利用上,一定要考慮到當代學生的生活背景和身心特點,要在把握他們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進行“紅色基因”的傳承;要考慮到他們的生活與革命年代的生活相距較遠,創造性地進行“情境體驗式”紅色歷史教學;要考慮到他們身心發展的不成熟、不穩定,系列化地運用“四史”資源,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傳承紅色基因。

第二個是“四史”資源主體?!八氖贰辟Y源開發利用的豐富性、前瞻性、創新性、靈動性都關系到“紅色基因”傳承的效果。中小學校德育部門需要在國家教育綱領的指導下,與出版機構、紅色文化基地等形成合力,運用情境化教學、浸潤式教學、思維演繹教學等方式將“紅色基因”傳承落到實處。

第三個是教育管理者主體。中小學管理者尤其是學校德育部門、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以及學校班集體的指導者、建設者,是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家校溝通的重要橋梁 [3]4。中小學“紅色基因”傳承必然離不開學校德育部門、一線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共同努力。學校德育部門及班主任在“四史”開發中既是開發者、使用者,也是傳承者。在“紅色基因”傳承中,他們既是接受者也是傳遞者,這種橋梁作用對于紅色基因傳承極為重要。在紅色精神與“紅色基因”傳承過程中,教育部門要對一線德育工作者有綱領性、理論性和方法性的指導,在培訓的基礎上讓他們更好地做好“四史”資源的開發和“紅色基因”的傳承。

三、“四史”資源創新中小學“紅色基因”課程構建路徑

(一)以“四史”資源的歷史性劃定紅色課程的階段性

“四史”的內容具有歷史的傳承性和階段性。在構建中小學“紅色基因”課程時,我們可以依托“四史”的時間屬性進行課程階段和具體學習內容的設定。以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四個學段為例,我們在紅色課程設定時可以在小學低年級學段進行黨史故事繪本講評;在小學中年級學段進一步梳理紅色人物及精神,增加與新中國史相關的影視賞析;在小學高年級學段拓展改革開放史,邀請家長參與課程,在班會課或選修課設置“春天的故事”板塊,講述與改革開放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到初中學段,可以綜合性地學習整個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梳理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經典歷史事件,形成獨具特色的紅色基因校本課程,讓獨立割裂的紅色故事交織成體系網,讓中小學生在“四史”資源的階段性梳理中對“紅色基因”傳承形成立體的認知,激發他們對我國紅色歷史的熱愛,進而達到“紅色基因”代代傳承的目的。

(二)以“四史”資源的類型化統籌紅色課程的體系化

“四史”資源從具體的類別上可以分為物質歷史資源和非物質歷史資源,其中物質歷史資源主要指各級各類與“四史”尤其是黨史相關的紀念館、博物館、紅色實踐基地及相關具態化場地或物品。而非物質歷史資源主要包括黨的歷史綱領、精神制度、法律規范、改革發展中的各類史料文件等內容。從這兩個維度開發“四史”資源可以更好地構建中小學“紅色基因”課程的體系,形成“課內紅色教學”和“課外紅色實踐”相協調的紅色課程系統。比如,從課內教學活動來看,應堅守思政課堂在“紅色基因”傳承方面的主陣地,豐富創新思政課的形式,思政課每兩周增加一課時,開設“我看黨的制度”“改革開放史中的紅色教育變遷”等選修課,從“紅色基因”傳承角度讓學生認識黨的發展綱領及黨的宗旨等精神資源的內容。同時也可以將“紅色基因”教育與其他課程中的“四史”內容相勾連,實現“紅色基因”教育的多學科交叉。比如從“理論向度”“價值向度”“實踐向度”三個維度 [4]強化思政課對中小學其他課程的輻射與滲透,構建全學科“紅色課程體系網”。

以思政課輻射中小學語文課程為例,利用“黨史”資源中的紅色人物的意志精神故事,我們可以從選取“紅色經典歷史故事”到“紅色戲劇演繹”,再到“紅色文本比較閱讀”,最終上升到“以手寫心的紅色情感認同”[5]策略來進行。對于“四史”資源的選擇盡量按照從課內到課外的標準,抓住課程內的紅色名著進行拓展,如八上《紅星照耀中國》,選取幾個感人的紅色經典鏡頭進行“情境化”教學,在與小學語文課文《金色的魚鉤》的比讀演繹中,讓學生領悟紅色精神的可貴以及“紅色基因”傳承的歷史必然性,引導學生關注并推薦身邊的優秀黨員事跡,做到課內外紅色資源的融會貫通。其他課程諸如歷史、地理等,我們可以采取視頻或實地考察的形式,用“實踐體驗式”教學來有效融入該課程中的“紅色基因”史料資源。

從課外實踐課程來看,我們同樣需要堅持紅色教育導向,大力開發“四史”中的物質形態資源,在實踐活動中立足“四史”內容,融入“紅色基因”傳承,做到紅色基因教育與紅色課程體系的課內外融會貫通。

首先,學校層面要積極推進“四史”教育,廣泛宣傳“紅色基因”傳承案例。學校黨組織要與課外紅色實踐基地,尤其是“黨史”博物館、紀念館,以及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工廠、村落等紅色基因場所保持緊密聯系,利用好這些紅色物質資源,推進紅色課程實踐化,讓中小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親身走入紅色基地,感受強烈的紅色文化,并以學校宣傳欄、校園電視臺、電臺為媒介,宣傳這些場所基地中的紅色人物案例,讓“紅色基因”傳承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利用晨會、大課間教育時段,推出“四史”學習校本專欄——“紅色傳承經典案例集”供全校師生學習,在歷史與現實的對照中做到“紅色基因”的代代傳承。

其次,班級層面要立足“四史”資源,小組合作推進“紅色基因”教育。利用班會課講好“四史”故事,以其他地區或學校的紅色實踐方案為借鑒,自主設計可行的班級“紅色基因”傳承活動,形成具有班本特色的“紅色基因”傳承活動案例集。以初中學段為例,本學段學制三年,每年都有相應的“紅色基因”傳承活動,三年下來便形成了“紅色基因”傳承系列活動。在初一學段,可以革命故事為主題,追懷紅色記憶。學生在國慶期間慰問老紅軍,探望志愿軍戰士,聆聽戰爭年代的故事,感懷新中國的紅色歷史以及先烈的不易,以班委會為核心小組設計方案并先行探訪,為下一步的“紅色基因”尋訪活動打下思想基礎。在初二學段,可將之前的黨史資源和新中國、改革開放史史料結合,設計“愛我新中國——尋找春天的故事”,讓黨領導的正確性、先進性深入學生內心。在初三學段,可以開展“邁步新時——社會主義史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報告會活動。學校邀請在大學教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家長,向學生講解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脈絡,并重點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學生深切感知紅色中國帶給我們的美好生活,堅定他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之后,請學生代表做學習報告,激發他們的新時代主人翁意識,將紅色傳承落實到實處。學生的活動成果經過匯總、展示與反思,就構成了一脈相承的體系化的“紅色基因”傳承活動,成為“紅色基因”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以“四史”資源的發展性延長紅色課程的持續性

“四史”的各個組成部分是相對獨立又一脈相承的統一整體,并始終處于歷史的發展脈絡中,因而,“四史”資源的開發也具有相對靜態和絕對動態的特點。我們要盡可能地通過古跡的考察與開發,豐富“黨史”資源,也要在動態變化中創新“四史”的具體內容,實現紅色課程的可持續發展。要在學校紅色課程框架的基礎上,不斷發掘并補充相關史料豐富課程的內涵,創造性地開發新的課程形式。比如讓學生學習并總結新時期科學發展觀的主要特征,并以此為基礎去尋找當下具有紅色精神與科學發展品質的企業或個人;讓學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沿著社會主義發展的進程,發現家鄉符合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的場景并進行推薦,或設計家鄉城市的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藍圖,做到“四史”資源開發的發展性與“紅色基因”課程的持續性的辯證統一。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探索“四史”資源展現的新形式,以提升課程的新穎性、趣味性??赏ㄟ^高科技手段再現重要的黨史鏡頭,如利用人機互動系統或AR成像系統真實地參與新中國成立時的開國大典,感受毛主席熱情洋溢的講話,在新中國歷史的再現中切實增強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實現“紅色基因”的有效傳承。這既是“四史”資源開發與時俱進的表現,也是紅色課程可持續發展的表現。

參考文獻:

[1]彭正德,江桑榆.論紅色基因及其在新時代的傳承[J].湖南社會科學,2021(1):12.

[2]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4-03(1).

[3]齊學紅,黃正平.班主任的專業基本功(第3版)[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4]鄧艷君.紅色基因融入課程思政建設的三重路向[J].思想教育研究,2021(2):111.

[5] 季雪娟.用紅色基因點亮生命底色——統編教材紅色經典的導讀策略[J].基礎教育課程,2018(21):65.

收稿日期:2022-02-22

作者簡介:陳敬學,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南京市先進班集體負責人,南京市鼓樓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南京市鼓樓區優秀班主任。

猜你喜歡
課程構建四史紅色基因
提高少先隊員“四史教育”有效性 輔導員可以怎么做
廣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時代學生
讓“四史”教育在中小學落地生根
關注校本,有效教學
論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學生成為紅色基因傳承者中的作用
機械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機械工程標準體系》課程的構建
紅色基因融入精準扶貧工作的價值研究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模塊化課程構建探析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