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道自風華

2022-05-10 19:35蔡雪琴陳燕
江蘇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關鍵詞:家文化特色課程校園文化

蔡雪琴 陳燕

【項目簡介】

昆山市柏廬實驗小學以國家倡導的立德樹人和關鍵能力培養為指導,結合自身發展特色,校于2020年成功申報了江蘇省特色文化建設項目“家有道 自風華——‘家文化特色課程”。該課程有機整合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并對國家課程進行有效拓展延伸,賦予柏廬“家”的特征,形成涵蓋知、情、品、性、身五方面的發展體系。重點建設以“家訓”德育課程、延伸性閱讀課程、啟智“數學+”課程、英語“外交家”課程、七彩藝術課程等為代表的多元課程,發掘學生潛力,發揮個性特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摘要:昆山市柏廬實驗小學堅持立德樹人,傳承朱柏廬《治家格言》,將朱柏廬先生的文化底蘊和新時代素質教育的教學創新相結合,實施“家文化”特色教育,建設“家文化”校園環境,創設“家訓德育”育人共同體,構建“家文化”學校課程,豐富“家文化”社團活動,培育“家文化”慧愛教師,并構建了評價體系,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家文化”;特色課程;校園文化;育人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2)04A-0013-06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強學校內涵建設與課程教學創新,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昆山市柏廬實驗小學開展了“家文化”特色課程的實踐與探索,著力教學創新,打造“家文化”特色教育品牌,有力推動了學校的發展。

一、“家文化”特色課程的研究背景

昆山市柏廬實驗小學創辦于2002年,取名源于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昆山“三賢”之一的朱柏廬先生。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傳承朱柏廬《治家格言》,確立“以人為本,陽光育人,育陽光人”的辦學理念,堅持“為師生增值,為家庭添?!钡霓k學宗旨,逐步形成了“家文化”教育文化建設綱要,以“家有道 自風華”的學校精神,將朱柏廬先生的文化底蘊和新時代素質教育的教學創新相結合,提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一)“家文化”特色課程文化背景

學校以“家有道 自風華”為學校精神,研究朱柏廬《治家格言》為主的經典“家訓”,融朱柏廬先生的文化底蘊和素質教育的人文精神于一體,傳承“治家文化”及古今中外的優秀家訓,認真縷析傳統家訓中的育人思想,挖掘家訓在新時代的育人功能。

(二)“家文化”特色課程的實施基礎

學校切實落實課程計劃,配齊用好各類專用教室,推進課程改革,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以“家有道 自風華”為學校精神,致力打造“家文化”教育品牌。學校每年舉辦“三禮四節”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發展。編印《柏廬孩子學古詩》《柏廬孩子讀家訓》《柏廬孩子品美文》等校本讀本,以朱柏廬先生治家格言為引領,推進中華經典誦讀特色建設。加強各社團建設,如建好用好昆山市防震減災科普館,開展科技教育;成立并運作柏廬兒童體育俱樂部,開展奧林匹克體育項目和棋類項目普及教育,推進智力體育特色建設;加強七彩藝術社團訓練指導,推進藝術教育。

(三)“家文化”特色課程的科研基礎

學校申報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誦讀經典詩文,傳承治家文化的實踐研究”,打造學?!爸渭椅幕苯浀湔b讀特色品牌,弘揚治家文化。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貫穿于每個學期的教學活動中,涌現了一批有特色的優質課,尤其是一批青年教師在經典誦讀的課堂教學中嶄露頭角?!爸渭椅幕弊寕鹘y文化走進了學生的日常生活,走進他們的家庭,規范著他們日常行為,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指南針”。

二、“家文化”特色課程的核心概念

家是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憩的港灣,是個人情感的依托。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家的影子。家文化思想是維系社會秩序和國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是中國人的精神源泉和連接紐帶。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中國人結合儒家思想,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家族文化體系,比如說家規、家教、家訓,并代代相傳下來。我校的家文化則是將中國的政治、傳統宗教、禮俗與文化生活融為一體,使其具備巨大的兼容性,超越時空的局限性。學校對“家文化”特色課程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四個維度。

(一)實現自我的責任教育

“家文化課程”首先是指向學生自身的教育,這是“家文化課程”的起點,并貫穿于“家文化課程”的始終。要想讓學生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并主動地關懷他人與社會,首先就要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養成“兼濟天下”的情懷;其次要激發學生不斷地接近夢想、踐行志向的內在動力;最后要強化學生核心本領的修煉與全面能力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自我實現。而這也構成了學生主動擔當與關懷他人的基本前提。

(二)主動發展的適性教育

教育中的自主發展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主動發展,主動尋求自己的發展空間。這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實現課堂教學的民主化;尊重學生的個性,注重個性化教育;積極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大膽探索。這里的自主不是放任與自由,而是基于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與追求,基于學生發展的需要而提供的最大可能的情境與平臺。這里的發展也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體驗的豐富,更強調學生品格的進步,強調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關愛他人的感恩教育

家文化的一大要義便是對他人的責任,具體表現為理解與體諒他人,關懷與善待他人,幫助與支持他人。對他人的責任歸根結底就是發自肺腑地關愛他人、感恩他人。面對當下社會人情冷漠、關愛缺失的現狀,感恩教育顯得至關重要。感恩教育使學生關愛他人的責任意識得到了強化,而“責任心”本身也被賦予了更加深刻的意義。

(四)服務家園的本領教育

家園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地方,它給人以安全、溫暖與撫慰,更提供人們前行的能量與動力。對于家園,每個身處其中的人都有著深深的依戀,更應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家園潛在的建設者與守護者,柏廬學子必須從現在開始就樹立起服務家園的強烈意識,嚴格要求并不斷地錘煉自己,增強建設家園的本領與能力,通過完善自我去建設美好的家園。當然,服務家園并不只指向不久的將來,而更要立足于當下,在條件允許與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社區弱勢群體提供可能的幫助,為社區發展盡一點綿薄之力。

三、“家文化”特色課程的實施策略

“家文化”特色課程建設既彰顯了昆山鄉賢的文化底蘊,又有效構建了基于兒童立場的文化特色課程,把傳統文化傳承和深化新課程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培養具有家國情懷、敦品弘志、身心兩健、知能行遠的時代學子。

(一)建設“家文化”校園環境

學?!凹椅幕毙@環境的建設既彰顯了傳統文化的韻味與美好,又反映了時代的朝氣與活力,二者能夠相互交融,彼此輝映,對師生的學習與生活場所進行獨具匠心的裝飾,創造富于想象的藝術化的生活環境。在凸顯人文性與時代性的同時,更追求體現互動性,一景一物皆可與師生共存,為師生所用。

1.制訂“家韻泉風”校園環境整體規劃方案

學校在“家文化教育”的主題下,構建了彰顯家風、家訓、家教一體化的校園環境整體規劃方案,著重在體現“家有道 自風華”上有所突破。

2.打造“家風留香”全場景式書卷長廊

學校進一步挖掘歷代家訓,全力打造“家風留香”的全場景式書卷長廊。長廊隨處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與“家文化”有關的圖書與閱讀資料,讓學生在休憩時可以隨手拿來翻閱、品讀。同時,在紙質圖書的基礎上,增添若干觸摸式電子閱讀設備,供學生瀏覽知識、搜索信息。另外,書卷長廊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學生自主參與,學生在享受圖書魅力的同時也要履行管理、保護圖書的職責。

3.建設“家文化微型世博園”品牌

學校從體育館建設著手,著重以“家文化世博園”為品牌打造一流的活動場館。學校在重點加強“家文化博物館”場館建設的同時,建設若干“家文化”系列活動館,供學生進行社團活動及小組研究學習。此外,學校還建設若干游戲樂園,供學生動手操作與課余玩耍。

(二)創設“家訓德育”育人共同體

學校依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緊緊圍繞“家訓”這個核心理念開展德育實踐探索,把抽象的理念與現實課程進行整合,開發學校德育核心課程《柏廬孩子學格言》《柏廬好習慣》,開展品格教育活動,強調學生的內心體驗和平等參與。通過開發德育課程,學校把校園“家訓”文化教育、品格課堂教育和社團教育活動結合起來,全面建立了“家訓德育”實踐活動實施的保障體系。

1.規劃“家訓德育”實踐活動

學校打造了“家訓德育”這一重要品牌,開發各種校內外實踐活動,并進行整體規劃與實施,從德育工作的目標、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不斷實踐研究。具體的實踐活動可以包括家訓文化論壇、家訓觀點爭鳴、家訓高峰辯論,以及各種以科技、文化、藝術等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實踐項目。

2.建立“五位一體”育人模式

“五位一體”育人模式(如圖1)以“家文化”為核心,教師、學生、家長、學校、社區為育人共同體,踐行“勤、儉、和、善、孝、誠”修身齊家的傳統美德。學?;趯W生發展的現實需要,鼓勵家長進校參與育人活動,在活動中全面了解學校品格養成教育,與老師們一起為學生提供溫馨而又真誠的品格養成教育,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行為習慣奠定基礎。此外,學校還積極與社會單位、場館聯合開展育人活動,共同努力創建以“家訓”為特色的群體,培養學生的擔當精神與公益精神。

(三)構建“家文化”學校課程

在學校的教育工作中,課程是核心。因此,學校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培育課程文化。在我校,師生傳承的是優秀的文化傳統,秉承的是傳統的朱氏家訓,追尋的是名人家訓的步伐,以家文化作為學校的文化脈絡,以助人立德修身的經典作為載體,培養新時代的柏廬學子。

1.確立學校課程理念

依據蘇州市教育局《蘇州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文件要求,學校針對學生發展情況,增設部分學校課程。我們提倡以高效、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做好國家的基礎性課程,以投入與創新做好拓展課程與研究課程。在不斷地實踐探索中,逐步打造獨具柏廬特色的“家文化”課程,努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敦品弘志、身心兩健、知能行遠的時代學子。

2.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和實施方案

學校通過專題講座、沙龍研討、自主學習等形式,明確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和操作策略。學校成立“家文化”課程開發委員會,研制課程開發框架,進行課程開發的整體規劃與設計。學校重點建設以“家訓”德育課程、延伸性閱讀課程、啟智“數學+”課程、英語“外交家”課程、七彩藝術課程等為代表的多元課程,發掘學生潛力,發揮個性特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四)豐富“家文化”社團活動

學校追求“自由多元”的學生文化。自由,是讓學生在學校里是自由的,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課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長發展自我;多元,是需要適應不同學生的成長特點,進行適合的教育,強調教育的針對性與適恰性。為此,學校社團建設的理念為:一是提供豐富的活動或社團部,讓學生自由選擇;二是提供充足的成長空間,讓學生自由發展;三是做到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在“家文化”理念下,學校大力加強社團建設,制定服務于社團發展的激勵型章程,充分發揮學生群體的自組織能力。學校鼓勵創建以“家文化”為統領的豐富多樣的社團,重點打造“陽光活動”“科學創客”“七彩生活”三大類型的社團課程,發掘學生潛力,發揮個性特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同時,學校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專注精神與實踐能力,為展現學生藝術素養、才能提供廣闊舞臺,為快樂校園增添豐富色彩。

(五)培育“家文化”慧愛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泵鞯罉方叹褪窃诎盐战逃幝傻幕A上,善于教學與教育,成就學生,成就自己。學校圍繞培育“明道樂教”慧愛教師為目標,培養教師樂于合作、勤于探究、勇于創新的團隊精神,形成推動教師成長發展的長效機制。

1.研制“慧愛”教師標準

學校圍繞“家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以“明道樂教”為教師專業發展目標,根據我校教師發展的現實基礎與主要問題,研究制定“慧愛”教師專業發展標準,為教師專業發展指明方向,為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完善與改進提供參照。

2.開設“慧愛”教師發展平臺

學校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各種有力支持,一是重視校級平臺建設,讓每一個教師都有展示與鍛煉的機會;二是突破學校界限,在區域范圍內為教師成長創造條件;三是拓展高層次平臺,加強高層次培訓與科學研討的力度,助推拔尖教師的不斷涌現。

3.建設教師發展共同體

學校通過建立激勵性長效機制,推動豐富多樣的教師共同體的形成與壯大。學校建立了共同體的基本規章制度及規范,為教師共同體活動提供時間與物質上的充分保障;鼓勵共同體的變革與創新,專門設立共同體成長基金,獎勵共同體成員的成長進步。

(六)建設“家文化”服務平臺

學校牢固樹立科學教育觀、課程觀、質量觀,以“家文化教育”為核心,以校為本,以人為本,依托信息技術拓寬“家文化”教育服務平臺,建設、管理學校文化,突破校園邊界,逐步構建充滿人文關懷、體現個性差異、滿足不同需求的教學體系。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與社會、家庭形成良好互動,共同創設多元融合的育人空間,讓“家文化”教育變得更智慧。

1.建設學校云端數據庫

學校搭建家文化云端數據庫,使之成為教師進行教學、教學研究和學生的學習探索“家文化”內容的支持平臺。教師、學生在校園內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以無線接入的方式接受數據庫提供的服務,隨時隨地查閱“家文化”課程內容。

2.建設學校教學互聯網

學校打破各科壁壘,實現探究資源和成果的互聯互通。建立高速互聯網,并與云端存貯、云計算、云授課等新型技術手段相結合,這樣不但能將課程與學生實時相連,也能將課程與課程無縫對接,更能將課程的外延拓展到無限的時空中。

3.公益實踐基地建設

學?;谏鐓^的現實需要,以社區為主陣地建立多個公益實踐基地,可以包括博物館、圖書館、敬老院等,建立學生志愿者組織,并以之為主體,深入到學校外的社會公共領域,進行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務與關愛行動,培養學生的擔當精神與公益精神。

四、“家文化”特色課程的評價策略

為確保學校課程方案的整體有效實施,應建立有效的評級機制。我們關注到對課程本身品質的評價,對課程實施者即教師實施效益的評價以及對課程直接受益者即學生的發展效益的評價。

(一)對課程的評價

對于課程的評級,學校設計了相應的課程評價表,評價主體有教師,也有學生。主要評價課程的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預定的教育目的,實現的效果如何。重點評價課程是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課程是不是學生所喜歡的,課程是不是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有了這份課程評價,讓課程實施更有方向,也更有策略。

(二)對教師的評價

學校從“家文化”中提煉出“三律”教師評價機制,以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第一,合律教育原則,啟教學之智。合律意為教育要遵循一定的教學規則,要具有課程視野,具備課題意識。第二,自律課堂模式,探兒童之趣。自律意為自我約束,有效教學的課堂應適合自己、適用學生,重點從和諧的學習氛圍、鮮明的主體意識、開放的教學形態、多元的教學輔助等方面進行實踐。第三,律行綠色評價,行評價之效。學校還制定了“三律課堂教學評價表”,重點從科研意識的凸顯、教學效果的達成、教學風格的形成、學生素養的提升等方面進行評價。

(三)對學生的評價

學校從“家文化”中提煉出“律動”學生評價機制,律于心,動于行,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動態的、多元的、發展的形式進行評價。學校設計了《昆山市柏廬實驗小學××××課程學生評價表》,評價內容側重從學習態度、合作意識、信息處理、認知能力、實踐創新、成果展示等方面進行等級評價,鼓勵更多學生能夠在開放、民主、多元的評價中,獲得自信與力量。

學校在“家文化”特色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探索地方先賢文化傳承與新時代教育創新的結合點,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有機整合、有效延伸,促使學校進步、師生發展。同時,設計配套的課程評價體系,讓這一課程研究得以有效開展,扎實落地,研究成果得以有效推廣。

本文系2020年度江蘇省小學特色文化建設項目“家有道 自風華——‘家文化特色課程”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01-25

作者簡介:蔡雪琴,昆山市柏廬實驗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蘇州市學科帶頭人,江蘇省教育系統先進個人;陳燕,昆山市柏廬實驗小學教科室主任,蘇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昆山市學術帶頭人。

猜你喜歡
家文化特色課程校園文化
智慧校園在中職學校校園文化中的建設與應用
持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助力基礎教育階段人才培養
新生態學校的校園文化
“家文化”在現代化新型國企公司的探討與實踐
小學數學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探討
校本特色課程的教學實施與評價
簡談中職學校的教育創新
“家文化”班級建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淺論中職學校的教育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