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學案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2022-05-11 15:43王震
當代家庭教育 2022年10期
關鍵詞:學案環節科學

王震

摘 要:初中地理課程當中包含大量的抽象性知識、概念性知識,因此對于思維能力尚未完全形成的初中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大難度。如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提升學生地理知識儲備的同時,也對學生的科學思維展開培養,是初中地理教師共同關注的重點問題?;诖?,本文深度分析在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環節合理運用導學案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初中教育;地理課程;科學思維培養;導學案

【中圖分類號】G633.5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0-0041-03

Strategies of Guiding Cases Used in Geograph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WANG Zhen (Chaoyang School, Yuzhong County,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ourses contain a lot of abstract knowledge and conceptual knowledge, so it is difficul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have not yet fully formed their thinking ability to learn.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while improving the students' geographical knowledge reserve, but also cultivating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is a common focus of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rationally using the guide case in the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ourse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Geography curriculum; Scientific thinking training; Study guide case

在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環節,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教師的引導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揮,教學質量始終無法達到理想狀態。通過導學案教學法的科學運用,教師可以對學生展開針對性引導、啟發式引導,能使學生擁有充分思考的學習空間。在提升地理知識儲備的同時,感受到地理課程學習樂趣,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初中地理教師應當在地理課程教學環節合理應用導學案,顯著提升初中地理課程教學質量,促進初中生核心素養發展。

1.在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環節引入導學案的重要性

(1)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興趣

導學案教學法的引入打破了傳統教學觀念與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與制約,為學生營造了更加優質、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欲望。不僅如此,導學案教學法可以針對學生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展開科學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摒棄傳統死記硬背的學習觀念與學習方法。

(2)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

初中地理課程當中包含大量的概念性知識,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在地理課程學習環節,教師不僅需要結合教材,向學生展開基礎知識講解,同樣也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學習能力進行導學案的設計,充分發揮導學案教學法的優勢,為學生預留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間,使學生在學習環節可以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不斷在學習環節積累學習方法與學習經驗,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與空間想象能力,并養成良好應變能力??梢栽谛轮R學習環節當中合理運用所學知識來展開分析與理解,形成舉一反三創造意識,這也符合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各項要求。

2. 在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環節合理運用導學案的實踐策略

(1)科學發揮地理學科優勢

初中時期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強這一特點,若是地理教學環境過于枯燥,則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無法得到有效激發。長此以往,學生必將會受到消極情緒影響,逐漸失去學習自信心。而科學引入導學案教學法可以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與制約,為初中地理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不斷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習積極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見,導學案教學法與初中地理課程高度契合,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就地理知識結構而言,趣味性知識就是地理課程的一大核心特點。地理教材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而在教學環節,教育人員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呈現美輪美奐的畫面,以更加直觀的方式來對學生展開引導,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與學習興趣。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輔助下,可以使地理課堂由枯燥無味,變得趣味橫生。不僅如此,通過導學案的科學引入,可以發揮地理學科優勢,以趣味性知識來激發學生探索欲望與求知欲望,深度挖掘潛在的趣味性內容,并且展開合理加工。

例如:在《火山與地震》教學環節,初中地理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投影設備為學生播放地震以及火山噴發視頻,以更加直觀、更加真實的方式呈現教材內容,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生興趣滿滿的狀態下引入整堂課的教學主題,在導學案的科學引導下引發學生自主思考,使學生通過觀察視頻、自主思考以及小組研討等方式分析地震的影響因素以及發生原因,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感知力,發揮學生主體優勢,為初中地理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再如:在講解“大陸漂移假說理論”時,教師就可以向全體學生講解與之相關的小故事,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而且可以在求知欲望的加持下,形成濃厚的學習欲望,學習積極性也被有效激發,不僅可以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參與性與主觀能動性。57B74F00-2513-474C-AD0B-390D1ADD242C

(2)發揮教學導讀優勢

教學導讀是教學案當中的核心教學任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教學導讀這種方式來展開導讀式學習,組織全體學生開展圖表分析與文本閱讀,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具體而言,在教學導讀環節,要求學生對教學材料當中的重點內容展開科學總結,然而部分學生由于缺少良好的閱讀習慣與理解能力,在文本閱讀環節與圖表分析環節,難免存在思路不清這一問題。因此,組織學生展開有效閱讀,是整個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教師需要結合導學案當中的核心問題,來激發學生自主思考,在教學材料當中找到與之相符的答案,并且展開深入閱讀,進而使學生可以在科學的引導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解決問題,以此完成知識內化。

例如:在《比例尺》知識點教學環節,首先,教師就可以在導學案當中設計以下教學問題:“為什么中國地圖當中的北京市區域與北京市地圖區域大小相同,但實際面積卻天差地別?”通過這一教學問題設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為保證學生主體優勢可以得到有效發揮,教師可以將全體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小組研討,找出其中的重點內容與難點內容。其次,待學生掌握比例尺基礎知識后,教師可以為學生預留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間,要求學生結合比例尺知識畫出校園當中的樓房圖形。最后,在小組評比環節,由各個小組互評得出哪個小組畫出的圖形更加美觀。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地理學習技能,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

(3)科學開展教學導議

教學導議是指教師通過科學引導、啟發式引導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凸顯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意識到自身在學習當中的重要作用。圍繞教學案當中思考題目展開科學討論,這不僅是導學案設計當中的關鍵性內容,同樣也是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在此環節,要求學生對基礎知識展開深度學習,并且結合自身在課堂當中所學的內容來展開思考題討論。教育人員應當結合自身智慧來展開思考題設計,在設計環節保證思考題與地理教學內容高度契合,符合學生的興趣特點與認知能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與求知欲望,使學生在興趣滿滿的狀態下來展開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擁有更加亮眼的表現。

例如:在《西雙版納》教學環節,初中地理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發揮想象力探索西雙版納旅游業發展受阻的原因,并且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但由于學生對西雙版納地區缺乏了解,因此在地理課程學習環節,也難以形成良好的探索欲望。此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環節引入視頻資源,通過西雙版納地區紀錄片的播放,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再配合假設性提問、對比性提問來激發學生探索欲望,要求各個小組派代表發言,闡述小組整體觀點與想法。在此環節為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當對表現出色觀點新穎的學生給予及時表揚,幫助各個小組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使各個小組成員在教師的激勵下,更加自覺自愿地參與到小組討論環節。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旅游專家對西雙版納地區的建議與看法,使學生可以通過借鑒專家觀點來提升自主思考空間,逐漸養成良好的發散思維。為保證學生的創造意識可以得到有效培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如果我是西雙版納市長”為題來創建經濟建設方面的方案,通過科學設計與合理安排,使整個教學活動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思想活動規律,有助于培養初中生的探索欲望、創造意識、創新精神以及創新能力、自主意識,使學生以飽滿的情緒開展一系列學習活動,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問題探索環節,顯著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提升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將其合理應用與學習活動與現實生活當中,提升知識轉化能力與知識遷移能力。

(4)科學開展教學導練

課堂訓練是整個初中地理課程當中的關鍵性環節,同樣也是最后一個教育環節,著重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展開培養。通過課堂訓練結果,可以使教師掌握學生知識內化情況,針對性地展開鞏固訓練設計與復習設計,可以顯著提升初中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以更加科學的方式開展課堂訓練活動。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升地理知識儲備,構建完善的地理知識結構體系,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自主學習思路與課堂學習規律,精準掌握整個學習活動的主線,確保地理課堂學習與學生課后自主學習質量。而在導學案當中的開展導練環節,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引導訓練方式、小組合作訓練方式與強導訓練方式來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效率,從而營造更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促進整個地理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例如:在《中國行政區域》知識點教學環節,地理教師就可以組織全體學生展開課堂訓練,要求以小組為單位來展開拼圖活動。將全體學生分為人數均等、能力相當的若干學習小組,并且將拼圖速度、拼圖的精準性作為評價標準。待整個拼圖活動完成后,可以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展開總結性闡述。

(5)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為保證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地理課堂得到有效發揮,教育人員應當結合學生發展需求來創設課堂教學方法,使學生擁有良好的自主意識,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核心主體。為實現這一目的,教師應當對學生展開科學引導,幫助學生梳理地理課程學習特點,使學生可以在特定的環境問題下展開自主思考,并且學會如何自主創新、自主發展。針對初中地理課程特點,教師可以選擇歌訣法來展開學生引導,通過簡潔明了的地理歌訣來提升學生記憶程度,使整個學習行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可以選用圖像引導法,地圖也是整個初中地理知識學習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應當針對地圖應用能力較差的學生展開針對性引導,教會學生如何識圖、如何看圖、如何繪圖、如何用圖,并且將抽象性的概念性知識轉化為地理圖像,實現圖文結合。針對地球公轉以及行政區域劃分等教學難點環節,可以發揮圖像教學法的優勢,除此之外,還可以引用觀察法使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觀察與地理知識相關的各種事物,聯系生活實際來提升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分析各種地理現象的規律與成因,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減輕學生學習壓力,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當中。營造良好的地理課堂教學氛圍,這也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途徑。在輕松愉悅的地理課堂教學氛圍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將被有效地激發。為此,教師應當注重在技能傳授與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對學生展開情感教育,給予學生必要的關心與尊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學習環節當中的主體作用。

3.結語

總而言之,導學案是初中地理課程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二者之間具有諸多互通之處。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科學發揮地理學科優勢、發揮教學導讀優勢、科學開展教學導議、科學開展教學導練等方式來開展導學案設計,在提升初中地理課程教學效率的同時,也為學生科學思維發展、核心素養發展奠定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吉茹. 核心素養引領下導學設計在高中地理復習課中的應用與實施——以“全球性大氣環流”復習為例[J]. 地理教學,2018(20).

[2] 廖榕新.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地理導學案設計實踐探索 ——以《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為例[J]. 文理導航,2018(9).

[3] 周義欽. 滬版新教材應用GIS助推地理實踐能力的案例研究——以“利用三維GIS觀察典型地貌形態”的實踐活動為例[J]. 地理教學,2021(04).57B74F00-2513-474C-AD0B-390D1ADD242C

猜你喜歡
學案環節科學
《背影》導學案教學
鄉愁導學案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依托過渡環節 構建游戲化微課程——解決幼兒園過渡環節“消極等待”的策略
諺語趣畫
五環節助學教學設計案例
“比例尺(一)”導學案
科學拔牙
多環節可變主體行為監管的行為觀測力度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