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市科技人才集聚發展策略研究

2022-05-12 20:24張萌萌路普慶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22年2期
關鍵詞:聊城市科技人才發展策略

張萌萌 路普慶

【摘 要】加快推進科技人才集聚發展是立足聊城市需求、增強聊城市實力做出的戰略性部署,隨著競爭愈發激烈,聊城市亟須加快建立一批能力突出、素質優良的科技人才隊伍,需要科技人才支撐。文章分析了當前聊城市科技人才集聚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涉及環境建設吸引力、科技人才引進觀念、平臺載體建設等多個方面,并圍繞聊城市實際,提出了精準引才、環境留才、平臺聚才、靈活育才的對策建議,以期推動科技人才集聚,充分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活力,為聊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智力支撐。

【關鍵詞】聊城市;科技人才;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C9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2)02-0126-03

1 科技人才概述

科技人才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富有的重要推動力[1]?!秶抑虚L期科技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中明確了科技人才的概念和大致分類,科技人才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從事創造性科學技術活動,對科學技術事業及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主要包括開展科學研究、科學技術服務、科學技術管理等工作[2]??萍既瞬攀橇某鞘谐掷m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是推動聊城市綜合高速發展的催化劑,如何進一步加快聊城市科技人才集聚發展是當前需要攻克的難題。

2 聊城市科技人才集聚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

2.1 聊城市環境建設吸引力有限

聊城市位于三省交界處,盡管可利用內陸省份的豐厚資源,但是基礎環境較差,配套基礎設施較為滯后,產業鏈固化,產業結構不夠優化升級,市場競爭力弱,在省內處于落后地位,對科技人才的吸引力遠不如一線城市[3]。此外,聊城市一些企業地處縣城,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商業金融、信息交流等方面與市區和一線、二線城市相比,有明顯差距,對數字化、高端研發科技人才、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等吸引難度大,聊城市硬環境和軟環境有待逐步增強。例如,聊城市東阿縣某科技型企業在數字營銷、藥品研發、智能制造方面急缺科技人才,但綜合發展環境嚴重阻礙了科技人才的引進步伐。

2.2 科技人才引進觀念有待改變

用人單位引進科技人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缺乏長遠眼光,更加看重眼前利益,不僅擔心投入大量科研經費后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擔心科技人才流失,帶走相關技術,會削弱企業的競爭力。大部分用人單位也沒有完善的引才育才規劃,配套設施、企業文化建設不全面,分配激勵機制不健全,發展晉升空間不明朗,關心愛護人才不到位,沒有形成尊才、重才、愛才、用才的氛圍,在選人用人方面,仍然存在論資排輩、任人唯親的情況,難以形成公平競爭的科研環境,這不僅會打擊科技人才的積極性,還促使科技人才資源流失。此外,相比從事科技活動研究,一些科技人員更傾向去政府單位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科技人員短缺的局面,如在聊城市高新區某科技型生物公司,很多人辭職追求“鐵飯碗”,其中多數為青年科技人才,科技人才引進工作任重而道遠。

2.3 科技人才平臺載體建設不夠完善

平臺載體為科技人才集聚提供支撐,但聊城市現有平臺載體數量少、質量欠優,缺乏對科技人才吸附能力強的“瞪羚”“獨角獸”等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目前,聊城市共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7家、省企業技術中心6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家、省級院士工作站24家、省級重點實驗室6家。與同等水平城市相比,聊城市各個類型平臺載體數量較少,規模較小,承載科技人才的能力也有限,不利于實現對科技人才項目的孵化、扶持和提升等服務。比如,聊城市陽谷縣中小企業比重較大,平臺規模小,研發投入相對有限,吸引科技人才在陽谷縣創新創業的難度很大。

2.4 海外科技人才承載能力弱

隨著聊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吸引了不少外資,但聊城市技術密集型企業較少,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比重偏低,對海外科技人才的需求相對較低,吸附、承載能力也有限。聊城市高端外國科技人才主要聚集在聊城大學,在科研成果轉化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上還有短板。2020年,聊城市共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件92個,境外8人、境內29人、延期55人,其中按照從事工作崗位區分,工程技術人員有7人、科學研究人員有1人,科技人員占比較低。此外,聊城市外專服務方式方法較為單一,服務保障機制不健全,激勵措施不得當,需要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長效的溝通聯系服務機制,妥善處理外國專家的合理訴求。

2.5 科技人才競爭力不強

聊城市科技人才競爭力不強主要體現在以下3點:一是雖然人才隊伍逐步壯大,但是缺乏在某一行業能夠引領技術跨越式發展的頂尖領軍型科技人才,諾貝爾獎獲得者、外國院士、“兩院”院士等在聊城市科技人才隊伍中的占比非常小。二是引進的科技人才與聊城市當前產業發展之間的銜接有效性不高,整體“產業+人才”模式發展不甚理想,專利申請量、技術市場成交額、高科技產品出口額等科技人才產出指標有待提高。三是申報國家級、省級科技人才項目難,一些科技人員雖掌握領先的技術,但缺乏在國內外著名高校學習、在知名企業就業的經歷,不滿足科技人才項目申報條件。比如,聊城市某龍頭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循環利用將電價控制在0.2元/kW·h左右,在電力領域具極強的競爭力,但科技人員能力有待加強,經驗還不夠豐富,企業的產值規模、科研實力有待提升,未達到項目申報門檻。

3 聊城市科技人才集聚發展策略

3.1 精準引才,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動態監測人才需求,按需統籌科技人才招引,在全市范圍內廣泛征集科技人才需求,掌握科技人才引進、外流及需求的實時動態信息,堅持“靶向引才”,提高整體科技人才引進的“精準度”,采用“柔性引才”,將招商與招才、引資與引智緊密結合起來,鼓勵支持外來科技人員來聊干事創業、本地科技人才回流創業發展。積極學習其他地市引進科技人才的先進經驗,如張家港市經驗,全面摸排優質項目和本土企業“嫁接”需求,通過舉辦“企業家圓桌論壇”等活動,完成優質項目與本土企業的對接,積極探索領軍人才優質項目與本土企業“嫁接”新模式,以產業鏈吸引優質項目和科技人才,形成產業鏈、人才鏈雙循環的良好局面[4]。

拓寬科技人才引進渠道,拓展科技人才引進方式。通過品牌效應引才,定期舉辦國際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洽談會,實施海外英才匯聚聊城計劃,引進緊缺科技人才和科技創新團隊。通過技術合作項目引才,鼓勵與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領軍科技型企業開展技術合作,開展因公出國(境)進行國際互訪、學術交流、人才交叉培養、項目協作等,引進一批國際、國內科技人才和科技創新團隊。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技術合作關系,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形成科技研發與技術成果轉化鏈條,如陽谷縣眾多科技型企業與重慶大學、天津大學、中科院等開展技術合作,引進行業國內外專家,破解行業技術難題。

3.2 環境留才,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暢通渠道,強調服務理念,優化發展環境,在科技人才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優質且全方位的服務[5]。例如,上海市給予科技人才豐厚的薪資待遇,當獲得重大科研成果時,給予科技人才及創新創業團隊資金支持,推進了上海市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工作[6]。在醫療教育等生活配套方面,南京市政府為有關科技人才提供醫療保險、免費康養和健康體檢,在指定的醫療機構可享受醫療綠色通道服務,科技人才引進工作取得成效[7]。

當前,聊城市科技人才綜合環境亟待優化。努力提升城市環境,政府要合理規劃城市布局,加快完善城市基礎設施、交通網絡、生態系統建設,提高城市引才留才的吸引力。提供優質生活服務,完善科技人才安居體系,在教育醫療等方面,著實提供政策傾斜和優質資源,真正落實科技人才政策,在生活補貼、租房補貼、購房補貼等方面給予資助,在配偶隨遷、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充分提升科技人才的幸福感、獲得感。優化工作環境,鼓勵用人單位建立公平科學的管理體制,注重科技人才的培養培育,營造良好的愛才惜才氛圍。同時,要建立和完善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和規范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勵制度,為創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長提供良好創新環境,增強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3.3 平臺聚才,推進各類載體建設

構建以國家級平臺為龍頭、省市級平臺為支撐的創新平臺體系,完善與優化國家級、省級各類平臺,以研發平臺建設為抓手,加大對研發平臺在政策、資金、項目上的扶持力度及管理、監督力度,確保研發平臺發揮其應有的效能。重點支持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等領域科技型企業,不斷提升科研裝備水平,創建國家級企業研發機構。鼓勵中小微企業建設自主科研平臺,逐漸促進其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再創新。例如,陽谷縣某科技型企業在國家橡膠助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基礎上組建了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臨清市某科技型企業著力推動研發平臺建設,先后組建了聊城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省企業技術中心、軸承熱處理新技術試驗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極大地提升了科技人員的創新能力。

鼓勵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開放技術平臺,為科技人才進行科研活動和成果轉化提供場所,滿足科技人才創業創新的基本需求,鼓勵多方開展協同創新活動,培養產業化科技人才。充分利用聊城科技創新聯盟,推進“政產學研金服用”有機結合,鼓勵研發設計、知識產權、科技金融、技術轉移等科技服務,打破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助力科技人才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道,實現產業技術跨越式發展。盡快成立聊城人才發展集團,開展高端科技人才獵聘,完成不同領域科技人才的需求分析、交流對接和招聘活動,運營科技人才投資基金,孵化科技人才項目,集中資金、科技人才政策,全方位建設科技人才資源庫、科技人才遴選機制,吸引一批聊城最急需的科技人才到聊城工作。努力實現區域內科技人才政策協調、資源共享、制度銜接、服務互通、流動通暢的目標,有效解決科技人才結構性短缺問題。

3.4 靈活育才,建設人才集聚高地

企業是引進科技人才的主體,要引導企業引進、用好科技人才,注重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逐步增強招才引智的力度,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創新科技人才服務機制,積極探索開展“一條龍”服務、“保姆式”服務、“全方位”服務,開辟為科技人才服務的“綠色通道”,隨時幫助科技人才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完善激勵體制,堅持物質和精神激勵并重,充分運用政策、績效、薪酬、晉升等人才激勵因素,打通人才成長通道,突出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科技成果轉化,尤其是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協同創新科技團隊的獎勵力度,增強其創新創業的熱情和活力,不斷強化待遇留人、事業留人和感情留人,為科技人才的創新創業和發揮才能提供更加優越的政策保障[8]。

切實做好海外科技人才的引進工作,穩步推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交流會”核心品牌建設。自2015年以來,已連續6年成功舉辦“海外高層次人才交流會”,已累計邀請400余名外國專家來聊參加大會,與企事業單位進行現場對接;根據聊城市產業優勢,精選優秀海外創業項目,爭取其在聊落地,吸引高層次海外科技人才來聊創新創業,不定期地赴海外開展引智活動,建設海外招才引智聯絡站,健全海外科技人才在聊工作聯系機制,使其真正留得住、用得好。同時,要全面地加速海外科技人才中介服務方式和手段的網絡化,實現科技人才資源共享,重點引進、培養2~3家海外科技人才中介機構,實現良性競爭格局,逐步引導引智需求單位在聘用外國科技人才方面走向市場化。

結合產業發展及實際工作需要,要實施科技人才培養計劃,以用人單位培訓為主、政府培訓為輔的方針,開展知識更新培訓、實用能力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選拔有發展潛力的科技人才,重點培養、跟蹤管理,提高科技人才競爭力。據了解,聊城某科技型企業已聯合中科院、山東省藥學研究院、聊城大學、國家橡膠助劑研發中心等院校,建立資源共享、人才培養和培訓機制,提升科技人員綜合水平。要大力引進和培育科技領軍人才,制定科技領軍人才“一事一議”政策,在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現代高效農業等領域,引進一批可以推進聊城市傳統產業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領軍型科技人才及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并在申報國家級、省級科技人才項目中予以支持。

4 結語

科技人才是實施“人才興聊”戰略的強有力支撐,著力抓好聊城市科技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拓寬科技人才引進渠道,精準引才,柔性引才;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環境留才;完善平臺載體體系建設,建設自主科研平臺,平臺聚才;創新服務機制,完善激勵體制,靈活育才。吸引更多“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加快匯聚一批科技人才和科技創新團隊,充分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為聊城市科技創新進步注入內生動力,為推動聊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智力支撐,更好地服務聊城市重大發展戰略和“十強”產業,構筑聊城市科技人才集聚發展新高地。

參 考 文 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344.

[2]科技部.國家中長期科技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Z].2011.

[3]韓永奇.“十四五”時期欠發達地區新材料產業發展研究——以山東省聊城市為例[J].新材料產業,2021(4):49-53.

[4]張霞.吳江區深化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8.

[5]劉春艷,劉雪.關于優化環境助推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和培育的對策研究[A].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第十八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沈陽:沈陽市科學技術協會,2021:3.

[6]郭金晶.包頭市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7]黃志巍.南京市科技人才引進政策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8.

[8]倪淵,張健.科技人才激勵政策感知、工作價值觀與創新投入[J].科學學研究,2021,39(4):632-643.

猜你喜歡
聊城市科技人才發展策略
十三部門聯合發文:進一步激發女性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科技部等十三部門印發文件進一步激發女性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田間趣景
聊城市公共關系協會成立大會召開
A brief analysis of western natural law thoughts
The Fantasy of future catering industry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淺談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