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傳拓藝術走進幼兒園

2022-05-14 16:26穆雪媛
幸福家庭 2022年2期
關鍵詞:拓片拓印顏料

穆雪媛

傳拓是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人們將宣紙緊覆在金石器物的文字、圖畫上,用拓包蘸墨進行打拓,最后形成的拓印作品叫作“拓片”。傳拓制作過程主要分為上紙、打紙、上墨、捶拓、取拓等環節,適用于各種金石器物,如墓碑、甲骨、陶器、青銅、玉器、瓦當、畫像石、銅鏡、貨幣、銅器等,被人們稱為“金石傳拓技法”。

傳拓技法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古代的照相機”,是古時人民智慧的結晶。運用傳拓技法拓制出來的拓片可以真實地反映事物原貌,甚至還原出碑文或器物上歲月留下的斑駁痕跡。幼兒年

齡小,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教師要注重培養幼兒的藝術創造能力,積極挖掘傳拓這門傳統藝術的教育價值,組織幼兒開展形式多樣的傳拓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提出,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于啟蒙教育,以幼兒園、小學、中學教材為重點,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也指出,教師要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廣泛、深入地開展形式多樣的藝術活動,引導幼兒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同時,教師要利用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和自主思考,提高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以筆者所在幼兒園為例,拓印是教師經常開展的藝術活動之一。幼兒可以進行手指印畫,學習不同的版畫,嘗試扎染等工藝,創作出各種各樣的印章畫等。

(一)讓幼兒初步接觸拓印藝術,體驗創作的樂趣

在傳拓技藝中,人們要用宣紙和墨汁將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清晰地顯現出來。對于幼兒來說,傳拓作品顏色單一,對制作者的技法要求較高,因此,他們對傳拓活動并不感興趣,沒有自主探索的欲望。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培養幼兒對拓印作品的興趣,結合幼兒喜歡彩色、喜歡涂鴉等特點,給幼兒創設一個輕松、自由的創作環境,滿足幼兒的創作愿望,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幫助幼兒掌握一定的拓印技巧,讓幼兒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

以筆者所在班級為例,在拓印活動中,筆者為幼兒提供了顏料、海綿刷、海綿印章、棉簽棒、卷紙筒、紙杯、泡泡膜等拓印工具,鼓勵幼兒自由發揮,在畫紙上隨意印畫。豐富的顏色和多樣的拓印工具很快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他們對拓印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例如,萍萍挑選了一張畫有小魚的畫紙,她拿出卷紙筒,用空心的紙筒給小魚印了許多泡泡。這種有層次的拓印活動有助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提高幼兒的創作欲望。

(二)組織幼兒欣賞拓片作品,讓幼兒感受傳拓的魅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拓印活動,幼兒對傳拓藝術產生了興趣。于是,筆者為幼兒提供了一些漢磚、瓦當。例如,漢畫像磚通常是一磚一主題。這種獨幅的畫面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它促使繪畫逐漸成為一種成熟而獨立的藝術形式。在引導幼兒充分感受和理解傳拓這種獨特的藝術時,筆者挑選了一些具有美麗線條紋飾的獨幅畫面的瓦當拓片,與幼兒一起欣賞、討論,鼓勵幼兒說一說畫面上的故事,引導幼兒了解線條的走向、樣式。

在欣賞漢畫像磚時,筆者還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用語言描繪作品中的人物。例如,在夏天的河岸邊,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們高挽著衣袖和褲腿,站在淺淺的河灘上洗衣服。她們的手臂像岸邊的垂柳一樣來回輕蕩,長長的、云彩般的織錦在水流和她們的指間滑動。晾曬在太陽下的織錦,在城市一側的江岸上,隨風飄動,旌旗獵獵。來自異國他鄉的商人們正騎著叮叮當當地朝這邊走來,他們打算買走這些織錦,然后將其運回遙遠的家鄉。在帶幼兒欣賞拓片和向幼兒講述拓片故事的過程中,筆者培養了幼兒的藝術鑒賞能力,激發了幼兒對傳拓的學習興趣。

(三)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動手、動腦中促使幼兒自主學習

經過大量的作品欣賞活動,幼兒對傳拓這種傳統藝術有所了解,開始好奇這種作品是怎樣被創作出來的。借此機會,筆者向幼兒展示了傳拓工具,鼓勵幼兒自由討論、猜想拓片的制作過程。筆者向幼兒介紹了陽刻和陰刻,陽刻是指將花紋顯示于平面之上,刻出凸起的花紋輪廓,具有立體感;陰刻是指將花紋、漢字等顯示于平面之下,刻出凹形輪廓。在示范作畫時,筆者將宣紙覆蓋在模具上,用滾輪蘸取墨汁在紙上滾出了圖案。突出的線條讓幼兒直接地感受到傳拓的巧妙,突破了他們對繪畫的認知,激發了他們嘗試的欲望。

在幼兒的創作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支持者、引導者的角色。當幼兒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采取談話、提問等形式,引導幼兒主動思考,培養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有的幼兒印出來的圖案是重影的、模糊的。筆者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印出來的作品是這樣的,幼兒回憶了自己的滾墨動作,發現宣紙出現了位移。于是,他在滾墨時用另一只手按住宣紙,終于印出了圖案清晰的作品。當幼兒遇到問題時,教師要鼓勵幼兒自主嘗試,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給予幼兒自主探索的機會,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幼兒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

(四)適當提升傳拓活動的難度,讓幼兒在“一招一式”中學習古老技藝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手部肌肉力量有所增強,幼兒繪畫的技能水平也隨之提高。在接下來的傳拓活動中,筆者適當提升了制作的難度,為幼兒提

供了各種各樣的傳拓工具,要求幼兒仔細觀察陰刻和陽刻的區別,讓幼兒通過觀看視頻等方式,了解傳統金石傳拓的制作過程。待幼兒擺放好所有工具后,筆者開始引導他們一步步地制作拓片,上紙、打紙、上墨、捶拓、取拓。

在實際操作中,幼兒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例如,小偉在打紙時扯破了宣紙,捶拓時宣紙吸收了過多的墨汁,導致暈染出來的圖案非常黑。在活動的點評環節,幼兒議論紛紛:“這幅畫太黑了?!薄澳沁吶计屏??!贬槍@個問題,筆者組織幼兒猜測宣紙破損的原因。有的幼兒說:“他把紙取下來的時候太用力了?!庇械挠變赫f:“是他刷紙的時候刷破的?!庇谑?,筆者準備了濕毛巾和擰干水的毛巾,讓幼兒摸一摸,感受其不同的濕度,再請兩名幼兒分別用這兩條毛巾蘸濕宣紙來制作一幅拓片。經過對比,大家發現用擰干水的毛巾制作出的拓片破損少、圖案清晰。

除此之外,在作畫過程中,幼兒還出現了其他問題。例如,有的幼兒用拓包捶拓時不敢用力,導致拓片上不了墨。教師要積極鼓勵幼兒,讓幼兒敢于下手、積極動腦,引導幼兒體會力度輕重和拓片顏色深淺的關系。當幼兒在活動中遇到問題時,教師要鼓勵幼兒用積極的心態去自主思考、動手嘗試,引導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操作經驗,突出幼兒學習的主體地位,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和能力提升,發展幼兒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讓幼兒在傳拓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鼓勵幼兒盡情發揮想象,為傳拓藝術增加活力

當幼兒可以制作出自己的拓片時,他們開始嘗試做彩色的拓片,以下為師生之間關于改變拓片顏色的討論。

教師:“我們不用墨汁,那用什么做呢?”幼兒:“可以用以前做拓印的顏料?!庇谑?,幼兒打開了顏料罐,直接用拓包蘸取顏料,結果拓包吸收不了濃稠的顏料,印在畫紙上的顏色不均勻,效果很不好。幼兒:“顏料里要加水,老師每次給我們準備的顏料都是加了水的?!苯處煟骸凹佣嗌偎线m呢?”幼兒A:“加一點兒?!庇變築:“要加很多水?!庇谑?,筆者調了兩種不同濃度的顏料水。幼兒在嘗試后發現,顏料水既不能太清,否則印出的拓片顏色很淺;也不能太稠,否則拓片的色彩太深,效果也不好,只有調配得當的顏料水才能印出圖案清晰的彩色拓片。最終,幼兒創作出了與眾不同的、五顏六色的拓片,為傳拓藝術增添了活力。

(六)發揮傳拓活動的引導作用,鍛煉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拓藝術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印的物品不僅可以是傳統的磚、瓦當、器皿等,還可以讓幼兒走出活動室,自己去發現,培養幼兒善于發現的能力。例如,幼兒在觀察園區的大樹時,教師可以讓幼兒摸摸樹干,引導幼兒進行經驗遷移,組織幼兒討論一下拓印樹干和拓印磚瓦在方法上的區別,鼓勵幼兒動手嘗試拓印樹干。

在幼兒園進行傳拓活動時,教師要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要,為幼兒提供不同結構的拓印材料,鼓勵幼兒自制傳拓模具,支持幼兒制作出自己喜歡的圖案。例如,筆者給幼兒提供了彩泥,鼓勵幼兒自己制作“磚”和“瓦當”。在制作的過程中,筆者一步步引導幼兒思考如何制作紋路,怎樣掌握“陰刻”和“陽刻”技法等。這有助于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產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啟發幼兒創作的靈感,推動幼兒去發現、去創新、去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要將金石傳拓藝術引入幼兒園美術教育,讓幼兒自主體驗、自由操作,借助傳拓藝術激發幼兒的自主性,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探究、自我創新,調動幼兒的創作熱情,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本文為“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實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GS[2020]GHB0048。)

(作者單位:甘肅省婦聯保育院)

猜你喜歡
拓片拓印顏料
植物拓印
有趣的拓印
打翻了顏料瓶
《韋洽墓志》拓片
五代南漢李紓墓志拓片
在顏料中乘風破浪
北宋《曲行殷墓志》拓片
拓片制作中的用墨技巧
拓印版畫是這樣做出來的
顏料抹在了臉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