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2022-05-15 01:22許爽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1期
關鍵詞:生物教學高中

許爽

摘要:在高中生物學習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與學習素養的培養同樣重要,觀察力是培養其他學科素養的基礎,相較于初中生物教學,高中生物更加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生物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將觀察力培養納入主要培養目標中,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展開相關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學生觀察能力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工作中,一個人的觀察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觀察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人們能否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關鍵所在,決定了人們能否找出問題解決方法。高中生物是一門社會性、科學性、自然性的學科,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和生活,觀察一切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事物,并從中總結道理和規律,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1.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現狀

1.1普遍缺乏重視

現階段,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依舊采用傳統教學手段,過度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生活積累也比較輕視,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概念知識,但是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解題時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的高分,但大多得益于教師傳授的應試技巧,學生對生物現象的出現原因、發生問題、解決方法并沒有針對性的思考,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生物思維發展受限,觀察能力的培養也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1.2學生參與度低

眾所周知,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只有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才能保證學生觀察能力的有效提高,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在聽課時往往處于被動狀態,教師的授課流程也是理論講解、刷題強化的模式,學生只需要將重點知識做筆記,在解題時加以套用即可,在此過程中學生完全沒有自主觀察、自主探究的意識,或者是出現了探究點偏離、探究泛化的現象,再加上教師過度追求標準答案,習慣于引導學生觀察問題,但是每個學生的思維角度和觀察角度不同,對待同一問題的見解也不一樣,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完全失去了主動參與的欲望,導致自身觀察能力得不到提升。

1.3忽視個體差異

步入高中階段之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力和認知力,但是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依然存在,很多生物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這一特點,依舊采用單一式教學方法,對于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模式缺乏吸引力,他們更喜歡自學,降低了學習有效性,對于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來說,對教師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一旦離開教師的指導,他們便不懂得該如何學習,在這種狀態下,一方面學生的理解力依舊停滯不前,另一方面學生的生物觀察能力得不到培養,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依舊停留在淺層,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2.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策略

2.1借助掛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掛圖在教育發展史中占據著舉重若輕的地位,孩童在學前階段便會通過掛圖進行簡單的識字、識數,掛圖有著很強的可視性和直觀性,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掛圖,可以將抽象的文字描述直觀的體現出來,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教具,引導學生通過視圖進行生物學習。例如在“細胞的基本結構”教師可以打破傳統口述教學,可以通過掛圖的方式將細胞的結構一一展示出來,讓學生對細胞膜、細胞核、細胞器有基本的了解,并通過掛圖產生直觀印象,引導學生觀察,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觀察能力。

2.2開展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各行各業中,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愈加成熟,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圖文、音頻、視頻拓展教學模式,提高教學信息的傳遞效率,利用視頻將生物微觀世界有效展示出來,不僅可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還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打下扎實基礎。例如學習“物質的跨膜運輸”時,教師可以分別錄制三個視頻對自由擴散、協助運輸、主動運輸進行形象直觀地展示,方便學生理解三種運輸方式的跨膜方向、能量消耗以及是否需要載體協助等等,前期可以讓學生分別對比觀察,積極鼓勵學生發現其中的不同,在拓展教學知識容量同時,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高效提升。

2.3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生物教材中有很實驗內容,而且實驗在高考中占據很大的比重,不難看出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程度,開展生物實驗教學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強化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生物分析和研究能力。生物實驗本質上也是一個演示和觀察的過程,例如在“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獨立設計步驟和流程,在實驗前做好充分的理論準備,針對溫度和PH值設計實驗,將關鍵步驟和地方向學生交代清楚,讓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將其一一記錄,不管實驗是否成功,多讓學生觀察,在觀察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觀察中動腦思考,有效提高學生觀察力。

2.4借助第二課堂,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觀察并不是簡單的看,“觀”有著看的意思,“察”除了仔細看,還有調查研究的意思,也就是說教師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時,不能將觀察停留在簡單的“看”上,還需要引導學生針對觀察對象多看、多思,進而分析問題。生物不僅是一門實驗性課程,還是一門具有社科性的課程,這就需要教師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帶領學生觀察生活和自然,比如在學習“發酵工程”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課中開展“饅頭制作”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發面、二次發酵、蒸饅頭三個過程,在發面完成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面團變化,提問學生面團中的孔洞是怎么形成的?生活化第二課堂不僅可以增添教學趣味性,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利因素,限制了學生觀察能力的拓展,教師應該采取積極措施解決問題,借助掛圖、多媒體設備、實驗教學、第二課堂等,激發學生生物學習興趣,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參考文獻:

[1]潘正梅.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策略[J].明日,2019,000(001):0160-0160.

[2]楊檸.淺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7(12):16-17.

[3]謝姝.關于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3,000(079):159-159.

[4]嚴天涓.淺析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J].南北橋,2020,000(005):108.

猜你喜歡
生物教學高中
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幾點見解
從滲透人文素養的角度論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
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