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趣玩、智慧陪伴

2022-05-15 01:22張麗陽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1期
關鍵詞:陶行知陪伴

張麗陽

摘要:“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相結合。而游戲即是孩子的生活,游戲是孩子生活交往的重要方式。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美術區是孩子自主地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地方,是在藝術活動中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表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地方。老師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是愛的呵護,是行的支持,是智的啟引。

關鍵詞:陶行知;自主體驗;陪伴

美術區是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地方,是在藝術活動中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表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地方。陶行知主張: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幼兒的想象力極其豐富,“自主、體驗”在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感受、體驗尋找發現生活中各種事物的現象、情感的由來、同伴的交往等,并借助藝術的形式個性化地表現出來,因而幼兒自主的選擇材料、自主的挑選工具、自主的創作表達藝術。教師是幼兒游戲的導航者、解讀者、支持者。對于幼兒在美術區的自主問題,教師在陪伴的過程中需細心的觀察,適當的干預指導,幫助他們就決問題,促使幼兒借助藝術的形式個性化地表現,從而獲得認知的發展、享受創造活動的快樂。

一、引導生活與藝術銜接,“自主”探尋有靈感的源頭

1.零距離碰觸自然,描繪快樂生活

《綱要》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事、物。大自然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它為幼兒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引導孩子感受生活的美,發現多元的藝術創作材料,是幼兒藝術表現的前提。只有當孩子的生活經驗豐富,感受深刻,在美術區活動中才能產生表現的愿望,才會有獨特的發自內心的審美表現。

首先,我們要有敏銳的感覺和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陪伴幼兒走進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走進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發現和感受,收集具有美感同時也適合美術創作的材料。11月中旬,香山楓葉染上了紅暈,在管理處工作的家長把修剪下來的楓樹枝送來了,孩子們興奮極了!他們圍著這棵大樹枝看呀看:“呀,楓葉好像一把扇子!”“不,楓葉像手掌!”……“老師,你快來看,這是不是楓樹的種子呀?”孩子輕輕摘下一片楓葉,仔細地觀察著?!斑@么多楓葉可以做些什么呢?”小小的腦袋閃爍著智慧的光,孩子們說:“可以用來布置我們的教室!”美麗的楓葉花、樹葉寶寶穿上五彩的新衣,變成一片漂亮的書簽、五彩的樹葉簾、美麗的樹葉拼貼畫、楓葉拓印、添畫、楓枝藝術加工等一系列的活動。這火焰般的紅楓葉給孩子們帶來了驚艷和樂趣,讓他們感受了藝術的美,也讓他們記住了秋色中的香山!

2.多途徑探尋素材,呈現別樣風情

陶行知認為每個兒童都具有巨大的創造潛力,每個兒童在游戲時都能表現其創造力。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為孩子提供豐富的、適合年齡發展特點的材料,最大限度的發揮區角的教育價值,讓孩子完成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

充分挖掘各種資源,大膽創新,讓材料與孩子有感、互動。如:孩子們從農田中挖出了好多山芋,大大小小,不同的造型,又成了孩子們藝術創作的新寵。小雨:老師,快看,我把玉米粒變成山芋寶寶的手啦……汐汐:老師,紅色毛根變成了山芋寶寶卷卷的頭發。熙熙:老師,有什么能把彩色毛球固定住的嗎,我們想把它變成山芋寶寶的發卡。為進一步豐富材料,用微信呼吁的方式,與全園幼兒一起開始了課程資源的收集“收集東,收集西”,金屬類、塑料類、紙、布類、木頭、玻璃、竹制品、建筑材料等,幼兒主動參與到美術環境和材料的準備和收集中,從而實現材料與幼兒需求和情感發展的初步碰撞,激發幼兒的創作動機和表現欲望,為幼兒的藝術創作豐盈了素材。

二、鼓勵激情與藝術碰撞,“自主”創造有深度的作品

陶行知《創造的兒童教育》中提出了兒童創造力“六大解放”的主張。在幼兒與環境、材料互動的過程中,積極傾聽,敏銳觀察,如何給予指引,如何幫助幼兒提升經驗,做孩子學習的支持者。

1.多元式示范

孩子在美術區游戲,不僅是為了匆匆完成一個簡單的作品,應給幼兒足夠的時間探索材料,她們需要在更長的時間里,運用更多的媒介,多元式示范,這樣能促進孩子深入地掌握技能和提高藝術作品的質量。如:石頭和樹葉,可以有怎樣的互動?孩子們想到了不一樣的表現方法。敲打樹葉,使樹葉的外形和顏色都融到畫面中,孩子們觀看了操作視頻,不斷調整石頭敲擊的力量與技能。在反復的運用中孩子們逐漸掌握了,更準確的完成了表達想法的技能。

2.開放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能引發幼兒交談、促進思考和問題解決。幼兒會按自己的水平進行選擇,在模仿、積累經驗的基礎上自發地創作。當孩子發出求助信號時,才進行開放式提問和交流。如:在繪畫活動時孩子由興致高漲到興趣缺缺,畫了一些后就不再動筆,這時老師的適時指導和鼓勵就很重要。如:幼兒畫了一輛小汽車,車畫完了,他突然將畫面全部涂亂了,“天黑了嗎?我看不到你的車了??!用什么辦法能讓我看到???”他想了一會兒說:“老師,我給車畫個翅膀,車就飛上去了,你就能看見了?!薄翱?,我的無敵飛機車”。老師在陪伴過程中,開放式的提問引導,為幼兒自由的表現提供了條件,運用生活中真實的經驗和豐富的想象創作。

3.遞進式增添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投放材料,并逐步增添。如:在拓印樹葉的創作中,孩子用樹葉沾上顏料,自由地印在紙上,印出多姿多彩的圖案,教師在這個基礎上稍加引導,增加輔助材料多顏色的顏料、樹枝、彩紙、紐扣等,鼓勵孩子繼續創作作品,直到滿意為止。將情感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剖析原有體驗的價值和意味,以獲得更深刻的理解和重新建構,獲得更多的對生活的熱愛。

尊重每位幼兒在美術區活動中獨特、純真、稚拙的趣玩體驗,適時,智慧的引導陪伴,挖掘每一位幼兒與眾不同的獨特潛能,靜待每一朵花開。

參考文獻:

[1]陶行知教育思想對現代創造教育的啟迪/張濤、馮月明//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3).

[2]《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陶行知陪伴
陪伴
朱麗仙:用愛陪伴,一路成長
陶行知:書香年少時
一只狗的終生陪伴
“陪伴”等十二則
陶行知夜歸
陪伴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陪伴,是我能給你最好的禮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