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2022-05-16 08:25羅艷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5期
關鍵詞:初中地理策略

羅艷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全球科技和經濟的迅速發展,人類社會面臨著環境污染、資源短缺、人口與可居住地矛盾等問題。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我們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發展規律??沙掷m發展觀念是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本文提出了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地理;可持續發展觀;策略

我們要讓學生通過學習地理知識,樹立正確的自然、資源和環境的理念,明白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保護環境和資源,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戰略。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理解人類目前發展所遇到的這些棘手的問題,要善于運用可持續發展觀來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引導學生利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識、運用可持續發展觀來解決人類發展問題。

一、初中地理教學現狀分析

(一)地理學科認識不足

很多初中生由于將地理學科定義為文科范疇,這將導致地理學習過程中出現一定的偏差,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忽視了該學科所包含的實用價值,當遇到新的知識和問題時,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比如,學生在接觸到有關時區時差計算的有關知識時,老師告訴學生,東邊的時區相較于西邊而言日出時間較早,但沒有為學生涵蓋到偏東部地區的時差問題,而學生也僅僅只會死記硬背教師所講述的知識,進而在遇到問題時難以有效利用大腦進行解決。

(二)缺乏地理思維深度

初中地理不同于數學、語文、英語等其他學科。地理更應注重學生思維的深度。然而,在實際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很多學生缺乏這種基本的學習素養,因此很難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全面、系統地對待地理問題,造成知識空缺。在學生較為淺層的思維學習下,學生雖然能夠記住一些知識定理及概念,但難以利用其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學生往往會認為太陽輻射量較高的地區溫度就很高,熱量也會十分充足,但熱量體現到哪里?學生很難有效地回答這個問題,導致在分析各種地理現象的過程中難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思考和研究,阻礙了學生地理學習效果的提高。

(三)深受思維定勢束縛

在實際的調查研究中發現,雖然很多學生能夠很好地處理試卷中的地理問題,但由于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強,容易得出一些錯誤的結論。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地域宗教的時候,很多學生認為宗教知識是非常迷信的內容,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使學生意識到宗教的重要價值和文化意義,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培養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策略

初中地理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培養初中生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有利于人類自然、社會與經濟協調發展,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人類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可持續發展觀就是解決這些負面影響的一個重要觀念和舉措。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主要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沙掷m發展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理論和發展模式,已成為全人類共同戰略的必然選擇。

(一)教師樹立可持續發展教育觀

在可持續發展的教學中,教師作為引領者,學生作為主體。所以,教師一定要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觀。這是培養初中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重要環節。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也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深入了解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于可持續發展觀的教學,教師首先要了解國家發布的相關規定,同時還要了解國家針對此做出的規定和舉措,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夠輕松舉例,加強學生對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理解,從而達到教學效果,正所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苯處熢诮虒W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學習可持續發展觀,做到言傳身教,教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品質,傳授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思想。同時要讓學生養成主動提問的習慣,教師進行答疑,這樣的方式可以加強學生的記憶。教師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觀,才能幫助學生學習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知識,真正達到可持續發展教育教學的目的。

(二)立足于課堂內容,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觀念

地理課堂是初中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培養他們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重要場所。因此,教師要在其在實際教學中,利用教材課程內容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學習涉及到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有關知識。在課程中講到全球環境的污染問題時,例如: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氣污染、工業污染、酸雨等問題,要充分引導學生思考這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影響,這樣問題給人類當前的發展以及子孫后代的可持續發展都帶來了較大的負面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立足于課堂內容,在講解相關知識時引導學生探討我們當前生態環境所面臨的問題,使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的意識,激勵學生不斷提出自己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策略,讓他們養成有較強的責任意識,自覺主動關注人與自然的良性發展,在現實生活中善于運用自己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去解決處理一些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三)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地理學科本身具有實踐性,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多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可以激發初中生主動參與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以致用的實踐訓練機會。例如,可以對學校垃圾場的處理開展一次考察活動,讓學生對此進行考察,思考垃圾的種類對當地環境、土壤、空氣等等的影響與危害,讓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并試著制定解決方案,教師再進行點評,給予改良建議。開展諸如此類的實踐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堅定可持續發展觀念,讓他們能夠靈活運用知識分析并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入了解可持續發展理念,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四)加強地理實踐的教學

地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自然科學,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就需要教師能夠注意到地理的實踐性特點,積極開展地理實踐的教學,使學生對地理課程的感性認知得到鞏固和加強,也使學生在實踐中直觀理解到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河流或田野展開實地調查,使學生能夠深刻了解到當地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引導學生產生有益的思考,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使學生能夠主動培養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綜上所述,教師結合地理教學,通過改善教學方法以及實踐等方式,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一觀念,能培養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可持續發展觀念。因此,教師應通過策略改變教學方法,與學生共同堅持可持續發展,創造美好明天。

參考文獻:

[1]陳曉蕾.探討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J].科學咨詢,2017,(26):189-189.

[2]韓宇.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觀念[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6).

[3]費宏強.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觀念[J].科普童話,2017,(32).

[4]程遠會,薛紅,姚澤陽,胡龍成.“正確的人地觀念”有效教學策略與實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15).

猜你喜歡
初中地理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對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動”教學內容探析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試談鄉土地理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合作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