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帶小”讓愛相隨

2022-05-16 21:06林海芳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區域活動情感

林海芳

摘要:幼兒教育對于兒童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情感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意義。情感教育即情感領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據一定的教育教學要求,通過相應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兒童的情感領域發生積極變化,產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質的過程。本文通過“大帶小”區域活動這個途徑對幼兒進行關愛情感的培養,幼兒的學習和活動內容以區域活動的形式呈現。我們對幼兒進行關愛情感的培養,充分挖掘區域活動中的隱性教育內容,促進幼兒愛的情感發展。

關鍵詞:大帶小;區域活動;愛;情感

人都生活在世界這個大的社會中,每一個是獨立的個體,但也是這個大社會中的一員,是生活在集體中的。所以人必須有愛的情感,只要我們相互關愛才能聯合起來共同創造美好的世界,創造屬于人類的幸福。孩子是國家的棟梁、未來和希望,他們更應具備愛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在社會中生存,并創造新的社會。郭沫若先生曾經這樣說過:“人的根本改造應當從兒童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入手,一個人對父母、對同伴、對周圍的人有了深厚的感情,才能服務于社會,立足于社會?!碑敶鐣毶优捎谥?、客觀方面的各種原因,由于倍受家長的溺愛、呵護,同時又缺乏愛兄弟姐妹、父母長輩的經驗,所以就出現了自我中心、不懂得愛別人,往往感情冷漠,缺乏愛心、責任心,不善交往等一系列的現象。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性情感是我們所面臨和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幼兒期是兒童情感發展的啟蒙階段,在幼兒園開展情感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班級聯合、場地外擴,促進幼兒愛的分享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贬槍ξ覉@的活動室空間環境太小不利于區域設置的情況,我們打破班級界限,將部分區域活動空間設置為公共區域,區域外擴后面積比較大,幼兒活動起來比較寬敞。如,我們大二班和中二班充分利用大操場創設區域活動環境——工程部(即建構區),在活動室外是相鄰兩個班的共用走廊創設“宣傳部”。同時,還在樓梯間合作設置娃娃家和自然角等。在相鄰兩個班級公共區域的創設過程中,兩個班的教師相互商量、相互協作。這樣不僅減輕了老師的教學任務,實現了空間、材料等的共享。在進行跨班混齡建構活動時,一些平時比較孤僻、交往能力差的大班幼兒,我們會經常提醒他們:你們是大孩子了,要學會照顧弟弟妹妹了。所以在混齡活動中,這些大孩子面對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也愿意和他們分享建構材料,更愿意在沖突的時候謙讓他們。這樣良好的交往總是能促成他們交往能力的提高,使之反射到幼兒的內部行為模式中,轉化為一種穩定的能力,從而建立了一種良性的循環,促進幼兒愛的分享行為的形成。

二、能力互補、區域自主,促進關愛情感的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培養幼兒樂于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與分享,有同情心,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的良好情感”,這就對幼兒情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關愛是人的一種基本道德,它是我們要著力培養的一種良好品德,混齡活動促進了幼兒的關愛情感的發展。幼兒期是情感培養的重要時期,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知識經驗貧乏,思維具體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較強。如果我們能利用幼兒的這些特點,不失時機地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關愛情感的培養,就會使幼兒形成比較穩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質。在我們的體育區混齡活動中,不同年齡的幼兒的需要不同、發展水平不同、所要達到的目標也各有千秋。當我們采用以大帶小的方式組織體育區時,幼兒在這樣能力懸殊的情況下,大班幼兒不自覺地就學會了關愛比自己能力差的中班幼兒,而能力差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學會了關愛身邊的人了,因為他們也曾被這樣關愛過。例如:混齡體育區“爬梯子”,我們在木梯子和木梯子之間,設置許多高低不同的木板。大班幼兒能爬上梯子,順利走過S形的木板。而中班幼兒爬高梯子時就會出現膽怯、害怕的情緒。于是,大班姐姐會說:“弟弟妹妹不敢站著走過去,可以像我一樣爬過木板?!闭f完,還做了個示范。大班哥哥則像小小男子漢一樣,站在梯子旁邊說:“弟弟妹妹盡管走過去,我在旁邊保護你們?!薄谶@樣的體育區中,大班幼兒甚至會愿意放棄自己的一些“利益”,從幫助弟弟妹妹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能力差的幼兒在環境中看到能力強幼兒的表現時,會期待自己能趕快長大,并視長大為一件光榮的事。在以后的戶外活動中,我們常會看到較大的孩子或能力較好的孩子,會主動關愛照顧較弱的孩子。幼兒與幼兒之間相處不再是惡性的競爭,而是較多的相互支持,創設了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區域環境。

三、分享經驗,定期觀察,促進愛心情感的培養

愛之深體驗,學會愛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在幼兒生活的環境中,蘊藏著許多生動有趣的題材,教師的職責在于適時激發他們的興趣,對于幼兒的自我發現,給予及時的總結和提升,這遠遠要比老師告訴幼兒有價值。自然角中的活動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實施教育目標的一種活動形式,是幼兒自主選擇、自發探索、自由操作的自主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探索活動,也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在自然角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是促進幼兒情感良好發展的有效手段,通過“大帶小”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互動,也能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美好的情感。比如,我們請種植過植物的大班幼兒為中班幼兒介紹種植需要的主要材料和工具。大班幼兒介紹的頭頭是道,比如要把地先翻一下,黃豆要事先用水泡泡,把種子種到土里的同時要澆水、過一段時間要施肥等都講了出來。在他們介紹完之后我們就請大班和中班幼兒一起討論種什么植物,我們將幼兒討論的內容記錄在黑板上。幼兒討論的內容實在是多,有的不切合。我們就與幼兒一起討論該留下什么,該增添什么,然后確定了種植計劃。其次,因為種植的植物短時間內沒有什么變化,若老師要求幼兒每天進行觀察是不切實際的,一來牽扯老師的精力,二來耽誤幼兒的活動時間,且觀察沒有什么結果,觀察的枯燥會使幼兒漸漸失去興趣。因此,實際工作中覺得最為合適的是每兩三天觀察一次為好,周一和周四觀察較適宜,因為周一度過了兩天的休息日,植物或多或少都有所變化,事隔幾天,孩子也有想觀察的心理,所以,周一觀察還是較切合的。周四又間隔了幾天,植物在悄悄長大,當幼兒再次觀察時,會發現植物又有了新變化,幼兒在觀察時會覺得很欣喜,也方便了他們記錄。通過自然角的管理,不僅培養了幼兒愛勞動的品質,更激發了他們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情感。

在我們通過“大帶小”區域活動這一途徑對幼兒進行關愛情感的培養,孩子們學會了分享,學會了尊老愛幼,逐漸形成關愛他人的健康情感。我們希望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精神延伸至盡情、進性、進意、盡心的去愛,包括愛自己及愛所愛的人、愛家鄉、愛祖國,使幼兒成為一個富有愛心的孩子。

猜你喜歡
區域活動情感
情感
臺上
小班幼兒數學區域活動要體現“生活化”
關于幼兒園區域活動設置的思考與探索
簡談幼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
品三口而知味
沖動購物源于情感
主題素材閱讀之“情感”篇
讓孩子把情感畫出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