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年級小學生人際適應問題現狀及解決對策

2022-05-16 22:40李辛然范會勇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適應

李辛然 范會勇

摘要:本片文章圍繞低年級小學生人際適應問題的現狀及其對策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綜合了現有調查所發現的低年級小學生人際適應問題的現狀,提出相對有效的措施。有針對性的幫助低年級的小學生在人際適應方面相關問題得以解決。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生;適應;人際適應;

一、研究背景

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溝通與交往中建立起來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系,其基礎是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系。小學階段是人際關系形成的初期階段,是最重要的基礎階段。心理學家舒茨(Schutz,W.)認為,童年期的人際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為方式,對個體成年后的人際關系有決定性的影響。

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兒童是國家得到棟梁,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剛剛步入小學校園,學生的人際適應問題給教師和學生都帶來了實際的困難,更是影響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低年級小學生的人際適應問題也應成為關注的焦點。從多方面了解影響低年級小學生人際適應問題的因素可以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對策,幫助低年級小學生解決人際適應的相關問題。

二、低年級小學生在人際適應現狀分析

低年級小學生在這一時期 自我意識發展顯著。而自我意識恰恰是在兒童與環境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形成的。它包括了自我評價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這兩方面的都在協調人際關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情緒多變易沖動,多隨情景的變化而變化。在交往方面,童年期的同伴交往在兒童時期對其具有重要意義。但朋友關系很不穩定,相互臨近,行為、品質、學習成績、興趣相近和互相敬慕等都會稱為影響選擇朋友的因素。

處于此階段的小學生在進入新環境時常會找不到歸屬感,在與教師交往中,定義教師扮演的角色,應了解和掌握與教師的溝通方法和相處之道。在與同伴交往中,應逐漸認識自己,建立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和地位,發生沖突、矛盾的解決方法,學會堅持個人主張或放棄自己意見等。這些都是家庭、學校、社會需要關注的問題。

三、人際適應的影響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在人際適應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父母的教養方式、親子溝通都與青少年社會適應之間存在廣泛都關聯。父母的教育觀等都對兒童在同伴關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多為鼓勵夸贊,有著一個積極向上的教育觀,那么這個兒童更容易在同伴受到歡迎接納,反之,兒童則很容易在同伴或班集體手中被忽視或拒絕。

親子關系作為人的一生中最早接觸一種關系,對于孩子而言,它的的影響是最為深遠的。親子關系的穩定性,頻繁性和持久性是其他關系無可比擬的。它包含了親子之間的關愛,溝通與情感的交流,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關系。父母教育觀念是影響小學生同伴關系類型的重要因素。

(二)學校因素

既往的調查研究表明,學校方面的人際關系主要是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對青少年的人際交往均產生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社會交往有積極的作用,尤其對安全感低的親子關系,可以起到一定的補償作用。而同伴關系在兒童童年期則具有重大意義。 兒童在同伴交往中,根據不同的情景會采取不同的態度和方式與同伴進行交往,形成自己的交往模式。親密的同伴關系會促進個體間的同伴交往,擴大其發展空間。兒童所需的歸宿感,要從家庭轉移到校園中,從同伴中獲得友誼,獲得支持與尊重,使兒童從同伴中獲得必要的精神寄托,因此,兒童時期的同伴交往極為重要,同伴交往會在兒童的學習中互相幫助,在社交中互相支持,在情感上互相寄托。兒童時期的同伴交往會為以后的人際關系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自我因素

人際適應的包含多個方面的自我因素,在情緒智力方面,情緒智力習得于家庭互動中,受到家庭功能的影響。情緒智力是與情緒相關的一種綜合社會能力。這種能力被青少年用來與其他的人際交往,對其人際適應產生影響。在自我效能感方面,兒童的人際關系也受著它的影響。而兒童的年齡、外貌、體態特征、學業成績,甚至在班級體中所擔任的職務和自我認同等均能成為影響著人際適應的相關因素。

對于兒童而言,孤獨感也是影響兒童人際適應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兒童自己在同伴群體中社交和友誼地位的自我知覺而產生的孤單、寂寞、落寞、情緒低落、不滿甚至憤怒等主觀情緒體驗。有孤獨感的兒童往往產生很多負面的消極情緒或行為,如抑郁、狂躁、攻擊性行為等等,這些情緒和行為會阻礙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和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影響其青春期至成年以后的人格品質和行為方式。

四、低年級小學生人際適應的改善對策

(一)團體心理輔導

團體輔導被稱為“神奇的圓圈”,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的作用,成員在共同的活動中彼此進行交往、互相作用,使成員能通過一系列心理互動的過程,探討自我,嘗試改變行為,學習新的行為方式,改善人際關系,解決問題。團體輔導是在解決人際適應問題運用的最廣泛的一種方法。對低年級小學生進行相應的團體輔導,在經過一系列的團體輔導活動后,可以很好的改善低年級小學生人際適應的相關問題。讓兒童了解如何與教師、同學相處??梢詮亩鄠€人際適應的維度,進行團體輔導的活動。并在活動結束后,持續跟蹤。經過團體輔導干預的兒童,會更好的融入班集體,學會溝通交友,人際適應問題得到一個良好的改善。

(二)繪本療法

以低年級小學生能更好理解的圖畫繪本作為媒介,對人際適應的相關問題進行改善。相比于說教的方式,繪本故事可以充分發揮其作用,更加生動形象,讓兒童更容易理解與接受。以人際關系不同的維度為主題,選擇相關合適的繪本,使故事更具有典范性,更直觀的讓兒童了解到當人際關系中發生問題或者困惑時,應如何解決處理。以繪本中的故事為基礎,讓兒童進行討論,讓他們看見每件事情的多個方面,在遇到問題是,以一個好的心態和正確的方法處理事情,更好的解決人際適應的問題。

(三)定期進行兒童家長的家教指導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可以定期為家長開展一些相關講座,讓家長了解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對于低年級小學生在人際適應中的重要性。對家長在人際適應方面給予相關的指導。包括如何正確的與孩子溝通、了解親子關系緊張的原因,掌握處理親子關系緊張的一些方法與技巧、遇到矛盾沖突時,孩子該如何解決等問題。這樣,可以讓低年級小學生更快更好的融入新環境,接納新朋友,形成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

改善低年級小學生人際適應問題,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然而,兒童的人際適應問題影響深遠,應得到社會、家庭、教師和兒童自己的重視。

參考文獻:

[1]王冰心. 寄宿制學校八年級學生人際適應的干預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6.

[2]杜宇.4-6歲兒童的自我提升與人際適應的關系[D].首都師范大學,2012.

[3]樊富珉.2010 團體心理輔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李辛然,出生年月:1989年3月,民族:漢,性別:女,籍貫(省市):山東省濟南市,學歷:本科,職稱/職務:心理治療師,現主要從事的工作:心理治療。

猜你喜歡
適應
經濟轉型背景下東莞市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適應性探析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應用分析
淺談大一新生如何適應大學生活
城市化進程中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適應與管理研究
讓故事化解孩子們的愛恨情仇
科技期刊轉型期編輯的適應與發展
城市規劃如何適應城市發展的思考
適應現代社會的美術基礎教學
以酒道引領中國酒文化的發展
試析高校平面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