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平縣創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京安模式”

2022-05-16 22:16王軻冰
錦繡·下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農業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

王軻冰

摘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河北省安平縣引導河北京安裕豐養殖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企業集團為核心的全縣涉農企業,敢為人先,在創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積極探索和實踐。安平縣以努力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培育了全閉合式綠色循環產業鏈,在全縣范圍內打造領先全國的循環農業體系,在創新農業可持續發展全方位取得了顯著成效。安平縣將用最大的決心、最優的政策、最強的舉措努力探索,不斷創新,大力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關鍵詞:河北省安平縣;農業可持續發展;京安模式;循環農業體系 ;鄉村振興

近年來,安平縣委、縣政府引導、鼓勵、支持河北裕豐京安養殖有限公司企業集團探索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經過近30年的發展,京安公司由單一養殖企業發展成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企業集團,形成了“畜、沼、糧、熱、氣、電、肥”領先全國的循環農業體系,打造了“農業廢棄物一律不剩、化肥使用量一律不增、煤炭能源一律不用”的“京安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經濟、社會效益,得到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的肯定,也為全國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樣板。

一、淺談農業可持續發展

1.農業的定義

農業的定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農業即指種植業。廣義農業(Agriculture),是指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五種產業形式。

本文中采用廣義定義。

2.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定義

1991年4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在荷蘭召開農業與環境國際會議,發表了著名的“丹波(DENBOSCH)宣言”。擬定了關于農業和農村持續發展的要領和定義:“采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基礎的方式,以及實行技術變革和體制改革,以確保當代人及其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了不斷滿足。這種可持續的發展(包括農業、林業和漁業)旨在保護土地、水和動植物遺傳資源,是一種優化環境、技術應用適當、經濟上能維持下去以及社會能夠接受的方式?!?/p>

二、創新可持續發展“京安模式”

1.“京安模式”簡介

京安企業集團擁有養殖、飼料、屠宰、環保新能源、種植“五大板塊”。養殖版塊涵蓋1個種公豬站、8個母豬繁育場、1個年豬養殖場、8個商品豬育肥場,年可生產種豬8萬頭、出欄商品豬26萬頭。屠宰版塊以河北安平大紅門食品有限公司為核心,年屠宰能力100萬頭。飼料版塊以河北京安飼料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年產生豬飼料35萬噸。能源環保版塊涵蓋1個污水處理廠、1個處理20萬頭生豬糞污的2兆瓦沼氣發電廠、1個熱電聯產項目、1個有機肥廠。種植版塊已托管土地1.5萬畝,擁有農機128臺,配套設備270套。

2.“京安模式”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探索與創新

一是在保護和改善土壤、水、生物遺傳資源的基礎上,“京安模式”增加了對空氣、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的保護。沼氣生產過程實現了糞肥腐熟發酵過程,并減少了甲烷等溫室氣體的直接排放,糞污通過密封管道輸送到沼氣池、沼渣沼液直接管道輸送到有機肥廠的方式,解決了對空氣氣味的污染;沼肥中包含了農作物所需的豐富的氮、磷、鉀和腐質酸、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用于農林種植,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用于綠色生態產品的生產,有利于促進農作物增產,提高農作物品質。無害化處理保障了生物安全。

二是在一般意義上的循環農業的基礎上,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河北中電京安節能環??萍加邢薰?,是利用農業秸桿等農業廢棄物發電、供熱的企業。實現了農民銷售廢棄物增加收入,減少焚燒秸桿對環境的污染,供電供熱增加了社會效益,提高了企業利潤增加了就業機會,一舉四得。

三是以點帶面的巨大推動作用。不斷致力于全國范圍內農業、環保工程領域的咨詢與設計服務,完成相關工程咨詢、設計3000余項。起草行業標準,對行業貢獻巨大。

三、“京安模式”帶來的啟示與安平縣的創園規劃

1.敢為人先,展望未來

安平縣是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所在地,也是河北省第一個縣委的誕生地,“敢為人先? 勇于奉獻”的臺城精神鼓舞著安平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在安平縣委、縣政府堅持“絲網強縣、生豬富民”政策,著力打造“六區”:生豬產業興旺引領區、養殖技術裝備集成區、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區、新型經營主體創業創新孵化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綠色環保生態宜居區。。

2.規劃思路,不走彎路

總投資18億元,其中配套資金1.9億元,撬動社會資本16.1億元,涉及29個項目。產業園配套資金用于原種母豬廠、瘦肉型豬養殖基地、產業園四中心等9個項目。

一是提高生豬產能,做強做大主導產業。通過調整優化生豬產業布局,科學壯大生豬養殖規模,為產業園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基礎。新增出欄商品豬25萬頭;推動“兩帶、多點”中小養殖場新擴建、補欄,新增出欄15萬頭。

二是提高科技研發水平,加快養殖技術、裝備的集成推廣。開展良種繁育、病害防治、產品加工、節能環保、裝備升級等技術研發建設實驗、繁育、檢測、培訓四中心,推進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三是強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保障可持續發展。實施污水提標改造工程、糞污制沼二期工程、沼氣入戶工程、15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工程,實現廢棄物利用、新能源輸出的綠色發展。

四是延長生豬產業鏈條,增強市場風險抵御能力。為進一步完善生豬產業鏈條,提高生豬產業附加值,實施熟食加工項目、冷鏈物流項目、萌豬樂園項目等。

五是創新聯農帶農機制,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養殖戶入股龍頭企業;成立養豬聯合社;引導農戶以土地、勞動入股;建立7個秸稈收儲點,秸稈粉碎后銷售給熱電廠,節約還田成本,增加秸稈收入。

3.目標明確,措施到位

一是土地政策。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用于產業園建設;養殖設施占用一般農田的實行備案制。

二是財政政策。嚴格落實財政資金1:1以上配套政策;設立5000萬元產業園專項補貼資金;加強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金融政策。組建注冊資金5000萬元的安平縣農投公司;建立金融機構和產業園定期聯系協調機制,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樸素農業可持續發展思想探討》,作者曹玉華,《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01期.

[2]《中國農業生態環境現狀》,作者徐靜波,《中國農業信息》2015年009期.

[3]《中國21世紀議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

[4]《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

猜你喜歡
農業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綠色植保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臨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建議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
山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價
先進國家綠色生態農業給我們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