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水環境監測及水污染防治問題

2022-05-16 08:19樸爽曲彥亮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水環境監測問題

樸爽 曲彥亮

摘要:水環境監測與水污染防治是現代環境工程關注的重點內容,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實踐,我國的水環境監測與水污染防治技術實現了非常大的進展,然而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水環境監測工作的高效推進?;诖?,文章水環境監測與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展開了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水環境;監測;問題;對策

1水環境監測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監測標準與技術方法不統一

我國衛生部門、自然資源部門、水利部門、環保部門在水環境方面職責不同,關注的重點不同,對水質監測的項目選取存在差異,數據整合性差,還沒有形成面向國家生態監管的生態質量監測技術體系和評價方法。我國飲用水環境質量監測以國家衛生部門發布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為依據,同時規定采用地表水作為生活飲用水水源時衛生要求應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采用地下水為生活飲用水水源時應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而農田灌溉用水的水質監測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為依據。多個標準多種要求和規定并存,增加了監測的難度和工作量。在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方面,目前各省級監測機構認證的涉及水和廢水的監測項目有198個,而監測分析方法多達498個,一個項目多個方法,可能影響監測結果的可比性。在水質評價方面,單因子評價法是規定的斷面水質判定方式。單因子評價法以3類地表水標準值作為水體是否超標的判定值,對于不同類別水質其標準值相同,但未考慮項目因子之間的互相關聯性,水質各因子間缺乏權重的考量,沒有考慮水體的地理環境、地質本底特征,也忽略了水體功能和水質合理利用、分級利用;特別是在評價水質整體污染情況時,沒有結合水體污染的特點考慮流速、通量、擴散規律等因素,單純以點位或斷面達標數的比例來判斷水質優良,并不能真實準確反映河湖整體的污染程度和分布規律。

1.2 新技術成果轉化效率低下

“十三五”以來,我國水環境監測在技術方法和設備研制等方面均取得很多突破性進展,但由于水質監測的相關標準修訂相對滯后,導致很多技術先進成熟的方法未能形成國標而難以推廣應用。如2002年發布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未包含針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金屬有機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項目,難以滿足當前的管理要求。而目前有機污染物、金屬有機物的監測方法已經成熟,亟待對標準進行修訂優化。此外,以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為例,由于監測分析方法開發和標準的制約,水質自動站監測參數只有常規的五參數和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總氮等有限的項目,對照現行標準,監測項目遠遠不能滿足要求,無法取代手工監測。另外,近年來在衛星遙感監測、光譜法水質監測、傳感器微站監測、便攜式快速監測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多技術突破,但在技術應用推廣方面卻存在“瓶頸”。

1.3 監測數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多年來,由國控監測網、?。▍^)市地方監測網以及自然資源、水利等相關部門開展的水環境監測工作收獲了海量的數據資源,各級各部門雖然陸續開發建設了一系列信息技術平臺和監測預警系統。但在數據綜合利用和數據資源信息化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在水質污染預警、溯源、流域綜合評價等方面存在技術短板,難以直觀反映出污染源信息,大量水質監測業務成果局限在事后評價,監測預警體系多用于科研和輔助業務工作,無法為后續的監察執法和防治措施提供精細化管理支撐。例如,在有效應對水環境污染事件方面,如何充分利用常規監測斷面的監測數據,并與應急監測手段緊密結合完善應急預案,實現大數據的綜合利用和提高各級政府的應急監測能力建設,是監測數據信息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向。

2 提升水環境監測與水污染防治水平的啟示和建議

2.1 優化水環境監測與污染防治管理體制

針對水管理各部門重復建設、重復監測、資源共享不夠等問題,要加強監測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加強頂層設計,理順各部門之間的職責目標任務,建立溝通配合協作共享渠道,統籌做好國家、流域、區域各層面的監測任務;針對不同部門監測標準不統一的情況,應建立健全水環境監測體系,統一標準、統一方法,消除技術壁壘;加強統籌規劃,優化監測斷面、點位設置,組建統一高效的水環境質量監測網;推進數據資源整合與信息共享,充分發揮各部門的優勢,促進業務工作和監測技術的無縫銜接,努力實現區域斷面監測向流域整體監測的轉變,構建架構統一、業務協同、資源共享的水環境監測體系,推動監測網絡由“規?;毕颉案哔|量”發展。

2.2 在技術研發方面投入更多的資源

監測技術體系的創新和完善是推動傳統水環境監測向生態水環境監測發展的必然要求。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開發先進高效的儀器設備,提高分析技術水平和效率;引進衛星遙感、微型傳感器、智能實驗室等新一代感知技術及AI、5G、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監測技術有機結合,推動多因素、多領域、多技術、多方法的融合;統籌加強衛星遙感監測和地面觀測網絡相結合,實現天地一體化協同的全天時、高精度、自主化監測;開展水環境監測質量標準、分析技術方法標準等實施效果的全面評估,加快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把先進可靠高效的技術方法納入標準范疇,加快技術革新;結合我國水質監測現狀創新管理理念,優化評價技術方法并促進管理模式的科學化。

2.3 加強監測數據的信息化運用

利用區塊鏈、機器學習、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建設升級水環境質量預測預警、污染物精準溯源及綜合應用等模型或系統,加強水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監控數據信息關聯分析和綜合研判,實現監測、評估、監督、預警一體推進。運用人工智能、人機交互、虛擬現實、可視化等技術,豐富創新數據可視化展示模式,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人性化、更加友好的監測信息產品。加快預警預報及污染精準溯源的研發進程,完善提升國家及地方水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加強監測數據分析應用,為水污染防治和水資源管理提供支撐。推動水環境監測與治理服務市場化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非常少,因此,水資源保護工作非常重要。當前水源短缺、水質污染的突出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所以,加強水環境監測是水資源項目中人們關注的重點性問題,相關部門應該積極加大在這一監測工作方面的技術投入,提升監測水平,保障水環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樊濤.水處理中環境監測技術及污染防治[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1(08):72-73.

[2]李麗,李婷婷,張麗.對水環境監測及水污染防治問題的相關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1(02):58-59.

[3]陳雪芹.水環境監測及水污染防治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3(14):13.

猜你喜歡
水環境監測問題
氣囊測壓表在腹內壓監測中的應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監測研究
高層建筑沉降監測數據處理中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
高層建筑沉降監測數據處理中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
關于藻類在水環境保護中的利用分析
實施天頂湖水環境容量總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對水環境非點源污染的治理及其控制分析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學習監測手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