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網絡課程資源提高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2022-05-17 22:07李春玲
黑河教育 2022年2期
關鍵詞:網絡信息化高效教學小學語文

李春玲

[摘 要]網絡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實現資源共享。網絡中各種圖片、視頻、數據等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整合網絡信息輔助教學,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學習不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自主學習,也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網絡信息化;高效教學

而今,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結合得越來越緊密。網絡中富含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學習資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的支持,充分利用相關學習資源輔助教學,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易于理解,使常規靜態的教學內容得以動態呈現,從而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好地學以致用。

一、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優勢

(一)發揮主觀能動性

小學生的學習依賴性較強,很多學生不能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尤為重要。利用直觀形象的網絡資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習慣,引導學生主動吸收知識和鍛煉學習技能。

(二)豐富知識,開拓眼界

而今,網絡上各種各樣的資源可謂是豐富多彩,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料和一些簡易的技能、方法以及方案,讓學生接觸到更多課本中沒有的知識,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提升教學效率

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各種限制,沒有辦法進行擴展性或者延伸性教學。如果能夠利用網絡進行線上教學,借助網絡視頻對課本內容進行提前預學,在課堂上就能節約很多時間;如果能夠把網絡中相關的教學內容與日常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相結合,教學效率就會得到顯著提高。

二、利用網絡課程資源提高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運用網絡資源創設情境

有教育學者曾說:“兒童是依賴于形體、色彩、聲音和觸覺等進行思考的?!睂W生可以通過接收網絡中各種豐富的色彩圖片、視頻等信息,使感官得到極大滿足,在真摯、生動、感人的情境中喚起想象力和求知欲,提高審美情趣,培養道德情操。因此,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形成自主探究意識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荀子曾說過:“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甭?、見是教學的開端和基礎,借助網絡資源可以把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形象具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內在潛能。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和諧的合作學習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通過自主探究收獲知識。例如,在教學《頤和園》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自由分組,然后為頤和園設計一幅旅游宣傳畫。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大家各抒己見,分工明確,忙得熱火朝天。與此同時,還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查閱相關資料,讓學生自行瀏覽一些旅游網站,特別是與頤和園有關的旅游廣告、圖片、視頻等。通過小組學生的共同努力,一幅幅天真童趣、圖文并茂的廣告畫就呈現了出來??粗鴮W生們積極踴躍地發言,我感受到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感受到了他們在合作學習中探究知識的快樂。

(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在新課改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應運而生。這種教學理念強調,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先天差異,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學習愿望,讓學生的學習更高效。

以《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為例,作者用清新明快的語言描寫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景。然而,僅僅依靠文字的描述和插圖,學生并不能真正感受到小興安嶺的美,尤其是南方的孩子,要想充分理解課文,需要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學生對課文中冬天大雪紛飛、黑熊躲進洞里舔著自己又肥又厚的腳掌等離現實生活比較遠的景物描寫缺乏感知。對此,教師可以利用生動形象的課件引導學生欣賞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加深學生的直觀認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將教學內容擴展到課本以外,把書本知識與網絡資源進行有效融合,還讓學生感受到網絡資源的豐富多彩,也從中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相關數據顯示,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網絡資源可以讓學生保持一個高度集中、興奮的狀態,對于知識的學習也會更加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還能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精心設計學習過程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精心設計學習過程,從“學什么,為什么要學,怎樣學”入手,做到該扶則扶,該放當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通過舊的知識引入新的知識,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設計好教學方案,有效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在課堂上,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從知識的未知到已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講解深入淺出,抓住教學重點。作為一名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做教學的主導者,而做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者、陪伴者和鼓勵者。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參與動手動腦的全過程,敢于提出不同的思路、見解和問題,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一味要求學生按照自己設計好的教學思路走。對于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的哪怕是一點點創新思維的火花,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享受到主動探究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教師也必須做好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不再被動地學習和接受知識,而是自己去探究和發現,結合自己的知識積累去尋找問題的答案。當學生做到自己選擇方向、發現學習資源、提出問題、決定探索路線、承擔選擇的后果時,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從事有意義的學習。

(五)注重課前預習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學課本,學會獨立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開展自主學習,在主動探究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而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獲得能力的提升,而且在認知進化的過程中完成自然進化。這就要求教師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明確學什么,本節課要解決什么,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自學,學會總結和發現。教學之初,由于學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遇到問題時就會習慣性地找教師解決,但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后,他們對于知識的自學能力越來越強。有的學生能利用自己以前學到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有的學生能從課外書籍中了解相關知識,還有的學生更愿意通過電腦查找相關學習信息。在學生自主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導,如怎樣快速查找學習內容、怎樣篩選學習內容等,免得無用的信息淡化學習主題,占用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真正尊重學生,實現教學民主,調動學生積極投入到自主學習中。只有學生具有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自我調節的能力,自主學習才能更有意義。

參考文獻:

[1]趙欣.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小學語文的能力[J].科學導報,2017,(3).

[2]彭春紅.小學語文網絡資源教學與自主學習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8).

[3]劉麗君.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新課程,2020,(35).

[4]許佳燕.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嘗試[J].當代家庭教育,2020,(7).

[5]高勤花.小學語文有效預習的實踐與思考[J].讀寫算,2020,(20).

(責任編輯 趙永玲)

猜你喜歡
網絡信息化高效教學小學語文
網絡信息環境下的圖書資料管理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
網絡信息化對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的影響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言語識別在新交際模式下發展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