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之“罰”與“不罰”之辯

2022-05-19 09:52朱彩云梁慶云楊美蕓
教育界·A 2022年5期
關鍵詞:教育懲戒合法內涵

朱彩云 梁慶云 楊美蕓

【摘要】教育懲戒一般指學校和教師在教學與管理中,為了制止或糾正學生失當行為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作為教師,在實施教育懲戒時一定要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適當性的原則,懲戒的程序與方式必須要合法合規;還要堅持關愛學生的宗旨,以生為本,育人為本,達到教育學生遵守規則、增強自律、改過向上的目的。文章對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的內涵、意義以及策略進行探究,以期為教師之“罰”與“不罰”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育懲戒;內涵;意義;合法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陜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十三五規劃課題“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罰面臨的困境及應對策略研究”(課題編號:SGH20Y0986)的研究理論成果。

作者簡介:朱彩云(1980—),女,陜西省神木市礦區中學,一級教師;梁慶云(1980—),女,陜西省神木市礦區中學,一級教師;楊美蕓(1983—),女,陜西省神木市礦區中學,一級教師。

引言

在中小學教育中,當學生言語粗俗、行為不當、違規違紀時,教師到底能不能實施教育懲戒,一直是社會各界爭論的熱點問題之一。有人反對一切形式的教育懲戒,但懲戒缺席的教育又如何能為“五育并舉”的新時代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樹立正確價值導向、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呢?因此,教師只有精準把握好“罰”與“不罰”的界限,才能利用教育懲戒幫助學生改正不良行為習慣,塑造良好品格。

一、教育懲戒的內涵

所謂教育懲戒一般指學校和教師在教學與管理中,為了制止或糾正學生失當行為而采取的一些措施。教師實施教育懲戒是為了幫助學生明辨是非、知曉善惡、糾正不當行為、糾正不良行為習慣,為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幫助學生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教育懲戒具體包含三個方面含義:第一,懲戒是對學生錯誤行為的否定。教育懲戒本身就是一種評價,學生因某種行為受到教師的處罰,自然意味著教師對這種行為持反對的態度。教師對學生實施懲戒時,一定要把這種否定性評價的信號明確傳遞給學生,并確保學生能夠接收到這種信號,明確自己犯錯的原因以及將要承擔的后果。第二,懲戒會讓學生產生不愉快的體驗,教師通過實施教育懲戒使學生體驗一段不愉快的經歷,如果學生不想再重復這種不愉快的經歷,就必然會鞭策自己改過遷善,杜絕這種錯誤行為的再次發生。當然教師一定要把握好這種不愉快的程度,不痛不癢的懲戒可能不足以讓學生銘記于心、吸取教訓,過度懲戒又可能挫傷學生自尊,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師一定要秉承過罰相當的原則,既要讓學生印象深刻,又不能侵害學生的合法權益。第三,懲戒是為了減少學生以后的錯誤行為。教育懲戒是否有效,主要看懲戒以后學生的不良行為是否減少。讓學生感到不愉快只是手段,切實減少或消除學生的錯誤行為,才是判斷教育懲戒有效的標準。

二、教育懲戒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內化規矩意識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痹谏鐣钪?,違法亂紀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學生違反校規校紀規定也理應受到相應的懲戒,承擔一定的后果。如此,學生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關于是非對錯的觀念。在嚴格施行懲戒規則后,學生起初可能只是為了逃避懲戒而自我克制,約束自己行為,久而久之這種約束與克制就會內化為習慣。學生通過不斷修正自己的認知與行為,以求達到合乎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要求。在中小學教育中,教師合理實施教育懲戒,能夠對犯錯的學生起到震懾與警示的作用,使其明白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對其他未犯錯的學生也能同樣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激勵他們調整與控制自己的行為,共同維護學校和諧的學習環境。

(二)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僅憑個人的自覺養成和教師的說服教育遠遠不夠,還需要一些稍微強硬的輔助手段。在學生行為越界時,教師適時實施教育懲戒,清晰明了地向學生表達對這種行為的反對,就幫助學生在不良行為與良好行為之間豎起了溝壑分明的界限,有利于學生形成明確的是非觀念。當今社會存在著許多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消極因素,如有許多宣揚暴力色情等低級趣味的影視作品、低俗的文學作品等。中小學生很容易受其影響引發不良的道德失范行為。此時,就需要學校教育發揮作用,幫助學生筑起心理健康的防線,使學生抵御來自外界環境的消極影響。當勸說、批評等教育手段難以見效時,教育懲戒這把利劍就是震懾學生改正錯誤、督促學生自我約束、消除不良因素的影響、將誤入歧途的學生重新拉回正道的必要手段。

(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現在的學生幾乎都是家人的心頭肉、掌中寶,備受寵愛與呵護。許多家長對學生提出的各種要求,不管是合理的還是無理的,都有求必應,對學生的逾矩言行也當成個性而無條件縱容。很多家長可能會認為學生還小,等長大就明白事理了??墒?,沒有受過任何挫折就長大的學生,真的可以如家長所愿變得堅強、懂事嗎?答案是否定的,在一帆風順中長大的學生,往往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面對挫折時不知如何自處,還可能會選擇逃避。學校教育除了要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還要將學生培養成身心都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學生違規違紀時,教師通過合理的教育懲戒可以鍛煉與提升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在教育懲戒過程中,學生一般要經歷心理認同、情緒調節、自我反省、行為克制四個階段的心理變化過程。從受懲戒之初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到自我調節情緒,再到自我總結與反省,最后實現制止和消除不良行為,在這一系列的心理變化過程中,學生對自己有了一番全新的審視,也會明白教師實施教育懲戒的良苦用心。

(四)構建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

學校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場所,因此,構建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如果學生違反校規校紀,不服從學校的教育管理,就會擾亂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甚至損害師生的合法權益。教育懲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強學生遵守紀律的意識,同時也能夠提高教師敢抓敢管的意識,從而有利于維護良好的課堂秩序,構建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教育懲戒的實施策略

實施教育懲戒從本質來講就是以遵循教育規律、依法依規的教育管教為手段,讓學生在教育懲戒的過程中真正知曉自己犯錯的原因以及犯錯之后如何改正錯誤,以防類似的錯誤再次發生。這種教育懲戒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確保學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得到順利開展,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公正秩序。另一方面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規則意識、責任意識,幫助學生自省自身存在的問題或不足,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作為教師,在實施教育懲戒時一定要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適當性的原則,時刻思考教育懲戒的初衷,絕不能只是“為了懲戒而懲戒”。

(一)教育懲戒的程序與方式必須要符合法律法規

雖然教師實施教育懲戒的初衷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但是對學生而言,受到懲戒總是一種不愉快的體驗。教師擁有懲戒學生的職權,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隨意懲戒學生。學生違反校規校紀時,教師實施的懲戒措施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以不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不造成學生的心理傷害為前提。教師也要提前與學生和家長進行充分協商交流,商定出一套條理清晰、過罰相當、合法合理的懲戒規則,讓學生和家長都清楚知道學生犯什么樣的錯誤在應受教育懲戒的范圍、什么程度的錯誤應該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懲戒。

(二)教育懲戒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中小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還不夠成熟,在成長中犯錯在所難免。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在實施教育懲戒之前,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成長環境、認錯態度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以作出正確的決定。

例如,筆者課題組的成員梁老師針對學生小趙一次抄襲作業的問題進行了正確的教育,這種合法合理的方式值得參考。面對小趙抄襲作業、故意不完成老師布置教學任務的行為,梁老師先對事情的起因進行了充分的調查。為此,梁老師特意從與小趙關系特別要好的同學進行側面了解。原來是因為在分配學生打掃任務的時候,梁老師分配的任務不合理,導致小趙的打掃任務量偏重,于是對梁老師產生不滿的情緒。所以在梁老師布置的作業任務中,小趙以故意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不完成任務對梁老師表達不滿。了解事情的起因后,梁老師決定基于小趙的個人特點,對其進行教育。梁老師通知小趙來到辦公室,并沒有馬上責備他,而是以尊重學生為前提,與小趙開展談心,詢問其生活、學習等方面的情況。小趙的學習成績比較優秀,但平時性格較為內向,梁老師了解到小趙父母離異,父母各自為生活奔波,暫時由外公外婆對其進行監護。缺乏父母的陪伴與關心,一些親戚朋友還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小趙感覺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出現了心理障礙。梁老師了解情況后,立刻聯系了小趙的班主任朱老師以及心理咨詢輔導員楊老師。一方面,老師們加強對小趙的心理輔導。另一方面,通過老師同學的關愛,小趙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最后,小趙充分認識到自己之前所犯的錯誤,而且性格逐漸變得樂觀開朗。由此可見,教師在實施教育懲戒之前,充分與學生溝通、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實事求是、因材施教,做出正確的決定,讓教育懲戒有愛和溫度,讓學生知錯能改、健康發展。

(三)教育懲戒對違規違紀的學生應該一視同仁

教師做出任何的教育懲戒決定,都必須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注重規范懲戒的程序。堅決防止教師任何主觀性與武斷、偏激的教育懲戒,堅決防止教師因為個人情緒因素濫用、誤用教育懲戒?!吨行W教育懲戒規則(試行)》規定,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學校及其教師應當予以制止并進行批評教育,確有必要的,可以實施教育懲戒:1.故意不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或者不服從教育、管理的;2.擾亂課堂秩序、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3.吸煙、飲酒,或者言行失范違反學生守則的;4.實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險行為的;5.打罵同學、老師,欺凌同學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6.其他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當學生違規違紀時,教師不得因個人的喜好或者利益關系,隨意夸大或者忽略某位學生的錯誤行為。如果教師偏私,不僅會破壞教育的公平性,還會侵犯學生的權益,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在作出教育懲戒的決定之前,應該認真聽取學生對自己行為的陳述和申辯,確定對學生進行教育懲戒時,要明確告知學生對他實施懲戒的具體事項和原因,讓學生認識到受懲戒是針對他的不良行為,而非針對他本人。學生改正錯誤后,教師要及時對其進行鼓勵和表揚,以促使其改過向上、增強自律、健康成長。

(四)教育懲戒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善意與關愛

中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實施的一切教育懲戒都應該為了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需要,堅持立德樹人,注重育人效果。教師不能單憑主觀方面的“我是為了你好”作為教育懲戒學生的理由,而是要真正設身處地為學生考慮,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宗旨。教師不因為學生的犯錯而濫用教育懲戒,也不因為規避教育懲戒的潛在風險而不作為。對學生的錯誤教師不能刻意夸大,也不能冷漠輕視,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面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教師必須時刻牢記教育懲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促進學生進步。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實施教育懲戒,但是必須以尊重學生的尊嚴為前提,任何踐踏學生尊嚴的教育懲戒都不可取。實施教育懲戒后,學生可能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這時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幫扶與鼓勵,及時與學生溝通,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善意與關愛。經過教育,學生能夠充分認識自己的錯誤,并且能夠主動、積極地改正錯誤,消除因為被懲戒而產生的消極情緒,促進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

結語

懲戒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目的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保障和規范學校、教師依法履行教育教學和管理職責,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中小學教師必須充分認識教育懲戒的內涵和意義,提高正確履行責任的意識與能力,必須會用、善用、慎用教育懲戒,必須理性對待學生的錯誤,有所罰,有所不罰。教師遵循原則,家長支持理解,共同努力讓學生知善惡、辨美丑、明是非,讓教育懲戒最大限度地在促進學生發展、維護教學秩序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EB/OL].(2020-12-23)[2022-03-21].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12/29/content_5574650.htm.

[2]夏友奎,石長林,邱柏楊.教師和學生關系的重構:教育懲戒權的正向作用[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3(04):102-109.

[3]劉夢薇.教育懲戒需剛柔并濟張弛有度[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21(Z1):1.

猜你喜歡
教育懲戒合法內涵
夏糧豐收:內涵豐富 意義重大
“新美育”的內涵與實踐路徑探索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西班牙推動廢除合法賣淫
學校教育懲戒的法理分析
防治校園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關鍵點
有理數的數學內涵
報告
謹防“合法”干預司法
關懷是教育懲戒者必備的倫理品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