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方法探究

2022-05-19 01:26王超
教育界·A 2022年5期
關鍵詞:初中物理學習興趣核心素養

【摘要】文章闡述了物理核心素養視域下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并著重圍繞總結生活經驗、開展物理實驗、豐富課外活動等多個方面,對培養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策略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學習興趣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核心素養背景下激發初中物理學習興趣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737)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王超(1986—),男,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武川新村學校,二級教師。

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索的主要驅動力,教師有必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引導學生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和求知的心理參與物理課程的學習,以達到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而現實中,不少初中生對物理缺乏足夠的興趣,原因是物理知識較為枯燥、抽象和復雜,從而導致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要想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實現對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就必須營造有趣、活躍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充分體會到物理的魅力,成為堅定不移的科學探索者,從而獲得綜合能力的發展。

一、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

近年來,核心素養一詞逐漸成為教育界的熱詞,大中小學教育都在積極探索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可行路徑。簡單來說,核心素養可以視作學生能力與品質的綜合體現,是反映一名學生綜合情況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必備素養。核心素養體現了現代教育強調以生為本、綜合發展的理念,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核心的教育改革是打破傳統講解式、灌輸式教學桎梏的有效路徑。

核心素養本身是一個包容性極強、內涵極為豐富的概念,其對于不同學段的學生和不同學科的學習而言有著截然不同的培養目標。就初中物理而言,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應當具備的核心素養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其一,物理觀念。所謂物理觀念,是指初中生在物理學習中逐步形成的基于物理學視角的認知和觀念,是物理知識、規律等的綜合。譬如最基礎的物理運動,就是物理觀念的重要體現。其二,科學思維。物理作為一門科學學科,需要學生在學習、探索以及實踐應用中能夠對科學事實、客觀事實、經驗事實等進行科學思考,能夠在知識、技能等的支持下對物理世界有正確認知和把握,而非憑借模糊不清的認知進行盲目判斷。其三,實驗探究。物理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往往離不開實踐探究。而將物理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對物理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和解決,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礎素養。其四,科學態度與責任。初中生應當對科學、技術、社會等抱有正確的認知、態度以及責任感,能夠理解科學本質,遵循科學規律。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教師應當在物理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濃厚的物理學習興趣。核心素養培養使學生在學習、探索和實踐中不斷積累、感悟,在掌握知識以及技能的同時,逐步實現各方面能力及品質的綜合發展。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物理缺乏必要的興趣,只是抱著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的心態進行學習,必然會十分被動,只能通過一遍又一遍地死記硬背以及題海訓練逐步提高解題能力,而核心素養難以得到充分發展。尤其是初中生正處于受興趣驅使的階段,在興趣缺失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將會大打折扣,更難以在被動的物理學習中實現核心素養的突破。而教師加強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讓學生感知物理學科的樂趣和魅力,再結合諸如游戲、小組合作等不同教學形式,能夠讓物理教學變得妙趣橫生,從而強化學生主動進行物理學習與探究的意識。

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借助生活經驗,理解物理知識

物理知識對于初中生而言往往意味著抽象、復雜、理解困難、容易記混、學習難度大。尤其是物理學科中一些純理論的知識,往往是學生學習和理解的難點。而初中生本身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習慣性地從形象思維角度進行思考,在面對枯燥、抽象而復雜的內容時往往會喪失信心,失去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可以嘗試將生活與學習緊密結合起來,以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作為學習的輔助劑,讓學生能夠基于他們感興趣且熟悉的生活經驗實現有效學習。

學生在生活中接觸了大量與物理知識息息相關的事物或現象,這些生活經驗不僅能夠讓抽象的知識變得具象化,也能充分調動學生興趣,讓物理學習不再是單純的知識記憶,而是對生活的解構和表達。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學生在對生活經驗進行分析、總結的過程中不僅能激發物理學習興趣,更能實現物理觀念的逐步轉變和科學思維的逐漸養成,這對學生綜合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教師應盡量加強物理課程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事物和現象出發,深挖其中蘊藏的物理現象和知識,這樣能夠帶給學生強烈的新奇感與滿足感,進而促使學生更加主動且充滿興趣地學習,讓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變得簡單易懂。

例如,在教學“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緊密聯系生活,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思考自己平時是怎么描述長度和時間的,又是怎么對二者進行測量的。教師可讓學生以日常生活事例為基礎,思考“從家到學校的距離有多長?如果走路的話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如果坐車的話又會花費多少時間?”等問題。通過結合物理課本的理論知識與生活真實經驗,學生能夠更加快速地在腦海中形成對千米和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概念,并對生活中常用的千米和米有基本認知。之后教師再圍繞分米、厘米、毫米等長度單位進行教學,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帶入物理教學中,通過對教材邊長、鉛筆長度、橡皮長度、指甲寬度、玻璃厚度等常見事物的長度描述,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長度單位的認知,助其形成相應的物理認知體系。在生活經驗的支持下,學生更容易接受物理知識,更容易產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并在不知不覺中將對生活的興趣轉化為物理學習興趣,主動投身知識學習和理論探索。

(二)通過實驗探究,解決物理問題

不管是在課程學習中,還是在生活實踐中,初中生常常會遇到物理問題。物理問題的含義較為廣泛,只要是與物理知識、現象、技能等相關的問題,都可以被視作物理問題。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初中生不但能夠進一步鞏固知識和技能,也能進行拓展思考,解決實際存在的各種問題,更能實現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和實驗探究等能力的綜合發展。而通過實驗探究解決物理問題,不但能有效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更能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實驗探究以及科學態度與責任等核心素養。在借助生活化的物理實驗進行深入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學會從問題本身進行思考,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案,考慮實驗本身的科學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研究實驗是否能真正探究出有用信息以及解決實際問題,并逐步掌握實驗方法和技巧,從而提升實驗能力。

例如,在教學“噪聲的危害和控制”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思考噪聲的來源和消除噪聲的方式以及噪聲的強度等級應該如何劃分等問題,并通過實驗引導學生探究不同等級的噪聲對人的影響。教師可給學生發放分貝儀,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生活中常見的聲音進行測量,開展生活化的實驗探究,并結合自身的所聽所感進行思考和分析。有的小組通過使用耳塞,感受噪聲的強弱變化,并思考耳塞是如何有效控制噪聲的;有的小組分別在水中和空氣中敲打鐵塊,并使用分貝儀記錄聲音分貝的大小,探究不同噪聲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強弱變化情況;有的小組將鐵塊放在桌子上,并將分貝儀置于桌面,罩在木盒子中,讓分貝儀在不同環境中測量噪聲分貝,探究噪聲傳播受傳播介質的影響。而在小組實驗探究之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研究現在廣受歡迎的“降噪耳機”是如何實現降噪的,從學生感興趣的層面引導學生進行學術研究,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樂趣,也能逐步培養實驗探究能力,養成科學的學習態度與責任。

(三)豐富課外活動,體驗物理樂趣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不能只著眼于書本知識,還要親自動手實踐,在豐富的課外活動中充分體會物理學科的魅力及價值。學校和教師可以安排和組織學生通過觀看紀錄片、動手操作實驗等方式,使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物理課外活動,培養其自主思考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并與其他學生展開緊密合作,主動進行創新探索,從而充分感受物理樂趣,實現綜合素養的良好發展。教師在組織開展課外物理活動時,應當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鼓勵他們積極創新,利用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綜合性探究,讓他們體會物理學習的樂趣。不過完全依靠學生自身,往往難以順利完成類型豐富、難度不一的各種活動,教師需要進行適當的指導、點撥、參與和幫助,盡量在強化活動趣味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實現物理核心素養的全方位發展。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制作簡易橡皮筋測力計時,可以提供硬紙片、曲別針、橡皮筋、鋼絲、尺子、筆等工具,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制作測力計,并在制作完成后比一比哪個小組制作的簡易測力計最為準確。在此過程中,教師沒有過多干預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只是提供了必要的工具,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探究和實踐。而當各小組遇到障礙和困難時,教師可以從旁點撥,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的方式,從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出發進行思考,幫助學生掌握制作簡易橡皮筋測力計的原理、方法和要點,確保所有小組都能順利完成任務。之后,學校和教師可分別舉辦年級和班級的測力計競賽活動,以競賽的方式比較哪個小組的測力計測量更為準確,哪個小組的最大承受重量更大等,增加物理實踐活動的趣味性,豐富學生的物理實踐體驗。通過這一活動,學生不僅充分感受到了物理樂趣,也實現了物理觀念和實驗探究能力的同步發展。

(四)總結拓展知識,深化學習信心

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受兩大因素的影響,一是提高物理學習興趣所采用的輔助手段,二是學生在學習后的收獲情況。如果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收獲無幾,無法實現物理成績、知識水平和能力等的有效發展,必然會逐漸喪失學習信心,學習興趣也會大受影響。故而,教師在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時,一定要強化其物理學習信心。只有建立起了強大的學習信心,學生才會長期維持飽滿的學習熱情,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在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成長和提升,物理學習興趣也會隨之提高。對此,教師可通過完善激勵機制、做好糾錯改錯工作、傳授自主學習方法和建立物理知識體系等方式,全面引導學生在學習和探究中逐步增強物理學習的信心,讓他們在信心的驅動下主動學習和探究,不斷提高物理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光現象”的相關知識后,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一章的內容進行總結,并借助思維導圖以及習題訓練幫助學生復習,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發現錯誤及不足,及時進行糾正,從而實現物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鞏固物理學習信心。教師可指導學生繪畫思維導圖,讓他們在實踐中逐步掌握繪制方法和技巧,并能在后續的學習中自行繪制思維導圖以便對物理知識進行理解、記憶和思考,幫助學生構建物理知識體系,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并強化學習自信心。在學習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還應著重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難點和誤區加以指導和糾錯,如不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特點、將聲與光的傳播條件及傳播速度混淆、對入射角與反射角概念理解不清、對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不能準確把握、不理解平面鏡成像原理、不能正確把握折射規律中的“兩角”關系等,讓學生改正錯誤、克服困難,逐步強化學生的物理學習信心。除此之外,在平時的物理學習過程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通過課后練習逐步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識點,幫助學生積累成功經驗,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積累物理學習自信,從而進一步激發物理學習興趣,形成良性循環。

結語

綜上可知,發展核心素養是當下初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目標,而核心素養的發展建立在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的基礎上。因此,教師可通過采取緊密結合生活與學習、開展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等有效方式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索物理奧秘,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吳家偉.探討中學物理教學中興趣的培養對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性[J].教育界,2019(05):40-41.

[2]楊長林.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J].學周刊,2020(01):71.

[3]鄧麗.以生為本引領初中物理核心素養課堂[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2):681.

猜你喜歡
初中物理學習興趣核心素養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