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雕技藝與靖西壯錦的文創產品創新

2022-05-22 15:44張鈺嬋
美與時代·上 2022年4期
關鍵詞:民族特色

摘? 要:廣西壯錦是廣西境內最知名的特色,其手工織錦是廣西現今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藝品,也是中華民族璀璨文化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壯錦在其織造用色上艷麗多彩、風格粗獷、極具民族特色,被廣泛應用于廣西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在壯族乃至整個廣西的發展歷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特殊地位?,F如今,廣西壯錦的主要生產基地為靖西、忻縣與賓陽縣,但現在的壯錦產品過于守舊,其產品的開發設計缺乏創新而與現代審美漸行漸遠,甚至嚴重與現代生活脫軌。對壯錦文化產品的再設計和再創造問題進行思考,將傳統的民族紋樣工藝與溫潤的皮革材質進行結合,并通過皮藝雕刻的工藝,可以將傳統壯錦紋樣做成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關鍵詞:靖西壯錦;民族特色;皮藝雕刻

隨著近些年來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生活品質得到了質的飛躍,人們不再局限于物質生活方面的追求,而更希望獲取精神層面的多方位滿足。因此在休閑娛樂市場,旅游可謂是獨占鰲頭,與此相適配的文化創意旅游產品也隨之急速火爆起來,特別是一些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民族工藝品格外受到民眾的追捧。廣西近幾年的旅游業同樣也順應了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一片紅火,但是作為曾經廣西旅游產品中最耀眼的那顆明珠——廣西壯錦,卻在市場上日漸式微。據考究,廣西壯錦起源于宋代,與南京云錦、江蘇宋錦、四川蜀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1],因此,我們要為壯錦的傳承和發展負起責任。壯錦文化如何通過新的產品形式和表現方式進行升級和創新,如何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潮流中樹立自身地位,應是我們思考的主題。皮雕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雕刻技藝,意在皮革上繪制雕鑿出造型生動靈活的圖樣,有著強烈的質感體驗,整體呈現出淳樸自然的藝術特性,其衍生的皮雕工藝品近些年來深受大眾的追捧和喜愛。但是傳統的皮雕技藝如何在現代化審美趨勢中有所突破、有所延展的問題,要求設計者們應用相適配的設計思考和設計手法,去進行更加優質的文創產品創造和應用研究。

一、廣西靖西壯錦現狀分析

曾經的壯錦在廣西人民的日常生活上占據重要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西方工業文明的入侵,在新的編織材料、紡織工藝的普及下,壯錦數量銳減。新中國成立后,雖然在國家民族政策的支持下,民間手工藝有了蓬勃的發展,壯錦產業也隨之重振輝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壯錦的使用仍然在漸漸減少。不過由于壯錦擁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在旅游產品市場上仍然擁有著廣闊的市場。

但是,近幾年來壯錦產品的開發設計漸漸與當代審美脫節。四大名錦的其它三大錦依然活躍在人民日常生活當中,而壯錦卻從以前的生活日常品轉變成特色民族工藝旅游產品,逐漸被大眾所遺忘,只有到節日活動、晚會或旅游景區里的少數民族風情節目等場合的時候才被人們拿來使用。雖然如今壯錦的現狀令人堪憂,但是它和其它三大錦同樣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并且還多了一份少數民族特色。

廣西靖西壯錦廠作為如今廣西境內最大的壯錦生產基地對壯錦的傳承與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今后壯錦的重新崛起亦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因此,為應對當前市場、社會環境,靖西壯錦急需進行產業優化升級,建立一個全新的品牌形象,開發符合當下審美的創新型新產品,讓消費者通過新的文創產品重新認識廣西壯錦,認識靖西壯錦,從而起到保護、傳承并發展壯錦編織技藝的作用。

壯錦的特點在于其精美獨特的紋樣裝飾以及豐富奪目的色彩,對于紋樣的表現和色彩的融合,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整理的地方。壯錦的紋樣都源于壯族人民在生活和自然中美的發現,因為壯族人民有很強的民族圖騰崇拜,紋樣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將生活自然中見到的動植物形態精確簡練地提取出來,進行大膽的夸張和變形,使圖形變得強烈并富有特色,以此形成壯族特色鮮明的圖形語言(如圖1)。

壯錦里常見的紋樣一般以幾何紋和動物紋為主,常見的幾何紋有云紋、雷紋、方格紋、水波紋、井字紋、回字紋、“卐”字紋、編織紋、同心圓紋等,是壯錦的主要裝飾圖案花紋[2]。

二、廣西靖西壯錦文創產品市場分析

現今廣西靖西壯錦織繡產品市場中,用戶對于壯錦類文創產品需求愈加多樣化,審美趨向大多變幻不一,為此靖西壯錦的產品形制種類正在不斷地多元化,圖騰紋樣不斷遞進創新,也出現了少部分努力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進壯錦這一傳統技藝的新興設計師。據市場調查統計,靖西壯錦有三大分支,20多個品種、50多種花紋圖案,盡可能地滿足各類消費者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F有的一些有壯錦元素的文創產品多為女性挎包、壯錦枕巾、壯錦披帛、壯錦被罩等生活布藝類產品,雖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靖西壯錦的核心價值理念,但在產品形制創新性上仍有許多的桎梏和局限。因此,如何融入市場需求,轉變傳統民俗元素的守舊性,提升傳統民俗元素的現代性,是靖西壯錦文創產業環節中重要的節點和關鍵點。

三、皮革雕刻工藝分析

回顧皮革雕刻工藝的來源與誕生,皮雕藝術最初起源于歐洲,當時的歐洲正處于中世紀時期,即文化復興時期,皮革工匠們發掘了皮革獨特的延展性并加以利用與思考,為了使皮革上可以展現精美的浮雕式圖樣,工匠們使用雕刻工具對皮革進行特殊技藝的敲制(如圖2)。皮雕作品需要工藝師們細心而又耐久的鑿刻,因此皮雕作品凸顯表現形式上的精美雕刻和細致工藝,深刻體現了皮革工匠們的匠人精神,并由此在皇宮貴族中掀起不小的風潮。皮雕作品由此成為工藝師們身份和名望的自我象征。

皮雕工藝的步驟細致繁瑣,要求工匠們保有十分的專注力,初期對雕刻皮革的皮質選用十分重要,不同的皮革材質將會體現不一樣的雕刻魅力。皮革材質選擇一般有羊皮、豬皮、牛皮、馬皮、鱷魚皮等動物皮革,羊皮整體柔軟,皮面紋理細致光滑,大多用于皮包或服飾配件的直接制作和縫制;而豬皮整體堅厚,皮面毛孔略微粗糙,經常用于手提袋及一般皮件的制作;而牛皮是皮雕材質選擇中最為常見,也因為其表面具有細膩的紋路肌理和毛細孔,整體柔滑強韌,是幾大皮類的綜合,所以是皮雕材質的極佳選擇。但是,并非所有的牛皮都可以當作皮雕皮料,要優選經過加工處理的精致黃牛頭層植鞣革,即將原生皮放置于植物鞣料或者由金屬鉻、合成鞣劑等化學鞣劑中進行加工后的皮料,植鞣革因具有環保無污染的特點,而成為工匠和使用者的優選。EE60114C-D4FA-460C-B94C-214EB74E306C

皮雕著重在于其特殊的雕刻之美。雕刻者首先根據畫面需要,裁剪出適宜的皮料尺寸,適度噴灑清水使皮料表面濕潤,增加皮面膨脹度、柔軟度、可塑度從而利于皮面的塑造和雕刻。接下來,等表面微干之后,開始圖樣的轉繪。將設計好的雕刻的圖樣紋樣,繪于透明紙或硫酸紙上,附于皮革表面上,依據圖案紋樣線條,運用圓頭型雕刻鐵筆將其轉印繪制到沁濕的皮革上,依據先雕刻輪廓后優化細節的原則,運筆堅定地描繪在皮革的表面,利用皮雕專用旋轉刻刀順滑地刻劃出流暢的輪廓線條,用以加深圖樣,方便下一步的敲制。執刀者在運用旋轉刻刀時,需使刻刀刀刃面向自身,刀身對外傾斜,角度約45~60度最佳,劃出皮革厚度約1/2~1/3的深度,由外向內刻劃線條,要細心準確,一次劃出最佳。左手配合右手調整曲度旋轉,靈活度固定拉扯皮革兩端,線條才會流暢順滑。根據上一步所劃出的圖樣輪廓線,左手執雕刻打敲工具,右手執特制不銹鋼印花工具,在紋樣上力度適中,速度均勻地敲打出基本輪廓以及陰影,接著使用紋樣密度較高的印花,將背景加深,由此突出圖案紋樣的立體感,將圖樣畫面層次拉開,凸顯主體。根據畫面需要,不斷應用旋轉刻刀、印花工具重復上述步驟來修飾皮雕作品,讓作品更加的生動、細膩、精致。最后根據設計應用皮革專用油性染料或酒精性染料對畫面進行上色,使圖案紋樣更加靈動、栩栩如生。油染法、糊染法、防染法、水晶染法、干擦法、蠟染法、壓克力染等都是常見的皮革染色法[3]。如若希望保持皮革本身溫潤的顏色和特性,也可以選擇不上染料,只需將完成圖樣雕刻的皮雕作品輕輕擦拭,擦去浮塵和皮屑,運用皮革專用亮油以打圈環形方式輕輕擦拭,使皮雕表面光亮柔潤從而保護其外觀和皮革品質,這樣一件完美精巧的皮雕作品就誕生了。

四、皮革雕刻工藝在紋樣上的表現形式

一般市面上常見的皮革雕刻紋樣形式比較多樣,雕刻元素一般是以人物、事物為主體的寫生,其次還有一些二方、四方連續為主的幾何圖樣,其中唐草花紋是皮雕表現里常用經典的雕刻紋樣樣式,通過雕刻技藝,將花草造型以二次方連續的排列形式進行“S”波浪圖樣構成排列。其優美圓潤的曲線花紋,深淺的雕刻花紋,有節奏的體現和排列,給人古典精致、優雅大氣的視覺效果,十分具有裝飾意味,凸顯品味和格調。唐草紋皮雕作品也為靖西壯錦紋樣元素在皮革上應用雕刻技法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而在色彩表現上,可以應用最為常見的上色步驟,先用酒精性染料鋪色,然后小面積油性染料補色,最后使用防染劑進行護色固色。例如這幅彩色唐草紋皮雕,在花瓣、花莖和花葉上點綴不一樣的色彩,色彩整體呈現艷麗飽滿、引人注目。筆者認為可以借鑒此類皮革上色方式,借以表現靖西壯錦獨特豐富的色彩和色調搭配。

五、皮革雕刻產品的創新思考

現今皮雕產品市場主要以皮包、皮具用品、皮帶等實用性產品為主,皮雕藝術性一般依附于產品的實用價值上,因此導致產品形制問題,即藝術性會遠遠弱于實用性的表達。因此,皮雕工藝師在保證產品實用價值基礎的同時,應該強化皮雕藝術展現的藝術性,最大程度地展現皮雕技藝的雕刻美和形式美。結合現代化審美設計,從皮雕產品研發過程中關聯到的裝飾圖樣、色彩配搭、版式形制、雕刻技法、多材質結合等設計角度多方位切入思考,從而實現皮雕產品形式和藝術表現的多元化,使皮雕藝術在傳統工藝發展現代化中維持足夠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延續性。

六、結語

通過對靖西壯錦的文化傳播和保護傳承的思考以及皮革雕刻技藝的技法裝飾分析,結合到關聯文創產品的設計研發,我們可以了解到皮革的雕刻技法和印花呈現表現十分多樣,并能通過適宜的雕刻手法很清晰地將設計者的圖案紋樣在皮革上生動靈活地表現出來。而對于壯錦最為重要的紋樣表現來說,皮雕工藝無疑是十分切合的,兩者的結合是具有實際意義上的關聯性和相適性的,而兩者結合重新呈現的文創產品是充分具有創新性的。將靖西壯錦的傳統紋樣通過較為溫潤、典雅的皮革材質表現出來,擺脫了壯錦陳舊的二維圖樣化的文創產品表現形式,強化了皮雕產品中的藝術表現,這種中西方文化交匯的結合和碰撞,將會迸發出特殊、驚艷的火花,而這也將會是傳統文化創新形式表現的一大啟發。

參考文獻:

[1]雷燕,唐琳佳.嘉絨藏族傳統婚俗鍋莊文化——以丹巴縣嘉絨藏族為例[J].大眾文藝,2018(15):34-35.

[2]樊苗苗.壯錦圖案紋樣分類及文化蘊含探析[J].美與時代(上),2013(10):53-57.

[3]王淼.皮革藝術創作思維及表現形式的創新研究[D].北京:北京服裝學院,2015.

作者簡介:張鈺嬋,廣西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創意產品設計。EE60114C-D4FA-460C-B94C-214EB74E306C

猜你喜歡
民族特色
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表演美及民族特色
淺談陳凱歌電影音樂中的民族特色
淺談建筑元素在服裝中的運用
王建中鋼琴改編曲的民族特色
中國畫表現技法在傳統燈飾上的運用
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地區教育扶持的基本策略
從《漠南神筆—古拉蘭薩傳》看蘇赫巴魯傳記小說的創作
穿著校服去上學
民族特色是創意設計的靈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