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萬州區科技支撐鄉村產業發展模式例析

2022-05-22 17:02張磊皮竟劉輝茍宇
南方農業·上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模式建議問題

張磊 皮竟 劉輝 茍宇

摘 要 重慶市萬州區是創新型建設區縣。近年來,萬州區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取得明顯進展。萬州區鄉村產業的蓬勃發展,科技發揮了重要作用。剖析了該區鄉村產業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分別以甘寧鎮玫瑰香橙園、萬野山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重慶市金菜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科技支撐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產業技術集成與應用”集群項目作為例證,分析了該區科技支撐鄉村產業發展的科技特派員帶動型、合作社帶動型、龍頭企業帶動型、項目帶動型四個主要模式。提出建議:健全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模式,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

關鍵詞 鄉村產業發展;科技支撐;模式;問題;建議;重慶市萬州區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7.013

科技是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只有科技發展水平提升,才能確保鄉村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才能保障鄉村與城市的和諧發展。重慶市萬州區是創新型建設區縣。近年來,萬州區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取得明顯進展。萬州區鄉村產業的蓬勃發展,科技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萬州區鄉村產業發展質量效益不高、特色優勢不突出、鄉村產業發展模式不完善。本文以萬州區為例,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深刻影響下,深入剖析萬州區科技支撐鄉村產業發展遇到的困境,把握科技在萬州區鄉村產業發展中如何定位、如何布局,通過實地調查法分析科技支撐萬州區鄉村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問題,并提出完善科技支撐鄉村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以期促進萬州區鄉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 ?主要模式及其例證簡析

1.1 ?科技特派員帶動型模式

以甘寧鎮玫瑰香橙園作為例證。

1.1.1 ?基本情況

甘寧鎮位于長江北岸,三峽庫區腹心,距萬州主城區25 km,全鎮總面積104.8 km2。甘寧鎮通過三種模式發展玫瑰香橙,第一種是通過引進城市工商資本,引進業主通過流轉土地發展,約有666.7 hm2;第二種是通過村集體經濟發展玫瑰香橙,約有200 hm2;第三種是通過鎮村干部來引領和帶動老百姓一起參與發展,約有133.3 hm2。2020年,甘寧鎮玫瑰香橙種植面積達到1 000 hm2,玫瑰香橙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也是當地農民脫貧攻堅的重點產業。目前,甘寧鎮擁有萬州四月紅玫瑰香橙園、地大玫瑰香橙園兩個科技特派員產業振興示范基地及相應的專家大院。多年來科技特派員堅持科技植入和全程服務,在科技特派員支持下,甘寧鎮玫瑰香橙相關企業技術明顯進步和社會經濟效益逐步提升。

1.1.2 ?主要做法

1)組建科技特派團,對接全產業鏈需求??萍继嘏蓡T鄧烈在“玫瑰香橙”柑橘園里已經默默耕耘了整整十年,十年如一日,他堅持用科技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解困,發展柑橘產業。鄧烈協調組建了萬州玫瑰香橙精準扶貧科技特派團,實現“引進一名人才,帶來一個團隊”。作為團長,鄧烈帶領他的團隊,緊密結合柑橘產業,從多學科領域、全技術鏈條和全產業環節開展科技創新集成,幫助受援地培育和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提供從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全產業鏈服務,通過科技支撐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2)開展技術培訓,提升技能水平??萍继嘏蓡T針對柑橘栽培管理新技術等方面下村開展技術培訓,技術培訓實用“接地氣”,農戶易于理解和接受,學了就能用到生產中。培訓既有現場示范,又有產前、產中、產后等系統的理論講解,培訓內容都是“干貨”,給玫瑰香橙種植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科技特派員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把農業新成果、新技術、新信息及時傳遞到企業和田間地頭,推動全產業鏈加快發展,實現現代農業的規?;?、高效化。

3)研發和推廣新技術,促進玫瑰香橙產業可持續發展。近年來,萬州區大力發展科技助農,農業科技特派員下沉到田間地頭,積極研發和推廣新技術。2020年10月,由萬州區果樹技術推廣站牽頭、重慶三峽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等參與的“玫瑰香橙產業技術體系研發”獲得了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例如,甘寧鎮永勝村天奧玫瑰香橙園里的果樹在種植過程中運用了“一控一防五改”的集成技術,將技術轉化成生產力,促進玫瑰香橙產業可持續發展。一控,即在9—10月通過拉枝、環割、噴施多效唑等措施控制旺長的促花技術。一防,即研發出一套冬春清園的綠色防控技術。五改,即改傳統施肥為配方施肥,形成有機無機結合,大中微量元素平衡的施肥體系;改傳統冬季修剪為四季簡易修剪法;改施保果劑越冬為冬肥+葉面肥+控水+遮陽網覆蓋的越冬防凍技術;改一次采收為分批采收,建立了果實成熟度定量評價標準,確定最佳采摘期貯藏果為11月下旬—12月上旬、鮮銷果為次年2—4月;改品系為品種,選育了麗朵等品種。得益于科學的種植技術,果園年產玫瑰香橙400 t,年產值200萬元,全園直徑70 mm以上的果占80%以上,直徑65 mm以上果占90%以上。天奧玫瑰香橙2016年被評選為重慶名牌農產品,2017年獲重慶“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2018年獲綠色食品認證。天奧玫瑰香橙園2017年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區級龍頭企業。

1.1.3 ?取得成效

1)推動產品加工與銷售貿易。隨著產量提升和提高玫瑰香橙的產品競爭力,在科技特派員的幫助和支持下,當地建立了兩條玫瑰香橙商品化產業鏈,實行集中洗果包裝、統一對外銷售。同時,引薦國內外知名的信息傳播、市場營銷組織與玫瑰香橙園及基地業主果園等進行了產銷對接,推進了玫瑰香橙市場銷售能力。甘寧鎮玫瑰香橙遠銷上海、深圳、南京、重慶等地區,還出口到菲律賓等國家,2020年,甘寧鎮玫瑰香橙共出口15萬kg。

2)產業技術不斷升級和產業效益不斷提高??萍继嘏蓡T組織科技力量開展良種選優、精準施肥、節水灌溉、機械化建園栽培、信息化管理、綠色植保、營養標簽等系列技術創新服務。做給果農看,指導果農學,帶著果農干,培訓技術骨干,向果農傳授種植技術,有效促進了科技示范推廣,較好地解決了種植難題。與此同時,還建立的玫瑰香橙產業技術微信群,為產業基地提供全天候指導,提高了科技服務時效性,加快了產業問題解決的實效性,帶動了產業技術不斷升級和產業效益不斷提高。例如,2019年,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鄧烈研究員去甘寧鎮,幫助當地玫瑰香橙協會引進新品種1個,推廣新技術7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200多萬元。

3)提高產品品質打響品牌知名度。以科技興業為抓手,科技特派員不斷研究解決玫瑰香橙種植關鍵技術問題,引進和應用先進實用技術,提高玫瑰香橙品質,不斷提升其品牌知名度。甘寧鎮四月紅玫瑰香橙園圍繞“豐產、優質、生態、安全、高效”這一目標,培育“萬州玫瑰香橙”名優特品牌。先后被評為萬州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農業部批準建立的柑橘標準化果園和柑橘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基地。2015年,被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選定為晚熟柑橘產量和品質提升關鍵技術集成示范基地,也是重慶市科學技術局授予的“萬州玫瑰香橙科技專家大院”示范基地。2016年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企業,2017年產品通過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屆榮獲“三峽杯”優質晚熟柑橘“果王獎”。2019年,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質量安全中心授予“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CAQS-GAP)試點規范”企業。

1.2 ?合作社帶動型模式

以萬野山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作為例證。

1.2.1 ?基本情況

萬野山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于2015年在萬州區分水鎮川興村成立,川興村是分水鎮8個貧困村之一。2015年在幫扶單位區人武部和分水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川興村確定發展花椒產業,把它作為整村脫貧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組建萬野山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鼓勵80余戶農戶將土地流轉來種植“九葉青”花椒33.3 hm2,并建起了花椒基地、初加工廠,讓曾經的荒山變成了花椒山,閑置的土地、荒山林地得以充分利用,隨后萬野山花椒專業合作社又在大地村流轉13.3 hm2土地,目前共有46.7 hm2花椒園。目前,在合作社長期務工的脫貧戶有8戶,實現了穩定脫貧。用工高峰期能吸納200人就業,其中脫貧戶23戶。合作社通過組織采購、供應成員花椒種植所需的生產資料;組織收購、銷售社員花椒產品;引進花椒梨種植新技術、新品種;開展花椒種植技術交流和咨詢服務;銷售社員花椒樹苗、化肥等來激發內生動力,促進農民增收脫貧。在花椒產業發展過程中,萬野山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始終注重加強利益聯結,創新管理模式,實施土地分片、管理分戶、銷售分紅、利潤分享“四分”模式,加強產業與農戶的關聯,帶來發展新氣象,收到了合作社與農戶“雙贏雙滿意”的效果。

1.2.2 ?主要做法

1)創新管理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機統一。推出“四分”模式,即土地分片、管理分戶、收入分紅、利潤分享,這種模式加強了基地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激發了農戶內生動力,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助力貧困農戶增收脫貧,實現了合作社與農戶“雙贏雙滿意”。土地“分片”,就是將合作社花椒基地33.3 hm2花椒基地按地形劃分為21個管理單元,每個單元少則2 000株,多則4 000余株,化整為零,分片管理。管理“分戶”,就是將21個單元分給本村有務工意愿、有技術基礎的21戶農戶,其中貧困戶5戶,實現承包到戶分散管理。農戶負責除草、施肥、打藥、修枝等日常管護,合作社統一提供機械、藥品、肥料等,統一安排各單元管護時間節點,統一指導操作,并按每株4.5元·a-1支付管理費。收入“分紅”,就是每一季采摘結束,以單元為單位兌現分紅。每株產量在5 kg以下的,按照銷售收入的2%分紅;產量在5 kg以上的,按照3%分紅。按產量分紅的激勵模式,進一步激發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管護也更加精心。利潤“分享”,就是合作社每年拿出部分利潤對基地范圍內貧困戶開展慰問,實現了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2)搭建產銷供對接平臺,拓展農產品市場。分水鎮聯合合作社建立多種銷售渠道,解決花椒銷售問題,隨著花椒產量大增,分水鎮成立了電商協會,開通了“扶貧商城”,同時還邀請網紅主播現場帶貨,利用網絡直播等方式把花椒推向網絡?;ń坊乩梦⑿抛層脩敉ㄟ^點贊的方式推廣宣傳花椒,吸引更多人到現場采摘花椒;組織萬州知名餐飲行業與基地對接,簽約長期供貨協議。例如萬野山花椒種植基地已與區餐飲協會、區烤魚產業協會等形成產銷對接,拓展產品市場,確保了花椒銷售。

1.2.3 ?取得成效

1)激發內生動力,推動產業提質增效。萬野山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創新管理模式,實行管理責任制,推出“四分”模式,不僅提高了合作社的管理效率,減輕合作社的管理成本,更為重要的是提高農戶的生產積極性,扶起貧困戶的斗志,增加農戶的收入,減輕合作社的管理負擔?!八姆帧蹦J郊訌娏水a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產量與管理直接掛鉤,極大地激發農戶的內生動力,使得花椒產業發展壯大,促進了貧困農戶增收脫貧。例如川興村建卡貧困戶馬世國,便是花椒基地的受益者之一。他將自家的3畝(1畝=667 m2)地流轉給合作社,并被基地聘為長期務工人員,每年承包2 200株花椒進行管護,一年下來至少增收1.5萬元,因花椒產業全年收入輕松過萬,實現了穩定脫貧。如今,花椒逐年高產、穩產,實現了合作社與農戶雙贏雙滿意。

2)完善基礎設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ń樊a業作為川興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在花椒樹苗“落地”的同時,萬州區人民武裝部還帶領村支兩委積極解決花椒基地灌溉和道路問題,在政策、技術、基礎設施建設上全面跟進,修建產業道路2 000 m,修建蓄水池5口。分水鎮也積極從完善基礎設施、協調項目融資等方面,支持村里的花椒產業發展。目前,分水鎮正抓住全區大力發展花椒產業的機遇,依托萬州本地調味料生產企業,力爭將花椒基地擴大到上萬畝規模,打造分水花椒亮麗名片。

1.3 ?龍頭企業帶動型模式

以重慶市金菜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作為例證。

1.3.1 ?基本情況

重慶市金菜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位于萬州區高粱鎮廟埡村3組,是一家集農業開發、生態旅游開發、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重慶市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2年通過農業部、蔬菜基地認證,2016年12個蔬菜品種通過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該公司在萬州區高粱鎮廟埡村集中流轉土地近66.7 hm2,從事商品蔬菜規?;痉斗N植,已建3 000 m2的標準化生豬養殖場、建有標準養魚池6.67 hm2。按立體循環農業的生產模式把種植、養殖有效結合,充分發揮農業產業的效益。公司抓住市場先機,整合自身優勢資源,實行農業企業工業化模式管理,不斷提高農業的科技水平,擴大農業的經營規模,延伸產業鏈。2012年,在萬州區科協的支持下,萬州區金菜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組建了萬州區金菜籃生態農業科普示范基地,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互助模式,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以建立城區蔬菜配送中心為銷售平臺,整合人力、財力、物力三大資源,組建產、供、銷的高效、便捷服務網絡。

1.3.2 ?主要做法

1)開展農民技術培訓。重慶市金菜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自建的科普示范基地建立了科普惠農服務站,利用“科普活動日”“科技活動周”“科普惠農下鄉”等活動,加強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的科學素質和專業技能?;赝瑓^、鎮農服中心、蔬菜中心、科協和科研院所等建立了緊密的科技協作關系,借助農民技術培訓中心這個科普場所,對農民開展科普講座、技術咨詢等。

2)開展集約化育苗示范。重慶市金菜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科普示范基地建設了2棟高科技育苗溫室,緩解當地菜農取苗難、栽苗難、對品種不放心等壓力,幫助400余棟溫室種植了優良品種。同時,基地在集約化育苗的用種、用肥、用藥,栽植、出苗、定植等環節建好檔案,作出示范。

3)引進推廣新技術和新產品。在專家指導下,重慶市金菜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科普基地引進多功能棚膜降濕防病技術、防蟲網阻隔防蟲技術、遮陽網防曬降溫技術、捕蟲板誘殺技術、膜下滴灌節水降濕技術、生物肥地力培肥技術和生物農藥生物防治技術。同時引進新產品在園區種植、試驗示范推廣,并以此為平臺,幫助、指導、帶動當地農民發展高新農業,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發展。

1.3.3 ?取得成效

1)轉變了農戶的傳統思想觀念。重慶市金菜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不斷完善基地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科普培訓點、科普宣傳欄。在科普示范基地已建成科普培訓點200 m2,科普宣傳欄10個,科普圖書達70種1 300冊,電腦4臺、投影儀1臺,音像資料200套,開辦科普宣傳欄43個。定期更換,宣傳新技術、新成果、新信息等,并多次組織宣傳展覽和大型科普活動。通過科普基地宣傳展覽幫助農戶轉變了思想觀念,提升了科學文化素質。

2)提升了農民的科學服務能力。重慶市金菜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邀請專家教授到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通過示范和講解,將科學知識和農業技能普及、傳授給基層群眾,起到了“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的作用。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積極跟進仿效,從而影響到更大更遠范圍的群眾參與科學生產,提升了農民的科學服務能力。通過指導培訓涌現出一大批科技示范戶、科技致富帶頭人。

3)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公司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在專家的指導下促進了基地和周邊農戶農業新品種的更新,并使用高新技術指導農業生產,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推行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質量。重慶市金菜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還在萬州區科協的指導下在基地開展“科普示范進村入戶”活動,帶動農民掌握良種栽培、管理技術,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產值,增加了農民收入。

1.4 ?項目帶動型模式

以“科技支撐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產業技術集成與應用”集群項目作為例證。

1.4.1 ?基本情況

《科技支撐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產業技術集成與應用》是由重慶三峽學院、重慶市林業科學研究院、重慶市中藥研究院等7家單位先后承擔市科技局等相關職能部門下達的50余項社會事業與民生保障科技創新專項、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項目,是重慶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貧困地區減貧脫貧步伐,確保貧困地區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重慶深度貧困鄉鎮脫貧攻堅作出全面部署的背景下進行的。萬州區龍駒鎮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坡地多、平地少,產業發展嚴重滯后,是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是重慶的“貧中之貧”。市科技局扶貧集團重點扶貧深度貧困鄉鎮萬州區龍駒鎮,脫貧攻堅重在“扶智”和“扶技”,扶貧集團充分發揮科技優勢,注重科技資源在脫貧攻堅的支撐作用和銜接鄉村振興的驅動作用。項目成員單位歷經十余年扎根龍駒鎮,在科技助力產業發展、平臺搭建及項目示范與推廣上取得豐碩成果,為推動我國深度貧困鄉鎮的鄉村產業發展和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引領深度貧困鄉鎮產業化提供了示范。

1.4.2 ?主要做法

1)開創“農家科技小院”功能。首次將農家科技小院搭建于深度貧困村,科技人員及研究生長期駐村駐地研究,把實驗室、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搬村上,融合多個市級平臺,“零距離、零門檻、零時差和零費用”服務于貧困戶與生產組織,解決了扶貧規劃、產業實施、企業孵化等存在的“盲區”(高大上)和“短板”(不接地氣)問題。

2)首創“三師入戶”助貧模式。項目首創“三師入戶”新方式助力脫貧攻堅,即教師助學、醫師助醫、農技師助收的“三師入戶”方式。搭建了三峽庫區道地藥材綠色種植與深加工重慶市工程實驗室、中國科普博覽示范基地學校等7個科技平臺,利用平臺聚集各類人才,堅持需求導向,立足萬州產業發展的人才需要,成員單位優先選派并組建大批科技服務專家團、駐鎮駐村工作隊開展科技幫扶,專家團整合實用性的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和新模式,在科技下鄉、科技助力鄉村產業發展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人才鏈”與“產業鏈”交互發展的有機融合。

3)創建科技創新示范村。率先將多領域科技項目進行試驗及大規模集成示范,促進了先進適用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突破了中藥材綠色種植關鍵技術、蘆花雞生態養殖等技術瓶頸,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攻關與大面積示范轉化,推動貧困地區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了一批產業升級、綠色可持續的科技創新示范村。

1.4.3 ?取得成效

1)科技成果實施及示范帶動作用明顯。項目科技成果于2013—2020年在龍駒鎮實施,在科技扶貧模式、平臺搭建、產業發展及項目示范與推廣上取得豐碩成果。項目試驗并集成蘆花雞、中藥材、特色經濟林果等一系列特色且成功的全產業鏈,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脫貧攻堅科技支撐體系,取得良好的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科技日報、重慶衛視、重慶日報、學習強國APP等主流媒體,對本成果的開展、實施效果及示范帶動效果發了上百篇宣傳報道。其中,“三師入戶”被重慶市委辦公廳作為“獨創脫貧攻堅形式”典型案例報送中共中央辦公廳并予以推廣。

2)實現“科技創新”新突破。項目將多領域科技項目進行試驗及大規模集成示范,突破了中藥材綠色種植關鍵技術、蘆花雞生態養殖等技術瓶頸。通過實施國家和地方成果轉化與推廣項目50余項,建立了延胡索、浙貝母、芍藥等中藥材的種植,蘆花雞養殖等特色產業鏈,實現了多品種科技項目試驗的集成示范和產業融合發展,使技術在萬州區得到了大面積推廣應用,并形成成熟的一二三完整產業鏈,對加快萬州區鄉村產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3)增強了鄉村產業內生發展動力。在科技支撐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助力下,截至2020年底,形成了“500萬只蘆花雞、8萬頭生態豬、3萬畝特色經果林、1.5萬畝中藥材、0.35萬畝茶葉與食用菌”(1畝=667 m2)的特色種養業,年新增產值超12億元。培育新型農業主體20個,新增就萬州區龍駒鎮培育新型農業主體20個,新增就業1 600人,建立環境提升示范點1個,科技服務技術平臺7個,吸引科技人才1 000人次,培養研究生30人,引進新品種41個,新技術54項,培訓農村實用性人才1 958人。先后建成有機產業基地18個,培育全國及重慶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5個、市區農業龍頭企業3個、入庫市級科技型農業企業22家,建成2個億元村、5個千萬元組和20個百萬元家庭農戶。農業科技創新增強了鄉村產業內生發展動力,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2 ?存在問題

2.1 ?農業技術人才匱乏

玫瑰香橙種植作為萬州區的支柱產業,對柑橘種植相關專業的多學科技術專家需求量大,目前萬州區玫瑰香橙種植主要是由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鄧烈研究員和他的科技特派員團隊在攻克柑橘種植難題,促進產業效益提升。萬州區應大力引進和培養柑橘種植技術人才,壯大柑橘種植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推動萬州區玫瑰香橙產業的健康發展,加快建設成為全市乃至全國的柑橘種植示范基地。

2.2 ?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

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現在農村勞動力缺乏是制約果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萬州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受地勢條件限制,果園管理機械化程度不高,果農勞動強度大、成本高,人工噴灑農藥對果農身體健康會造成一定傷害,科技特派員可以引進果園機械化先進生產技術,通過指導和支持實施果園宜機化改造和現代智能設備添置,解決勞動力短缺、技術落實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提升山地果園機械化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經濟效益。

2.3 ?種植品類結構單一

萬野山46.7 hm2花椒基地全部種植“九葉青”花椒,缺乏花椒新品種選育,九葉青花椒雖品質優良,但其適種區域是600 m以下的低山區,在海拔高于600 m的高山地區,九葉青的產量表現不容樂觀。萬野山花椒種植基地種植面積大,可以適當地進行適種花椒新品種的篩選、引進與推廣,以滿足不同消費市場的需求。

2.4 ?加工產業鏈延伸不足

目前,萬野山花椒基地的花椒以初級農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是將采回的鮮花椒送進初加工廠房,經過篩選打包后放入冷藏庫儲藏和經過烘干制作干花椒,花椒油、花椒保健品、花椒食品、調味品等普通深加工產品不足,加工轉化增值率偏低?;ń芳庸な且曰乩锏某跫庸S房為主,沒有深加工企業,處于設備差、檔次低、產品少的低水平狀態,需加快引進培育花椒深加工龍頭企業,延伸花椒產業鏈條,增加花椒附加值。重點建設以“保鮮花椒、干花椒、花椒油”三條生產線為主的企業,進行花椒產品后期開發,增加花椒加工產品品種,提高市場占有率。

2.5 ?技術集成應用較分散

該模式是以科技項目為單位,比較分散,沒有能夠整體統一地將技術集成應用于農業產業生產,同時農業從事者對農業技術的接受程度不同、科研基金供給不足等導致了科技項目帶動型模式發展受到限制。

3 ?對策建議

3.1 ?健全體制機制

健全體制機制是鄉村產業發展的基礎,能激發鄉村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例如,在《科技支撐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產業技術集成與應用》項目進行過程中,就具有較為健全的科技支撐鄉村產業發展的機制。1)以中央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文件為指導,以萬州區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對項目的實施進行合理規劃,制定萬州區龍駒鎮產業助脫貧的方向和目標。項目成員單位搭建田間“農家科技小院”,搭建研發平臺,利用平臺優勢聚集高層次人才、“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創建研究生田間培養模式等。各領域的科技人才將農業科學技術進行創新、推廣和應用,試驗并集成一系列特色且成功的全產業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產業助脫貧科技支撐體系。2)以科技人員為媒介建立成果轉化應用機制,將多領域科技項目取得的科技成果進行試驗及大規模集成示范,以轉讓、入股、咨詢等形式進行科學技術的轉化應用,推進農業科學技術在萬州區鄉村產業領域的應用進程。根據鄉村產業發展的科技需求,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機制、科技創新機制和利益聯結機制,提高以當地農產品為主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全面推動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

3.2 ?進一步完善模式

鄉村產業發展需要完善科技支撐模式。甘寧鎮玫瑰香橙園采用的是以科技特派員帶動型模式為主的科技支撐鄉村產業發展模式,通過組建科技特派團,在產業發展中,從多學科領域、全技術鏈條和全產業環節開展科技創新集成,提供從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全產業鏈服務,形成了科技特派員帶動作用,通過科技支撐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重慶市金菜籃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主要形式,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利用其雄厚的資金優勢和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揮了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引進新技術、新品種進行示范推廣,帶動當地農民發展高新農業,有效促進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發展。在萬州區鄉村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分析,有針對性地選擇科技支撐模式,這樣才能達到效果最大化,實現科技支持鄉村產業的有效化,促進萬州區鄉村產業有序發展。

3.3 ?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

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科技支撐農業現代化建設、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通過案例分析發現,不論是合作社帶動型模式還是龍頭企業帶動型模式在社會化服務體系方面都存在明顯不足。從農業科技服務需求方面看,雖然萬州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梳理不斷增加,但針對小農戶的農業科技服務供給明顯不足,難以依靠農業科技服務將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從農業科技服務供給方面看,萬州區農業科技服務主體呈現多元化態勢,由一些龍頭企業、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社會團體等形成的市場化社會化服務力量逐步增強,但其發育仍不充分,當前提供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內容仍難以滿足農業產業發展需要和農民個性化、多樣化、多層次的科技需求,難以支撐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萬州區需著力提高科研機構、高校農業科技服務的積極性與服務能力、加強科技服務資源統籌配置、提升農業科技信息化服務水平和優化農業科技服務環境等來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引領和支撐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丁志祥)

猜你喜歡
模式建議問題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永續債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議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