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文化空間中江蘇老字號企業傳統技藝的現代表達

2022-05-22 18:37張凱
美與時代·上 2022年4期

摘? 要:在都市文化空間中,老字號傳統技藝由于被賦予新的時空內容而亟待重新識別。在此基礎上,喚醒和激活老字號傳統技藝創新屬性,使之成為文化促發力,剝離不屬于自身的焦慮和羈絆,建立與大眾文化間的信任機制是很有必要的。讓“脫域”的老字號傳統技藝“再嵌入”都市空間,讓都市文化空間中的老字號傳統技藝回歸意義鏈條之中,探索更加符合時代精神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都市文化空間;老字號傳統技藝;身份屬性;現代表達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科項目“藝術人類學視野下江蘇老字號文化資源轉化創新研究”(2020SJA0452);南京工程學院校級科研基金項目“江浙地區石窟藝術圖像譜系及其東亞影響研究”(YKJ201993)階段性研究成果。

所謂老字號傳統技藝,是指老字號企業在較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獨特性、完整性、歷程性的技術與工藝,是老字號企業文化傳統的物化載體和品質形態。當前,老字號企業雖然在整體發展上目標明確、動力充足、前景樂觀,但仍然存在經營情況不一、改革難度大、困難較多等問題,亟需找尋適當的現代表達方式與路徑,完成從“脫域”到“再嵌入”的發展蛻變。按照吉登斯的觀點,“脫域”就是人從地方性的聯系中擺脫出來成為獨立的、自主的個體。他還指出,“脫域”的目的是進入到對勞動力合理組織和抽象交往的“再嵌入”。對于現代都市空間中的老字號傳統技藝而言,已經失去了原本依賴的生存環境,神圣空間與神靈信仰也被剝離,實用性與功能性被弱化,成為脫離了固有“文化土壤”的技藝形態。農耕社會時期老字號傳統技藝發生的空間和地點是一致的,但在現代都市中原有的空間維度“缺場”,使得地點被新的社會影響所“穿透”而重新構建。在現代目光的審視中,它們像是來自邊緣和過去卻“身懷絕技”的人,在新的文化空間中能力無處施展、迷失方向后被視為“他者”而日益消沉。從“脫域”到“再嵌入”的關鍵在于“信任”,即“非當面承諾被當面承諾維系或轉變”[1]。因此都市空間中老字號傳統技藝因為脫域而造成的危機與焦慮,需要得到信任并獲得自我認同的連續性,從而消除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感。從另一方面來看,老字號傳統技藝要想建立起都市空間中的信任機制,必須形成不同于以往的獨立經驗,尋求“再嵌入”的交匯點。

一、創新是“再嵌入”的文化促發力

所謂文化促發力,是馬林諾斯基在《文化的科學理論》書中所說,用于指涉人類生理上的基本需求會成為一些新文化元素產生的迫力,因此也稱為“文化的手段迫力”。這種促發力同時也存在于社會性本身一種社會意義向另一種社會意義的遞進過程中。創新性是老字號技藝的重要屬性之一,老字號畢竟是商業性企業,它與民俗藝術主要強調傳承性、集體性和模式性不同,傳統的老字號技藝多為普通民眾自行創造、使用或出售,依據自身的生活需要和體驗感受,不需要像民俗藝術那樣得到集體的響應和實踐。老字號技藝應該有著天生的變異性,有適應時代和滿足社會變遷需要的內生機制,可以在發展過程中為了適應各個時代社會環境,從內容到形式,再到作用功能上都可以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變化。因此,很容易混淆傳統技藝與民俗藝術的概念,常常讓作為老字號技藝基本屬性的創新性被遮蔽和忽略,創新性不僅是老字號技藝發展的內驅力,也是現代都市空間中老字號傳統技藝“再嵌入”的文化促發力。

從另一方面來看,創新也是驅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標志,長三角都市群更是我國創新能力最強、創新發展活躍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江蘇不僅擁有豐富的吳越文化資源和雄厚的經濟勢力,文創產業發展起步較早,也是創意人才的聚集地和創新高校、企業的策源地。文化創意產業的不斷探索與精進,為老字號企業品牌的現代發展提供契機,而老字號的文化底蘊和符號價值為文化創意產業創新提供內力。與此同時,都市也使老字號傳統技藝煥發出創新活力。這并不是說老字號傳統技藝為了適應都市文化而改變“初衷”去主動迎合,而是它們本就在發展的內在動力源上是相近的[2]。也不用擔心老字號傳統技藝會因為創新而喪失原真性,因為創新本就是其原真性的內容之一,更何況所謂的原真性并不是老字號傳統技藝外在具體的形狀、建筑、包裝、標志,制作方法的改良、包裝的變換、色彩的調動并非對老字號傳統技藝甚至傳統文化的不尊重。老字號傳統技藝的原真性應該表現為存在于其歷史過程中的精神意識形式,這是我們最需要保護和傳承的?!懊褡逅囆g之‘根事實上只能是一種由民族歷史的積淀過程產生的精神意識形式,也就是維系和貫穿著一個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歷史一致性之所在,而絕不可能是舊有歷史傳統的文化本身,更不是低于此而為末流的大量古文化資料或史料?!盵3]

二、都市空間中老字號傳統技藝的體驗轉向

老字號傳統技藝既然是一種技藝,就決定了它要接受人們用體驗的眼光去審視它。關于這點,學者們進行了較為充分的探討,主要擔心在于老字號傳統技藝發生體驗轉向后面臨喪失本來面目的風險[4]。然而無論人們對此抱以何種態度,都無法改變生產與消費已然改變了我們與傳統技藝間的基本形態。特別是在現代性和都市化語境中,人們對傳統技藝的期待視野發生轉變,亟待用傳統技藝的體驗性和娛樂性反擊生活中的巨大壓力,尋求都市緊張情緒中的體驗救贖方案。其實,農耕時期老字號傳統技藝的創作便是實用功能、體驗功能和娛樂功能的綜合體,只是當時體驗與非體驗因素并未完全分開,還帶有原始藝術的文化特征,或者是具有實用性的體驗性質。人們在農作中,唱起歡快的民間歌謠,感受聽覺上的快感和心靈上的愉悅,輕松與快意抵消或緩解了身體上的疲勞,這便是傳統技藝的體驗和娛樂功能。更何況那些編織、印染、調料等工藝帶來的快樂早已在民族記憶中留有深刻的印記?,F代都市空間中,冰冷的工具理性代替了溫暖的生命情感,科技在拉近人與人外在距離的同時,卻對心靈的疏遠無能為力,人們重新將目光投向藝術,祈求尋找都市生存中的體驗救贖。

現代社會中特別是成為“非遺”后的老字號傳統技藝,受到政府、學者、鄉民的多方共享,在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同時,也被賦予和依托了多重身份,成為文化、歷史、市場、資源的“代言人”。老字號傳統技藝在不同話語中,應盡可能地保持平衡不被撕裂,既要保護好歷史原真價值,又要擔負起文化傳承的責任,還要兼顧市場開發,承載著企業美好發展的愿景,排他性、封閉性、開放性、共享性吊詭并置。也許我們今天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有勇氣還原它原初的特性,重新將體驗和娛樂視為老字號傳統技藝的重要文化特征。正如托爾斯泰在表述藝術時所說:“不要硬給它安上什么凈化心靈和實現美的理想等等神秘的意義,而簡單地承認它在現實中的本來面目?!盵5]根本而言,從體驗活動中獲得享受是體驗經驗的最終目的。長三角地區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猛,傳統老字號利用好新技術,激發出新活力,借助強大科技勢能重新編碼,在維護原真性基礎上,充分指向文化享受、智能體驗,甚至通過大數據分析提供個性化服務,將傳統老字號的傳統制作工藝、技巧與游戲、影視、虛擬旅游、實景體驗等模塊整合統一,將內在審美化技術和外在科技化技術融合創新,成為老字號企業品牌轉型的重要途徑。由此看來,盡管老字號傳統技藝在現代社會中喪失原有的生活實用功能,但體驗和娛樂同樣具有現代都市空間中的實用性,它的體驗轉向必然是順應時代發展的一次創新實踐。E386A8F1-9184-4BC9-AFC9-16BACC9EB3C1

三、都市空間中老字號傳統技藝的時尚引領

筆者在走訪調研中對江蘇傳統老字號企業品牌生存現狀深有感觸,雖然相較以往有了很大改觀,但仍然只是維持基本生活,這還僅限于非遺傳承人或是技藝精湛的民間藝人。在486非遺聚集區的揚州漆器廠營業部中,老藝人對自己創作的作品無論在選材上、工藝上、實用性和美觀性上都充滿信心,卻對“價格始終上不去,銷量始終打不開”感到憂慮,也對東關街上作品質量和藝術效果不如自己的漆盒卻能“產銷兩旺”頗為不平。這一現象在蘇州、南京等地也很普遍,即便是老字號傳統技藝被政策性地安置于商業性歷史街區或者直接進入景區,效果也并不如人意。在商業開發充分的景區中,真正能夠形成火爆銷售的民間工藝制品幾乎很少,制作精湛且完全由老藝人手工縫制的蘇繡小盒,真正受到問津的少之又少。如果說在老字號傳統技藝“脫域”后“再嵌入”都市空間的現代表達中,創新是文化促發力,體驗性和娛樂性是必備條件,那么完全應該加入都市風尚引領作為“催化劑”,它是在老字號傳統技藝自身做出改變的基礎上,從外部推進這種改變所產生的反應速率,卻又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平衡與性質。都市體驗文化的核心并不是純感性的、欲望的美感經驗,其實質是都市群落的文化認同。很明顯,這種文化認同必然受到市場經濟、傳播技術和社會心理的操控,從而形成一種模式即風尚,人們對于這種模式的模仿便成為一種時尚。大眾對于風尚的追逐表面上是來自個人的選擇,但這種選擇是在社會語境中被建構起來的,它受到傳播媒介和主流文化的影響與操控,人們通過認同并追逐這種文化而獲得都市身份的確認。

都市空間中老字號傳統技藝的現代表達需要都市風尚作為引領,一方面我國現有消費文化較為復雜,具有自身的獨特性,“中國的市場化與世俗化是在前現代、現代與后現代等多種文化的重疊、交叉、互滲的文化語境中出現的,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個極其混雜的價值觀念與文化形態。從文化環境上說,中國的世俗化一方面帶有消解神圣化的現代意義(盡管可能不是有意識的),同時也體現出了對于傳統前現代享樂主義的縱向承受以及對西方后現代主義的橫向移接”[6]。因此,都市風尚可以作為主流文化影響下的文化意識,積極引導老字號傳統技藝在都市空間中的再創造及大眾接受和評價,建立起兩者間的信任機制。另一方面,老字號傳統技藝也需要都市風尚作為傳聲筒和擴音器制造文化熱點,讓人們真正身體力行地認同老字號傳統技藝并感到驕傲。如近兩年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漢服穿扮,就是以創新為促發力,以體驗和娛樂為轉型方向,以都市風尚為引領的典型代表,漢服傳統在現代都市文化中獲得新生并持續煥發活力。值得注意的是,漢服的創新改變和體驗轉向并沒有影響到其背后的文化屬性,它與大眾之間成功建立起了信任機制,鮮有人會因為其運用了現代紋樣和技術,迎合都市體驗而大肆指責,“脫域”后的漢服在都市中獲得了“再嵌入”,這為更多老字號傳統技藝的都市生存與現代表達提供了經驗和思考。

四、結語

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商務廳等聯合主辦的“紫金獎”文創產品設計大賽,自2019年第六屆起便增設“老字號企業定制設計賽”并于省內多地啟動“企業開放日”,參賽者可與定制企業代表進行現場交流,在2021年的第八屆大賽中也延續舉辦[7]。借助省級創意大賽平臺,立足江蘇、面向全國,通過設計師、行業從業專家等建言獻策、設計優化、座談交流,切實助推江蘇老字號企業品牌真正實現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的結合。

現代商業空間中老字號企業品牌發展的主要問題在于路徑單一,似乎只有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是最華麗的“轉身”,像是進了保險柜就可以“高枕無憂”,于是更多地把精力消耗在挖掘原真性、完整性上,硬是把商業品牌拉升到經典藝術高度上。其實,原真性和完整性更多只是情感的呼喚,實際上任何的原真都不可能真正被保留,任何的完整也無法全部重現,當下意義的構建至少有著不低于傳統價值保護的地位與重要性。如果能夠在踐行非遺策略的同時,激活自身創新屬性,重新識別在現代都市空間中的身份轉化,借鑒和學習文化創意產業業態模式,江蘇老字號企業品牌必然能在新的時代迎來更大的機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吉登斯.現代性的后果[M].田禾,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77.

[2]徐贛麗.民間藝術的當代變遷——以手工藝為中心[J].民族藝術,2019(6):50-58.

[3]王列生.藝術生存與文藝人類學視野[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4:99.

[4]弗蘭契娜,哈里森.現代藝術和現代主義[M].張堅,王曉文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133.

[5]托爾斯泰.列夫·托爾斯泰文集(第14卷)文論[M].陳燊,尹錫康,等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107.

[6]陶東風.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分子[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190.

[7]南京市商務局.關于做好2021年第八屆“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老字號企業定制設計賽工作的通知[EB/OL].[2021-09-14].http://swj.nanjing.gov.cn/njsswj/202109/t20210914_3131308.html.

作者簡介:張凱,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講師。E386A8F1-9184-4BC9-AFC9-16BACC9EB3C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