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初中低年級數學教學培養“小老師”策略研究

2022-05-22 23:55潘學紅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8期
關鍵詞:小老師教學研究培養策略

潘學紅

摘要:受經濟和社會發展較為落后的影響,農村地區各科目教學改革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尤其是在學生基礎較為薄弱的數學科目的教學中,教師必須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思路,為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尋找新的教學策略。本文從農村初中低年級數學教學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強調農村初中低年級數學教學培養“小老師”的重要性,進而提出農村初中低年級數學教學培養“小老師”的具體策略,以期提高農村初中低年級數學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研究;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雖然我國農村地區初中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可能依然存在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教師主導課堂節奏,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等基礎性問題,但農村初中低年級數學教學培養“小老師”教學方式的提出,無疑可以促進傳統教學觀念變革,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從而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一、農村初中低年級數學教學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受傳統落后教師教學觀念的影響,農村地區大多數教師都固守單一的“講授制”教學方法,導致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低下,給農村地區的數學教學培養帶來了極大阻力。教師主導課堂節奏,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由于農村地區的新課程改革節奏較為緩慢,再加上許多教師不愿接受新教學方法的改革,導致許多農村地區的課堂教學依然堅持教師主導課堂節奏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訴求和反饋。

二、農村初中低年級數學教學培養“小老師”的重要性

促進傳統教學觀念變革,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靶±蠋煛苯虒W方法的提出,不僅可以改變教師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更可以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節奏。一方面,教師可以自覺改變傳統單一“講授制”的教學理念,實現教師教學觀念的革新。另一方面,教師在培養“小老師”、鼓勵“小教師”帶動其他學生過程中,也實現了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為枯燥乏味且復雜的數學課堂增添了一份活力與熱情。以“小老師”為教學方式,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在實施“小老師”教學方式的過程中,學生自己扮演著“小老師”的角色,但同時又是一名普通的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所有的教學環節都是圍繞學生展開的,學生是串起課堂各環節的主體,也是主導課堂節奏的主體。這對于農村地區的初中數學教學而言,是積極響應國家新課程改革號召的體現。

三、農村初中低年級數學教學培養“小老師”的基本策略

開展多樣化初中數學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農村地區的初中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小老師”,是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方式多樣化策略的第一步,也是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第一步。

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具體情況,為自己挑選合適的“小老師”人選。受家庭教育環境和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影響,學生的數學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參差。在基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選擇最合適擔任“小老師”角色的學生,為后續的教學工作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學習《實數》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基礎教學環節中的表現,諸如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以及回答問題的正確率等,挑選可以幫助其他學生獲得進步的“小老師”。

其次,教師不應將“小老師”的人選局限到一名學生或者三名學生之間。任何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有當“小老師”的潛質。在前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善于觀察,了解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推薦他們當不同的教學板塊的“小老師”。這種挖掘學生潛力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促進當前“小老師”教學方法的快速推進,更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長處,并和周圍的同學取長補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最后,教師要在挑選好“小老師”的基礎上,做好“小老師”的培養工作。相較于其他普通學生而言,作為“小老師”的同學承擔著更為重要的責任,教師也必須充分注重這一責任感的培養。在給“小老師”講授基礎學習知識,幫助“小老師”做好后續教學工作的基礎上,教師也要慢慢培養“小老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使“小老師”的教學成果更加有效。

圍繞學生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實現“以生帶生”教學效果。在培養完優質“小老師”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鼓勵各位“小老師”積極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學習難題,實現“以生帶生”的學習效果。相比起教師而言,學生對學生的講解方式可能會達到出其不意的教學效果。

每一位“小老師”都是教師精挑細選出來的,教師應賦予他們信心和勇氣,鼓勵他們積極帶動其他同學。比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節課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先幫助各位“小老師”解決他們在學習中的困惑,再邀請“小老師”在其他學生面前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述。在“小老師”上臺講述的過程中,其自己會對本節方程相關的知識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促進其對知識點的進一步鞏固。另一方面,出于好奇心,其他學生則會十分認真地聽“小老師”的講解,甚至有些學生可以一針見血地指出“小老師”講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種互利共贏的教學方式,無疑是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實現“以生帶生”教學效果的最佳方式。

長期堅持“以生帶生”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可以積極響應新時代課程改革的呼吁,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學習需求,使學生成為課堂節奏的主導者,使學生在表達中學會知識,在交流中收獲進步。

四、結語

總體來說,在農村初中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小老師”的具體策略,就是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教師要善于觀察,挑選適合本節課堂教學的“最佳小老師”,為后續的教學環節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第二步則是圍繞學生展開具體的數學教學,推進“以生帶生”教學方法,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陶玉娥.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研究[J].新課程.2021,(50).

猜你喜歡
小老師教學研究培養策略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生物學概念教學研究
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研究
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談也讓學生做老師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江西教育B(2015年1期)2015-03-24
兒童觀察畫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