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之我見

2022-05-23 04:47參丹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3期
關鍵詞:思維方法動手操作

參丹

關鍵詞:啟發思考 動手操作 思維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發展呢?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給學生提供想的機會

1.大膽猜想。

讓每個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和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對問題的結果進行大膽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思維,促進智力的發展與提高。例如,在教學《圓錐體積計算》時,筆者指導學生用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做量沙試驗,在進行操作實驗的過程中,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并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善于思考的學生就主動提出:在圓柱體與圓錐體不等底不等高的其它情況下,圓錐體的體積也是圓柱體的三分之一嗎?對此,筆者引導學生對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的圓柱、圓錐體積的轉化進行探究,得出圓錐體積等于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筆者作適當引導,學生對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理解得更加深刻。

2.充分的思考。

每個學生對待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給他們留出自由自在進行思考的空間。例如,在學習了“分數”后,筆者讓學生取一張正方形紙,把它折出面積相等、形狀相同的4份。學生的興致很高,很快得出了4種折法。這時筆者并沒有急于告訴學生其它折法,而是鼓勵他們再想想還有沒有別的折法,造成了懸念,激起了學生積極探索的欲望,促使他們進一步思考、嘗試,終于又得出3種折法。勤于思考使學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讓學生想說就說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表現為不同步性,分析問題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達不出來,再加上數學學科特有的抽象性、邏輯性,學生更是感到無從說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不斷鼓勵學生,使他們敢說、愛說,怎樣想就怎樣說,說錯了再重說,使學生慢慢學會說話。其次,在課堂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討論的機會讓學生說。如在學習“時分的認識”一課時,筆者就讓學生結合自己手中的鐘表模型分組討論、探索,最終得出了統一答案。這樣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最后,一些簡單的例題教師可由學生到講臺上給大家講解,說說自己的理解以及為什么這樣理解,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

三、放手讓學生去做

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是小學生的特征,無論什么事,他們都愿意自己去試試。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他們好奇、好動的特點,通過動手操作和多種感官的參與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活動課“有趣的七巧板”中,在制作七巧板之前,筆者先引導學生觀察7種圖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制作。在進行拼圖練習時,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圖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圖要領后,照著書中圖形拼圖,繼而讓學生大膽創新,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在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動手操作,發展創新意識。

四、教給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

教給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一把開啟數學智慧之門的“金鑰匙”,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學生一旦科學地掌握了數學思維的方法,他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能力就會大大增強,就會運用數學思維方法的“武器”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因此,教給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最現實的目標和具體途徑。教師應充分發揮教師應有的作用。具體體現在:第一,教師應當深入地了解學生內在的思維活動,做到既“備課”又“備人”,而后者就是指教師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包括內在的思維活動。第二,教師不應充當知識的“授予者”,而應當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具體地說,教師首先應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地尋找(提出)問題,并積極地承擔起解決問題的責任。同時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又應當幫助學生承擔責任,即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真正的促進者。如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不應當成為自天而降的“救世主”,而應成為一個鼓勵者和有益的啟發者;在學生間有不同意見的情況下,教師不應成為關于正確與錯誤的“最高裁定者”,而應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思想交流和自我批評。第三,除直接的促進作用外,教師還應注意發揮“學習共同體”對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作用。具體地說,一個好的“學習共同體”應當具有這樣的特點:其中每個人(包括所謂的“差生”)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受到輕視或壓制;另外,真理的標準是理性而不是教師,也不是任何的“權威”。顯然,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從這個角度看,教師的主要作用就在于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五、改進新課引入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差生由于基礎知識掌握得不牢,以及受來自家長、老師等方面的壓力,自卑感日趨嚴重,把學習數學這門功課視為苦差事,因此培養差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十分重要。精心設計新課引入方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耙搿本褪前褜W生引入身臨其境的環境條件中去,使他們由衷地生生發情感和想象,從而自然地學到知識、增長能力,而不是直接向學生提出“學習什么”。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景,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引入新課的方法很多。但是不管怎樣引入,總要在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上作文章,以能把學生引入到身臨其境的“境”中去為準則。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們把這條規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

六、深入了解差生,正確地對待他們

許多差生學習成績差、學習態度也差,不是上課不注意聽講,就是課后貪玩,再不就是好抄襲別人的作業。老師對這些學生難免會產生一些急躁情緒,而這些學生也很敏感,老師稍有這種情緒,他們很快就會有所察覺,以致學習態度更不好,學習成績更下降。然而,當我們真正深入到這些學生中,很快就會發現,每個差生都有他們各自解決不了的難題,有的是因病造成知識有缺漏;有的是課沒有聽懂也不敢問;有的是一時對某件事物有興趣而放松了一段學習;也有的是家庭條件差,學習時間得不到保證;有的是學習方法太死,智力水平低。因此,教師對待差生,要充分理解并尊重他們。

綜合上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只有讓作為主體的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親自實踐,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切實、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

猜你喜歡
思維方法動手操作
新聞記者的思維方法分析及闡述
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探究
發展低年級學生空間觀念初探
論標志設計創意的思維方法
“上課時間太長,下課時間太短”的啟示
在活動中探索求知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利用實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