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學習視野下的小學高段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2022-05-23 19:47李云紅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26期
關鍵詞:群文閱讀深度學習小學語文

李云紅

摘要:深度學習是一種有別于傳統淺層學習的重要學習模式。在深度學習理念的支持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構建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當基于主題選擇群文閱讀材料,按照教學結構層次編排閱讀材料,完成閱讀之后強化讀寫結合模式的應用,實現深度閱讀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深度學習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之中明確指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擴大學生閱讀面、增加學生閱讀量。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根本無法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重視學生閱讀主體地位,而群文閱讀模式的出現則能有效改善這一情況,因為其能夠讓學生在一組課文閱讀中擴大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最終有效促進學生語文閱讀水平得以提升。

一、群文閱讀概述

1、群文閱讀的內涵

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主要指的是在單位時間內為學生呈現出一組文章,文章數量一般是4-8篇,而且這些文章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相較于傳統“單篇教學”、“單元整組教學”的閱讀方式而言,群文閱讀會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以議題為線索來選擇最為恰當的閱讀文本,然后再以此來進行多文本閱讀,所以這一閱讀方式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規則性與價值性。首先,開放性是因為群文閱讀在實施過程中,文章的選擇可謂是十分的自由,只要是符合議題的文章都可以將其選用為群文閱讀中的一篇文章;其次,規則性則是因為群文閱讀的所有文章都需要在一定的題材或者是主題下而進行,不是隨意組合的方式;最后,價值性則是因為學生在群文閱讀的時候,其閱讀數量、速度都能夠得到提升,這樣就能讓學生實現一定的積累,同時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得以提升。

2、群文閱讀的特點

首先,整體性。群文閱讀具有整體性的特點。一是文本的選擇和組織應具有整體性。群文閱讀是由多篇文本構成的,教師在選擇文本時要盡可能全面,它需要由一定的議題作牽引,構成一組具有關聯性的文本,文本之間具有相似點,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議題。二是文本解讀過程中應當關注整體性。群文閱讀要求學生綜合多篇文本整體地認識議題,必須整體審視文本,全方面考慮,對議題才能有更深層的認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應該整合文本信息,形成全面的認識。第三,對文本有了充分的理解,對議題有了深層次認識之后,建構文本意義也需要站在整體的高度,不能孤立地看待文本,要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背景,還要結合作者創作背景及時代背景進行整體性地理解,同時也要注意文本之間的結構性。只有整體地理解文本,所得出來的結論才能面面俱到。

其次,開放性。群文閱讀重視語文課堂的生成性,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時,要重視群文閱讀的開放性。首先,議題的確定和文本的選擇具有開放性。教師可以從多個角度確定議題,作者、內容、結構、語言、觀點等方面都可以成為討論點,它不受文本的限制。議題的開放性決定了文本的開放性,體裁相同與否,題材是否一致都不影響學生對于議題的理解,教師應該打開思路,多樣地組織文本,使學生在多文本的沖擊下深化對議題的認識。

二、深度學習視野下小學高段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明確主題選擇群文閱讀材料

在小學語文高段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運用群文閱讀,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先對教學文章進行分析,以此來把握文章背景、內容以及表達方式,以課文主題來作為基準為學生選擇恰當的群文閱讀材料,這樣才能有效發揮出群文閱讀的價值。為此,教師在閱讀之前,一定要先明確教學文章主題,以文章主題來選擇相似主題的閱讀材料,這樣才能避免閱讀教學過程中出現盲目性,讓學生能夠在群文閱讀中得到發展和提升。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美麗的小興安嶺》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圍繞著“祖國美景”這一主題來為學生選擇群文閱讀材料,將《記金華的雙龍洞》、《桂林山水》、《石林》等文章組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這樣就能讓學生在群文閱讀過程中更好地了解到我國的大好河山,同時還能深化學生對于這一文章的理解。

2.按照教學結構層次編排閱讀材料

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真正有效實現群文閱讀,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之后,還需要結合教學結構來為學生進行順序編排,不然學生整個閱讀順序就會十分的錯亂,從而就會失去教學針對性,也違背了循序漸進這一原則。除此之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時候,也需要引導學生按照有機順序的方式來進行多樣化的閱讀,例如,反復重讀式閱讀、舉一反三式閱讀、分組遞進式閱讀等方式都可以應用到群文閱讀之中,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多方面、多角度下形成較為良好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美麗的小興安嶺》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為學生選擇好群文閱讀材料之后,教師可以將本《美麗的小興安嶺》作為學生首先閱讀的文章,最后將《石林》作為拓展閱讀的文章,通過這一方式來有效激發學生對于語文閱讀內容的興趣以及積極性,最大程度保障閱讀教學效果。

3.完成閱讀后引導學生書寫閱讀心得

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運用群文閱讀,除了上述兩點之外,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在完成閱讀之后積極引導學生書寫閱讀心得,通過有意識的寫作安排來讓學生寫作能力得以提升,同時也能更好地檢驗學生群文閱讀效果,促進學生對于閱讀文章的把握和理解。例如,教師在完成《美麗的小興安嶺》群文閱讀教學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寫一篇閱讀心得,通過分析這些寫景文章來讓學生概述這一文章所表達的思想與內容,這樣教師就能了解學生究竟是否準確掌握這一文章,另外可以有效實現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促進學生閱讀水平得以提升和發展。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不斷深入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和要求,群文閱讀作為新課程改革下而產生的一種閱讀教學模式,將其有效運用到小學語文高段教學活動之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閱讀量與閱讀速度,從而有效激發學生閱讀主動性,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得以提升。為此,教師一定要重視群文閱讀,在教學中合理運用群文閱讀進行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郭育紅.如何在小學語文中高段培養學生的群文閱讀意識[J].新課程(上),2017(3).

[2]賈艷萍.群文閱讀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16(12):46.

猜你喜歡
群文閱讀深度學習小學語文
巧用單元課文整合有效實施群文閱讀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