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

2022-05-23 00:35張金玲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26期
關鍵詞:成因學困生對策

張金玲

摘要:近年來,進城務工人員持續增加,而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也隨之成為當今社會難題。此類學生由于受到的關注少,家庭教育不全面,導致其往往較為敏感,在學習時難以跟上進度,造成學困問題。為了解決此類學生的困擾,本文主要研究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學困生”的成因,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對策,盡快幫助其走出學習的壁壘,享受快樂學習生活。

關鍵詞:進城務工子女;學困生;成因;對策

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學校中健康成長、快樂學習。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一部分“學困生”,此類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是十分理想,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其中一部分“學困生”是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來自家庭的關注,導致其面臨著學習的困擾。而進城務工人員也是城市建設的主力,因此,學校要重視他們子女的教育問題,解決其后顧之憂,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當一視同仁,關注此類學生的成長情況,為其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自信成長,收獲理想學習成果。

一、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學困生”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

調查研究發現,超過30%的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并沒有父母在身邊,有可能是由家中爺爺奶奶照顧,也可能是由身邊親戚幫忙照顧,甚至是自己照顧自己,還要照顧其他弟弟妹妹。有的雖然有父母在身邊,但是父母為了生活,早出晚歸,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并不重視;即使經濟條件得到了改善,也并未充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未在家庭中發揮出榜樣作用,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1]。也有的家長在與班主任交流時,覺得老師提出的問題無所謂,表現得并不是十分配合。這樣會導致孩子長期放任自流,在學校不遵守紀律,不認真學習,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時間一長,就會在班級中落后,變成“學困生”。

(二)缺失自信

自信心是支撐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一旦學生對自己失去信心,不僅難以提高學習興趣,還會影響個人成長,變得自卑。對于“學困生”而言,在學習過程中屢次失敗,會導致其失去信心,甚至會逃避自我,不愿再去迎接挑戰,自卑心理逐漸加劇。此類學生在課堂中主要表現為低頭、不敢正視教師或者同學,更不敢與教師交流,而在學習出現問題后,還需要接受來自家長的批評,“這道題你都不會?”“我不是講了很多遍了嗎?”“你真笨!”等語句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嚴重影響,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認為自己不如他人,認為自己成績不好,只是因為蠢笨,對學習產生反感心理,最終成為“學困生”。

(三)基礎薄弱

對于進城務工隨遷子女而言,流動性較大。在轉學前,部分隨遷子女主要在農村接受教育,農村的教育水平有限,家庭學習氛圍不強,部分學生的基礎與班級學生相比,較為薄弱,學習能力不強。而各個地區的教學方式、教材內容、教學進度以及教學風格存在差異,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下,他們難以及時適應,導致無法完全聽得懂課堂內容,而家長由于知識水平等各種原因,也無法對孩子進行輔導[2]。于是,他們的成績常是班里的倒數,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下,學生的自卑心理會加劇,對于學習的自信心逐漸缺失,甚至放棄學習。

二、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學困生”的教育對策

(一)完善教育制度,增強學生歸屬感

學校要讓進城務工隨遷子女與其他學生共同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強調要與其他學生一樣享受平等教育,積極發揚共同進步的精神,并將此類學生作為教育的重點對象。學校應組織教師成立教育小組,校長擔任小組組長,制定關于進城務工隨遷子女的教育方案,并在學校內積極落實,保障此類學生享受平等教育的權利。同時,可以在校園內號召教師對此類學生進行集中輔導,幫助其梳理學習問題。為了讓學生自己盡快加入到班集體中,要適當地開展友愛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小組教學法,充分發揮團結互助的精神,讓小組成員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學習難題[3]。此外,還要鼓勵小組成員積極帶動此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其共同獲取學習成果,增強他們的歸屬感,讓他們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走進學生家庭,實現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環節中的重要部分,如果家庭教育缺失,則有可能會導致學生學習困難。因此,學校要積極建立家長學校,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使其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作為教師,可通過家訪提高家長對教育工作的重視,讓家長切實感受到來自教師與學校的關愛。要結合此類學生的家庭狀況,引導家長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提醒家長務必要騰出時間,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從而循序漸進地解決孩子的學習難題。同時,教師也可表明態度:如若家長遇到難題可及時溝通,告知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培養其自信心,使其能夠感受到關愛,從而形成學習動力,使得學困問題迎刃而解。

(三)給予學生鼓勵,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部分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存在學習困難的問題,由于基礎知識薄弱,在入學后跟不上,常常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差錯,導致自尊心受挫,甚至不愿意再到學校上學[4]。比如我班的羅廣聞同學,通過與家長交流得知,他在出現差錯后受到了其他同學的嘲笑,又不敢跟老師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厭學情緒。教師發現問題后,認真反思,調整了教學方法,在后續的教學提問中,慢慢地引導其說出最終答案,而不是直接否定或者表現出不耐煩。當他有所進步后,教師嘗試著發放一些小獎品,以此來鼓勵他,使其自信心得到強化。在這種教學氛圍下,學生逐漸走出了學困問題,并逐漸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學習興趣越來越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如果此時不加強教育,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不利于學生的后續學習。而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常常面臨著學困問題的困擾,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家庭忽視教育、學生信心受挫及基礎薄弱。作為教師,要深入此類學生的學習生活,幫助其逐步解決學習難題。

參考文獻:

[1]趙婭芳,付堯.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德育問題影響因素調查分析——以石家莊市S小學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21(9):29-35.

[2]易川麗,韋琳.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學校社團活動課程實施中的數學思維培育策略[J].廣西教育,2021(33):27-28.

[3]莊妍.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心理“同城化”教育支持系統的構建[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0(36):11-14.

[4]張青.談談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學習習慣的培養[J].安徽教育科研,2019(6):109-111.

猜你喜歡
成因學困生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用愛和機智幫助學困生轉化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垛田形態多樣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視角下相對貧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淺談轉化學困生的幾點體會
羅素悖論的成因
羅素悖論的成因
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