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起牛腹瀉的病毒性疾病分類辨識診治

2022-05-23 08:45覃璇黃利梅李崇斌
中國動物保健 2022年5期
關鍵詞:腹瀉病毒性防治

覃璇 黃利梅 李崇斌

摘要:本文就引起牛腹瀉的病毒性疾病進行分類辨識診斷與防治,供養殖戶參考。

關鍵詞:牛;腹瀉;病毒性;辨識診斷;防治

引起牛腹瀉的病因十分復雜,臨床上可將其歸結為病原性腹瀉(病毒性腹瀉、細菌性腹瀉、寄生蟲性腹瀉、霉菌毒素和真菌性腹瀉等)和非病原性腹瀉(生理性因素腹瀉、營養性因素腹瀉、應激性因素腹瀉、飼養管理不當因素腹瀉等)兩大類?,F將筆者根據多年基層獸醫臨床實踐對引起牛腹瀉的病毒性疾病分類辨識診治報告如下:

1 引起牛腹瀉的細菌性疾病分類診斷

1.1 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

本病是由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又稱牛黏膜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以嚴重腹瀉,黏膜發炎、壞死、糜爛等為特征癥狀。各種年齡的牛均可感染,但犢牛易感性高,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胎盤等進行傳播感染,常年均可發生,但多發于冬春季節。臨床癥狀見病牛持續或間歇性腹瀉,糞便呈灰白色,嚴重者水樣腹瀉,呈噴射狀,糞便中混有黏膜液和血液,惡臭,有時糞便呈糊狀;突然發病,體溫升高,厭食;咳嗽,鼻流漿液性、黏液性液,口流涎,鼻鏡、唇、齒齦、腭、口腔、舌下等部位的黏膜上皮表面發炎、壞死、糜爛,眼有漿液性分泌物;跗關節、腕關節腫脹,并有蹄冠炎、趾間皮膚糜爛壞死,跛行,步態蹣跚;皮膚有灰白色腫瘤結節;妊娠母牛早產、流產或產出先天性缺陷犢牛,常見小腦發育不全的犢牛運動失調。剖檢癥狀見口腔黏膜、鼻鏡、鼻孔黏膜、食道黏膜等處發炎、糜爛、壞死,大小不等,呈直線排列;腸黏膜、皺胃黏膜發炎、潰瘍及糜爛;腎臟有大小不等的腫瘤結節;運動失調的犢牛雙側腦室積水、小腦發育不全。

1.2 牛輪狀病毒病

本病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胃腸道傳染病,以嘔吐、水樣腹瀉、嚴重脫水、消瘦和酸中毒等為主要癥狀。主要發生于15~90日齡的犢牛,春秋兩季多發,通過糞-口或呼吸道途徑進行傳播感染。臨床癥狀見病牛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絕,嚴重持續性腹瀉,糞便黏稠粥狀或水樣,呈白色、灰白色或黃褐色,糞中混有腸黏膜、黏液、血液或未消化的凝乳塊,惡臭難聞,里急后重;易發展成嚴重的酸中毒,導致病牛極度乏力、沉郁或昏迷,嚴重脫水、消瘦,四肢無力、臥地,病后期常因脫水、酸中毒、心力衰竭死亡。剖檢癥狀見腸壁變薄,呈半透明狀,腸腔內容物呈灰黃色或灰黑色液狀,腸黏膜脫落,特別是空腸和回腸部。

1.3 牛冠狀病毒病

本病是由冠狀病毒引起新生犢牛腹瀉、成牛冬痢、牛呼道感染的一種傳染病,以出血性腹瀉、痢疾,出血性小腸結腸炎等消化道癥狀,鼻炎、咳嗽、噴嚏等呼吸道癥狀為主要癥狀。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或流行,但多發于寒冷季節,通過糞便和呼吸出的氣溶膠進行傳播,多發于7~14日齡犢牛,主要引發犢牛腹瀉和成年牛痢疾。臨床癥狀見病牛精神沉郁,吮奶量減少或不食,持續性腹瀉,排淡黃色水樣糞便,糞中含有黏液或凝乳塊,迅速脫水、衰弱,病后期因脫水、水鹽代謝紊亂而死亡;成牛冬痢,排水樣稀糞便,排糞時呈噴射狀,糞中含有大量氣泡、鮮紅色血液或血凝塊,糞便呈黑褐色、墨綠色,惡腥臭味;各年齡的牛有時見有呼吸道感染癥狀:鼻炎、咳嗽、噴嚏。剖檢癥狀見腸黏膜特別是小腸、結腸黏膜炎癥、壞死、脫落。

1.4 牛偽狂犬病毒病

本病是由偽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以發熱、奇癢、腦脊髓炎、嘔吐、腹瀉等為主要臨床癥狀。其發生具有一定季節性,多發生于冬春較寒冷季節,通過傷口、呼吸道、消化道、配種、母體-胎兒垂直傳播等途徑傳播感染。臨床癥狀見病牛食欲廢絕,體溫升高,狂躁不安、尖叫亂撞、間歇性強直痙攣抽搐等神經癥狀,但不攻擊人畜,咽喉麻痹,口流白沫狀涎液,腹瀉,在頭部、頸、耳等部皮膚發生劇烈瘙癢癥,瘙癢處皮膚增厚并有淡黃色漿性滲出或出血。剖檢癥狀見病牛瘙癢處皮下彌漫性腫脹,并有淡黃色漿液性滲出物或膠凍樣浸潤物;咽喉、食道黏膜充血、水腫;真胃黏膜充血,有出血斑點及壞死斑點;小腸大腸黏膜充血水腫,有卡他性炎癥或散發性出血斑點或出血區或出血帶,腸腔內有多量黃綠色黏液性液;氣管、支氣管黏膜水腫充血,充滿淡紅色、泡沫樣黏液,肺氣腫、充血出血,切面有多量泡沫狀暗紅色液;肝臟腫大、充血或表面有散在性針尖大小出血點,膽囊腫脹,滿黃綠色膽汁;脾臟有散在針尖大小出血點;心外膜、心內膜和心冠狀脂肪有散在小出血斑點;腦水腫,皮質部有針尖大小出血點。

1.5 牛腺病毒腸炎

本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犢牛的一種傳染病,以出血性下痢、腸炎,肺炎,結膜炎和多發性關節炎等為主要臨床癥狀。臨床癥狀見犢牛呈現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炎癥,通常是體溫升高,食欲減退或廢色,排泄出出血性腹瀉、下痢糞便,脫水;咳嗽、呼吸困難,鼻腔有黏液分泌物,眼結膜炎或角膜炎,眼有分泌物。剖檢癥狀見腸系膜、腸漿膜膠狀水腫性增厚,腸黏膜水腫、充血、出血,血性腸炎,腸黏膜呈紅色或暗紅色,或形成潰瘍和假膜,回腸、結腸腸腔內貯留有鮮紅色或暗紅色水樣或粥樣糞便;腸系膜淋巴結腫脹、變性、壞死,呈念珠狀;肺部有不同程度的實變、萎縮和氣腫,增生性或壞死性支氣管炎。

1.6 牛惡性卡他熱

本病是由惡性卡他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致死性傳染病,以持續性高熱、上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發生卡他性纖維素性炎癥,腹瀉、拉稀,伴有神經癥狀等為主要臨床癥狀。各年齡、各品種均易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多見于冬季和早春季,呈散發性,通過呼吸道、吸蟲蟲媒、胎盤等接觸傳播感染,發病率較低,但病死率高。臨床癥狀見病牛突然發病,高熱稽留不退,食欲減少或廢絕;眼結膜潮紅或角膜炎、潰瘍,眼有膿性或纖維素性分泌物,鼻鏡干熱,鼻流黏稠樣膿性分泌物,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難;口流帶臭味涎液,口腔黏膜、唇、齒齦發炎、潰瘍、糜爛和壞死;出現急性胃腸炎癥狀:初便秘,后拉稀,嚴重腹瀉,糞便如水樣,內含有壞死組織和血液,或呈膿性糞便,惡臭味,排尿頻數;有共濟失調、興奮不安、肌肉震顫、亂撞吼叫等神經癥狀;關節腫脹,皮膚出現丘疹、水皰。剖檢癥狀見口腔黏膜、舌、腭發炎、潰瘍、糜爛或壞死;腸黏膜出血性、纖維素性炎癥,真胃黏膜充血水腫、斑狀出血或糜爛潰瘍;肝、腎、心肌變性,心外膜、心內膜有點狀出血,腎皮質白色病灶;肺充血、水腫;腦膜充血出血。

2 預防措施

1)加強檢疫監測,根據當地或本場病毒性疫病流行情況,應用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滅活疫苗來預防控制本類病毒性疫病發生或流行。

2)加強日常飼養管理,選用適當的喂養方式,飼養密度合理,加強清掃和定期消毒,保持欄舍清潔、衛生、干燥、通風,做好防暑保溫工作。加強飼料營養管理,飼料配比適當,供應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等飼料,確保飼料營養均衡,保證草料精料新鮮,不喂發霉變質草料或精料或保管不當的霜凍草。減少各種應激因素,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3)加強管理,仔細檢查,發現腹瀉,立即采取措施,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應注意診斷與鑒別診斷。

3 治療措施

治療原則:提高機體免疫、抗體水平,增強其自身免疫系統的抵抗能力;口服補液或靜脈輸液,防止脫水、酸中毒,保證電解質平衡,保證機體營養和能量供給;促進腸黏膜修復、再生,降低腸黏膜的滲透性,防止營養不良,促進恢復;合理用藥,防止繼發或混合細菌性感染等。即:發生重大病毒性牛疾病時,對假定健康牛進行緊急免疫預防接種,對場舍、設施、器械、用具等進行嚴格徹底的清掃、清洗和消毒。病毒性疾病尚無特異性有效療法,應采取綜合的治療措施:增免抗病毒,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高熱、癥狀嚴重病牛,適當選用干擾素、中藥制劑等,阻斷病毒復制,增強機體防衛能力,縮短病程。病牛應加強護理,在疾病發生早期進行對癥治療,采用收斂止瀉、保護胃腸黏膜(蒙脫石散、活性炭等)、補液療法(葡萄糖生理鹽水、復方氯化鈉生理鹽水、格林氏液、碳酸氫鈉、口服補液鹽、強心劑等以防止脫水、脫鹽、酸中毒、休克,校正電解質平衡紊亂等,口服補液或靜脈輸液)??刂苹驕p少繼發的細菌感染(適當應用抗生素如:乳酸環丙沙星、鹽酸恩諾沙星、硫酸慶大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硫酸黏菌素、硫酸安普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和磺胺類藥物如磺胺甲噁唑、磺胺脒等,或白頭翁散、楊樹花口服液等中藥制劑),靜注、肌注或口服。在適當飲水或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黃芪多糖等,可提高機體抗病力,利于機體康復。伴隨明顯腸道菌群紊亂時選用微生態制劑,如活菌態等,調理腸道有益群菌。

4 小結

牛腹瀉是獸醫臨床上較常見的、多因素性、多發的疾病,各年齡、各品種,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或流行,是嚴重威脅著養牛業的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病毒性疾病引起的牛腹瀉,無特異性特效治療措施,因此,牛腹瀉的病毒性疾病在獸醫臨床中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辨識準確診斷,這樣才能采取針對性的對癥、對因等綜合性防治措施,平時加強疫苗的免疫接種預防,減少各種應激因素,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和抵抗力。

猜你喜歡
腹瀉病毒性防治
舒肝健脾方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68例療效觀察
腸炎寧顆粒治療小兒腸炎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乳酸菌片聯合復方胃蛋白酶散治療小兒肺炎繼發性腹瀉效果觀察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寧治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應分析
警惕病毒性腦炎的“偷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